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桑的冬日在湖面碎冰的碰撞声中苏醒。宁晚站在会议中心的落地窗前,看着晨光在雷梦湖的薄雾中晕染出玫瑰金的涟漪。今天将是他们公共舆论模型的首次完整展示,而江野破天荒地系了她送的深灰色领带——某种隐秘的仪式感正在他们之间悄然生长。
报告开始前十分钟,江野还在调整演示文稿的动画路径。当宁晚将温水递给他时,发现他鼠标旁放着撕开的晕机贴包装。“恐高协议还没解除?”她轻声问。这是她偶然发现的秘密:这个能驾驭高维数学空间的人,始终无法驯服万米高空的失重感。
江野接过水杯的手顿了顿:“部分参数具有长期稳定性。” 这话像是承认,又像在说别的什么。
演示异常成功。当江野阐述模型核心架构时,宁晚在台下与无数审慎的目光相遇。直到某个来自剑桥老教授的提问刁钻袭来,她看见江野目光扫过她所在的方向,随即流畅地引用了他们某次深夜讨论的备选方案——那个她以为早已被遗忘的灵感片段。
提问环节变成了一场精妙的双人舞。他负责构建防御工事,她适时抛出拓展案例;他锁定理论边界,她补充现实约束。当最后一位质疑者坐下时,全场寂静中忽然响起孤零零的掌声——来自角落那个曾给过他们关键建议的Eth老教授。
会后的人群聚散如潮。宁晚在茶歇区被旧识围住,余光却始终追随着那个站在湖景窗前的孤直身影。他手中端着两杯咖啡,正用数学家特有的耐心抵抗着奶泡消逝的熵增。
“你的咖啡。”他递来那杯拉花尚且完整的拿铁,天鹅图案的翅膀还保持着舒展姿态,“三分钟内的风味曲线最平稳。”
他们避开庆功宴的人流,沿着结冰的湖岸漫步。夕照将雪岸染成蜜色,江野忽然说起在mIt初读她论文时的情景:“当时在斯塔塔中心咖啡机前,看到你论证文化维度的数学框架……”他踢开脚边的碎雪,“就像看见某个遗失的引理突然有了证明线索。”
宁晚握紧口袋里刻着时间戳的U盘。原来早在经纬度开始收敛之前,思想的轨迹早已在学术文献的注脚里相遇。
回到苏黎世的深夜,实验室的服务器正闪烁着完成批量运算的蓝光。江野调出刚刚生成的协同效率图谱,两条曲线在洛桑会议的时间节点骤然攀升。“看这里。”他指向那个突兀的波峰,声音里藏着克制的震动,“当公开场域出现质疑压力时……”
“我们的协作效率反而突破理论极值。”宁晚接上未尽的话。屏幕荧光里,她看见自己同样震动的瞳孔。
窗外传来午夜电车的铃响。江野关掉投影,整个空间突然被寂静填满。他转身时白大褂擦过实验台,发出簌簌的轻响。
“需要升级协作协议。”他递来一枚素圈戒指,戒内侧刻着二进制序列的日期——从A大初遇到洛桑今日的所有关键节点,“申请永久性物理并行。”
宁晚的指尖掠过那些精心镌刻的时光锚点。在服务器运转的嗡鸣声里,她听见自己比雪落更轻的回应:
“协议通过。”
喜欢别在我的世界里降温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别在我的世界里降温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