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间竹屋搭好了,慕知微和江高瞻一同布置妥当,江高瞻便率先搬进了其中一间居住。
剩下的一间被布置成书房,摆上桌椅,天气好时,孩子们便能在里面读书习字,最后一间则用作茶室和休闲之所。
考虑到这里的气候有一段时间会格外潮湿,担心竹子发霉,两人还费心捣腾出了地暖。
待到潮湿季节或冬日,烧起火来,三间竹屋都能温暖如春。
孩子们依旧每日锻炼、识字。
七个表兄弟在这儿玩了一整天,也满怀好奇地跟着进了书房,郑丽妹征得家里同意后,也加入了进来。
原本宽敞的书房,一下子变得有些拥挤,慕知微便出面将孩子们分成两个班次。
六狗子、小狗子和大狗子为一个班,由江高瞻和慕知微在上午授课;剩下的孩子下午上课,由六狗子、小狗子和大狗子分别负责教导。
时间表重新规划后,一切安排得更显合理。
因为大狗子的缘故,孟老大一家与老宅那边的关系,也渐渐成了井水不犯河水的平淡局面。
二狗子和三狗子休沐时,也会过来听上一整天的课。他们很有分寸,并未如孟老头和孟柳氏所期望的那样,一个劲儿地往前凑。
入宅宴席办得十分热闹,操持的大人众多,尽管宾客不少,却忙而不乱。
宴席的喧嚣散去时,已是月上中天。
第二天,外公外婆与二舅、小舅他们就要回去了。
一家子人坐在院子里闲话,满是眷恋。
“这院子真是舒服,晚上连扇子都不用摇。”
“是啊,外头还有一道围墙,离村子也不远,真好。”
在院里住了几日,无人不夸这院子住着惬意,特别是用水方便这一点,赢得了所有人的称赞。
只可惜,这份便利只能羡慕,难以复刻。
以郑树为首的几个孩子沉默地坐在一旁,明天就要回家了,他们心里没有半分欢喜。
这几天跟着六狗子和小狗子一起锻炼、学习,他们才发觉,原来每一天都能过得如此充实,还能学到许多新鲜东西。
大人们的闲聊暂告一段落,郑树几兄弟忽然齐刷刷跪在了长辈面前。
七个男孩整齐地跪在地上,画面着实有些震撼,把长辈们都结结实实吓了一跳。
二舅脱口而出:“臭小子,是不是闯什么祸了?”
小舅接话:“直接说吧,我们下手轻点!”
慕知微不由扶额失笑——还真是亲爹啊!
二舅母和小舅母急着问:“怎么了?你们做什么了?”
两个姨母也神情严肃地看着自己的儿子。
外公外婆同时瞪了两个儿子一眼,柔声问孙子们发生了什么事,说出来大家一起解决,说着便要去扶他们起来。
郑树却推开他们的手,磕了个头,恳切道:“阿爷、阿奶,我们想留在这里,跟六狗子和小狗子一起读书习武。”
这几天,大人们眼见着这几个平日皮得不见人影的孩子,竟日日跟着六狗子和小狗子锻炼,还能在书房一坐一整天,原以为只是一时兴起,没想到他们竟是真心想留下来读书识字。
大人们没有急着答应,目光纷纷投向孟老大夫妇和慕知微,尤其是慕知微。
经过这几日的相处,他们心里都清楚,这个家真正做主的是谁。
孟老大夫妇也毫不遮掩,家里当家作主的就是大女儿。
慕知微眉梢微挑,脸上露出意料之中的微笑。
这,本就是她的目的。
在这个时代,宗族与家族皆是不可或缺的助力。
六狗子和小狗子注定要走向更广阔的天地,那么,他们就需要伙伴,需要搭档。与其费力融入别人的圈子,沦为他人的附庸或垫脚石,不如带上自家兄弟和亲近的伙伴。有从小一起长大的情谊作基础,再加上宗族与家族的双重维系,便不必担心背叛与倒戈。
迎着长辈们的目光,慕知微郑重开口:“表弟们既然想学,那就留下来吧。”
这下,轮到大人们犯难了。
尤其是二舅和小舅两家。
半大的小子在家里也算半个劳力,若都留下读书,地里的活计、家里的杂事又该由谁来分担?
他们看着孩子们,心里盘算着让年长的回去、年幼的留下,可一迎上那一道道殷切的目光,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慕知微看出他们的为难,取出了早已备好的计划书。
“外公、外婆,二舅、小舅,舅母,”她声音清亮,带着令人安心的沉稳,“表弟们都留下来读书,是可行的。”
她随即条理清晰地阐述了自己的规划。
外公家现在住在通往码头的大路旁边,往来行人众多,若放在现代,便是开门做生意的黄金地段。
之前去码头特意注意过,那里的吃食大多粗糙简单,这也是之前米粿能卖得好的原因。
她给出的办法是:在路边搭几个简易的凉棚,售卖茶水和吃食。
茶水定为八宝茶,看似寻常,但喝了既能解渴又能提神,尤其适合干力气活的人。
吃食方面,除了米粿,还可以增加几样方便快捷的炒菜,关键调味料由她来调配。
她还提议,可以将茶水和米粿批发给其他小贩,这样自家人就不用辛苦外出叫卖,能更专注于制作。
“如此一来,大人们多数时间可留在家中操持,孩子们农忙、秋收时回去帮忙,人手也能周转得开。”
“这……真能行吗?”
大人们听得心潮澎湃,觉得前景大好,可毕竟祖辈务农,从未经过商,心里终究有些不踏实。
慕知微语气肯定:“肯定能行!不过有一点,盖凉棚的地,务必先买下来。若是钱不凑手,可以先跟我爹娘借,一定要先有地契,再开工做生意。”
一旦他们做起来,村里难免有人跟风,必须先确保地盘是自己的。
惠娘也在一旁劝道:“爹,娘,二弟,小弟,你们就听荞妹的,准没错。买地要多少钱,都从我这里拿。”
孟老大连连点头:“对,听荞妹的准没错!”
外公外婆一家都知道,孟老大如今的好光景,全是听了这大女儿的主意才得来的。
可自家往上数几代都是拿锄头的,心里实在没底。
为了让大家安心,慕知微开口道:“我先跟过去帮忙,等一切走上正轨再回来。”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向她投来感激的目光,尤其是惠娘。
慕知微笑着拍了拍惠娘的手,示意她安心。
《替身农家长姐:带弟弟卷疯科举》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皮皮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皮皮读书!
喜欢替身农家长姐:带弟弟卷疯科举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替身农家长姐:带弟弟卷疯科举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