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棡带着常清韵和徐妙云坐在观礼台上,济熺在乳母怀中好奇地东张西望。
“朱棡哥哥你看,“徐妙云指着河中的龙舟,“那条红色的龙舟划得最快!“
常清韵轻声道:“听说那是孙家商队的龙舟。“
果然,红色龙舟第一个到达终点。孙玉茹上台领奖时,悄悄对朱棡道:“王爷,边境有变。“
朱棡神色不变,低声道:“晚些时候来王府详谈。“
龙舟赛结束后,朱棡立即回府召见孙玉茹。
“瓦剌内乱已平,“孙玉茹禀报,“新大汗是也先的堂弟,对我们态度友好,愿意继续互市。“
朱棡松了口气:“这是好消息。“
“但是......“孙玉茹欲言又止。
“但是什么?“
“但是新大汗要求与王爷结盟,共同对付鞑靼部。“
朱棡沉吟片刻:“此事关系重大,容我考虑。“
晚膳时,朱棡将此事告知常清韵和徐妙云。
徐妙云立即道:“不行!与瓦剌结盟,岂不是授人以柄?“
常清韵却道:“妾身以为,可以答应,但要加上限制。“
“哦?“朱棡挑眉,“说来听听。“
“我们可以答应结盟,“常清韵道,“但只限于对付鞑靼。而且要约定,瓦剌不得侵犯大明边境,不得与大明其他敌人结盟。“
朱棡眼中闪过赞赏:“清韵说得对。就这么办。“
次日,朱棡派人回复瓦剌新大汗,同意结盟,但附上了常清韵提出的条件。新大汗爽快答应,边境终于真正安定下来。
消息传回应天,朱元璋大喜,下旨赏赐晋王府。
接到圣旨,朱棡对常清韵和徐妙云道:“边境安定,我们终于可以过几天安稳日子了。“
徐妙云高兴地说:“那朱棡哥哥可以多陪陪我们了!“
常清韵温柔地笑着:“是啊,熺儿也该多和父亲相处。“
窗外,夏日的阳光明媚。而对晋王府来说,真正的安宁,终于到来了。
六月的太原,暑气渐盛。晋王府后园的荷花池里,粉白相间的荷花开得正艳。常清韵抱着济熺坐在水榭中,轻轻摇着团扇。徐妙云则赤着脚坐在池边,有一下没一下地拨弄着清凉的池水。
“姐姐你看,“徐妙云指着池中一对交颈的鸳鸯,“它们多恩爱啊。“
常清韵温柔地笑着:“是啊,就像妹妹和王爷。“
徐妙云俏脸微红,正要说什么,忽然眼睛一亮:“朱棡哥哥回来了!“
朱棡今日穿着一身月白常服,更显俊朗。他从常清韵怀中接过儿子,笑着问:“今日可还乖?“
“乖得很,“常清韵柔声道,“方才还对着荷花笑呢。“
徐妙云蹦蹦跳跳地过来,很自然地挽住朱棡的手臂:“朱棡哥哥今日怎么回来得这么早?“
“边境安定,军务自然就少了。“朱棡在石凳上坐下,“正好多陪陪你们。“
晚膳时分,厨房做了消暑的凉面和各色小菜。徐妙云细心地为朱棡拌面,常清韵则为他布菜。
“王爷尝尝这个,“常清韵夹了一块凉拌黄瓜,“这是用井水镇过的,最是爽口。“
朱棡尝了一口,点头赞道:“清韵总是这么贴心。“
徐妙云立即道:“这面条是我看着厨娘擀的,劲道着呢!“
朱棡忍俊不禁:“都好,都好。“
用罢晚膳,三人在园中纳凉。夏夜的微风带着荷香,徐妙云像只快乐的萤火虫,在夜色中穿梭。
“朱棡哥哥,“她忽然想起什么,“过几日就是七夕了,我们怎么过?“
朱棡看向常清韵:“清韵觉得呢?“
常清韵浅笑:“听说城外的葡萄架下能听到牛郎织女说悄悄话,不如我们去庄子上住几日?“
徐妙云拍手笑道:“这个主意好!我早就想去庄子上玩了!“
于是七夕前两日,晋王府一行人前往城外的别庄。这里依山傍水,比城里凉爽许多。
别庄的管家早已准备妥当。晚膳后,朱棡带着常清韵和徐妙云在庄子里散步。暮色中的田野格外宁静,只能听到蛙声一片。
