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120电话里传来的却是忙音,再打,依旧如此。
换别人的手机打,一样无法接通。
“怎么会没信号?刚才还好好的!”保安惊慌失措。
张总脸色迅速变得苍白,失血过多让他开始浑身发冷,意识模糊。
伤口压迫止血效果甚微,鲜血仍在不断涌出。
“开车!直接送医院!”保安队长当机立断。
几人手忙脚乱地将张总抬上工地唯一的一辆皮卡车,朝着最近的医院疾驰。
然而,夜间的道路似乎也变得格外漫长,途中还莫名其妙地遇到了几个红灯,耽误了时间。
等他们终于将张总送到医院急诊室,距离被咬伤已经过去了将近二十分钟。
医生迅速检查,脸色凝重:“股动脉破裂,失血过多,太晚了。”
张总最终没能抢救过来。
消息传回集团,举座皆惊。
接连三任项目负责人,一入狱,一调离,一横死,且死状如此诡异蹊跷。
集团内部再也无人敢接手这个项目,视之为吞噬生命的黑洞。
经过高层紧急会议,决定将这个烫手山芋整体打包,转让给了一位有意进军内地房地产的香港商人,李仁杰。
李仁杰年近五十,笃信风水玄学。
接手项目前,他特意从香港请来了着名的风水师司徒先生前来勘察。
司徒先生罗盘定位,望气观形,一番查探后,脸色越来越白。
“李生,”司徒先生语气沉重,“此地大凶!乃广州城夜间的‘阴窍’所在,通俗讲,是夜间阴气汇聚流通的一个关口,类比……鬼门。怨气深重,煞气冲天。先前火灾枉死之魂未得安息,更兼久远乱葬岗遗存之戾气,已成绝地。”
李仁杰心中一惊,忙问:“司徒先生,可有化解之法?”
“若想积德消灾,当于此地修建大型公众公园,广植松柏,设置公共文体设施,以人气和生机制衡阴煞,或可慢慢转化,若强行开发为商用住宅,恐祸患无穷,非人力所能抵挡。”
李仁杰闻言,眉头紧锁,他投入巨资,岂是为了建公园?
他心有不甘,追问道:“大师,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比如,做法事强力镇压?”
司徒先生摇头叹息:“怨念太深,如渊似海,强行镇压,恐遭反噬,非功德圆满之高僧大德不可为,且风险极大。恕我直言,李生,此事贫道无能为力,亦不敢涉足太深。”
说罢,竟执意告辞,连夜返回了香港。
李仁杰虽感挫败,但巨额投资不能打水漂,他不信邪,又通过关系,从马来西亚重金请来了一位据说精通降头与巫术的法师,龙婆坤。
龙婆坤抵穗后,同样感受到此地浓烈的不祥。但他自恃法力高深,决定冒险一试。
他提出,先进行大规模的土地清理和平整,挖掘地基,看看地下究竟有何物。
大型机械开始进场,轰鸣着挖掘这片饱经创伤的土地。
数日后,工人在挖掘至深处时,遇到了坚硬的物体。
清理掉泥土,赫然是八口棺材!
这八口棺材并非现代之物,看木质和样式,至少是明清时期的老棺,乌黑沉重,散发着一股陈腐的泥土气息和一种莫名的阴冷。
它们并非随意埋葬,而是按照某种特定的方位排列,如同八颗钉子,深深地钉在这片土地的关键节点上。
龙婆坤闻讯赶到现场,只看了一眼,便脸色大变,用生硬的汉语惊呼:“八棺镇邪!这是……这是古代高人布下的镇邪法阵!这八口棺材,就像安抚哭闹婴儿的奶嘴,镇住了地下的凶煞之气!绝对不能动!动了要出大祸!”
李仁杰也赶到现场,看着那八口阴森的古棺,心里直发毛。
但龙婆坤接下来的话让他更加心惊。
“李老板,现在棺材已被挖出,阵法已破。除非……除非用足够的人命去填这煞气缺口,否则项目绝难进行,所有关联者都可能遭遇不测!”
