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薄雾尚未完全散去,清风市城外十余里,清心寺静静地伫立在半山腰。与归元寺的香火鼎盛、游人如织不同,清心寺规模较小,位置更为偏僻,掩映在参天古木之中,红墙斑驳,透着一股远离尘嚣的清净与古朴。晨钟悠扬,在山谷间回荡,洗涤着尘世的烦扰。
两辆不起眼的黑色轿车,沿着蜿蜒的山路悄无声息地驶来,停在距离寺门还有一段距离的林荫道旁。楚峰、林雪见和技术组的小赵等人下车,警惕地观察着四周。山间空气清冷,带着草木和香火的气息。经过一夜的奔波和高度紧张,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但眼神却异常锐利。
选择清心寺,是楚峰在巨大压力下的一个大胆决定。一方面,这里足够隐蔽,贺远山的眼线一时难以追踪至此;另一方面,楚峰心中隐隐有种感觉,那位慧明法师,或许并非如表面所见,仅仅是贺远山的精神导师。上次贺远山“问心”之后,法师那句“刚极易折,强极则辱,凡事当留有余地”的赠言,似乎别有深意。
“小赵,你带人守在寺外关键位置,建立警戒线,有任何异常立刻报告。林雪见,你跟我进去。”楚峰低声吩咐,他的声音因疲惫和肩伤而有些沙哑,但语气坚决。
林雪见点点头,她同样脸色苍白,但眼神坚定。两人将重要的设备和备份资料妥善藏在车内隐蔽处,只随身携带了加密通讯器和那个至关重要的Sd卡(已做多重物理隔离保护),深吸一口气,朝着清心寺的山门走去。
寺门虚掩着,一个小沙弥正在洒扫庭院,见到他们,双手合十,稚嫩的脸上带着平静:“二位施主,清晨到访,不知有何贵干?”
“小师父,我们想求见慧明法师。”楚峰恭敬地还礼,语气诚恳,“有要事请教,烦请通传。”
小沙弥看了看他们,似乎察觉到二人神色间的凝重和风尘仆仆,点了点头:“法师正在后山禅院早课,请随我来。”
跟随小沙弥穿过几重殿宇,香火气息愈发浓郁。大雄宝殿内,佛像宝相庄严,慈悲的目光俯瞰众生,殿内烛火摇曳,梵音低唱,给人一种莫名的安宁感。但楚峰和林雪见的心却丝毫无法平静,身后的追兵和肩上的重担,像两块巨石压在心口。
来到后山一处更为幽静的禅院,院中古柏参天,晨光透过枝叶缝隙,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慧明法师依旧坐在那张石桌旁,正在焚香静坐。他听到脚步声,缓缓睁开眼,目光澄澈如昔,看到楚峰和林雪见,眼中并无太多意外,只是微微颔首:“楚施主,林施主,别来无恙。”
“法师安好。”楚峰上前,深深一躬,态度比上次见到贺远山时更加恭敬,却少了几分客套,多了几分沉重,“冒昧打扰法师清修,实因身处绝境,心中有惑难解,特来请教。”
慧明法师示意他们坐下,小沙弥奉上清茶后悄然退下。法师的目光平静地扫过楚峰疲惫而坚定的脸庞,以及林雪见眼中深藏的忧虑,缓缓道:“施主眉宇间戾气与正气交织,心中必有巨浪翻腾。可是为前日那位贺施主所提及的‘因果’之事?”
楚峰心中一震,法师果然洞察秋毫。他放下茶杯,挺直脊梁,目光迎向法师,不再绕弯子:“法师明鉴。正是为此事。贺远山口中之‘因果’,乃是混淆黑白,为自己滔天罪孽开脱之辞。晚辈今日前来,并非为个人恩怨,而是为无数含冤莫白之人,为朗朗乾坤之公道,心中亦有惑,欲向法师求证。”
他的语气沉痛而坦荡,与贺远山当初那种隐含算计的试探截然不同。
“哦?施主有何惑?”法师声音平和。
“晚辈之惑,在于‘天道’与‘正义’。”楚峰字句清晰,带着一种执着的追求,“佛家讲慈悲为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然则,若有人手持屠刀,残害生灵,祸乱一方,却以‘大局’、‘因果’为名,行掩盖罪恶之实。对此等孽障,是应一味慈悲宽容,任其逍遥,祸害更多无辜?还是应秉持正义,斩妖除魔,即便沾染业力,亦在所不惜?此中界限,何在?天道,究竟是无原则的宽恕,还是有其不容践踏的底线与公道?”
