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大本营作战办公室。
夜色已经深了,窗外一片寂静,桌上的台灯散发出黄色的光晕。
稻田正春陆军中将独自坐在桌前,指尖的香烟已经积了长长一截烟灰。
他的面前摊开的正是那份从满铁总部电传来《关于诺门罕战局之管见及潜在风险分析》的报告。
他阅读的很慢,仔细的看着报告上的每个字。
看到作者栏小林枫一郎这个名字,目光不由的一紧。
这是关东军宣传的战斗英雄,还是大连陆海冲突的罪魁祸首。
报告中的文字,没有什么过多的修饰,只有冰冷的数据和直白的推论。
苏军单日炮弹消耗量可达我军十倍以上....
坦克部队坦克部队突击纵深与步炮协同效率,已形成体系化优势....
朱可夫用兵,意在围歼,而非击溃....
报告上的每个字,都击打在他的身上,他猛地站起身,走到墙壁上那副巨大的远东军事地图前。
手指先是点在诺门罕那个不起眼的角落,然后缓缓向北移动,划过蒙古,最终落在标志着西伯利亚铁路粗壮的红线上。
那条线,是苏联恐怖的后勤运输能力。
他喃喃自语,声音有些沙哑。
“国力碾压...后勤差距....”
作为核心决策层的一员,他比谁都清楚日本国内的窘境。
钢铁短缺,石油依赖进口,为了维持战争已经是国内竭尽全力。
报告中将双方后勤能力进行对比,无情的将帝国的虚弱,显现出来。
他深吸了一口气,掐灭了烟头,拿起电话。
“通知佐藤、山崎、中村三位参谋,立刻到我办公室来,要秘密的。”
不到十分钟,三位他最信赖的心腹参谋悄无声息地聚集在他的办公室内。
当他们传阅那份报告时,反应与稻田初读时如出一辙,先是惊愕,随即是长时间的沉默,每个人的脸色都变得异常难看。
几个人低声互相交换了一下意见。
“这太悲观了!”
“但数据似乎没有错。”
“不得不承认,报告的分析在现实中是有可能出现的。”
讨论从初的讨论变成激烈的争辩。
但是越争论,他们越是发现,报告中的推论环环相扣,建立在无法反驳的数据基础上。
会议室内的气氛越来越沉重,最终所有人都沉默了。
报告中冷酷到近乎残酷的视角,与他们内心不敢触碰的担忧完全的吻合,甚至更为系统。
稻田中将环视了一圈沉默的下属,缓缓的开口。
“诸君,情感上我们难以接受,但是理智告诉我们,这份报告指出的问题,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
“这个叫小林枫一郎的曹长是个罕见的人才,对情报的分析有独特的洞察力,超越了整个关东军司令部的那些蠢材。”
他拿起报告,郑重的在封面的右上角盖了一个鲜红“甲级参考”的印章。
“将此报告列为最高机密,仅限于高层和核心人员传阅。”
就在稻田中将盖上印章的那一刻,遥远的诺门罕的天空,被成千上万道炮火光芒撕破。
目前诺门罕战役已经进入第三阶段。
日军新组建的第6军司令部里,荻州立兵中将看着沙盘,眉头紧锁。
他手中只有2.5万人,而要面对的,是正在塔木察格布拉格地区急速集结的苏联钢铁洪流。
与此同时,在他们的对面,朱可夫正以惊人的效率将第57特别军扩编成第1集团军。
这是一支规模空前的机械化大军,6万余名士兵,3个步兵师,摩托化第36师,机械化第5旅,以及整整7个装甲旅。
498辆坦克、346辆装甲车、542门大炮和515架飞机组成了令人窒息的武装力量。
铁路昼夜不停地轰鸣,将吨炮弹、6500吨炸弹、7000吨燃料和数千吨物资运抵前线。
20日凌晨,总攻开始。
苏军准备的炮火持续了整整三个小时。
成千上万吨炮弹如同暴雨般倾泻在日军阵地上,将土木工事夷为平地。
天刚蒙蒙亮,苏军的坦克集群就发起了冲锋。
日军阵地上,士兵们从被炸塌的工事中爬出,用工兵铲匆忙挖掘单兵掩体。
他们没有坦克,没有足够的火炮,甚至缺乏反坦克武器。
军官声嘶力竭地呐喊。
“顶住!为了天皇陛下!”
士兵们趴在弹坑里,用步枪和手榴弹对抗着苏军的钢铁洪流。
一辆t-26坦克碾过战壕,日军士兵抱着炸药包跃出,与坦克同归于尽。
这样的场景在战场的每一处都在上演。
24日,日军发起绝望的反击。
3000名步兵在没有炮火掩护的情况下发起冲锋。
他们高呼“板载”,挺着刺刀冲向苏军阵地。
迎接他们的是密集的机枪火力和炮火覆盖。
苏军的坦克随即出击,日军的反击在钢铁壁垒前撞得粉碎。
26日,合围完成。
日军第23师团被彻底包围。
苏军的炮火、坦克和飞机日夜不停地轰炸。
阵地上尸横遍野,第64联队长山县武光大佐被击毙,炮兵第13联队长伊势高秀大佐阵亡,71联队长森田彻大佐战死。
日军的22门加农炮全部被毁。
参谋的声音带着绝望。
“师团长阁下,我们被完全包围了!”
第23师团长小松原道太郎面色铁青。
他看着地图上越来越小的包围圈,知道大势已去。
在被轰炸11天后,弹尽粮绝的第23师团决定突围。
2000多名士兵用手榴弹开道,在夜色中发起决死冲锋。
“为了帝国,冲啊!”
士兵们如同潮水般涌向苏军的包围圈。
近战、白刃战、肉搏战...每一米突围的道路上都铺满了尸体。
就在关东军调集第2、第4、第7师团准备大规模反攻时,东京大本营的一纸命令阻止了行动。
欧洲局势急剧变化,日本不得不重新权衡战略重点。
历时135天的诺门罕战役以日军的惨败告终。
就在战火刚刚平息之际,苏联方面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大规模的宣传攻势。
莫斯科广播电台在晚间新闻中,以激昂的语调宣布。
英勇的红军战士们在诺门罕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日本侵略者遭到了沉重打击,他们的野心永远被埋葬在了这片土地上!
紧接着,《真理报》在头版刊登了一篇长篇报道,详细描述了这场战役的辉煌战果。
报道称,苏军仅以6,000多人的伤亡,就消灭了超过60,000名日军。
这个惊人的战损比例立即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英国《泰晤士报》的报道中写道。
如果苏联方面提供的数据属实,那么这无疑是现代战争史上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岛国军队似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惨败。
美国《纽约时报》则采取了更为谨慎的态度。
他们的报道中提到:虽然苏联方面宣称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但考虑到战场的地理位置和双方投入的兵力,这个数字是否准确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然而,面对如此轰动的,岛国方面却出人意料地保持了沉默。
东京官方只是简单地承认在边境地区发生了小规模冲突,并未对伤亡数字做出任何回应。
这种反常的沉默引发了国际社会的诸多猜测。
喜欢谍战:从军统特工到关东军新星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谍战:从军统特工到关东军新星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