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大桥通车第三天的夕阳将桥面染成血色。周远蹲在3号桥塔旁,指尖轻触那些从混凝土缝隙中钻出的蓝色花朵。每朵花只有纽扣大小,花瓣却呈现出不符合植物学规律的几何分形,在暮光中闪烁着金属光泽。
爸爸,这朵会唱歌。乔乔趴在地上,将耳朵贴近一朵特别大的蓝花。男孩胸口的龙形胎记已经褪成淡金色,但每当他靠近这些花时,胎记就会泛起微光。
周远戴上生物工程组特制的感应耳机,将接收器对准花朵。起初只有白噪音,接着——他的心脏停跳了一拍——耳机里传出苏颖哼唱《茉莉花》的微弱旋律,那是她怀孕时常唱的摇篮曲。
周工!马志远的声音从对讲机里炸响,实验室结果出来了...这些花...您最好亲自来看看。
临时搭建的生物实验室内,电子显微镜屏幕上的图像让周远呼吸停滞。放大十万倍的蓝花细胞中,dNA双螺旋的碱基排列竟与苏颖去年体检时存档的基因序列完全一致。更惊人的是,在量子隧穿显微镜下,这些dNA分子持续释放着与人类脑电波同频的电磁脉冲。
不仅仅是dNA...生物学家调出另一组数据,花瓣上的分形结构实际上是一种量子计算机架构,理论上可以存储...她声音发抖,一个完整的人类意识。
周远的手不自觉地摸向胸前口袋里的结婚照。照片上的苏颖站在深中通道的钢梁上回头微笑,阳光穿透她的白衬衫,勾勒出纤细的腰线。现在这些蓝花里跳动的量子态,是否也记得那一刻的海风?
还有更奇怪的。生物学家点开一段监控视频,时间是昨夜凌晨三点。画面中,空无一人的桥面突然泛起蓝光,所有花朵同时转向东北方——正好是黑色结构体最后消失的海域方向。与此同时,桥面的车流量监测器记录到相当于两百辆卡车同时通过的荷载,但摄像头里什么也没有。
像是...马志远斟酌着用词,桥在对抗某种看不见的东西。
周远的手机突然震动,是赵刚发来的加密文件。点开后,他的血液瞬间冻结——海军基地里那些克隆体的监控画面显示,他们集体进入了某种清醒梦状态,用苏颖的笔迹在墙上画满了蓝花。而最年长的那个克隆体,正对着摄像头用苏颖的语气说:远,桥需要更多记忆...
文件末尾附着林毅的手写备注:今晨发现所有克隆体脑中都出现了与桥面蓝花相同的dNA标记,疑似赵将军私自进行了某种移植实验。
桥面突然传来剧烈的震动。周远冲出实验室,看到乔乔站在护栏边,小手按在一朵巨大的蓝花上。男孩周围的空间呈现出诡异的扭曲,就像热气蒸腾时的景象。更可怕的是,他脚下的桥面正变得透明,露出下方深不见底的黑色海水——不,那不是海水,是某种没有反光的虚无。
乔乔!周远飞奔过去。在抓住儿子的瞬间,他的视野突然分裂:一边是正常的渤海暮色,另一边却是暴风雨中的破败大桥,锈蚀的钢索如同垂死巨人的血管般颤抖。两个重叠的景象中,只有那些蓝花保持一致,在现实与幻象中同样鲜艳。
妈妈说要选择...乔乔的声音带着奇异的回声,他举起一张刚完成的蜡笔画:两座互相缠绕的渤海大桥,一座覆盖着蓝花,另一座爬满黑色藤蔓。画纸边缘密密麻麻写满未知符号,经AI识别竟是已经失传的明代镇海司密文。
马志远气喘吁吁地跑来:周工!桥梁自主调整了结构!平板上显示着刚刚发生的异常数据:当乔乔触发空间扭曲时,桥梁的碳纤维索突然自主收紧,将荷载重新分配到理论上最稳固的双螺旋黄金比例,而这种算法只在乔乔最初的设计图中出现过,从未输入过控制系统。
它在学习...周远突然转向大海,也在准备。
夜色完全降临,桥上的蓝花开始发出幽光。周远抱着熟睡的乔乔回到指挥车,男孩的小手里还紧攥着一朵刚摘下的蓝花。后视镜里,桥面上的光芒逐渐连成一线,指向东北方海平线处——那里,肉眼几乎不可见的黑色雾霭正在聚集。
加密频道突然接入,屏幕上出现秦教授憔悴的脸:周远,我找到了1964年的实验记录...你父亲和苏颖祖母尝试的不是关闭裂缝...老人举起一份烧焦的文件,上面隐约可见量子纠缠态意识迁移等字样,他们想创造一座活桥来永久稳定两个世界!
周远看向怀中乔乔平静的睡脸,男孩的睫毛在月光下投出蛛丝般的阴影。后座上的监测设备突然自动启动,显示桥面蓝花的生物电场强度正在指数级增长。与此同时,海军基地发来紧急通报:所有克隆体突然陷入昏迷,脑电波却与桥梁振动频率完全同步。
手机亮起,一条来自未知号码的信息直接出现在屏幕上:记忆是钥匙,痛苦是动力,爱是桥梁——S
周远冲出指挥车,奔向那些在夜风中摇曳的蓝花。当他跪下来触碰花瓣时,整个渤海大桥突然发出风铃般的清响。桥面之下,深海之中,某种巨大的存在睁开了眼睛。
---
喜欢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