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太子行宫书房内,陈浒正喝着茶,浏览着京城来的密信。
兵部尚书和御史大夫在信中说道,自从阎通海被逐出朝堂,太子又在三秦有所作为,特别是看到灵武帝的态度转变后,越来越多的中间派在向他们靠拢。原来担心过早的站队会引起灵武帝的猜忌,现在形势明朗,也就没什么顾虑了。
灵武帝的密旨则告知太子,他已经离京大半年,作为一国之君,不能局限于一州之地。灵武帝要求太子尽早回京处理政事,现在朝廷中的许多大事要事都要他亲自批复,严重影响了他修道求仙之路。最后灵武帝还加了一句,太后有些想念陈毓了。
北方的女真、西边的吐蕃都蠢蠢欲动,等着魏国和突厥的大战结果。如果一旦魏国失利,他们不介意也来吃上一块肉,分上一杯羹。虽然朝廷早做了一些准备,但如果几方同时发难,魏国还是吃不消。看来是时候回京城了,等延州战役有了些眉目再说,太子心道。
刚开始提笔回信,太监就在门外禀告:“公孙家家主公孙炎求见。”
太子停笔想了想道:“让他们进来吧。”
公孙家虽然刚开始立下大功,但后来由于义军叛乱,作为与卫家同一阶层的公孙家也受到了很多怀疑和指责。公孙家及时打散了义军,之后也一直低调行事,才渐渐将民众的怒火平息。
太子来到长安后,为避嫌,很少接见公孙家的人。不过公孙家在宫中有后台,反叛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适时的安抚一下还是有必要的。
“拜见太子殿下。”公孙炎带着公孙峁行大礼叩见。
“公孙爱卿平身,不知公孙爱卿前来有何要事?”陈浒面色和善。
“启禀太子殿下,作为大魏子民,公孙某心忧突厥之乱,欲捐献一百万石粮草,五十万两白银,以资前方将士。”公孙炎恭声道。
“哦?公孙爱卿如此忠君爱国,实乃朝廷之幸啊。”太子正为光复军的粮饷发愁,正想在给灵武帝的奏折中提及此事,不料公孙家就火中送碳。
“太子殿下谬赞,公孙某还将号召三秦的各大家族,共同出粮出钱,匡扶国难。预计总共有两百万石粮草,一百万两白银。”公孙炎深知,如果此时不有所表示,战后三秦世家大族都将因卫家叛乱一事受到责难,甚至有些还会被清算。因此他一出面游说,各大家族纷纷响应。
“好,很好,爱卿解了孤的燃眉之急啊。”太子十分兴奋。忽然他心中一动,道:“爱卿,先喝口茶,孤有一事与你商量。”
太子眼前有两件大事,首先当然是组织光复军抗击突厥,另外一件就是在军中培植自己的嫡系。徐守业虽然多谋,不过还是有些不放心。公孙家是皇亲国戚,又有财有势,门下高手如云,让他们也成立一支类似虎威军的军队,不仅能增强自己的实力,还能让他们与徐守业竞争。这不就是灵武帝说的不能一家独大,要掌控平衡吗?
“爱卿,你们公孙家义军在秦州守卫战中立下了大功,若不是卫贼反叛,恐怕公孙军的名号已经在魏国声名鹊起了。”太子斟酌着用词,缓缓道:“你们公孙家,朝廷和孤是信得过的。如今孤想成立一支能与突厥精锐抗衡的铁军,以你们公孙家的财势,出面来做这件事是最合适不过的。爱卿,你觉得如何?”
公孙炎心中一惊,忙道:“太子殿下,此事公孙家自然是愿意的,不过……不知陛下是否知晓此事?”
“哈哈,卿家放心,这也是父皇的意思。”陈浒看着公孙炎道。公孙家最大的靠山是瑛贵妃,也就是皇上,他们的顾虑,陈浒能够理解。
“如此,公孙家却之不恭。公孙一族必定竭尽全力,联络三秦有志之士,组建铁军,为国尽忠。”公孙炎道:“太子殿下,还有一事,将士的数量有没有要求?粮饷由谁来筹措?”
“人数嘛,控制在五千人以下。这支铁军不是义军,归属朝廷,自然由朝廷发放粮饷。”太子道:“这支铁军的名字就叫‘虎啸军’,刚开始可从各边军中挑选两千名士卒,不过后续的人马只能自己招募。而且,一切行动都必须听朝廷号令。公孙公子一表人才,能文能武,孤认为就是不错的统领人选。”
“峁儿,还不赶快叩谢太子殿下。”公孙炎拉着公孙峁一起谢恩。
公孙炎心道,这个朝廷号令不就是太子您的一句话嘛。根据瑛贵妃提供的消息,灵武帝现在对太子十分满意,回头还得让她确认此事陛下是否知情。不过如果能攀上太子,将来公孙家极有可能再兴旺几十年。让公孙峁进入军中也不错,既能捞取一定的官职,如果有军功,将来还有机会进入朝廷。
自从上次截杀徐家失败后,公孙峁就极少露面。他知道徐文汐也来了长安,此时就在太子行宫内。所以公孙炎带他来见太子时,他心里是有些忐忑的,生怕遇见徐文汐。
越害怕什么就越来什么,公孙父子刚起身,书房外就传来陈毓的声音:“太子殿下,在忙什么呢?”