他的问题,直指核心,充满了对现实不公的愤懑和对理想正义的渴求。林雪见在一旁听着,心中触动,这正是他们连日来在黑暗中挣扎时,内心最深刻的拷问。
慧明法师静静听着,手中缓缓拨动念珠,脸上无喜无悲。待楚峰说完,他沉默片刻,方才开口,声音如同山涧清泉,流淌入心:“施主所问,关乎‘慈悲’与‘智慧’之圆融,亦关乎‘世间法’与‘出世法’之辩证。”
他顿了顿,继续道:“佛家慈悲,非是无原则之滥情,乃是基于众生平等、拔苦与乐之菩提心。然慈悲需以智慧为导。若见恶不惩,见冤不伸,纵容魔道横行,致使更多众生受苦,此非真慈悲,乃是愚痴与懦弱,亦是另一种形式的‘造业’。”
楚峰和林雪见精神一振,凝神静听。
“佛门亦有金刚怒目,菩萨低眉,皆为度化众生之方便。”法师目光深邃,仿佛能洞穿时空,“惩恶,即是扬善。以正义之力,制止暴行,铲除毒瘤,护佑良善,使冤屈得雪,使公道彰显,此乃大慈悲,亦是大功德。天道昭昭,报应不爽。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此即是天道之公道所在。它并非虚无缥缈,亦非一味宽纵,而是宇宙间善恶有报之必然法则。”
法师的话语,如同洪钟大吕,敲击在楚峰心上。这与贺远山所曲解的“因果”完全不同!这是对正义的肯定,对抗争的鼓舞!
“然则,”法师话锋微转,语气更加深沉,“行事须有‘度’。惩恶须依正法,须存善念,不可为泄私愤而滥施暴力,不可因除恶而心生嗔恨,堕入魔道。须知,持剑者,易为剑所伤。心中常怀慈悲念,手中方有金刚力。此即是‘留有余地’之真义——非是对恶之姑息,而是对自身心性之护持,对最终善果之期盼。”
楚峰恍然大悟,心中积郁多日的阴霾仿佛被一道阳光刺穿!法师不是在劝人退缩,而是在指点一条更艰难、却更光明的路:以正义为目标,以法律为准绳,以慈悲心为根基,坚定不移地抗争,却要时刻警惕不被仇恨吞噬,保持内心的清明与善良!
“多谢法师指点迷津!”楚峰再次深深一躬,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晚辈明白了!对抗黑暗,并非要以暴制暴,沉溺仇恨,而是要坚守正义之心,运用智慧与勇气,依循正道,斩断罪恶链条!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林雪见也感到一股暖流涌遍全身,多日的疲惫和压抑仿佛减轻了许多。法师的话,给了他们理论的支持和精神的慰藉。
慧明法师脸上露出一丝极淡的、几乎难以察觉的微笑,微微颔首:“施主能有此悟,善莫大焉。前路艰险,魔障重重,望施主能持此心,勇猛精进,不忘初心。切记,邪不胜正,此乃天道常理。”
就在这时,楚峰的加密通讯器轻微震动了一下,是小赵发来的紧急信号:「有可疑车辆在山下路口徘徊,疑似眼线。是否转移?」
楚峰心中一凛,追兵果然嗅到气味了!他看向慧明法师,刚要开口告辞。
法师却仿佛早已洞悉,平静道:“寺后有一小径,通往山下村落,较为隐秘。施主可由此离去。老衲在此,或可暂阻片刻尘扰。”
楚峰和林雪见心中涌起无限的感激。法师不仅给予精神指引,更在危难时刻施以援手!
“大恩不言谢!法师保重!”楚峰和林雪见起身,郑重行礼,不再耽搁,按照法师指引,迅速从禅院侧门悄然离去,消失在通往后山的密林小径中。
慧明法师望着他们消失的方向,手持念珠,默然伫立片刻,轻诵一声佛号:“阿弥陀佛。愿我佛慈悲,护佑正气长存。”
山风拂过,古柏枝叶沙沙作响,仿佛也在回应着这庄严的祈愿。
楚峰和林雪见沿着崎岖小径快速下山,虽然前路依然危机四伏,但他们的心中,却比来时更多了一份笃定和力量。佛前明心,让他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行动的意义所在。他们对抗的不仅是贺远山个人,更是那种践踏法律、泯灭人性的黑暗势力。这份信念,将成为他们穿透重重迷雾、迎接最终决战的最锋利的武器。
而清心寺的晨钟,依旧悠扬地回荡在山谷之间,洗涤着尘世,也见证着正义与邪恶的终极较量,即将拉开最后的序幕。
喜欢天道正义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天道正义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