“这里的星星真多。“徐妙云仰头望着星空,“比王府里看到的星星多多了。“
常清韵轻声道:“庄子开阔,没有遮挡,看星星自然更清楚。“
朱棡握住她们的手:“等年纪大了,我们就找一处这样的田园之地,颐养天年。“
徐妙云立即道:“那我要和朱棡哥哥、清韵姐姐永远在一起!“
七夕这日,庄子里格外热闹。丫鬟们忙着准备巧果,徐妙云也兴致勃勃地跟着学做。
“姐姐你看,“她捧着一盘歪歪扭扭的巧果,“我做的怎么样?“
常清韵忍俊不禁:“妹妹的手艺......很有特色。“
朱棡尝了一个,点头道:“虽然样子不太好看,但味道不错。“
徐妙云得意地扬起下巴:“我就说嘛!“
傍晚,众人在葡萄架下摆上瓜果。常清韵细心地将一枚绣花针放在水碗中,银针在水面微微晃动。
“听说若能看见针影映出鸳鸯,便是得了织女娘娘的巧手。“她轻声对朱棡说。
朱棡学着她的样子,笨拙地拿起另一枚针:“那我可得试试,说不定能得个巧心,好猜透你们的心思。“
徐妙云凑过来:“朱棡哥哥要是能猜透女儿家的心思,那才真是得了巧心呢!“
说笑间,夜色渐深。乳母抱着已经睡着的济熺先回房了,葡萄架下只剩下三人。
“要是能一直这样就好了。“徐妙云轻声道。
常清韵握住她的手:“我们本来就会永远在一起。“
朱棡看着身旁的两个女子,心中满是柔情。他知道这样的宁静来之不易,更要好好珍惜。
从庄子回来,已是七月中旬。太原城开始准备中元节,处处可见售卖河灯的小贩。
这日,常清韵正在教徐妙云管理中元节的事务,孙玉茹匆匆来报:“侧妃娘娘,应天来消息了。“
常清韵心中一动:“什么消息?“
“皇上龙体欠安,“孙玉茹压低声音,“太子殿下监国,已经开始整顿朝纲。“
常清韵沉吟片刻:“王爷知道了吗?“
“已经派人去军营报信了。“孙玉茹道,“另外......燕王殿下派人送来密信。“
晚膳时分,朱棡从军营回来,脸色凝重。
“四弟来信,“他对常清韵和徐妙云道,“说大哥以整顿吏治为名,开始清除异己。“
徐妙云担忧地问:“会不会对朱棡哥哥不利?“
朱棡冷笑:“他若是安分守己便罢,若是想动我的人,我也不会客气。“
常清韵轻声道:“王爷还是要谨慎些。太子殿下如今监国,名正言顺。“
“我知道。“朱棡握住她的手,“放心吧,我有分寸。“
中元节这晚,太原城外的汾河上飘满了河灯。朱棡带着常清韵和徐妙云来到河边,为逝去的亲人放灯。
常清韵轻轻将一盏莲花灯放入河中,心中默念:“爹、娘,女儿现在过得很好,你们在九泉之下可以安息了。“
徐妙云也放了一盏灯:“求祖宗保佑朱棡哥哥平安顺遂。“
朱棡看着河中星星点点的灯火,轻声道:“但愿天下太平,百姓安康。“
从河边回来,徐妙云一直沉默不语。常清韵看出她有心事,轻声问道:“妹妹怎么了?“
徐妙云低下头:“我想爹娘了。“
常清韵轻轻握住她的手:“等过了这阵子,我陪妹妹回应天省亲。“
朱棡也道:“是啊,等朝局稳定些,我就送你们回应天。“
徐妙云这才展颜一笑:“谢谢朱棡哥哥,谢谢姐姐。“
八月仲秋,晋王府开始准备月饼和瓜果。常清韵亲自监督月饼的制作,徐妙云则忙着准备赏月的事宜。
“姐姐你看,“徐妙云指着天上渐圆的月亮,“再过几日就是中秋了,月亮都快圆了。“
常清韵温柔地笑着:“是啊,又到团圆的时候了。“
中秋这晚,晋王府在园中设宴赏月。朱棡、常清韵、徐妙云围坐一桌,济熺在乳母怀中好奇地看着天上的月亮。
“来,熺儿,“朱棡将儿子抱在怀中,“看看月亮,里面住着嫦娥仙子呢。“
