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士们手持刺刀,与保安团士兵激烈厮杀。李向阳接连刺倒两名敌人,自己的腹部却被黄镇中一刀刺穿。他捂着伤口,怒视着黄镇中:“叛徒,你不得好死!”随后便倒在了红土上。其余战士虽然英勇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
当陈振海带着增援部队赶到时,山洞里只剩下战士们的遗体。陈振海看着战友们冰冷的尸体,泪水夺眶而出。他下令将战士们安葬在翠微峰下的红土中,墓碑上刻着 “红军烈士之墓”。“黄镇中,此仇不共戴天!我们一定会为牺牲的战友报仇!”陈振海对着翠微峰的方向,发出了铿锵有力的誓言。
此后的几年里,黄镇中以翠微峰为据点,不断扩充势力。他收罗了大批地痞流氓、国民党残兵,组建了“豫章山绥靖区”,自任司令,号称拥有三千人马。他在翠微峰上构筑了坚固的工事,将发电厂、修械厂设备及大批粮物搬进金精洞,企图长期据险顽抗。他还多次派兵清剿周边的红军游击队和革命群众,双手沾满了鲜血。
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央红军被迫长征。黄镇中趁机扩大地盘,占据了宁都、瑞金、石城等多个县城。他在统治区内实行残酷的高压政策,对革命群众进行疯狂报复。凡是曾经支持过红军、参加过革命活动的人,都遭到了他的迫害。瑞金壬田寨的一个村庄,因为全村都曾为红军送过粮,被黄镇中下令血洗,三十多户人家,仅剩下几名侥幸逃脱的儿童。
消息传到长征路上的中央红军,毛主席得知黄镇中这个叛徒的恶行后,怒不可遏。他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这个黄镇中,背叛革命,残害群众,罪大恶极!等革命胜利了,一定要将他绳之以法,为苏区人民报仇!”
瑞金惊变:统战旗帜下的血腥偷袭。一九三八年一月十五日傍晚,瑞金县城笼罩在暮色中。新四军驻瑞金办事处的煤油灯已经点亮,窗户上映出几个人影。新四军第三支队副司令员谭震林正坐在桌前,与瑞金地区游击队长张开荆交谈着。桌上摊着一份国共合作抗日的文件,这是谭震林从福建长汀出发,前往南昌新四军总部汇报工作途中,特意绕道瑞金传达的重要精神。
“现在国共合作抗日,我们的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抗击日本侵略者。”谭震林的声音沉稳有力,“你们游击队要积极宣传抗日统一战线政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抵御外侮。”张开荆频频点头:“请谭司令放心,我们一定遵照指示,做好抗日动员工作。”
谭震林带来的十二名警卫员,分散在办事处的院子里警戒。警卫员肖忠站在大门内侧,双手紧握着驳壳枪,警惕地观察着门外的动静。他今年刚满二十岁,是江西兴国县人,十六岁就参加了红军,经历过多次战斗,作战英勇果敢。此刻,他看着街上行人稀少,心中隐隐有些不安——虽然新四军已经是合法军队,但瑞金毕竟是国民党统治区,局势复杂。
晚饭后,谭震林准备召开一个小型会议,进一步传达抗日统一战线文件精神。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和张开荆带来的几名游击队员,都聚集在堂屋里。煤油灯的光芒照亮了每个人的脸庞,大家神情专注,认真聆听谭震林的讲话。
就在这时,“轰隆”一声巨响,办事处的大门被一群荷枪实弹的国民党士兵撞开。为首的正是黄镇中,他穿着国民党保安团的军官制服,脸上带着狰狞的笑容。“谭震林,你跑不了了!”黄镇中大喊着,挥手示意士兵们开枪。
肖忠见状,毫不犹豫地拔出手枪,一个箭步冲到门口,挡住了国民党士兵的去路。“不许动!”肖忠怒目圆睁,对着冲在最前面的士兵开枪。子弹呼啸而出,击中了那名士兵的胸膛,士兵惨叫着倒下。但国民党士兵人多势众,密集的子弹朝着肖忠射来。
“砰砰砰!”肖忠身中数枪,鲜血从伤口喷涌而出,染红了他的军装。他摇晃着身体,仍然死死地挡住门口,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喊道:“谭司令,快撤!”随后便倒在了血泊中,眼睛圆睁,死死地盯着门口的方向。
堂屋里的众人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惊呆了。张开荆当即拔出枪,想要组织反击:“谭司令,我们跟他们拼了!”谭震林强压着心中的怒火,迅速冷静下来。他看着窗外密密麻麻的国民党士兵,知道敌众我寡,硬拼只能是白白牺牲。“不行,不能开枪!”谭震林大声说道,“我们是合法的抗日军队,他们公然袭击我们,就是破坏抗日统一战线!我们不能让他们的阴谋得逞!”
