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哥俩欢快地跑过来,看到她怀里的小家伙,眼睛瞬间亮了。
“大姐姐,这是给我们的吗?”
小狗子伸手就想摸。
小家伙把头埋进慕知微怀里,显然不乐意。
可小狗子不管,摸了摸它的头,又揉了揉耳朵,兴奋地问:“大姐姐,能给我抱吗?”
慕知微不顾小家伙的挣扎,把它递给小狗子。
小家伙怕摔,乖乖缩成一团,还偷偷用爪子勾住小狗子的衣裳,模样聪明又可爱。
六狗子也伸手摸了摸,感叹:“好滑啊!可这看着不像狗啊?”
慕知微笑着揉了揉小家伙的头:“我们当它是狗,它就是狗!”
被当成 “狗” 的小家伙装死,一动不动。
“回家!”
慕知微笑着招呼,带着新 “成员”,往家里走去。
六狗子护着手臂不便的弟弟走在前面,没走几步,六狗子就看着弟弟怀里的小家伙道:“弟弟,你一只手抱着不方便,先给哥哥抱,到家再给你抱!”
小狗子单手抱狗,几次差点被石头绊倒,太不安全了。
小狗子犹豫了一下,还是把怀里的小家伙递给哥哥,转头牵住慕知微的手,仰着小脸甜甜笑:“大姐姐,这小狗狗以后由我和哥哥养吗?”
“只能养一段时间哦。”
小狗子疑惑:“为什么呀?”
路宽了,六狗子也走到慕知微身边,跟着问为什么。
慕知微解释:“因为它的家在森林里,等它伤好了,就要送它回家呀。”
小哥俩看着怀里毛茸茸的小家伙,虽然舍不得,但想到 “要是自己不能回家也会难过”还是乖乖点头。
小狗子拍着胸脯保证:“大姐姐放心,我会好好照顾它的!”
六狗子也跟着点头,又问:“那它吃什么呀?”
“我也不知道,回头什么都试试就知道了。” 慕知微笑着说,“它是我采药时发现的,被毒蛇咬了,自己找草药解毒呢,可厉害啦。”
“哇!”
小哥俩眼睛都亮了,小狗子追问,“等它伤好,我能跟你一起送它回家吗?”
“我也要去!” 六狗子连忙附和。
慕知微看着两人期待的眼神,笑着答应:“好,到时候一起送它回去。”
回到家,孟老大和惠娘看到孩子们怀里的小家伙,凑过来仔细看了看,然后,一家人开始讨论给这位新成员做一个窝。
听到只是暂时收养,孟老大当即拿起竹片:“我编个浅篮子,铺上碎布就成窝了。”
六狗子和小狗子蹲在旁边,目不转睛地看着父亲编竹篮。
慕知微一身汗和泥土,还担心沾了毒,先去洗澡。
等她洗好出来,孟老大已经编好了竹篮,铺上碎布后,把小家伙放进去,小家伙蜷缩成一团,小哥俩蹲在旁边,一会儿递水一会儿拿粮,忙得不亦乐乎。
慕知微瘫在躺椅上,听着热闹的动静,闭目养神。
没过多久,小狗子哒哒跑到慕知微跟前:“大姐姐,小狗狗只吃鲜肉,好挑食呀!”
慕知微回应:“是挺费钱的。”
“那它吃老鼠吗?” 小狗子又问。
“它这么小,估计抓不到。”
小狗子又跑回去玩小狗狗了。
晚饭时,一家人围着饭桌,话题全是小家伙。
小狗子突然提议:“对了大姐姐,咱们给小狗狗起个名字吧!”
这话提醒了慕知微 —— 不仅要给小狗起名,还得给弟弟们起大名。
她先看向小哥俩:“你们想叫它什么?”
小狗子歪着脑袋:“叫元宝吧!今天咱们赚了好多钱!”
六狗子捧着碗,认真道:“叫来得好,寓意赚钱来得快!”
慕知微忍着笑,小哥俩这起名天赋确实一般。
孟老大和惠娘也只是看着笑,不插嘴。
“它是我们捡来的,就叫十一吧。”
小哥俩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 “十一” 是捡来一只狗的同音,相视一笑。
“这个名字好!”
小狗子冲着竹篮里的小家伙喊:“以后你就叫十一啦!”
十一抬起头,眼神里满是嫌弃 —— 你才是狗,你们全家都是狗!
它忧郁地看天的模样,逗得全家哈哈大笑。
笑声渐歇,慕知微正色道:“爹娘,咱们给六狗子和小狗子起个大名吧。”
小哥俩瞬间挺直腰板,眼里满是期待。
之前听古家兄弟的大名,他们就羡慕得不行,没想到大姐姐先提了出来,不愧是他们的大姐姐。
“我今天也正想说这事!”
孟老大道,“在村里叫小名没事,出去见人还是得有大名。”
惠娘也点头:“古老板家孩子的名字就很好听。”
“大狗子他们的大名是先生起的,叫孟礼、孟智,说是按‘礼智仁义信’排的,方便后面的堂兄弟起名。”
孟老大补充道,“你们有什么想法?”
慕知微想了想:“君子如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不如叫孟君琢、孟君砺?希望兄弟俩相互砥砺,一起进步。”
“我喜欢孟君琢!” 小狗子先喊出来。
六狗子也跟着道:“我叫孟君砺!”
慕知微愣了一下,随即笑了 ——自己选的才是最合适的。
孟老大和惠娘也觉得这两个名字比 “礼”“智” 更有深意,连连点头。
小狗子:“大哥,拿竹简来,大姐姐给我们把名字写出来,明天我就开始练习写自己的名字。”
六狗子放下碗,跑去拿笔墨竹简。
慕知微正好吃饱了,洗了手,端正坐好,执笔在竹简上写下 “孟君砺”“孟君琢”。
经过这段时间的练习,她的字已经有了原身苦练后的风骨,笔锋端正有力。
孟老大和惠娘看得肃然起敬,小哥俩则一脸崇拜 —— 大姐姐的字真好看,他们也要好好练。
晚饭过后,一家人关上院门,开始清点今天的收获。
古家给的回礼很丰厚,有布匹、点心、鲜肉和精米;县令夫人给的礼更贵重,两匹上等丝绸,还有不少滋补品。
慕知微把滋补品递给惠娘:“爹娘,这些你们每天按量吃,补补身体。”
惠娘连忙推辞:“咱们一起吃。”
“这些补品小孩吃了过补,放久了也会失效,趁新鲜吃才好。”
孟老大和惠娘一听 “会失效”,连忙接过去:“好,我们每天吃,绝不浪费。”
竹篮里,十一缩成一团,听着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声音,悄悄把耳朵露了出来,惬意地把爪子搭到竹篮的边缘。
喜欢替身农家长姐:带弟弟卷疯科举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替身农家长姐:带弟弟卷疯科举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