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晨雾尚未散尽,城郊结合部一栋不起眼的二层自建楼房外,已经拉起了刺眼的警戒线。空气中弥漫着湿冷的雾气与一丝若有若无的铁锈味——那是干涸血液与死亡混合的气息。
死者吴永贵,六十二岁,表面身份是经营着一家小五金店的退休工人,深居简出,与邻里交往甚少。但在沈烬野掌握的加密档案里,这个名字后面标注着“疑似‘神谕’初创期骨干,与‘烛龙’关系密切,约二十年前脱离组织,下落不明”。找到他,专案组花了不小的力气,没想到,却是以这种方式。
沈烬野戴上手套,弯腰钻过警戒线,技术勘察灯的冷光将室内照得一片惨白。吴永贵倒在客厅中央,与之前几起案件如出一辙——一枪毙命,子弹精准地从眉心射入,创口干净利落,显示出杀手稳定到可怕的心理素质和专业的射击技巧。
现场被刻意清理过,没有搏斗痕迹,没有多余的指纹和脚印。凶手的目标明确,动作高效,如同执行一项演练过无数次的程序。
“沈队,和之前一样。”技术组长老王走了过来,脸色凝重,“电脑硬盘被物理销毁,但存放现金和金银首饰的抽屉没被动过。凶手只带走了与‘神谕’可能相关的东西。”
沈烬野点了点头,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房间。这种矛盾的现场处理方式,已经是“清道夫”的标志性签名——他不在乎钱财,只专注于清除与“神谕”相关的痕迹和人。
“有新的发现吗?”沈烬野问,声音在安静的房间里显得有些低沉。
老王犹豫了一下,引着沈烬野走到靠窗的书桌旁。桌面上原本放着一个相框,此刻相框被打开,里面的家庭合照被取出,随意丢在一边。而在相框背板的夹层里,发现了一张照片。
又是一张南怀瑾的旧照。
照片似乎是几十年前在一次公安系统的内部会议间隙抓拍的,南怀瑾穿着老式警服,正与同僚交谈,侧脸线条刚毅,眼神专注。照片已经泛黄,像素不高。
与之前案件中发现的照片类似,这张照片上,南怀瑾的面部也被用红色的记号笔划上了一个粗暴的“叉”。那红色在泛黄的相纸上,显得格外刺眼,充满了亵渎与挑衅的意味。
然而,与之前不同的是,当老王小心翼翼地用镊子将照片翻转过来时,在照片的背面,发现了一行用同样红色记号笔写下的小字。字迹略显潦草,却带着一股冰冷的决绝:
欠债当还。
四个字,像四根冰冷的钉子,狠狠砸在沈烬野的心上。
“‘欠债当还’……”沈烬野低声重复着这四个字,眉头紧锁。这不再是模糊的标记,而是明确的指控!凶手在公然宣称,南怀瑾“欠了债”,并且,到了该“偿还”的时候。
消息传回指挥中心,气氛瞬间降至冰点。之前几起针对“神谕”边缘成员的案件,虽然也指向南怀瑾,但更多是一种隐晦的牵连。而这一次,受害者是隐退多年的元老,现场留下的则是赤裸裸的讨债宣言!
“并案!所有‘清道夫’涉及的案件,全部并案调查!”沈烬野站在白板前,声音斩钉截铁。白板上,之前几名受害者的信息与吴永贵的照片并列,中间用红线连接,上方写上了“连环杀手案(代号:清道夫)”。
他指着白板,向专案组成员分析:
“目标选择:从‘神谕’的外围资金处理者、运输环节负责人,到如今隐退的元老级人物。‘清道夫’的目标非常明确,他在系统性地清除与‘神谕’核心秘密相关,尤其是可能了解‘烛龙’及组织早期历史的‘叛徒’或‘知情者’。”
“行为矛盾:他清除‘神谕’的成员,看似在打击这个组织,但同时又不断将线索指向我们警方,指向南怀瑾老局长。他的目的绝非单纯的黑吃黑或正义感爆棚,更像是在进行一项复杂的、带有个人色彩的‘清理’计划,而这个计划的最终指向,极有可能就是爷爷!”
专案组内部对此也存在分歧。有人认为“清道夫”是南怀瑾过去的仇家,借机报复;也有人认为他可能是某个想扳倒“神谕”的敌对势力成员,顺便嫁祸。
这时,南笙笙站了出来。她一直在安静地观察着所有物证,尤其是那张写着“欠债当还”的照片。她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在“清道夫”的代号旁边,写下了新的关键词:“扭曲的维护?”、“打扫战场?”。
“我需要修正之前的侧写。”南笙笙的声音清晰而冷静,将所有人的目光吸引过来,“凶手对南怀瑾老局长的情感,可能并非我们最初认为的纯粹仇恨。”
她指着那行“欠债当还”的小字:“这行字,与其说是讨债,更像是一种……提醒?或者说,是一种基于扭曲逻辑的‘结算’?他在告诉爷爷,有些‘债务’到了必须了结的时候。”
接着,她分析凶手的清除行为:“他选择的目标,都是‘神谕’组织中,可能对爷爷构成潜在威胁,或者知晓某些不利于爷爷秘密的人。他清理掉这些人,像是在为爷爷扫清障碍,像是在……‘打扫战场’。”
这个推论让在场不少人都感到意外。
“你的意思是,”沈烬野沉吟道,“这个‘清道夫’,非但不是爷爷的敌人,反而可能是在用一种极端错误的方式,‘保护’爷爷,或者逼迫爷爷去面对某种他必须面对的‘债务’?”
“这是一种可能性,而且可能性在增加。”南笙笙肯定地点头,目光扫过白板上那些受害者的照片,“他的行为充满了仪式感和目的性。他不在乎法律,不在乎我们的追查,他甚至不在乎‘神谕’本身的存续。他唯一在意的,似乎就是完成这场针对特定人物的‘清理’,并将最终的结果,指向爷爷。这更像是一种偏执的、扭曲的……献祭或者铺垫。”
她最后总结道:“我认为,‘清道夫’对南怀瑾老局长,存在着一种极其复杂的情感纠葛。其中可能混杂着因过往事件产生的怨怼(这或许就是他所调的‘债’),但也可能包含着一种畸形的忠诚、维护,或者是一种强迫爷爷按照他的剧本行事的控制欲。他的最终目的,绝非杀死爷爷那么简单,更像是要逼迫爷爷去完成某件事,或者去承认某个‘真相’。”
南笙笙的修正侧写,为案件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更为诡谲的方向。这个“清道夫”,不再是隐藏在暗处的简单复仇者,而更像是一个偏执的导演,正在用鲜血和生命搭建舞台,逼迫一位退休的老警察,重新登上他所设定的剧情中央。
“欠债当还”……南怀瑾老局长,究竟欠下了什么样的“债”?而“清道夫”为他精心准备的“最终舞台”,又会在哪里?
指挥中心内,气氛愈发凝重。所有人都意识到,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心智远超常人、行为逻辑扭曲却又目的明确的可怕对手。而风暴的中心,正毫不留情地卷向南家。
喜欢刑警队长的偏爱画笔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刑警队长的偏爱画笔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