黄镇中见里面没有开枪,以为谭震林等人已经被吓破了胆,便下令士兵们冲进屋里。“把他们全部抓起来,一个都不能放过!”国民党士兵们蜂拥而入,将谭震林、张开荆等人团团围住,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他们。
谭震林昂首挺胸,怒视着黄镇中:“黄镇中,你身为中国人,不思抗日救国,反而袭击抗日军队,你对得起国家,对得起人民吗?”黄镇中冷笑一声:“抗日?老子只知道谁给我官做,谁给我好处!你谭震林当年在红军,杀了多少我们的人,今天就是你的报应!”
原来,黄镇中早已投靠了国民党顽固派。他得知谭震林要经过瑞金的消息后,主动向国民党江西省党部请命,要求袭击谭震林一行。他想通过这次袭击,向国民党表忠心,谋求更高的职位。同时,他也想报当年红军追击他的“一箭之仇”。 谭震林知道,跟黄镇中这种叛徒讲道理是没用的。他环顾四周,看到肖忠的遗体还躺在门口,心中悲痛不已。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活着出去,为牺牲的警卫员报仇,揭露黄镇中破坏抗日统一战线的罪行。
“黄镇中,你敢逮捕我们,就不怕承担后果吗?” 谭震林冷静地说道,“新四军总部就在南昌,你袭击我们的消息一旦传出去,全国人民都会谴责你!”黄镇中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又恢复了嚣张的气焰:“后果?老子有国民党撑腰,怕什么?把他们都带走!”
国民党士兵们上前,想要捆绑谭震林等人。谭震林用力挣脱:“我们自己会走!” 他和张开荆等人被士兵们押着,走出了办事处。街上,不少群众闻讯赶来,看到被押着的谭震林等人,纷纷露出同情的目光。一位老大娘悄悄塞给谭震林一个红薯,含泪说道:“同志,你们是好人,一定会没事的!”
黄镇中见状,大怒道:“谁敢给他们递东西,就按通工论处!”群众们吓得纷纷后退,但仍然用愤怒的眼神看着黄镇中和他的士兵们。
谭震林等人被押上了一辆卡车,朝着宁都方向驶去。卡车行驶在红土路上,颠簸不平。谭震林看着窗外飞逝的村庄和田野,心中思绪万千。他知道,这次被捕凶多吉少,但他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他暗暗发誓,只要还有一口气,就一定要与叛徒和顽固派斗争到底。
与此同时,办事处的一名幸存工作人员,趁着混乱从后门逃脱。他连夜赶往南昌,向新四军总部汇报了谭震林等人被袭击逮捕的消息。新四军总部负责人项英、叶挺得知后,极为震怒,当即向国民党江西省政府提出严正抗议,要求立即释放谭震林等人,并严惩凶手黄镇中。
国民党江西省政府迫于压力,不得不下令黄镇中释放谭震林。但黄镇中阳奉阴违,将谭震林等人关押在宁都翠微峰的山洞里,百般折磨。他想从谭震林口中套取新四军的机密,但谭震林始终坚贞不屈,怒斥黄镇中的卑劣行径。
“黄镇中,你这个叛徒,休想从我口中得到任何东西!”谭震林对着黄镇中喊道,“你破坏抗日统一战线,残害革命同志,必将遭到人民的唾弃和历史的审判!”黄镇中恼羞成怒,下令对谭震林进行严刑拷打,但谭震林始终咬紧牙关,没有吐露一个字。
在关押期间,张开荆趁着看守不备,偷偷挖通了山洞的墙壁,想要带着谭震林逃跑。但就在他们即将成功逃脱时,被黄镇中的士兵发现。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张开荆带着几名游击队员掩护谭震林突围,自己却不幸中弹被俘。
谭震林在两名警卫员的掩护下,成功逃出了翠微峰。他一路历经艰险,终于抵达南昌新四军总部。当他向项英、叶挺汇报了事情的经过后,新四军总部立即向国民党当局提出强烈抗议,并通电全国,揭露黄镇中破坏抗日统一战线的罪行。
黄镇中虽然没有抓到谭震林,但也没有受到任何惩罚。反而因为“袭击共党要员”有功,被国民党提拔为江西省保安司令部少将参议。此后,他更加肆无忌惮地残害革命群众和新四军战士,在赣南地区犯下了滔天罪行。
翠微盘踞:红土堡垒的罪恶统治。一九四零年的翠微峰,已经成为黄镇中统治的“独立王国”。这座位于宁都城西北的山峰,由数十座陡峭的山峰组成,主峰金精洞高逾千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黄镇中将这里打造成了一个坚固的堡垒,在山上修筑了大量的碉堡、战壕和铁丝网,囤积了足够数千人食用数年的粮食和弹药。
山顶的金精洞内,灯火通明。黄镇中坐在一张宽大的太师椅上,身边簇拥着几名亲信,桌上摆满了美酒佳肴。他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保安团副团长,而是号称 “豫章山绥靖区司令”的土皇帝,管辖着宁都、瑞金、石城等多个县的地盘。
“司令,最近山下有不少共党游击队活动,要不要派兵清剿一下?”一名亲信小心翼翼地问道。黄镇中放下酒杯,冷笑一声:“清剿?不用急。他们那点人,翻不起什么大浪。通知下去,加强各山口的警戒,只要他们敢上来,就把他们全部消灭!”
