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三年(883年)五月,黄巢大军的前锋,由其最得力的大将之一的孟楷率领,率先抵达陈州境内。孟楷自恃勇猛,又见陈州城似乎并无重兵把守(实为赵犨故意示弱),不免生出轻敌之心。他下令军队急行,试图一举拿下陈州作为立足点。
赵犨见孟楷来势汹汹却戒备松懈,决定采取诱敌深入、出其不意的策略。他派出一支小部队稍作抵抗便佯装败退,将孟楷军引入预设的埋伏区域。当孟楷军队伍散乱、忙于抢掠之时,赵犨亲率陈州精锐主力,突然打开城门,如猛虎下山般发起雷霆一击!
孟楷军毫无防备,瞬间被打得晕头转向,措手不及。战斗变成了一场单方面的屠杀。陈州将士同仇敌忾,在家乡土地上作战更是奋勇无比。结果,孟楷带来的这支前锋部队几乎被全部歼灭!孟楷本人也在混战中被生擒活捉。
赵犨深知孟楷是黄巢臂膀,绝不可留。他下令将孟楷押至城头,当着双方将士的面,斩首示众!此举极大地鼓舞了陈州军民的士气,也向黄巢传递了誓死抵抗的强硬信号。
消息传到后方,黄巢闻讯,如遭雷击,继而勃然大怒!孟楷是他的同乡故旧,心腹爱将,多年来追随他南征北战,感情深厚。其战死被斩,不仅折损一员大将,更是对他权威的巨大挑衅。“小小陈州,安敢如此!”盛怒之下,黄巢调集了全部兵力,并与已经投降的蔡州秦宗权合流,两支乱军合兵一处,号称数十万,于六月间汹涌扑向陈州,屯驻于溵水之畔,将陈州城围得水泄不通。
黄巢发誓要踏平陈州,为孟楷报仇。他下令军队挖掘了五重深深的壕沟(真是五环套五环,你一环我一环),将陈州城如同铁桶般紧紧锁住。然后,动用了一切能够想到的方法攻城:制造云梯、冲车、抛石机,昼夜不停地猛攻。
面对如此恐怖的围城大军,城内军民难免恐慌。关键时刻,刺史赵犨站了出来。他召集全城军民,慷慨陈词:“我忠武军向来以忠义勇猛闻名天下!我陈州的将士亦是天下一等一的精锐!何况我赵家世代受陈州恩惠,享受朝廷俸禄,于此危难之际,我赵犨发誓,必与陈州城共存亡!”他目光如炬,扫视众人,“大丈夫生于乱世,正当于绝处求生!即便战死,也是为国尽忠,死得其所!难道不比向这些祸国殃民的贼寇屈膝投降、苟且偷生要强过百倍吗?!”最后,他厉声道:“今日起,有敢言降者,格杀勿论!”
这番掷地有声的誓言,极大地稳定了军心民心。赵犨并非空谈,他身先士卒,多次亲自率领精心挑选的精锐死士,突然打开城门,发起反冲击。这些出击往往选择敌军疲惫或松懈之时,猛冲猛打,屡次破坏黄巢军的攻城器械,斩杀其将领,屡挫敌军锐气后便迅速退回城中。
黄巢见强攻不下,反而连连受挫,越发愤怒。他竟然下令在陈州城北修建起临时的“宫殿”和百官衙署,摆出一副要在此地长期围困、安家落户的架势,誓要将陈州耗死、磨平。
围城战从中和三年(883年)六月开始,持续了漫长的时光,日历一页页翻过,秋去冬来,又至中和四年(884年)春。此时的中原大地,经多年战乱,早已赤地千里,民生凋敝,民间几乎没有任何粮食储备。
接下来的内容试了几次都审核不通过,就不写了。
陈州,就在这样内外交困、人间地狱般的环境中,如同一艘在血海狂涛中永不沉没的孤舟,在赵犨的坚强领导下,奇迹般地坚守着。
喜欢吴越霸业之这个钱镠不一般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吴越霸业之这个钱镠不一般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