“用人命填?”李仁杰倒吸一口凉气,这代价他付不起。
正当他犹豫不决,一筹莫展之际,他的一位酷爱收藏古玩的朋友,听闻此事后找上门来。
“李老哥,听说你工地上挖出了老棺材?”朋友眼中闪着兴奋的光,“明清的古棺啊!这可是好东西!用料讲究,工艺特殊,在海外某些收藏圈子里,价值连城!尤其是这种……嗯,‘特殊用途’的,更有研究价值。”
李仁杰心念一动,一边是填人命的无底洞和巨大风险,一边是唾手可得的巨额收益。
贪婪最终压倒了对未知的恐惧,他做出了一个胆大包天的决定:卖掉其中四口棺材,剩下的四口按照龙婆坤的嘱咐,原地深埋,算是勉强维持一点镇压效果,聊胜于无。
他瞒着龙婆坤,暗中让人将四口棺材悄悄运走,通过特殊渠道卖往了海外。
然而,就在那四口棺材被运走的当天晚上,留在工地准备进行后续安抚法事的龙婆坤,在临时搭建的法坛上,突然口喷鲜血,仰天倒地,暴毙而亡,死因不明。
紧接着,噩耗接连传来,李仁杰安置在广州的一位情妇,及其所生的年幼儿子,在家中毫无征兆地突发怪病,双双中风瘫痪,口不能言,身不能动,医生查不出具体病因。
接二连三的打击,终于彻底击垮了李仁杰的心理防线。
恐惧和悔恨吞噬了他,他再也不敢有任何妄想,仓皇逃离广州,返回香港。
家族内部也认为此项目带来了可怕的“厄运”,紧急止损,将项目股权再次转手,卖给了一位来自台湾的商人,蔡先生。
蔡先生信奉道教,做事圆融,他详细查阅了所有与此地相关的资料,包括前几任开发者的遭遇、火灾案卷、以及李仁杰时期发现的“八棺镇邪”之谜。
他聘请了多位大陆和台湾的风水师共同勘测论证,最终得出了与当年司徒先生类似的结论。
反复权衡之后,蔡先生做出了一个看似退让,实则明智的决定。
他放弃了最初建造高层商住楼的激进规划,顺应此地“关口”的特性,将其设计为一个开阔的、人流如织的大型商业广场。
建筑布局上,采纳了风水师的建议,引入了水系、广场、灯光等元素,旨在疏导而非镇压地气,汇聚人气以平衡阴煞。
项目重新启动,建设过程中虽然也偶有怪事传闻,但再未发生之前那般剧烈的灾祸。
数年后,“荔湾广场”终于建成,以其庞大的体量和独特的造型成为广州西关一带的地标。
广场上终日人来人往,商铺林立,音乐喷泉起落,孩童嬉戏奔跑,似乎往日的阴霾已被现世的喧嚣所冲淡。
只是,偶尔还会有一些零星的、无法证实的传闻在网络上悄然流传。
有人说,深夜打烊后,空无一人的广场上会听到若有若无的脚步声和交谈声;有人说,在某些特定的角落,手机信号会突然变得极差;还有人说,曾看到过一个穿着红裙子的年轻女子身影,在廊柱间一闪而过……
而那个叫阿明的傻小子,在项目几经转手、彻底拆迁完毕后,不知所踪。
有人说他被送到了福利院,也有人说,偶尔还能在荔湾广场附近看到他脏兮兮的身影,依旧对着空气,喃喃自语。
广场依旧矗立,日复一日地迎送着南来北往的客。
它将那段充满烈焰、贪婪、恐惧与诡异往事的岁月,深深地埋藏在了钢筋水泥之下,只在某些不经意的瞬间,或许才会泄露出一丝半缕沉埋已久的秘密。
故事,似乎结束了,又似乎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在无人知晓的角落,悄然延续。
—完—
喜欢百鬼事录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百鬼事录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