“参见郡主,见过徐小姐。”公孙炎忙行礼。
徐文汐进门见到公孙炎父子,一言不发转身就走。陈毓忙追上去,道:“文汐,怎么啦?”
公孙炎知道太子和郡主与徐文汐的关系,来的时候就嘱咐过公孙峁不要再心存幻想,此时见徐文汐丝毫不给情面,忙道:“犬子在三秦时得罪过徐大人,不过时过境迁,还望徐姑娘大人大量,原谅犬子的过失。”
公孙炎使了个眼色,这可是将来的皇后啊。公孙峁上前躬身道:“徐姑娘,公孙峁以前年少不懂事,多有得罪徐大人,还望姑娘不要计较。”公孙峁望着徐文汐,心中百感交集。他房中美貌姬妾不知有多少,却始终忘不掉这张清冷如水的脸。
“呵呵,年少不懂事?你和我父亲去说吧。”徐文汐依然要走。
“文汐,既然公孙公子已经诚恳道歉,不如就原谅他这次吧。”太子以自己人的口吻劝道。
听到“文汐”两字,徐文汐心里一阵不适。如果没有遇见秦戈,徐文汐很有可能会与太子走到一起。可是人生没有如果,现在任何男子和她说出亲热的话,做出亲昵的动作,都让她很不舒服。或许这就是情感洁癖吧。
徐文汐垂首不语。公孙炎见状,忙道:“太子殿下政务繁忙,公孙炎这就告退。”说完便与公孙峁匆匆离去。
“文汐,到底怎么回事?有太子殿下帮你作主。”陈毓道。
“没什么,就是原来在长安有些……冲突,文汐还是不能释怀。”徐文汐自然不会将公孙家干的丑事说出来,徐守业和秦戈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复仇大计,完全没必要借太子之手。
太子其实不太在意下面这些人的纷争,有些矛盾才好,如果大家团结一致,他将来怎么安心作皇帝?
“哈哈,既然不能释怀,那以后不理他们便是。毓儿,晚上想吃什么?去望月楼吃他们的秘制大鲤鱼,如何?”太子打着哈哈,岔开话题。他现在对徐文汐的态度是,如果能获取芳心最好,如果不能,那将来就让太后下道懿旨赐婚,总不能让这朵花让别人摘了去。
徐守业第二日便离开了斥候营。秦戈在与刘校尉禀报后,也日夜兼程地奔赴秦岭。
几日后,秦戈来到秦岭深处,找到了百药门所在的村庄。一年的时间过去,除了迁来十几户人口外,这里变得更加静逸祥和。
田丰和小草见到秦戈到来,都十分开心,当晚就请了全村的人,大摆宴席。熊掌、鹿茸、虎肉、各式菌菇,外面少见的山珍在这里用盆装,虎骨酒更是一坛又一坛地搬了出来。
酒至半酣,秦戈将他此次来的目的如实告知,并再三强调一切都是自愿,如果将来觉得不合适,随时都可以回到这来。
田丰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小草自己也很愿意,不过其他人她还得去问一问。当小草将消息告知了村民,原来和她一起采药的大部分百药门弟子都愿意跟随,其它的弟子和村民则婉言回绝。特别是新搬来的村民,本就是躲避战祸才来到这荒僻之处,现在却要他们直接参战,自然不愿意。
晚宴过后,秦戈与田丰、小草坐在月光如水的院子里,喝着茶聊着天。
“雀儿姑娘怎么样了?”小草问道。
“挺好的,她已经缓了过来。现在在京城。”秦戈也有很久没有见到小雀儿了,这次她没有随徐文汐一起去长安。
“那个美若天仙的徐小姐呢?”田丰道:“嘿嘿,好像她对你有点那个意思。”
“也挺好的,她现在跟着太子和郡主在长安。”秦戈淡淡道。
“哦,那你说的那个崔师姑呢?还有伯母,后来找着了没?”
“找着了。可是,又丢了。”秦戈一口将茶喝下,抬头望着昏黄的月亮。仿佛他的崔师姑正在月亮上面,与他一样,正痴痴地看着他。
喜欢斫道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斫道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