济熺咿咿呀呀地挥舞着小手,逗得大家都笑了。
徐妙云掰了一块月饼递给朱棡:“朱棡哥哥尝尝,这是清韵姐姐亲手做的莲蓉月饼。“
朱棡尝了一口,点头赞道:“清韵的手艺越发精进了。“
常清韵浅笑:“王爷过奖了。“
这时,管家来报:“王爷,燕王府派人送来节礼。“
朱棡挑眉:“哦?拿来看看。“
礼单上都是些寻常节礼,但附了一封密信。朱棡看完信,脸色微变。
“怎么了?“常清韵关切地问。
朱棡将信递给她:“大哥要以为名,削减各藩王俸禄。“
徐妙云急道:“这怎么行?王府上下这么多人要养活呢!“
常清韵沉吟道:“太子殿下此举,恐怕不只是为了节俭。“
“你的意思是?“
“我听说太子近来广纳门客,开销巨大。“常清韵压低声音,“削减藩王俸禄,恐怕是为了充实东宫府库。“
朱棡眼中闪过厉色:“他若是敢动我的俸禄,就别怪我不客气。“
是夜,朱棡宿在常清韵房中。烛光下,他轻抚着她略显担忧的脸庞:“别担心,我自有主张。“
常清韵靠在他怀中:“妾身不担心俸禄,只担心王爷的安危。“
“放心吧。“朱棡柔声道,“为了你和妙云,我也会保重自己。“
次日,朱棡上书朝廷,以“边境防务所需“为由,请求保留晋王府俸禄。同时暗中联络各藩王,共同抵制太子的提议。
在各方压力下,太子不得不暂缓削减俸禄的计划。
消息传来,徐妙云高兴地说:“朱棡哥哥真厉害!“
常清韵却忧心忡忡:“太子殿下不会就此罢休的。“
果然,不久后太子又以“整饬军备“为名,要求各藩王上交部分兵权。
这次朱棡没有直接反对,而是上书表示愿意交出兵权,但要求太子派兵接防边境。
“朱棡哥哥为什么要交出兵权?“徐妙云不解。
常清韵轻声道:“王爷这是以退为进。太子若是派兵接防,就要承担边境防务的责任;若是不派兵,就没有理由收走兵权。“
果然,太子既无兵可派,又不愿承担边境防务的责任,只得作罢。
经过这几番较量,太子暂时收敛了许多。晋王府终于又过上了平静的日子。
九月初,太原城外的枫叶开始泛红。朱棡兑现诺言,带着常清韵和徐妙云去赏枫。
漫山遍野的枫叶红得像火,徐妙云在枫林中奔跑,红色的衣裙与枫叶相映成趣。
“朱棡哥哥,清韵姐姐,你们快来!“她招手喊道,“这里的枫叶最美!“
朱棡和常清韵相视一笑,携手向她走去。阳光透过枫叶洒在三人身上,温暖而美好。
“要是能一直这样就好了。“徐妙云轻声道。
常清韵握住她的手:“我们本来就会永远在一起。“
朱棡看着身旁的两个女子,心中满是幸福。他知道前路或许还有风雨,但只要她们在身边,他就有无穷的勇气。
这一刻,岁月静好。而对晋王府来说,这样的宁静日子,就是最大的幸福。
常清韵抱着济熺在菊圃间漫步,徐妙云则拿着小剪子,精心挑选着最美的菊花准备插瓶。
“姐姐你看这株绿菊,“徐妙云小心翼翼地剪下一支花瓣碧绿如翡翠的菊花,“插在书房里,朱棡哥哥批阅文书时看了定能明目。“
常清韵温柔地笑着:“妹妹总是这么贴心。“
这时朱棡下朝回来,见她们在园中,便走过来从常清韵怀中接过儿子:“今日可还乖?“
“乖得很,“常清韵柔声道,“方才还对着菊花笑呢。“
徐妙云蹦蹦跳跳地过来,将手中的绿菊递给朱棡:“朱棡哥哥看,这菊花是不是很特别?“
朱棡接过花,眼中带着笑意:“确实别致。妙云越来越会挑东西了。“
晚膳时分,厨房做了栗子焖鸡、桂花糯米藕等秋令菜肴。徐妙云细心地为朱棡剥着栗子,常清韵则为他布菜。
喜欢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