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长安城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陈砚的居所内,烛火摇曳不定,映照着桌上那枚镌刻着“主”字的令牌。他的指尖轻轻摩挲着令牌上的精细纹路,脑海中不断回放着宣室殿内主父偃那阴鸷冷厉的眼神——这场朝堂之上的博弈,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冤案昭雪,更是一场关乎墨家技术传承与大汉边疆安危的激烈较量。
就在此刻,腰间的青铜残片骤然变得灼热,耳畔响起了熟悉的编钟声。淡蓝色的光幕缓缓展开,显示出一行行清晰的文字:“检测到宿主身处危机环境,触发系统新手任务——紧急军备打造。任务要求:三日内打造十架‘墨家改良连弩’,弩身需融入桑木韧性结构,箭槽加装自动上弦装置,射程提升至八十步,穿透力增强两成。任务奖励:解锁‘机关箭囊’图纸,功绩值+200,系统储物格开启(可存放小型器械)。失败惩罚:扣除现有功绩值300,青铜残片临时封印三日。”
光幕上的任务细则一目了然,陈砚心中为之一振——系统选择在此刻发布任务,显然是为了赋予他自保与对抗主父偃的能力。改良后的连弩不仅可用于防身,若能献于汉武帝,更能进一步彰显墨家技术的卓越价值,为父亲的冤案平反增添有力的砝码。
“三日之内需打造十架连弩,时间紧迫啊。” 陈砚凝视着光幕,迅速开始筹谋:改良连弩的关键在于桑木弩身与自动上弦装置。桑木需从雁门调运,但一来一回至少需五日,显然来不及;自动上弦装置则需精密的齿轮结构,普通铁匠难以胜任,必须寻求长安城内最顶尖的铁匠铺合作。
翌日清晨,陈砚携带图纸前往长安西市的“李记铁匠铺”。这家铁匠铺是长安闻名遐迩的老字号,老板李铁匠曾为军中锻造弩箭,技艺精湛。刚踏入店门,便见李铁匠正在锻造铁犁,火星四溅。
“李老板,冒昧打扰。” 陈砚递上改良连弩的图纸,“我需在三日内打造十架连弩,弩身采用桑木,箭槽加装自动上弦装置,不知您能否胜任?”李铁匠接过图纸,仔细审视,眉头逐渐紧锁:“陈大人,这自动上弦装置的齿轮结构过于精密,我铺中的工具恐怕难以打造;再者,桑木需用三年以上的老料,长安城内难以寻觅现成的。三日内完成十架,恐怕……”
陈砚早有对策,从怀中取出墨家机关秘录的副本,翻至“齿轮锻造法”一页:“李老板,请看这锻造方法,采用‘失蜡法’铸造齿轮,再以细砂纸打磨,精度可大幅提升。至于桑木,我可请卫青将军从长安城外的军营调运,半天即可送达。”李铁匠目光落在秘录上的锻造方法,眼中闪现亮光:“此法甚妙!用失蜡法铸造,不仅精度高,还能节省时间。陈大人放心,只要材料到位,三日内定能完成十架连弩!”
当天中午,卫青派来的士兵便送来了二十根三年生的桑木,堆放在铁匠铺的后院。陈砚与李铁匠迅速组织工匠们开工,将工匠分为三组:一组负责处理桑木,将桑木锯成弩身的形状,再用刨子打磨光滑,依照墨家的“弧形受力法”将弩身烤制成弯曲状,以增强韧性;二组采用失蜡法铸造齿轮,先制作蜡质齿轮模型,再用泥土包裹,烧制后倒入铁水,冷却后敲碎泥土,取出齿轮;三组负责组装连弩,将弩身、齿轮、箭槽拼接起来,调试自动上弦装置。
然而,开工不到半天,麻烦便接踵而至。几名身着官服的人走进铁匠铺,为首的是主父偃的亲信王都头。他指着堆在院子里的桑木,厉声说道:“奉主父大人之命,长安城内严禁私自打造军械,这些材料和工具,我们都要全部没收!”
陈砚迈前一步,冷冷地盯着王都头:“我打造连弩是奉陛下之命,为边疆防御做准备,有陛下的口谕为证。你敢私自没收,莫非是想违抗圣意?”王都头脸色一变,却仍强辩道:“口谕呢?拿出来给我看看!没有实证,就是私自打造军械,我必须没收!”
陈砚心中明白,汉武帝只是口头同意他研究墨家技术,并未立下正式文书。他正欲争辩,突然听到外面传来马蹄声,卫青的副将带着几名士兵赶至:“王都头,这些桑木是从军营调运的,陈大人打造连弩是为了抵御匈奴,主父大人若是有异议,可直接上奏陛下,不必在此为难工匠!”
