太极殿前,嘉宁公主陈微儿已连过两关,其经世之才、远见卓识,不仅折服了众多朝臣,更在天下士林与百姓间引发了不小的震动。如今,这最后一道、亦是关乎国计民生根本的“兴利除弊”关,吸引了举国上下的目光。漕运水利,乃帝国血脉所系,牵动着亿万黎庶的生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十日之期再到,太极殿前的气氛却与前两次有所不同。少了些许剑拔弩张的质疑,多了几分凝重与期待。即便是最顽固的保守派,此刻也不得不承认,这位公主殿下,确有非凡之处。他们屏息以待,想看看她在这最务实、最考验真才实学的领域,又能拿出何等惊世骇俗的方略。
宇文渊端坐龙椅,目光落在丹陛下那个沉静的身影上,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骄傲与一种近乎笃定的信任。他相信,她绝不会让他失望。
“嘉宁公主,”宇文渊的声音沉稳,带着鼓励,“‘兴利除弊’一关,关乎漕运水利,乃国家命脉,万民生计。你有何良策,可畅所欲言。”
陈微儿深吸一口气,这一次,她的神情格外庄重。她缓步出列,将最后一份奏章呈上,声音清越而坚定,回荡在寂静的大殿中:
“陛下,诸位大人。臣女所呈,为《疏浚河道、改革漕运以通南北利万民疏》。漕运水利,非为一地一事,乃系天下安危。臣女观当前之弊,其要有三:河道淤塞,漕运不畅;管理混乱,损耗惊人;重漕轻农,水利失修。”
她开门见山,直指要害。工部几位官员不由得微微颔首,这些问题,他们深有体会,却往往束手无策。
“故此,臣女以为,兴利除弊,当以 **‘疏通’为基,以‘改革’为要,以‘惠民’为本**,三者缺一不可。”陈微儿目光扫过众人,开始详细阐述她的方略,这一次,她的方案更加具体,充满了务实的精神和前瞻的视野。
系统规划,综合治理
“其一,成立‘都水清吏司’,专司天下水利漕运。”陈微儿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机构构想,“目前河道、漕运分属不同衙门,政出多门,效率低下,遇事推诿。臣女建议,设立一个直属内阁或陛下的高级机构,统筹管理全国河流疏浚、堤防修筑、漕运调度等一切事宜,赋予其足够的权柄和资源,确保政令畅通,责任到人。”
这个提议让宇文渊眼中精光一闪。集权、专业,正是他想要的行政效率。
“其二,制定‘五年疏浚规划’,分段治理重点河道。”她走到早已备好的巨幅运河图前,指尖划过几条关键水道,“如京杭大运河,择其淤塞最甚、关乎漕运命脉的区段,集中人力物力,分年逐段疏浚加深。同时,在关键节点增建或加固水闸、堰坝,以调节水位,便利通航。此举虽耗资巨大,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其三,改革漕运制度,推行‘官督商运’与‘漕粮折色’并行。”此言一出,再次引起骚动。陈微儿解释道:“完全官运,效率低下,贪腐滋生。可尝试在部分非核心航线或非战时,允许信誉良好的商船队,在官府严格监督下参与漕粮运输,按量给价,优胜劣汰,可大大提高效率,降低损耗。同时,在丰年或距离遥远的地区,可允许部分漕粮折成银钱上缴,由官府在缺粮地区就近采购,既可减少运输损耗,亦可平抑两地粮价,利国利民。”
科技兴水,智慧惠民
更让众人惊讶的是,陈微儿还提出了一些看似“奇技淫巧”却极具实用价值的建议。
“其四,鼓励水利器械革新。 可张榜招贤,或设奖鼓励工匠改进疏浚工具,如大型绞吸式挖泥船(她以这个时代能理解的方式描述)、高效水车等,以求事半功倍。工部应设立专项,负责试验和推广。”
“其五,兴修水利,惠及农业。 漕运之利,不应仅限漕粮。在疏浚河道、修筑堤坝时,应有意识地兼顾农田灌溉。可引导地方官府和乡绅,利用漕运工程之余力,修建配套的沟渠塘堰,使沿河百姓亦能受益,变‘国家工程’为‘民生工程’,如此,民力方可用而不怨,工程方可持久。”
她甚至提到了基础数据的积累:“其六,绘制精密河图,建立水文档案。 组织专人勘测主要河流的宽度、深度、流速、泥沙淤积规律等,绘制详图,记录在案,为日后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直面质疑,情理服人
果然,她的“官督商运”和“漕粮折色”之议,遭到了强烈质疑,尤以户部掌管钱粮和工部负责漕运的官员反对最甚,认为这是动摇国本,将命脉交于商贾之手,风险极大。
陈微儿早有准备,冷静应对:“大人,漕运之本,在于‘通’与‘利’。若官运成本高昂,损耗惊人,致使南方粮赋十不存五,北方粮价高企,百姓困苦,这‘本’又何在?引入商运竞争,如同鲶鱼效应,可迫使官运改进,降低成本。至于风险,关键在于‘官督’二字,制定严苛标准,加强稽查,何惧之有?‘漕粮折色’更是灵活变通,丰年折银,歉岁纳粮,因地制宜,方是治国之道!”
