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马里亚纳海沟那场终末之战,已过去半年。
“界限之碑”如同深海定海神针,其稳定运行使得全球范围内的异常活动显着降低,连带着那些游荡在现实边缘的低语也似乎沉寂了许多。Site-07度过了一段难得的平静期,以至于艾登开始抱怨他的那些“宝贝发明”快要生锈了。
林墨大部分时间都留在“知识殿堂”图书馆深处,并非沉睡,而是在更深层次地理解自身与那座碑的连接。完成重构的他,与规则的亲和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能模糊感知到“界限之碑”周围极其细微的规则涟漪。
这天下午,他正试图解析一本关于远古文明星象仪式的孤本,意识中却毫无征兆地传来一丝极其细微、冰冷的“颤动”。
这颤动并非来自书本,也不是来自Site-07,其源头……是远在万里之外的深海,那座本应绝对稳定的“界限之碑”!
(……错觉?)
林墨凝神,将全部意识沉入与碑的无形连接。那感觉转瞬即逝,仿佛冰针刺入深海,瞬间融化,不留痕迹。碑体本身依旧稳定,转化混沌能量的过程平稳如初,没有任何数据异常。
但林墨确信那不是错觉。他对规则的感知不会欺骗自己。那是一种……被窥视的感觉?不,更像是某种东西,极其小心地、短暂地“触碰”了一下碑的规则结构,带着一种非“祖始者”混沌的、截然不同的冰冷与……好奇?
“莉娜。”林墨的声音通过内部通讯传入技术中心,平静却带着不容忽视的严肃,“调取‘界限之碑’过去二十四小时内所有监测数据,尤其是规则背景辐射的微观波动谱,进行深度谐波分析,寻找任何……哪怕最微小的、不符合常规模型的异常峰值或间歇性信号。”
莉娜正在调试新一代的规则传感器,闻言立刻停下手中的工作:“收到。发现什么了吗?”
“还不确定,”林墨沉吟道,“一种……感觉。碑似乎被什么东西‘碰’了一下。”
这话如果出自别人之口,莉娜只会当做精神压力过大。但出自林墨,尤其是经历了“残响织构”和“规则重构”后的林墨,其分量不言而喻。她立刻投入工作,纤细的手指在光屏上飞舞,调用最高权限接入基金会对“界限之碑”的全球监控网络。
数小时后,莉娜带着一份高度加密的分析报告找到了正在健身房进行适应性训练的雷昊和在工坊里折腾一堆零件的艾登,林墨也被唤来。
“结果出来了,”莉娜的脸色有些发白,将报告投射到空中光幕上,“表面一切正常,所有宏观参数稳如磐石。但是……”她放大了一段看似平直无波的规则背景辐射微观图谱。
“看这里,还有这里,”她用激光笔点出几个几乎与背景噪音融为一体的、极其短暂的“凹陷”,“这些‘信号’——如果它们能被称为信号的话——持续时间不足皮秒,能量级别低到可以忽略不计,并且出现毫无规律。它们……像是在进行某种极低强度的、非破坏性的‘规则探针’扫描。”
雷昊眉头紧锁:“探针?来自哪里?‘祖始者’的残余?”
“不像。”莉娜摇头,“‘祖始者’的力量特征是高熵混沌,粗暴而充满侵蚀性。这种‘探针’信号……极其精密,冰冷,不带任何情感色彩,其技术层面展现出的规则操控力,甚至……可能在我们之上。”
艾登吹了个口哨:“哇哦,看来我们有了新邻居,还是技术宅那种?”
林墨凝视着那几个微小的“凹陷”,感受着其中残留的那一丝若有若无的、与他感知中一模一样的冰冷触感。“它们的目标是什么?只是观察?”
“无法确定,”莉娜坦言,“这种接触方式太隐蔽了,如果不是林墨提前预警,我们根本不可能从海量数据里把它们筛出来。它们似乎只是想……了解‘界限之碑’的结构和运行原理,暂时没有任何敌对行为。”
雷昊站起身,魁梧的身形带来一股压迫感:“暂时没有,不代表以后没有。能如此悄无声息地接触‘界限之碑’,其威胁等级至少是 K级 。向总部汇报,提高对‘界限之碑’的监控等级,启动应急预案‘沉默守望’。”
他看向林墨:“你怎么看?”
林墨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层层阻隔,再次落在那座深邃的碑上。“它们在试探。试探碑的坚固程度,试探我们的感知灵敏度。”他顿了顿,缓缓道,“我们阻止了一次终末,但似乎……也引起了某些更深层存在的注意。守夜,还远未到结束的时候。”
图书馆窗外,夜色渐浓。一种新的、未知的压力,如同无声的潮水,悄然漫上心头。守护现实的战争,从未真正停止,只是换了一个更加隐秘的战场。
喜欢开局成为图书馆守夜人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开局成为图书馆守夜人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