这些年来,黄镇中在翠微峰上建立了一套严密的统治体系。他将山上的群众编成“保甲”,实行连坐制度,一人“通共”,全家遭殃。他还组建了一支“反共义勇军”,由自己亲自指挥,专门清剿山下的游击队和革命群众。
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黄镇中在山上开设了修械厂和发电厂。修械厂里,工人们被迫为他制造枪支弹药;发电厂则为山上的碉堡和他的住所提供电力。他还在山上设立了监狱,关押那些反抗他统治的群众和被俘的游击队员。监狱里的刑罚极其残酷,鞭刑、烙铁、老虎凳等应有尽有,不少人在狱中被折磨致死。
一九四二年秋,宁都县游击队长陈光明带领三十多名游击队员,试图偷袭翠微峰的粮库。他们趁着夜色,悄悄摸到山脚下,想要趁着守卫换岗的间隙冲上山去。但黄镇中早已在山下布置了暗哨,游击队员们刚靠近山口,就被暗哨发现。
“有情况!开枪!”暗哨大喊着,对着游击队员们射击。山上的碉堡里,机枪也开始疯狂扫射。游击队员们被迫还击,双方在山口展开了激烈的战斗。陈光明带领队员们奋力冲锋,但山上的火力太猛,几次冲锋都被击退,多名队员中弹牺牲。
“队长,这样硬冲不行,我们撤吧!”一名队员焦急地说道。陈光明看着牺牲的战友,眼中充满了血丝:“不行,粮库就在前面,我们一定要拿下它!”他话音刚落,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手臂,鲜血顿时流了下来。他咬着牙,用绷带简单包扎了一下,继续带领队员们冲锋。
就在这时,黄镇中带着“反共义勇军”从山上冲了下来。“陈光明,你跑不了了!”黄镇中大喊着,指挥士兵们包围游击队员。游击队员们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境地,形势万分危急。
“兄弟们,跟他们拼了!”陈光明大喊着,拔出刺刀,带头冲向敌人。队员们也纷纷拔出刺刀,与敌人展开肉搏。战场上,枪声、喊杀声、刺刀碰撞声交织在一起。陈光明接连刺倒两名敌人,自己的腹部却被一名士兵一刀刺穿。他捂着伤口,怒视着黄镇中:“叛徒,你迟早会被人民打倒!”随后便倒在了红土上。
剩下的游击队员们虽然英勇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大部分壮烈牺牲,只有少数几人侥幸逃脱。黄镇中看着战场上的尸体,得意地大笑:“跟我黄镇中作对,就是这个下场!”他下令将牺牲的游击队员的头颅割下来,挂在山口示众,恐吓山下的群众。
黄镇中的残暴统治,并没有让群众屈服。反而激起了更多人的反抗。不少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偷偷给山下的游击队送粮食、传递情报。宁都县某村的农民王大叔,就是其中之一。他的儿子当年参加红军,被黄镇中杀害,他心中对黄镇中充满了仇恨。
每次给游击队送情报,王大叔都要绕过黄镇中的多个哨卡。他将情报藏在发髻里,乔装成上山砍柴的农民,趁着夜色悄悄溜出村子。一次,他在送情报的途中,被黄镇中的巡逻队发现。“站住!干什么的?”巡逻队队长大喊着,将他拦住。
王大叔镇定地说道:“我是上山砍柴的,天黑了,准备回家。”巡逻队队长怀疑地看着他:“砍柴?这么晚了还砍柴?搜他!”士兵们上前,在王大叔身上搜了半天,也没有找到情报。就在他们准备放行时,一名士兵发现了他发髻里的纸条。
“队长,找到了!”士兵大喊着,将纸条递给队长。队长打开一看,上面写着翠微峰的布防情况。“好啊,你这个通共的老东西!”队长勃然大怒,下令将王大叔带回山上审问。
在狱中,黄镇中亲自审问王大叔:“是谁让你送情报的?游击队在哪里?” 王大叔闭口不言,任凭黄镇中如何拷打,都没有吐露一个字。黄镇中恼羞成怒,下令将王大叔吊在树上,用皮鞭抽打。王大叔被打得皮开肉绽,却始终没有屈服。“黄镇中,你这个叛徒,你不得好死!”王大叔对着黄镇中大喊。
最终,王大叔被黄镇中下令杀害,尸体被扔进了山涧。但他的牺牲并没有白费,他送出的情报,帮助游击队成功避开了黄镇中的埋伏,保存了有生力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黄镇中的势力越来越大。他不仅在军事上实行高压统治,还在经济上对群众进行残酷剥削。他强迫群众缴纳高额的赋税,稍有反抗,就会遭到残酷的镇压。宁都县城的商户们,每月都要向他缴纳“保护费”,否则店铺就会被砸,人也会被抓。
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全国人民都在庆祝抗战胜利,黄镇中却在翠微峰上召开会议,部署“反共”计划。他认为,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一定会发动内战,到时候他就可以凭借翠微峰的坚固工事,与共产党军队顽抗到底。
他下令在山上修建更多的碉堡和战壕,扩大修械厂的规模,日夜不停地制造枪支弹药。他还收罗了大批国民党残兵,将自己的部队扩充到两千多人。他狂妄地宣称:“翠微峰固若金汤,共军就算有百万大军,也攻不破!”