王都头见有士兵撑腰,不敢再纠缠,只能悻悻地说道:“好!我这就回去禀报主父大人,咱们走着瞧!” 说完,带着手下灰溜溜地离开。
看着王都头的背影,陈砚松了口气,对副将拱手道:“多谢将军解围,不然这连弩打造恐怕真要耽误了。”
“陈大人客气了,将军特意吩咐过,要全力支持你。” 副将笑着说,“我已在铁匠铺外安排了士兵守卫,保证不会再有人来捣乱。”
有了士兵的守卫,工匠们安心不少,加快了打造进度。陈砚亲自参与调试自动上弦装置,发现齿轮转动时偶尔会卡顿。他想起墨家秘录中提到的“油脂润滑法”,让人取来动物油脂,涂抹在齿轮咬合处,卡顿的问题果然迎刃而解。
到了第二天傍晚,第一架改良连弩终于打造完成。陈砚手持连弩,来到铁匠铺外的空地上,装上特制的铁箭,瞄准八十步外的树干,扣动扳机。“咻”的一声,铁箭如闪电般飞出,精准地射中树干,箭头穿透树干,露出半截箭杆。
“好!太好了!”李铁匠激动地拍手称赞,“这连弩的射程和穿透力,比军中的制式弩箭强太多了!”
陈砚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架连弩的性能完全达到了系统的要求。接下来的整整一天,工匠们加班加点,终于在第三天清晨,十架改良连弩全部打造完成,整整齐齐地摆放在铁匠铺内。桑木弩身泛着光泽,自动上弦装置灵活自如,铁箭在阳光下闪着冷冽的光芒。
就在此时,系统的提示音在脑海中响起:“恭喜宿主完成新手任务——紧急军备打造,任务评价:优秀。奖励已发放:‘机关箭囊’图纸已解锁,功绩值+200,系统储物格已开启。”
陈砚打开系统光幕,果然看到“机关箭囊”图纸静静地躺在商城里。图纸上的箭囊具备自动装填箭矢的功能,一次可装载二十支箭矢,效率比普通箭囊高出三倍;系统储物格内还能存放三件小型器械。他立刻将一枚改良连弩的齿轮放入其中,以测试储物功能。
“陈大人,不好了!主父偃带着人来了!”一名士兵神色慌张地跑进铁匠铺。陈砚心中一紧,迅速指示工匠们将连弩搬至后院藏匿,自己则手持一架连弩,走到前院应对。
主父偃带着十几名手下大步流星地走进来,眼神阴鸷地扫视着院子,冷冷说道:“陈砚,听说你私自打造连弩,还敢违抗我的命令,看来你是真的不怕死!”
“主父大人说笑了,我打造连弩实为扞卫大汉边疆,何来罪责?”陈砚高举手中的连弩,坚定地说道,“若主父大人存疑,不妨亲自检验这连弩的威力。若能普及于军中,必能重创匈奴。”
主父偃目光扫过连弩,眼中掠过一抹贪婪之色——他已久觊觎墨家机关术,若能将此连弩据为己有,献给汉武帝,必能博得青睐。他冷哼一声,语气阴冷:“哼!纵使这连弩精良,却属私造军械。我即刻将你及这些连弩一并押送入宫,让陛下亲自定夺你的罪责!”
正当此时,远处传来太监的宣旨声:“陛下有旨,召陈砚即刻入宫,共商墨家技术推广事宜!”主父偃脸色骤然铁青,未曾料到汉武帝会在此时召见陈砚,打乱了他的如意算盘。
陈砚心中暗自松了口气,向主父偃一拱手,从容道:“主父大人,既有陛下旨意,我先行一步。至于连弩之事,咱们不妨在朝堂上再细细商榷。”言罢,他携一架连弩,随太监步向皇宫。
主父偃僵立在原地,怒气冲冲,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却感到束手无策。他目光如炬,紧盯着陈砚渐行渐远的背影,咬紧牙关,从牙缝中挤出一句狠话:“陈砚,你给我等着,我绝不会让你阴谋得逞!”
陈砚随太监步入了宏伟的未央宫,内心波涛汹涌——此番入宫,他不仅肩负着向汉武帝展示改良后连弩卓越性能的重任,更决心要彻底揭露主父偃的累累罪行,为父亲那沉冤莫白的案件奋力争取昭雪的契机。他紧紧握住手中的连弩,内心深处立下铮铮誓言:一定要让墨家的精湛技艺为大汉王朝尽忠效力,更要让主父偃为其所作所为付出应有的沉重代价!
喜欢汉武基建:墨家系统带我定乾坤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汉武基建:墨家系统带我定乾坤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