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国际机场的监控室里,周远盯着屏幕上那个戴渔夫帽和墨镜的男人。尽管经过伪装,那走姿和身形依然熟悉得刺眼——佐藤健二,日本桥梁工程界的泰斗,中村裕也的导师。
确认了,护照显示是新加坡籍,但指纹匹配度98.7%。国安特勤压低声音,他携带的硬盘里有深中通道西人工岛的完整设计图,包括我们刚调整的抗震结构。
周远握紧拳头。西人工岛新设计基于原理,是应对强震的关键创新。如果泄露,不仅前期投入付诸东流,更可能被恶意利用制造安全隐患。
他怎么拿到的?周远声音嘶哑。
你公司那个前助理只是小角色。特勤调出另一段监控,看这个。
画面中,佐藤在机场书店与一名深中通道设计院的工程师,两人交换了公文包。那名工程师上周刚参与过抗震方案评审。
要不要现在收网?特勤问。
周远摇头:等他把硬盘交给下家。他指了指佐藤不断查看的登机牌,飞往旧金山的航班还有两小时,接头的可能是美国团队。
监控画面切换到候机区。佐藤坐在角落,手指在膝盖上轻敲,不时瞟向洗手间方向。突然,他起身向免税店走去,在香水柜台前驻足。
他要行动了。特勤按下耳麦,各组注意,目标移动。
周远的手机突然震动。是珠海考古队的紧急消息:新石碑破译出关键内容,事关完整性!请求立即停止西人工岛爆破作业!
他心头一紧。今天正是计划中爆破岩层以安装桩基的日子。正要回复,又一封邮件弹出——小周乔的体检报告。扫描附件时,空间认知能力超过99%同龄儿童的评语与过敏体质可能随环境暴露加重的警告并列,刺得他眼睛生疼。
周工!特勤突然低呼,佐藤进洗手间了!
监控画面显示,佐藤进入隔间后就没再出来。五分钟后,一个穿着清洁工制服、佝偻着背的人推着垃圾车离开,体型与佐藤截然不同。
金蝉脱壳!特勤猛拍控制台,他还在里面,封锁所有出口!
但十分钟的彻底搜查后,佐藤如同蒸发。隔间里只留下那个公文包,里面的硬盘已经不翼而飞。
有内鬼。特勤脸色铁青,他提前得到了行动消息。
周远却盯着洗手间平面图,突然指向一个维修通道:这里通哪里?
地下行李处理区...该死!他有同伙在行李组!
等特勤队赶到时,佐藤早已通过员工通道离开机场。唯一收获是垃圾桶里的一张碎纸片,上面手写着:龙脉断处,必有大灾——正是明代石碑上的原句。
---
深中通道指挥部气氛凝重。国安部门的调查发现佐藤在华南潜伏了整整两周,接触过至少五名工程人员。而更令人不安的是考古队的最新报告。
石碑明确记载,永乐九年有工匠为扩建港口凿断,结果次年夏台风引发海啸,整个港口被毁。老队长指着拓片,这里还刻着遇难者名单,多达七十三人。
会议室鸦雀无声。周远调出西人工岛设计图,爆破点恰好位于最窄处,与石碑记载的位置几乎重合。
这...不可能是巧合吧?陈明声音发虚。
科学解释呢?林涛打破沉默。
地质专家李教授推了推眼镜:从现代地质学看,是天然的防波屏障。如果当年真被破坏,确实可能改变局部海流,增加港口的浪涌风险。
但我们是做抗震设计,不是防波堤...施工队长嘀咕。
周远突然想起什么,调出佐藤留下的字条:他知道。这就是他偷设计图的原因。
什么?
佐藤研究过明代航海史,他认出的地质意义。周远声音逐渐坚定,他想等我们爆破后,再公开石碑记载,制造中国工程重蹈历史覆辙的舆论风暴。
会议室一片死寂。这不仅是一场技术间谍案,更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声誉伏击。
立即暂停西人工岛爆破作业。周远下令,重新评估的流体力学功能。
可工期怎么办?林涛急了,按原计划,爆破后要打桩...
用非爆破法。周远斩钉截铁,哪怕慢一个月,也不能冒险。
散会后,周远独自站在海图前,手指描摹着的走向。六百年前,没有声呐和地震波探测的工匠们,是如何知晓这条海底隆起的保护作用的?而今天,拥有所有高科技手段的他们,又该如何兼顾历史智慧与现代需求?
手机震动,是苏颖发来的小周乔最新画作——一座横跨两座岛屿的大桥,桥身布满波浪状花纹。备注写着:他说这是会唱歌的桥,海浪拍打时会发出音乐。
周远突然笑了。孩童的直觉又一次指向了答案。
---
凌晨三点,周远悄悄推开家门。本以为妻儿早已入睡,却见苏颖坐在客厅,面前摊着各种材料安全数据表。
还没睡?他轻声问。
查SY-9000的所有添加剂来源。苏颖揉了揉通红的眼睛,总部分析认为苯并异噻唑啉酮不是生产污染,而是运输途中被人为注入。
周远在她身旁坐下,讲述了今天的发现。当说到佐藤留下的警告时,苏颖猛地抬头:这不只是工程问题,周远。如果他们能对乔乔下手,就能对任何环节下手。
国安已经加强工地安防...
