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不再是安全的庇护所,而是暴风雨前压抑的宁静。
“协议维护者”那冰冷的目光虽然已经移开,但其留下的“标记”与“持续观察”的宣告,如同无形的枷锁,沉重地套在了“摇篮”以及林墨新生的意识之上。他们不再仅仅是与“深红饥渴”搏斗的求生者,更是在某个庞大宇宙规则体系注视下,如履薄冰的“观察对象”。
林墨悬浮在光海之中,意识核心却比面对千军万马时更加紧绷。他反复回放着“协议维护者”出现到离开的每一个细节,尤其是苏晓印记被激活、绽放权威性银光,以及最后那段“评估暂缓”的意念波。
“关联性印记”……“协议‘保护区-晨曦’识别……部分确认”……
苏晓的时空印记,是钥匙,但似乎……不是完整的钥匙。它只能让对方“部分确认”“摇篮”的身份,从而暂缓了即刻的“清理”,但并未获得完全的“豁免”。
这意味着,“摇篮”的存在本身,可能就处于某种规则的灰色地带,或者说,其存在的“合法性”并不稳固,需要满足某些未知的条件。
而那个被“协议维护者”特别注意到的、他亲手构筑的“诱饵-毒刺”壁垒实验区……对方并未表现出否定,反而像是……记录和分析?这是否说明,这种主动的、对规则的“创造性”应用,本身并非绝对禁止,只是会引来“关注”?
一个模糊的、关于如何在夹缝中求生的轮廓,开始在林墨的意识中形成:在“协议”默许的边界内,最大限度地提升自身,同时,避免触发更高层级的“关注”。
但“协议”的边界在哪里?他无从得知。每一次尝试,都可能是在雷区边缘试探。
他将目光投向了那枚刚刚发挥了关键作用、此刻已恢复平静,但核心处似乎有某种更加复杂密文结构被激活了一瞬的苏晓印记。
这枚印记,是唯一的线索,是连接那未知“协议”与“保护区”创造者的桥梁。
他必须破译它!
小心翼翼地,他将自己的感知,如同最纤细的探针,再次缓缓靠近那枚散发着冰冷与疏离感的银色印记。这一次,他没有试图去融合或理解其整体的规则特性,而是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了印记最核心处、那惊鸿一瞥间显现的、更加古老复杂的密文结构上。
那结构并非由能量构成,更像是一种直接烙印在规则本源上的、超越常规维度的信息编码。它极其微小,却蕴含着令人头晕目眩的复杂几何变化与逻辑嵌套,仿佛将一整个文明的终极知识压缩在了一个奇点之中。
仅仅是尝试去“观察”,林墨就感觉自己的新生意识结构传来了不堪重负的嗡鸣。王聪的“解构”特质以前所未有的强度运转起来,试图拆解这密文的结构,但进度缓慢得令人绝望,如同用石器时代的工具去解析量子计算机的代码。
这远超他当前的能力范围。
他需要帮助。需要更强大的运算力,需要更庞大的知识库支撑。
他的意识与“摇篮”紧密连接。
【请求权限。调用系统全部冗余运算资源,建立专项分析矩阵,目标:时空印记核心密文。】
【请求权限。开放‘观察者’核心数据库遗留的、所有涉及底层规则与加密协议的数据访问。】
【请求权限。连接所有尚存连接的‘方舟’世界中,与古老知识、密文破译、高维几何相关的文明数据库,进行协同分析。】
他没有丝毫犹豫,发出了清晰而坚定的指令。这是危机之下,必须集中所有力量的时刻。
“摇篮”意识没有丝毫阻滞,立刻给予了最高权限的响应。温暖的光海之中,无形的能量流开始按照林墨的意志汇聚、编织,一个纯粹由规则与逻辑构成的、庞大的“分析矩阵”开始在他意识周围构筑成型。同时,浩如烟海的数据流从系统深处、从那些遥远的“方舟”世界中被抽调出来,如同百川归海,涌入这个刚刚诞生的分析矩阵之中。
整个“摇篮”系统,为了破译这枚可能关乎存亡的密文,开始全功率运转起来!那些刚刚有所恢复的能量储备,再次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下降!