消息传到延安,毛主席再次想起了黄镇中这个叛徒。他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这个黄镇中,作恶多端,残害群众,是苏区人民的死敌。等解放战争打响,一定要拔掉翠微峰这个钉子,将他绳之以法!”
解放前夜:红土惊雷的复仇序幕。一九四九年夏,赣南大地迎来了解放的曙光。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四十八军挥师南下,势如破竹,相继解放了赣州、兴国等多个县城。八月,解放军逼近宁都,翠微峰上的黄镇中陷入了恐慌。
此时的黄镇中,虽然还控制着翠微峰及其周边一些地区,但他的部队早已是人心惶惶。不少士兵看清了形势,纷纷偷偷逃跑。黄镇中为了稳定军心,下令对逃跑的士兵格杀勿论。但即便如此,逃跑的士兵仍然络绎不绝。
“司令,解放军已经到宁都县城了,我们怎么办?”一名亲信惊慌失措地问道。黄镇中坐在太师椅上,脸色苍白,但仍然强装镇定:“慌什么?翠微峰固若金汤,他们攻不上来。通知下去,加强各山口的防御,准备迎战!”
他不知道的是,解放军早已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第四十八军军长贺晋年亲自坐镇宁都,指挥部队攻打翠微峰。贺晋年深知翠微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不能强行进攻。他决定采取“围而不打,逐步肃清外围”的战术,先消灭翠微峰周边的敌人据点,切断黄镇中的补给线,然后再集中兵力攻打主峰。
八月十五日,解放军第四十八军一四四师四三二团开始对翠微峰外围的据点发动进攻。战士们冒着酷暑,向敌人的据点发起冲锋。黄镇中的外围据点大多建在半山腰上,防御工事简陋,根本抵挡不住解放军的猛烈进攻。
在攻打一座名为 “狮子峰” 的据点时,战士们遭到了敌人的顽强抵抗。据点里的敌人依托碉堡,疯狂扫射。解放军多次冲锋都被击退,伤亡较大。“连长,这样硬冲不行,我们得想个办法!”战士李勇对连长陈峰说道。
陈峰观察了一下地形,发现据点的碉堡后面有一条小路,可以绕到敌人的后方。“好,你带一个班,从那条小路绕过去,偷袭敌人的碉堡!”陈峰下令。李勇带领战士们,沿着小路悄悄爬上山顶,然后突然冲向敌人的碉堡。
敌人根本没有想到解放军会从后方偷袭,顿时乱作一团。李勇一把抓住碉堡的机枪,用力往外拽。碉堡里的敌人想要开枪,被战士们一枪击毙。战士们趁机冲进据点,与敌人展开肉搏。经过半小时的激战,狮子峰据点被成功攻克,守敌全部被歼灭。
随着外围据点一个个被肃清,翠微峰的补给线被彻底切断。黄镇中在山上的日子越来越艰难,粮食和弹药逐渐短缺。他下令减少士兵的口粮,每天只供应两顿稀粥。士兵们怨声载道,逃跑的人越来越多。
“司令,粮食快吃完了,弹药也不多了,我们还是投降吧!”一名亲信劝道。黄镇中大怒:“投降?老子宁愿战死,也不向共军投降!”他下令将山上的群众赶到碉堡里,充当“人肉盾牌”,还强迫群众们为他搬运弹药、修筑工事。
九月初,解放军开始对翠微峰主峰金精洞发动进攻。金精洞的洞口非常狭窄,只能容一人通过,而且洞口上方布满了滚石和铁丝网,防御极为严密。解放军多次组织冲锋,都被敌人击退,伤亡惨重。
“军长,金精洞太险要了,我们的进攻受阻!”前线指挥员向贺晋年汇报。贺晋年来到前线,观察了金精洞的地形后,说道:“不能硬攻,我们用炮火掩护,组织爆破手炸开洞口!”