我不是说安保!苏颖罕见地提高了声音,我是说,你面对的敌人不仅想窃取技术,还想摧毁你的一切——事业、家庭、声誉!
周远沉默。他何尝不明白这点?但深中通道不仅关乎他个人,更是国家战略工程。退缩从来不是选项。
乔乔的体检报告看了吗?苏颖突然转变话题。
看了。医生说他的过敏体质...
可能因为工地环境恶化。苏颖直视他,医生建议他远离所有施工现场,至少到青春期免疫系统发育完全。
周远如遭雷击。远离工地?那意味着他不能带儿子去办公室,不能分享桥梁故事,不能...传承那份热爱。
我订了明天去瑞士的机票。苏颖声音平静得可怕,带乔乔去阿尔卑斯的疗养院住一段时间。空气纯净,没有环氧树脂,也没有人能在奶粉里下毒。
周远想说些什么,喉咙却像被无形的手扼住。理性上他知道这是对的,情感上却如同割肉。
你知道最讽刺的是什么吗?苏颖苦笑,我们研发的桥梁家庭系统,让那么多工程人员能远程陪伴孩子。轮到我们自己,却要相隔半个地球。
周远望向儿童房。门缝下透出微光,小乔乔怕黑,总是开着夜灯睡觉。多少个夜晚,他加班回来,都会站在那扇门外,听着儿子均匀的呼吸声获得慰藉。
给我48小时。他突然说,如果48小时内我找不到两全方案,你们就去瑞士。
苏颖疲惫地点头:48小时。
---
次日清晨,周远带着小乔乔的会唱歌的桥画作来到指挥部。陈明和设计团队已经等候多时,桌上摊满了各种抗震方案。
我们试过调整桩基位置,但无论如何都避不开主脊。陈明沮丧地汇报。
周远展开蜡笔画:如果不像避,而是学呢?
他指着画上的波浪纹路:乔乔说这是桥的方式。如果我们把抗震结构设计成类似的层叠状,但不破坏它,而是...融入它?
团队面面相觑。李教授突然拍案:天才!在侧面钻孔植入阻尼器,既保持岩层完整,又能吸收地震能量!
就像给大树嫁接新枝!陈明兴奋地接话,我们可以设计一种仿生抗震结构,模仿的岩层分布...
热烈的讨论持续到午后。新方案逐渐成形:不再爆破,而是在其侧面开凿精准的微型隧道,安装主动控制阻尼系统。这样既保留了天然屏障,又增强了抗震性能。
工期呢?林涛问。
用新型隧道掘进机,反而比爆破清理快两周。施工队长计算后宣布。
周远长舒一口气。技术问题解决了,但还有更大的挑战——如何让乔乔既能远离过敏原,又不失去父亲的陪伴?
灵感来自最意外的方向。当周远视频联系珠海医院,想询问过敏治疗细节时,主治医生正好在查房。背景里,小乔乔正通过桥梁家庭系统与幼儿园小朋友视频,炫耀他的新作品。
周先生,医生突然说,其实有个折中方案。我们研发了过敏原阻断鼻喷雾,配合远程监测手环,乔乔可以在低风险环境生活,不一定非要去瑞士。
低风险环境指?
比如...深圳。医生微笑,离工地足够远,空气质量好,而且您下班后就能陪伴他。
周远眼眶发热。原来两全其美的答案一直近在咫尺。
---
48小时期限将至时,周远带着一叠文件和一台平板电脑回家。苏颖正在收拾行李,乔乔坐在一旁,用蜡笔在纸上胡乱涂画。
新方案。周远放下文件,西人工岛采用仿生抗震结构,不动主脊,工期反而提前。
苏颖挑眉:那佐藤的陷阱?
变成了我们的突破。周远打开平板,展示新设计的三维动画,而且国安已经锁定他的位置,很快会有结果。
乔乔呢?
周远蹲到儿子面前,轻声问:想不想住有大阳台的新家?可以看到海,但不能去爸爸上班的地方玩。
小乔乔歪着头:能看到大桥吗?
能。远远地看。
那可以画很多桥!小家伙举起今天的作品——一座桥形彩虹,横跨整张纸。
周远看向苏颖:深圳湾一号已经装修好了。医生说他可以用阻断喷雾和监测手环...如果你同意的话。
苏颖的行李袋无声滑落在地。她抱起乔乔,轻声说:我们试试。
窗外,夕阳将伶仃洋染成金色。更远处,深中通道的第一批桥墩已破水而出,如巨人手指般指向天空。六百年前,古人敬畏的力量;六百年后,他们的后人学会了与之共舞。
佐藤留下的警告纸条还躺在周远口袋里,但已经不再构成威胁。因为真正的工程智慧,从来不是对抗自然,而是理解它、尊重它、最终超越它。
就像父亲对儿子的爱,不是束缚,而是给他翅膀,让他在安全的天空下自由飞翔。
喜欢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