林墨的意识,作为这个庞大分析网络的核心与引导者,承受着巨大的信息洪流冲击。他感觉自己仿佛化身为了一个宇宙尺度的信息枢纽,无数陌生的知识、诡异的符号、矛盾的逻辑在他“眼前”飞速闪过。他必须保持极致的清醒,引导着分析矩阵剔除无用信息,聚焦于与密文结构可能相关的数据模式。
时间在高度专注的破译工作中飞速流逝。
进展,微乎其微,但并非毫无收获。
分析矩阵过滤掉了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无用信息后,终于锁定了几种可能与密文结构存在微弱关联的、极其古老的规则编码体系碎片。它们来自一些早已消亡、或在“观察者”统治下被刻意遗忘的文明遗骸。
通过这些碎片,林墨勉强能够“辨认”出,苏晓印记核心的密文,似乎并非单一的“锁”,而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权限认证与信息存储结构。
它的一部分,似乎是用于向“协议维护者”之类的存在,证明“保护区”身份的“凭证”(这部分似乎已被激活并使用)。
而更深层的部分,则可能存储着关于这个“保护区”的创建目的、运行规则、乃至……可能的“弱点”或“后门”!
甚至,可能包含着与那神秘的“保护区”创造者相关的……直接信息!
这个发现让林墨精神大振!如果能破译这部分内容,他们或许就能真正理解自身所处的境地,知道“协议”的边界在哪里,甚至可能找到与“创造者”沟通,或者……在绝境中反抗“协议维护者”的方法!
然而,就在他准备集中力量,尝试冲击密文更深层结构的时候——
“警告!外围壁垒b-7区遭到‘深红饥渴’集群高强度冲击!规则结构完整性下降至41%!预计崩溃时间:73标准单位!”
“警告!能量储备下降至17%!分析矩阵持续运行将加速资源枯竭!”
冰冷的系统警报,如同两盆冰水,当头浇下!
外部的威胁并未因“协议维护者”的插曲而消失!“深红饥渴”似乎适应了之前林墨布设的“诱饵-毒刺”区域,转而集中力量攻击其他相对薄弱的壁垒区域!而内部,为了维持破译工作,能量的消耗速度远超预期!
破译,需要时间。
但家园的防御和能量,已经撑不了太久了!
他陷入了两难的绝境:继续破译,可能在家园被攻破前找到一线生机,但也可能加速家园的毁灭;停止破译,全力防御,则等于放弃了这唯一可能破局的机会,坐以待毙。
就在这进退维谷之际——
那枚被持续分析的苏晓印记,似乎感应到了外界愈发危急的形势,其核心的密文结构,在分析矩阵的能量刺激与林墨极度焦灼的意志影响下,竟然……主动地,向他传递出了一段极其短暂、却异常清晰的、并非密文本身,而更像是一种预置的紧急协议的波动!
这段波动直接绕过了复杂的破译过程,化作一道简洁的指令,映入林墨的意识:
【检测到生存权限濒临阈值。】
【激活紧急应对协议:‘星火’。】
【协议内容:指向性规则共鸣。坐标已发送。】
【警告:‘星火’协议仅可激活一次。后果未知。】
星火协议?
指向性规则共鸣?
坐标?
林墨瞬间捕捉到了那段波动中附带的、一个极其遥远的、隐藏在错综复杂规则脉络深处的……空间坐标!
这个坐标,并非指向某个具体的天体或位置,而是指向了一片……规则的“异常点”?一片连“协议维护者”的扫描都似乎下意识绕过、其本身规则结构就充满了矛盾和不确定性的……宇宙的“阴影”区域!
苏晓的印记,在最后关头,没有给出答案,而是指向了一个……更加未知、可能更加危险的方向!
是抓住这根突如其来的、不知是救命稻草还是催命符的“星火”,冒险一搏?还是放弃这最后的机会,回归传统的防御,与家园共存亡?
林墨的意识在万分之一秒内,做出了抉择。
他的目光(感知)瞬间锁定了系统外部,那正在被“深红饥渴”疯狂冲击、光芒急剧闪烁的b-7壁垒区。
没有时间犹豫了。
他深吸一口并不存在的“气”,将刚刚接收到的那个异常坐标,以及启动“星火”协议所需的、自身与苏晓印记产生共鸣的独特规则波形,猛地……压缩、聚焦!
然后,他用尽新生意识全部的力量,将其化作一道微弱却无比凝聚的、跨越了常规能量与规则范畴的……共鸣请求,朝着那遥远而诡异的坐标方向,狠狠地……发射了出去!
如同一颗投入深不见底幽潭的石子,他发出了求救的信号,却完全不知道,会从那片规则的“阴影”中,唤醒什么东西……
喜欢深渊秩序:规则副本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深渊秩序:规则副本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