解放军的火炮对准了金精洞的洞口,猛烈开火。炮弹呼啸着飞向洞口,炸得碎石飞溅。黄镇中的士兵们躲在洞里,不敢露头。趁着炮火掩护,爆破手刘猛带着炸药包,冲向洞口。
刘猛刚冲到洞口附近,就被敌人发现。敌人对着他疯狂扫射,子弹打在他身边的石头上,迸出火星。刘猛毫不畏惧,继续向前冲。他将炸药包放在洞口,拉燃引信后,迅速撤离。“轰隆!”一声巨响,洞口被炸开一个大洞。
“冲锋!”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解放军战士们如潮水般冲向金精洞。黄镇的士兵们在洞口顽强抵抗,与解放军展开激烈的肉搏。战士们手持刺刀,与敌人厮杀,鲜血染红了洞口的红土。
黄镇中看着冲进来的解放军,知道大势已去。他带着几名亲信,想要从山洞的后门逃跑。但后门早已被解放军封锁,他们刚冲出去,就被解放军战士们包围。“黄镇中,放下武器,投降吧!”战士们大喊着。
黄镇中还想顽抗,举起驳壳枪想要射击。战士李勇眼疾手快,一枪击中了他的手腕。驳壳枪掉在地上,黄镇中捂着伤口,痛苦地蹲在地上。战士们冲上前,将他五花大绑。
“黄镇中,你被捕了!”李勇对着他大喊。黄镇中抬起头,看着周围的解放军战士,脸上露出了绝望的表情。他知道,自己的末日到了。
解放军攻克翠微峰后,在山上解救了被关押的群众。群众们看到解放军,纷纷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一位老大娘拉着战士的手,哽咽着说:“同志们,你们可来了!黄镇中这个恶魔,终于被你们打倒了!”
贺晋年军长来到翠微峰上,看着被解放的群众和被俘的黄镇中,心中感慨万千。他当即向党中央和毛主席发电:“翠微峰已攻克,叛徒黄镇中被擒,宁都解放!”
此时的北京,毛主席收到了贺晋年的电报。他放下手中的笔,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好啊,终于抓住这个叛徒了!”毛主席对身边的秘书说,“苏区人民的仇,终于报了!”
但黄镇中的罪行远未清算。这个背叛革命、残害群众的叛徒,等待他的,将是人民的审判。而解放军的脚步并没有停下,他们将继续南下,解放更多的地区,让红土大地彻底摆脱黑暗,迎来光明。
四>、见·红土合围:翠微峰下的生死决战
军令如山:一四四师的翠微峰集结。一九四九年八月 二十五日,宁都城外的红土坪上,第四野战军第四十八军一四四师的将士们正进行战前动员。师长张书祥穿着沾满尘土的军装,腰间别着驳壳枪,站在临时搭建的土台上,目光扫过台下整齐列队的战士们。土台旁插着一面鲜红的军旗,在赣南的秋风中猎猎作响。
“同志们!”张书祥的声音洪亮如钟,穿透了现场的肃静,“毛主席亲自点名要捉拿的叛徒黄镇中,就躲在前面的翠微峰上!这个恶魔,背叛革命,残害群众,手上沾满了苏区人民的鲜血!十五年了,苏区人民等了十五年,就是要等我们今天讨还血债!”
台下的战士们攥紧了手中的步枪,枪托在红土上磕出沉闷的声响。四三二团团长赵卫东跨出队列,敬礼后高声喊道:“请师长放心!四三二团全体将士,誓必攻克翠微峰,活捉黄镇中,为牺牲的同志和群众报仇!”
“还有我们四三一团!”四三一团团长李铁山紧随其后,声音里带着怒火,“黄镇中在宁都杀害我军干部群众三千余人,这笔账,今天必须算清楚!”
