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的清晨,京市的天空带着入冬前特有的灰蒙与清冷。陆时与照例开车将温寻送到了国家图书馆附近。看着那庄严的建筑,温寻内心第一百次发出无声的哀嚎——这种两头奔波、需要精密计算时间差的日子实在太折腾人了!尤其是天气越来越冷,每天都要在寒风中匆忙打车,更是平添了几分辛苦。她暗下决心,必须尽快找到一个合理的、能让她名正言顺直接去星光映像上班的理由,结束这种“潜伏”生活。
再次目送陆时与的车子汇入车流,温寻熟练地转身,快步走向地铁站,赶往真正的目的地。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温寻在星光映像编剧顾问的工作已经逐渐步入正轨,并且越来越得心应手。
那间专属于《时间陷阱》项目组的办公室里,氛围早已不复最初的微妙与疏离。几位资深编剧——周老师、李姐和小张,对温寻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最初的偏见和对于“空降关系户”的轻视,早已在她一次次精准、深刻、直指核心的见解中消弭于无形。他们真正认可了她对这部作品无与伦比的理解力和把控力,那绝非普通读者甚至一般编辑所能企及。
现在,即使在某些情节处理上,他们内部已经达成一致,也往往会习惯性地征求一下温寻的意见。
“温顾问,你看这个配角动机的调整,这样处理会不会削弱了他后期转变的冲击力?”李姐拿着修改后的片段过来询问。
周老师也会在讨论宏观结构时,主动看向她:“温寻啊,从整体节奏来看,你觉得这个支线放在这里,是丰富了层次还是有点拖沓?”
就连年轻的小张,在构思一些比较跳脱的改编点子时,也会先跑来跟她探探口风:“寻姐,我有个大胆的想法……”
温寻总是能给出既有建设性又尊重影视化规律的建议,她的存在仿佛是这个项目的定海神针,确保了改编方向始终牢牢锚定在原着的精髓之上。整个编剧团队的合作变得异常顺畅和高效,彼此之间也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和默契。
而温寻不知道的是,在她看不见的地方,陆时与早已为她铺平了道路。星光映像从上到下,从管理层到普通行政人员,虽然绝大多数人并不知晓她就是原着作者“午夜凶铃”,但都清楚地接收到一个信息——这位温顾问背景深厚,是公司极其重要的项目核心人物,必须给予绝对的尊重和最大程度的配合。因此,无论是资源申请、工作协调还是日常琐事,她几乎从未遇到过任何阻力,一切都进行得异常顺利。这种无形中的庇护,让她能够毫无后顾之忧地完全投入到创作中。
工作的间隙,她的手机偶尔会亮起,是陆时与发来的信息。
「在忙吗?古籍整理工作还顺利?」他的问题总是围绕着那个他们心照不宣的“秘密工作”。
温寻会快速回复:「嗯,在看一些资料,挺顺利的。」或者「刚开完小组讨论会。」
得到她肯定的答复后,那边通常会简单地回一个「好。」或者「注意休息。」便不再打扰,显然是又投入到了他那庞大商业帝国的事务中去了。
温寻看着这些简单的问候,心里既有些愧疚于欺骗,又带着点恶作剧般的隐秘感。
她完全不知道,电话那头的男人,对她真实的行踪和工作内容了如指掌,正配合着她演出这场“不知情”的戏码。
午休时间,温寻和几位编剧在公司的餐厅一起吃饭,闲聊着业内趣闻。
城市的另一端,陆氏集团总裁办公室里,陆时与在处理文件的空隙,习惯性地点开了那个小说阅读App。
他先是看了看《迷雾解码》的评论区,读者们依旧在为最新的剧情争论不休。接着,他点开了《明日晴》的页面。不过一个上午的时间,这本刚刚开坑的都市言情小说,凭借“午夜凶铃”这个金字招牌和小说本身过硬的前两章的质量,已经被热情的读者们顶到了网站言情频道新书榜的前列。
评论区的讨论异常热烈。
“铃大居然写言情了!文笔还是那么好!”
“第一章就抓住了我的心,男女主相遇写得太有感觉了!”
“双开真的没问题吗?《迷雾解码》可不能崩啊!”
“有点担心,言情最考验感情戏细腻度了,铃大能驾驭吗?”
“希望不要为了赶进度影响《迷雾解码》的质量……”
果然,如同昨晚qq群里预演的那样,赞誉之中也夹杂着不少对于作者“双开”可能影响作品质量的担忧和质疑。
陆时与微微蹙眉,随即点开了“午夜凶铃根本吓不到我”的作者主页。他发现,个人简介不知何时已经更新了,在原本简洁的介绍下方,新增了一行清晰的小字:
【《明日晴》,随笔之作,调剂心情,随缘更新。主力仍在《迷雾编码》,请大家放心,不会耽误正餐。】
看到这行解释,陆时与的眉头舒展开来,眼底掠过一丝笑意。他的陆太太,显然也注意到了读者的担忧,并且用她自己的方式,迅速而清晰地做出了回应,安抚了那些忠实的悬疑粉丝。
她总是这样,看似温婉随和,但在涉及自己作品和读者时,却有着清晰的规划和主见。
他放下手机,想象着她在星光映像的办公室里,或许正和同事们热烈讨论着剧本,或许在休息间隙,悄悄用手机更新了作者简介……他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一种混合着骄傲与宠溺的情绪悄然弥漫心头。
他的温寻,正在她所热爱的领域里,闪闪发光。而他,乐于做那个在背后默默注视、并随时准备为她扫清一切障碍的人。
喜欢予寻如常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予寻如常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