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祥请陈先生坐下,递上一杯清茶,不疾不徐地说道:“陈老师,您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咽唾功,在古代养生家看来,确实是一门实实在在的‘补养’功夫。它不靠外物,而是调动人体自身的内在资源。古人将唾液尊称为‘金津玉液’、‘神水’、‘灵液’,视其为人体宝贵的精微物质,是生命活力的基础之一 。”
他接着解释道:“从中医学的角度看,唾液并非简单的口水。它由脾肾所主,涎为脾液,能助消化、养心神;唾为肾液,能滋肾水、降心火 。您想,脾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的源头;肾是先天之本,蕴藏生命的元精。通过特定的方法促进唾液分泌并缓缓咽下,古人认为这能直接滋养脾肾二脏,调和五脏六腑的气血,从而达到‘灌溉五脏,润泽肌肤,滑利关节,坚固牙齿’的效果,长期坚持,自然有助于健康长寿 。现代研究也发现,唾液中含有多种酶、抗病毒成分等,对消化、免疫等有积极作用 。”
------
二、咽唾功的完整实操详解
阿祥见陈先生听得入神,便开始详细讲解咽唾功的几种核心练习方法,并强调心静、放松、持之以恒是关键。
1. 基础预备:静心调息
“无论练习下述哪种方法,开始前都需做好准备。选择安静处,或坐或卧,姿势自然,全身放松,排除杂念,口唇轻闭。先静坐片刻,让呼吸变得均匀细长,心神安定下来 。”
2. 核心方法一:舐腭生津法(又称赤龙搅海)
? 操作:舌尖轻轻抵住上腭(门牙内牙龈与硬腭连接处),或用舌尖沿着牙床的内外侧,先从左到右,再从右到左,由上至下,由内至外,轻轻搅动口腔。如同一条赤龙在小小的‘海洋’(口腔)里搅动 。如此重复搅动36次(或自觉口中津液渐丰即可)。
? 要点:用力要柔和自然,不急不躁。待感觉到唾液源源不断分泌出来,充满口腔时,再进行下一步 。
3. 核心方法二:鼓腮漱津法
? 操作:在“赤龙搅海”使得唾液满口后,紧闭口唇,鼓起两腮,像平时含水漱口一样,利用脸颊和舌头的力量,将口中的唾液鼓漱36次 。
? 要点:鼓漱时,能进一步刺激唾液腺,并使唾液与口腔充分接触 。
4. 核心方法三:叩齿聚津法
? 操作:此法常与上述方法结合。先轻轻闭口,使上下牙齿有节律地相互叩击,先叩臼齿(大牙),再叩门牙,各36次 。叩齿结束后,再进行“赤龙搅海”和“鼓腮漱津”。
? 要点:叩齿力度以舒适为度,铿锵有声即可。叩齿本身能坚固牙齿,刺激牙周血液循环,古人认为“齿为骨之余”,叩齿亦有强肾健骨之效 。
5. 关键一步:分次咽津与意送丹田
? 操作:经过上述步骤,口中已充满甘甜的津液。此时,不要随口吐掉,而是将唾液分作三次,集中注意力,用意念引导,每一次都像吞咽珍馐美味一样,缓缓地、深深地咽下 。
? 意念引导(重要):在吞咽的同时,可意想这口津液如同甘露般,顺着喉咙下行,一路温煦脏腑,最后归于小腹下方的“丹田”之处。此非玄虚,而是通过强烈的意念专注,帮助身心进入一种深度放松和内在滋养的状态 。古人云:“津既咽下,在心化血,在肝明目,在脾养神,在肺助气,在肾生精,自然百骸调畅,诸病不生” 。
6. 练习时间与频次
? 最佳时间:传统认为,清晨起床后、午休后、睡前是练习的佳时。尤其是早晨醒来,叩齿咽津有助于固齿、醒神 。
? 练习频次:上述为一套完整练习,每日早晚各做一次,或一日三次均可。关键在于形成规律,贵在坚持 。平时工作间隙、行走坐卧,只要心静,均可随时练习“赤龙搅海”并咽下唾液。
阿祥特别叮嘱陈先生:“练习此功,切忌急躁。初期可能唾液不多,坚持数日,自会增多。过程中要保持心情愉悦,勿存疑虑。此外,饭后半小时内不宜练习。”
------
三、效果与感悟
陈先生按照阿祥所教,每日坚持练习。两个月后,他特意来到祥瑞堂,高兴地对阿祥说:“阿祥师傅,这咽唾功真是奇妙!说来也怪,坚持这段时间,我感觉口干舌燥的情况少了,睡眠比以前踏实,连胃口都好了不少。最重要的是,每天花这点时间静心练习,感觉整个人都沉静了许多。”
阿祥笑着回应:“这就对了。咽唾功不仅是生理上的滋养,更是心神上的收摄。心静则火降,津生则液足,身体的气血阴阳自然趋于调和。这是人体自有的良药,您能坚持,便是掌握了养生的一把钥匙。”
送走容光焕发的陈先生,阿祥整理着笔记,心中感慨传统养生法的精妙。这时,一位面色憔悴、眼神黯淡的中年女士在一位朋友的陪伴下,犹豫地推开店门。她声音低沉,带着难以言说的疲惫:“您……是阿祥师傅吗?我姓周……我失眠快半年了,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医院诊断是中度抑郁,药在吃,可心里还是像压着块大石头……我听说,有什么‘象数疗法’,可以通过默念数字来调节……这是真的吗?您能……帮帮我吗?”
《生活玄学实录》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皮皮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皮皮读书!
喜欢生活玄学实录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生活玄学实录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