张书祥点点头,转身指向身后的翠微峰沙盘。沙盘上,翠微峰的主峰金精洞被标注成红色,周边的狮子峰、鹰嘴岩、吊桶寨等据点用黑色小旗标出,山间的小路和战壕用白色线条勾勒,清晰地展现出地形的险峻。“大家看清楚了!翠微峰主峰海拔千米,山峰陡峭,只有三条羊肠小道能通山顶,每条小道都被黄镇中布下了地雷、铁丝网和碉堡。他手下有常备第八师、独立团和保安队,共两千余人,还强迫山上群众充当‘人肉盾牌’。”
参谋长老周上前,用木棍指着沙盘:“根据侦察,黄镇中在金精洞内囤积了足够半年食用的粮食和弹药,还修建了修械厂和蓄水池,妄图长期顽抗。林彪司令员指示我们,不要操之过急,以围困为上策,避免强攻造成过大伤亡。”
“围困是上策,但我们不能等!”张书祥打断老周,眼神坚定,“苏区人民盼了十五年,毛主席在等着我们的捷报!我已经向中南军区首长立下军令状,三个月内,必须攻克翠微峰!”他顿了顿,继续部署:“四三二团负责封锁翠微峰南侧的狮子峰和吊桶寨,切断黄镇中向瑞金方向逃窜的路线;四三一团封锁北侧的鹰嘴岩和冷水坑,阻断其向石城的退路;四三零团作为预备队,随时准备支援各团;工兵连负责清除地雷和障碍物,掩护主攻部队;侦察连深入敌后,搜集情报,伺机策反敌兵。”
命令下达后,各团迅速行动。四三二团团长赵卫东带着队伍向狮子峰进发,红土路面被战士们的军靴踩出密密麻麻的脚印。一营营长陈峰走在队伍最前列,他的左臂上缠着一块黑布——那是为了纪念在瑞金巷战中牺牲的战友。“加快速度!天黑前必须抵达狮子峰山脚!”陈峰回头喊道,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队伍行至中途,突然遭遇一小股黄镇中的巡逻队。尖兵班班长刘志远发现敌情后,立即示意队伍隐蔽。他带着两名战士,匍匐到一处灌木丛后,观察到敌军有十二人,正沿着山路慢悠悠地行进,枪托上还挂着抢来的鸡和腊肉。“营长,敌人警惕性不高,我们可以打个伏击!” 刘志远低声汇报。
陈峰点点头,下令:“一班、二班从左侧迂回,三班从右侧包抄,四班正面牵制,听我命令,同时动手!” 战士们迅速展开行动,利用山间的树木和岩石隐蔽前进。当敌军走进伏击圈时,陈峰大喊一声:“打!”
枪声骤然响起,子弹呼啸着飞向敌军。敌军猝不及防,当场倒下三人。剩下的敌军慌乱中想要还击,却被从两侧包抄的战士们压制得抬不起头。“缴枪不杀!” 战士们齐声喊道。敌军见大势已去,纷纷扔下武器投降。陈峰走到被俘的敌军班长面前,厉声问道:“黄镇中在狮子峰有多少兵力?布防情况如何?”
敌军班长吓得浑身发抖,结结巴巴地说:“狮…… 狮子峰有一个连的兵力,在山腰修了三个碉堡,还…… 还埋了地雷。”陈峰冷哼一声,下令将俘虏押回后方,自己则带着队伍继续向狮子峰进发。
与此同时,四三一团团长李铁山带领队伍抵达鹰嘴岩附近。鹰嘴岩因形状酷似鹰嘴而得名,山峰陡峭,只有一条狭窄的石阶能通往山顶,是翠微峰北侧的重要据点。李铁山趴在一处山坡上,用望远镜观察鹰嘴岩的布防,发现山顶的碉堡里架着两挺重机枪,石阶两侧的岩石上布满了射击孔。
“硬冲肯定不行,”李铁山对身旁的二营营长王近山说,“你带一个连,从鹰嘴岩西侧的悬崖爬上去,绕到敌军后方;我带主力从正面佯攻,吸引敌军火力。” 王近山点点头,挑选了三十名擅长攀爬的战士,每人携带一把匕首、四颗手榴弹和一支步枪,向悬崖方向进发。
悬崖峭壁上,岩石光滑,几乎没有可以抓握的地方。战士们用匕首在岩石上凿出小坑,手脚并用地向上攀爬。战士王虎爬在最前面,他的手指被岩石磨得鲜血直流,却丝毫没有放慢速度。爬到一半时,山顶的敌军发现了他们,向山下扔起了石头。“小心!”王虎大喊一声,一把将身边的战士推开,自己却被一块巨石砸中肩膀,从悬崖上摔了下去。
“王虎!”战士们大喊着,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坠入山涧。李铁山在山下看到这一幕,拳头攥得咯咯作响。他下令正面部队立即开火,吸引敌军火力,为攀爬的战士们争取时间。在火力掩护下,战士们终于爬上山顶,从后方突袭敌军碉堡。经过半小时的激战,鹰嘴岩据点被成功攻克,守敌全部被歼灭。
当夜幕降临时,一四四师各部队已完成对翠微峰的初步合围。张书祥站在宁都县城的城楼上,望着远处翠微峰的轮廓,对着无线电坚定地说:“贺军长,一四四师已按计划完成合围,下一步,我们将逐步肃清外围据点,为总攻做准备!”
