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娘连忙 “哎” 了一声,摆了摆手:“你们专心听大姐姐讲课,娘晾完衣服就走。”
慕知微转头贵惠娘对视一眼,笑着点了点头,又继续给弟弟们讲解,说着说着,脑子会闪现一些相关的知识。
这些知识是前身记在脑子里的,说着说着就会自动关联,然后嘴巴一‘秃噜’就说出来。
慕知微便凭着前身的记忆,简单跟他们说说,能记多少算多少,以后再看到相关的知识,不至于一点头绪都没有。
惠娘手脚麻利地晾好衣服,没作停留拿上墙角的锄头和镰刀就又出门了。
慕知微又接着讲了十句《千字文》,觉得差不多了停下来。
“今天就先学到这儿,你们自己把刚才讲的意思顺一顺,有不明白的地方就问。”
六狗子和小狗子立刻低下头,凑在一起小声念着刚学的句子,遇到记不清的地方会互相提醒,实在都不清楚就问慕知微,院子里又响起了细碎的读书声。
慕知微没打搅两个弟弟读书,见日头渐渐升高,孟老大和惠娘还没回来,便转身进了厨房。
早上剩下的稀饭还够吃,就是太稀了,不顶饿。
糙米饭吃着又太干硬难咽。
她一边琢磨着再添点什么主食,一边把孟老大买回来的后腿肉分成两份 —— 一半切成硬币厚的肉片,用蒜末、酱油和盐巴抓匀,又倒了一点点猪油腌着;剩下的一半刚要切成丝再剁成肉沫就听到门口传来脚步声,是孟老大回来了。
“我来剁。”
慕知微立即放下菜刀,让开位置。
没一会儿,惠娘也走进来,手里拎着一颗新鲜的芥菜。
慕知微惊讶地问:“娘,这芥菜哪儿来的?”
“你八堂婶让虎子送上来的,那臭小子急着去玩,放下菜就跑,我想给他两块点心都没喊住。”
慕知微正觉得中午只有酸豆角太单调,这芥菜来得刚好。
“改天再好好谢谢虎子。” 她说着,又提议,“娘,咱们再切几个土豆,做土豆丝煎饼当主食吧,配稀饭刚好。”
“好,我这就去刮土豆皮。” 惠娘爽快应下,转身出去了。
一家三口分工明确,很快菜就都备好了。
慕知微煎饼,惠娘一边炒菜一边学怎么煎这个土豆丝饼。
“娘,咱们先炒酸豆角,再炒肉片,肉片煸出来的油直接炒芥菜,不浪费还香。”
惠娘点点头,开始炒菜。
今天的肉末多,慕知微从腌好的肉沫里舀了一勺出来炒酸豆角,并跟惠娘说:“娘,酸豆角偏寡淡,搭配一点肉末炒更香。”
惠娘点头,她记住了。
锅热下油,下姜片蒜末爆香,再倒入肉沫快速翻炒,把肉沫推散炒到金黄酥香,下豆角。
“滋啦” 一声响,一股浓郁的酸香瞬间飘满厨房。
惠娘忍不住咽了咽口水,一边快速翻炒,一边说:“这味道真新奇,闻着就开胃!”
豆角里的水分快速蒸发,香味越发浓烈。
慕知微拿起筷子,夹了一颗酸豆角递到惠娘嘴边:“娘,尝尝咸淡。”
惠娘没推辞,张嘴接住 —— 酸香先在嘴里散开,接着是豆角的脆嫩,还有肉沫的咸香。
“有这个菜,以后夏天再也不愁吃不下饭了!”
慕知微也尝了一粒,不住点头,闻着有点冲的醋味翻炒后淡了许多。
“就是这个味。娘,您记住,酸豆角得把水分炒干一点才耐放,冬天还好,夏天不炒干放一晚上就容易长白毛。”
“记住了。”
惠娘应着又忍不住打趣,“就是感觉做再多都放不到第二天。”
“现在是新鲜,等吃多了就不这么想了。”
惠娘一听,也跟着笑起来 —— 确实是这个理。
酸豆角刚出锅,孟老大就领着两个儿子闻着味进了厨房:“这是什么香味?也太勾人了!”
慕知微和惠娘相视一笑,慕知微把刚出锅的酸豆角和第一锅土豆丝饼递过去:“刚做好,爹端出去跟弟弟们先尝尝。”
惠娘舀水刷锅,顺手拿了几双筷子递过去:“灶房里热,你们快出去吃。”
“走,咱们出去尝鲜!”
孟老大端着菜和饼,领着两个儿子乐呵呵地出了厨房。
慕知微继续煎土豆丝饼,惠娘则接着炒肉片 —— 肉片提前腌过,热锅下油后倒进去,快速翻炒到变色,把肉里的油煸出来,直到肉片边缘微微焦黄,散出焦香才出锅。
惠娘闻着香味感慨:“以前总怕肉炒老,熟了就赶紧出锅,没想到再多炒会儿这么香。”
“炒菜火候和入味最关键,娘您多炒几次就有经验了。”
慕知微一边说,一边帮着把芥菜杆子先下锅,翻炒变色,加酱油翻炒上色后放芥菜叶,翻炒两下撒盐,翻炒均匀出锅。
还剩最后一锅土豆丝饼没煎,惠娘要刷锅一起煎,慕知微忙拦住:“娘,您先把肉沫蒸上做肉羹,等我把这锅饼煎完,正好用这个锅熬骨头汤,省得换锅麻烦。”
惠娘也不坚持,当即添水架蒸锅,肉羹上锅蒸。
第二锅土豆丝饼刚出锅,慕知微刚要下第三锅,惠娘就拿了块拧干的手帕走过来,把她往旁边拉了拉:“你擦擦汗剩下的我来煎,这天儿站灶台前汗就没停过。”
慕知微接过手帕擦了擦额头的汗,惠娘看着她泛红的脸颊,心疼地说:“这么热的天做饭太遭罪了,得赶紧给灶房开个窗。”
慕知微提议:“娘,咱们也可以先弄个小炉子和小铁锅,以后煎饼、煮点小东西就在院子里做,又凉快又不占厨房的锅。”
“这个主意好!” 惠娘眼睛一亮,“下次去镇上,让你爹买个小铁锅,炉子西村就能买到,不过这窗还是得开。”
“大姐姐,快过来看看……”
院子里突然传来小狗子的声音,慕知微正帮着惠娘在灶房择菜,两人闻声转头往外看 —— 只见六狗子扒在灶房门口,只探了个脑袋进来,来:“娘,大姐姐,你们快出来看!”
母女俩满是好奇地走出灶房就看到父子三人站在西屋门口,手里各捏着一根竹简凑在门板前小声说着什么,还时不时把竹简往门上贴一贴、比一比,看样子是在琢磨怎么固定。
喜欢替身农家长姐:带弟弟卷疯科举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替身农家长姐:带弟弟卷疯科举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