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若深深地吸了口气,仿佛要把所有的勇气都吸入体内一般。她目光坚定地看着前方,然后转头与身旁的大哥、叶将军以及楚公子对视一眼。那一瞬间,四个人的眼中都流露出一种无法动摇的决心。
陶若轻轻地抚摸着手中那个装着重要证据和陈述的锦囊,感受着它所承载的重量。这个锦囊中包含着他们辛苦搜集来的关键信息,每一条都是那么珍贵而又至关重要。她小心翼翼地将其藏进怀中,生怕有一丝一毫的闪失。
做完这一切后,陶若毫不犹豫地迈开脚步,踏出了将军府的大门。夜晚的街道格外安静,只有微弱的月光洒落在地面上,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他们的身影渐行渐远,很快就消失在了漆黑的夜色之中。
然而,尽管周围一片寂静,但他们心中却充满了紧张与期待。因为这次行动关系到太多人的生死存亡,也关乎着整个国家的未来走向。所以,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与挑战,他们都必须勇往直前,不能有丝毫退缩之意。
就这样,带着满心的信念与使命,他们默默地朝着太子府的方向进发。一场惊心动魄且影响深远的会面,正等待着他们去揭开序幕……
一路上,静谧的街道上只听得见他们沉稳的脚步声,偶尔有夜风吹过,带着丝丝凉意,拂动着陶若的发丝。陶若的心却如燃烧的火焰,炽热而坚定,脑海中不断盘旋着即将面见太子时要陈述的每一个细节。
大哥走在陶若身旁,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时刻留意着潜在的危险。叶将军身姿挺拔,眼神锐利,如同守护的利刃,为他们保驾护航。楚公子则不紧不慢地跟在后面,手中折扇轻摇,看似悠然,实则也在暗暗戒备。
终于,他们来到了太子府外。高大的朱红色府门紧闭,门口的石狮子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威严。陶若走上前,轻轻叩响了门环,“咚咚咚”,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不一会儿,门“吱呀”一声打开了,一个侍卫探出头来,警惕地问道:“什么人?”
陶若镇定地说道:“劳烦通传太子殿下,就说护国将军府嫡长女陶若,有要事求见,事关重大。”
侍卫上下打量了他们一番,见陶若虽身着便服,但气质不凡,身旁几人也都气度轩昂,不敢怠慢,便说道:“稍等。”说罢,关上了门。
过了片刻,门再次打开,侍卫说道:“太子殿下有请。”
陶若等人在侍卫的引领下,穿过曲折的回廊,踏入了太子府的正厅。厅内灯火辉煌,烛火摇曳,将众人的身影拉长在地面上。太子身着一袭华丽的锦袍,端坐在主位上,面容严肃,目光深邃。
陶若等人上前,恭敬行礼:“参见太子殿下。”
太子微微抬手:“免礼,听闻你们有要事相告?”
陶若深吸一口气,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太子:“殿下,民女此次前来,是要向您揭露一桩惊天阴谋。”
太子微微皱眉,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陶若从原主被继母李夫人买通小厮溺亡说起,声音清晰而沉稳:“殿下,民女本是将军府嫡长女,母亲早亡后,继母李夫人掌权,对我和弟弟百般虐待。甚至买通小厮,欲将我溺亡,幸得老天庇佑,民女大难不死。”
太子听闻,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与怜悯:“竟有此事?”
陶若接着说道:“不仅如此,李夫人与她的兄长,还有一些朝堂官员勾结,意图扰乱朝纲,谋取私利。他们暗中与敌国势力往来,妄图动摇我燕朝根基。”
说着,陶若从锦囊里拿出信件残片、杀手令牌等证据,一一呈给太子。
太子接过证据,仔细查看,神色愈发凝重。他拿起信件残片,看着上面模糊的字迹,问道:“这些证据,你是如何得来的?”
陶若将众人收集证据的过程详细讲述了一遍,包括叶将军制服杀手,楚公子在世家圈子里收集线索等。
叶将军上前一步,抱拳说道:“殿下,末将亲眼所见,那杀手身上的令牌,绝非寻常之物,背后定有大阴谋。”
大哥也说道:“殿下,我将军府世代忠心,却被此等小人搅得鸡犬不宁,还望殿下明察。”
楚公子摇着折扇,补充道:“殿下,此事关乎社稷安危,还请殿下重视。”
太子认真倾听着众人的陈述,不时询问细节,比如信件往来的具体时间、杀手出现的地点等。陶若等人一一作答,条理清晰,证据确凿。
太子听完,面色阴沉,怒拍桌子:“此等恶行,实在可恶!李夫人等人竟敢如此胆大妄为,实在是不把朝廷律法放在眼里!”
陶若见太子动怒,心中稍安,继续说道:“殿下,李夫人等人在府中还时常散布谣言,让众人误解民女,使民女遭受诸多不公。如今,她们的恶行已严重威胁到将军府的安宁,更威胁到燕朝的稳定。”
太子看着陶若,眼中既有同情,又有思索之色:“陶姑娘,你所讲之事,本王深感痛心。但李夫人兄长在朝中也有一定势力,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陶若心中一紧,急忙说道:“殿下,若不尽快采取行动,恐他们会销毁证据,逃脱罪责,届时再想查明真相,恐怕难上加难。”
太子微微点头:“本王明白你的担忧,只是此事关乎重大,不能草率行事。”
此时,厅内气氛凝重,众人都在等待太子的决断。烛火“噼啪”作响,仿佛也在为这场紧张的对峙添上一笔。
太子虽有所动容,但尚未表态。李夫人等人在朝中也有势力,太子会如何处理此事?陶若能否成功让太子惩治李夫人等人?
喜欢重光华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重光华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