狮子峰攻坚:红土上的血肉磨坊。把八月二十八日清晨,翠微峰南侧的狮子峰笼罩在薄雾中。四十二团一营营长陈峰带领队伍,已经在山脚下潜伏了整整一夜。战士们趴在冰冷的红土上,身上盖着茅草,眼睛紧紧盯着山顶的敌军碉堡。
狮子峰是翠微峰南侧的门户,一旦攻克,就能直接威胁黄镇中在金精洞的核心阵地。黄镇中对此极为重视,在狮子峰部署了一个加强连的兵力,由他的亲信连长周彪指挥。周彪曾是黄镇中的保镖,为人凶狠狡诈,在山上修筑了三道防线:第一道是山脚的地雷区,第二是山腰的战壕和铁丝网,第三是山顶的三个碉堡,形成了立体防御体系。
“各连注意,按照计划行动!”陈峰对着无线电下令,“工兵连先清除地雷区,一连接替工兵连,突破铁丝网,二连、三连从两侧迂回,配合一连进攻山腰战壕!”
工兵连长孙卫国带领队员,手持探雷针,小心翼翼地进入地雷区。红土被晨露浸润,踩上去软软的,却隐藏着致命的危险。孙卫国蹲下身,探雷针刚插入土中,就传来一阵金属碰撞的声音。“是反步兵地雷!”他大喊一声,示意队员们退后。他掏出工兵铲,一点点挖开表层红土,一颗黑色的地雷渐渐显露出来。地雷的引信连接着一根细铁丝,只要一碰,就会立即爆炸。
孙卫国趴在地上,屏住呼吸,用剪刀小心翼翼地剪断铁丝。就在这时,山顶的敌军发现了他们,向山下开枪射击。子弹呼啸着从头顶飞过,孙卫国却丝毫没有分心,继续专注地排雷。“快!加快速度!”陈峰在后方大喊,下令机枪连开火,压制敌军火力。
经过两个小时的奋战,工兵连终于清除了地雷区,开辟出一条安全通道。“冲锋!”陈峰大喊一声,一连连长吴大成带领战士们,端着步枪,向山腰的铁丝网冲去。敌军的机枪疯狂扫射,战士们纷纷卧倒,利用地形掩护前进。
“掷弹筒准备!”吴大成下令,掷弹筒手周明迅速架设掷弹筒,对准敌军的火力点发射。“轰隆!”一颗炮弹精准命中山腰的战壕,炸得敌军血肉横飞。战士们趁机冲上前,用剪刀剪开铁丝网,冲进战壕。
战壕里,敌军与战士们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士陈敢手持刺刀,与一名敌军士兵厮杀。他躲过敌军的刺刀,反手将刺刀刺入敌军的胸膛,鲜血溅到他的脸上。刚解决掉这个敌人,又一名敌军从侧面扑来,陈敢来不及转身,被敌军抱住后腰。他奋力挣扎,将敌军摔倒在地,两人在红土上扭打起来。最终,陈敢抽出腰间的匕首,刺入敌军的喉咙。
战斗持续到中午,一连终于攻克了山腰的战壕,向山顶的碉堡发起进攻。山顶的三个碉堡呈品字形分布,相互支援,火力极为密集。战士们几次冲锋都被击退,伤亡惨重。“这样硬冲不行!”陈峰皱着眉头,对吴大成说,“你带一个班,从碉堡西侧的小路绕过去,炸毁碉堡的机枪口!”
吴大成挑选了八名战士,带着炸药包,向西侧小路进发。小路狭窄陡峭,只能容一人通过,而且没有任何掩护。刚走了一半,就被碉堡里的敌军发现,子弹如雨点般射来。战士们纷纷卧倒,却还是有两名战士中弹牺牲。“快!冲过去!”吴大成大喊着,带头冲向碉堡。
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终于冲到碉堡下方。吴大成让两名战士架起人梯,自己踩着他们的肩膀,爬上碉堡的射击孔旁,将炸药包塞了进去。“快撤!”吴大成大喊着,从碉堡上跳下来。“轰隆!”一声巨响,碉堡的机枪口被炸毁,里面的敌军惨叫着倒下。
另外两个碉堡的敌军见势不妙,加大了火力输出。战士李勇抱着轻机枪,趴在红土上,对着碉堡的射击孔疯狂扫射,掩护战友们进攻。突然,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腹部,鲜血顿时流了出来。他咬着牙,继续扫射,直到子弹打光,才倒在红土上。“同志们,一定要拿下狮子峰!”李勇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喊道,随后便闭上了眼睛。
陈峰看着牺牲的战士们,眼中充满了血丝。他下令吹响冲锋号,亲自带领战士们向山顶冲锋。“为牺牲的战友报仇!”战士们齐声大喊,如潮水般冲向碉堡。经过一个小时的激战,狮子峰的三个碉堡全部被攻克,守敌连长周彪被活捉。
当陈峰押着周彪走到狮子峰山顶时,看到山下的群众正抬着粮食和水,向部队赶来。一位老大娘拉着陈峰的手,含泪说道:“同志,你们辛苦了!黄镇中这个恶魔,终于被你们打跑了!”陈峰紧紧握住老大娘的手,坚定地说:“大娘,我们一定会彻底消灭黄镇中,为苏区人民报仇!”
