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的脚步越来越近,像冬日里不断积聚的寒潮,无声却迫人。高二(五)班的空气里,除了笔墨纸张的味道,更多了一种关乎未来选择的沉重感。
这天午休,宁晚再次被班主任李老师叫到了办公室。熟悉的场景,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办公桌上切割出明暗条纹,一杯冒着热气的绿茶被推到宁晚面前,茶香袅袅。
“宁晚,最近状态不错,几次模拟测验都很稳定。”李老师笑容温和,眼神里带着赞许,“上次我们聊过的,关于未来方向的事情,有更具体的想法了吗?”
宁晚握着温热的茶杯,指尖传来熨帖的温度。她脑海里闪过那个靠窗的座位,那个清冷专注的身影,那本写满彼此字迹的“摘星”笔记本,还有……衣领下那抹让她心慌意乱的浅粉,和那颗悄悄放在她练习册旁的薄荷糖。
她的心定了定,抬起头,目光比上一次更加清晰和坚定:“李老师,我想好了。我还是想尝试报考A大的新闻传播学院。”她顿了顿,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力量,“但我也了解过,您和……江野同学上次提到的,A大物理系的应用物理方向,确实和媒体技术结合得很紧密。如果……如果分数允许,我会优先考虑这个方向。”
她不再仅仅是因为想离某个人近一点而选择一个模糊的目标。她开始真正去了解,去思考,将他的建议内化,结合自己的兴趣和优势,勾勒出属于自己的、更清晰的未来轮廓。
李老师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和欣慰。她看得出来,眼前这个女孩不再是那个对未来茫然无措、只凭一腔孤勇追逐光芒的孩子了。她的目光里有憧憬,更有基于现实的思考和规划。
“很好!”李老师赞许地点点头,“A大这两个专业都非常好,竞争也激烈。以你目前的成绩和进步趋势,冲刺的希望很大。关键是保持住状态,查漏补缺,尤其是理综的稳定性还要再加强。”
“我会的,老师。”宁晚用力点头。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
“请进。”
门推开,江野拿着几份文件走了进来。“李老师,这是您要的竞赛获奖证书复印件和推荐信初稿。”他的声音清冷,目光在掠过宁晚时,几不可察地停顿了一瞬,看到她与李老师之间融洽而认真的氛围,他眼底似乎掠过一丝极淡的、类似安心的情绪。
“放这儿吧,辛苦你了江野。”李老师笑着接过材料,像是忽然想起什么,对江野说,“正好,宁晚刚刚确定了目标,是A大的新闻传播或者应用物理。你作为‘前辈’,有什么建议?”
江野站在原地,没有立刻离开。他的目光落在宁晚身上,那双深邃的眸子里没有惊讶,只有一种沉静的、仿佛早已预料到的了然。他沉默了片刻,才开口,声音平稳理性:
“A大的新闻传播,偏重理论和人文素养,笔试和面试都需要深厚的积累。应用物理方向,对数学和物理基础要求更高,但未来发展面更广,与前沿科技结合紧密。”
他没有说哪个更好,只是客观地陈述了两个方向的特点和要求。他的目光始终看着宁晚,像是在对她说话,也像是在回应李老师的问题。
“无论哪个方向,”他顿了顿,语气里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郑重,“基础是关键。最后这段时间,回归课本,巩固基础,比盲目刷题更重要。”
这话既是对宁晚说的,也像是对他自己竞赛经历的总结。宁晚听懂了,他是在告诉她,不要因为确定了目标就好高骛远,脚踏实地才是最重要的。
“我知道了,谢谢。”宁晚看着他,认真地道谢。
江野几不可察地点了点头,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一瞬,似乎想确认她真的听进去了,然后才对李老师说:“老师,没什么事我先回去了。”
“好,去吧。”
江野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宁晚看着关上的门,心里却因为他刚才那番冷静却切中要害的话,而变得更加踏实。他没有干涉她的选择,只是提供了最客观的信息和最中肯的建议。这种被尊重、被引导的感觉,让她对自己的决定更加有信心。
从办公室出来,午后的阳光正好,带着一丝暖意。
宁晚走在回教室的路上,脑海里回响着李老师的鼓励和江野理性的分析。未来的轮廓,在她心中从未如此清晰过。
她知道,通往A大的路布满荆棘,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
但她不再害怕。
因为她知道,在她追逐星光的路途上,并非孤身一人。
有人在她身边,用他的方式,为她照亮前路,指引方向。
期末的挑战,即将来临。
而属于她的未来,也正在这冬日暖阳下,缓缓展开清晰的画卷。
她握紧了拳头,步伐坚定地向前走去。
喜欢别在我的世界里降温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别在我的世界里降温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