她环视众人,语气恳切而有力:“诸位大人,漕运水利,并非只为将南粮北运,供养京师百官。其根本,在于畅通天下血脉,使物尽其流,民得其利!唯有让漕运之利,惠及沿河州县,惠及耕田农夫,此项耗费巨大的工程,才能真正深入人心,获得百姓支持,方能持久不衰!此乃真正的‘固本培元’!”
她最后总结道:“臣女之策,核心在于 **‘系统治理’、‘务实创新’与‘利益共享’**。非为一味复古,亦非全盘否定,而是立足当下,放眼未来,寻求一条更高效、更公平、更可持续的漕运水利发展之路。若能行之,则南北货殖畅通,朝廷税源广开,沿河民生安乐,我朝根基,将稳如泰山!”
功成圆满,众望所归
陈微儿的阐述,再次展现了她宏大的视野、缜密的思维和心系苍生的情怀。她不仅提出了问题,更给出了系统性的、可操作的解决方案,尤其将国家工程与民生福祉紧密结合的思路,令许多务实派的官员深感折服。
工部尚书最终出列,由衷叹道:“陛下,老臣掌管工部多年,于漕运水利之积弊,深感无力。今日闻公主殿下高论,如拨云见日!公主所提‘都水清吏司’、‘分段治理’、‘官督商运’、‘水利惠民’等策,看似大胆,实则深谙工程治理之三昧,切中时弊,极具远见!老臣……心服口服!”
连番质疑的户部左侍郎也沉默了,他不得不承认,陈微儿的方案,在理性和可行性上,确实远超他们的固有认知。
宇文渊看着殿下那个侃侃而谈、光芒四射的女子,心中激荡不已。得此贤内助,何愁江山不永固?他缓缓起身,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和无比的欣慰:
“嘉宁公主陈微儿,经‘理财安民’、‘靖边抚远’、‘兴利除弊’三关考验,所献策论,高瞻远瞩,思虑周详,切中时弊,可行可操。其才其德,足以光照千古,泽被苍生!”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百官,最终定格在陈微儿身上,一字一句,声震殿宇:
“朕宣布,嘉宁公主,三关皆过!众卿可还有异议?”
殿下一片寂静,随即,山呼海啸般的声浪响起:
“陛下圣明!公主殿下千岁!”
这呼声,不再是出于礼节,而是发自内心的敬佩与认可!
陈微儿立于殿中,迎着百官复杂的目光,心中一片澄澈。她知道,她凭借自己的实力,赢得了这场艰难的考验,也为自己的未来,铺就了一条虽然依旧充满挑战,却无比坚实的道路。
宇文渊步下丹陛,亲自走到她面前,伸出手,目光深邃如海,其中蕴含着无尽的情感与承诺。
“微儿,”他低声道,声音只有两人能听见,“这天下,有你一半。”
陈微儿抬眼望他,微微一笑,将手放入他的掌心。
三关已过,风云初定。
喜欢重生后,娘娘蛊惑了疯批陛下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重生后,娘娘蛊惑了疯批陛下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