鹰嘴岩喋血:悬崖上的生死较量。八月三十日,翠微峰北侧的鹰嘴岩,战斗同样激烈。四三一团二营营长王近山带领队伍,对鹰嘴岩的残余敌军发起进攻。鹰嘴岩的主峰已经被攻克,但周边的几个小山峰仍被敌军占据,这些小山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给我军的进攻带来了很大困难。
其中一个名为“狼牙峰”的小山峰,由黄镇中的独立团一个排驻守。狼牙峰的山峰陡峭,只有一条狭窄的石阶能通往山顶,石阶两侧是万丈深渊,一旦失足,就会粉身碎骨。敌军在石阶上布设了铁丝网,山顶的碉堡里架着一挺重机枪,死死地封锁着石阶。
“营长,这样硬冲太危险了!”三连连长赵虎对王近山说,“敌军的重机枪封锁了石阶,我们根本冲不上去!”王近山点点头,观察了一下地形,发现狼牙峰西侧的悬崖上有一些藤蔓,可以攀爬上去。“赵虎,你带一个班,从西侧悬崖爬上去,绕到敌军后方;我带主力从正面佯攻,吸引敌军火力。”
赵虎挑选了十名擅长攀爬的战士,每人携带一把匕首、四颗手榴弹和一支步枪,向西侧悬崖进发。悬崖上的藤蔓又细又脆,战士们只能小心翼翼地抓住藤蔓,一点点向上攀爬。战士张强爬在最前面,他的手掌被藤蔓勒得通红,却丝毫不敢放松。爬到一半时,山顶的敌军发现了他们,向山下扔起了手榴弹。
“快躲开!”张强大喊一声,一把将身边的战士推开,自己却被手榴弹的气浪掀飞,从悬崖上摔了下去。“张强!”战士们大喊着,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坠入深渊。赵虎强忍悲痛,继续带领战士们向上攀爬。在付出两名战士牺牲的代价后,他们终于爬上山顶,从后方突袭敌军碉堡。
碉堡里的敌军正专注于向正面进攻的我军射击,根本没有想到会有人从后方偷袭。赵虎带领战士们冲进碉堡,与敌军展开肉搏。战士们手持刺刀,与敌军厮杀,鲜血染红了碉堡的墙壁。经过十分钟的激战,碉堡里的敌军全部被歼灭,重机枪也被我军缴获。
拿下狼牙峰后,王近山带领队伍向另一处名为“一线天”的据点进发。“一线天”是两座山峰之间的一条狭窄通道,宽不足两米,两侧是陡峭的岩壁,敌军在通道两侧的岩壁上修建了射击孔,形成了交叉火力,封锁了通道。
“各连注意,工兵连先爆破岩壁上的射击孔,一连、二连从通道两侧的岩壁攀爬上去,消灭敌军;三连在通道口掩护!”王近山下令。工兵连长孙卫国带领队员,携带炸药包,向通道口进发。敌军的子弹从岩壁上的射击孔里射出来,孙卫国带领队员们利用通道口的岩石掩护,一点点向岩壁靠近。
终于,孙卫国冲到岩壁下方,将炸药包固定在射击孔旁。“快撤!”他大喊着,带领队员们撤离。“轰隆!”一声巨响,岩壁上的射击孔被炸毁,里面的敌军惨叫着倒下。一连、二连的战士们趁机
九月二十三日,数十门火炮开始猛轰,总攻开始了。经过7小时激战,翠微峰守敌被全歼,匪首黄镇中被生擒。得知消息,贺晋年兴奋极了,连夜向北京发电,告诉毛主席:“混入红军的黄镇中被活捉了!”看到电报,伟人长舒一口气,大仇得报,先烈英灵得以告慰,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欣慰的?
一九五零年一二十六日,宁都人民扶老携幼前往县城体育场,目睹恶魔黄镇中被押上刑场,执行枪决。黄镇中的下场告诉我们,叛徒没有好下场,做事不能太绝了,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喜欢蚀第一部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蚀第一部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