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目光再次聚焦到虞氏身上,眼神中的鄙夷和了然几乎要溢出来。
这可是柳三小姐的亲表妹!难怪只揪着“被困”二字大做文章,对真正的始作俑者、渎职酿祸的柳家却只字不提!
一位当日也曾被困圆真寺、性情刚烈些的贵女再也忍不住,冷哼一声,扬声道:“圣人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有些人,专爱拾人牙慧,传播些无根无据的污糟话,德行有亏,实非君子所为!”她爹是国子监的,要问骂人不带脏字,她一个顶俩。
立刻便有其他贵女附和:“正是此理!哪有被坑害的人尚在心惊后怕,坑人害人者反倒振振有词、理所当然的道理?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陛下圣明烛照,已然杖责首恶,革职查办,以正视听!某些人还是收敛些吧!”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极有默契地不再提“圆真寺”具体如何,只纷纷赞扬陛下英明,惩罚了罪魁祸首。
这“首恶”指的是谁,不言而喻。
虞氏听着众人指桑骂槐,字字句句都像是在抽打她和柳家的脸面,直气得浑身发抖,头脑发热,也顾不得场合了,尖声道:“你们!你们这是含沙射影!我姑父……”
她话未说完,方才那位刚烈的贵女立刻抓住话头,故作惊讶地反问:“虞姑娘这是何意?陛下明旨裁决,罚的乃是渎职酿祸的安定侯。你口口声声‘含沙射影’,莫非是觉得……陛下的判罚不公?安定侯不该受此惩处?”
这一顶“质疑圣裁”的大帽子扣下来,虞氏吓得魂飞魄散,后面的话生生卡在喉咙里,脸色瞬间惨白如纸。
她再蠢再横,也不敢当众说出质疑皇帝判决的话来!
“我……我不是……我没有……”她语无伦次,在众人或嘲讽、或冰冷、或厌恶的目光注视下,再也无地自容,猛地一跺脚,也顾不上什么礼仪姿态,几乎是落荒而逃,挤开人群狼狈地消失了。
虞氏一走,刚才跟她一起说小话的人也臊得慌,没再多留。
庭院中碍眼的人一走,气氛霎时为之一清。方才还紧绷着、若有实质的空气,此刻仿佛也重新流动起来,带着园中清浅的花香。
几位方才出言相助的贵女相视一笑,默契地不再提那等扫兴之人、败兴之事,转而聊起近日京中时兴的花样,或是某家诗会上的佳句,言笑晏晏,一片和乐融融。
只是这园中的和乐,却拦不住话语的流传。
当日贵女们引经据典,将那搬弄是非的虞氏驳得哑口无言、落荒而逃的事,不出半日,便如同长了翅膀般,在京城各家的后宅悄然传开。
话传到那些也曾对“圆真寺被困”一事心存疑虑,甚至私下议论过的男人们耳中,滋味便有些复杂了。一些品性端方、要脸面的,脸上不免有些火辣辣的。
某位官员在家中书房踱步,对老妻叹道:“‘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连人家闺阁女子都深知此理,恪守‘非礼勿言’,我等读圣贤书的,反倒一时糊涂,妄加揣测,实在……有失体统。”
他想起自己前几日还在衙门里与人嘀咕,说那些女眷怕是名节有损,此刻只觉面上无光。
另一位在国子监任职的博士更是直接训诫家中子侄:“可见人云亦云最是要不得!蒋太保与京兆尹的邸报写得明明白白,救援及时,并未酿成更大祸事。尔等日后需得谨言慎行,明辨是非,莫要学那等长舌妇,徒惹人笑!”
这股反思的风气悄然蔓延,直接带来的变化,便是沉寂了许久的京城婚嫁市场,开始出现了松动的迹象。
既然那最骇人听闻的“名节有损”纯属子虚乌有,各家自然又开始重新掂量起那些曾被困圆真寺,但家世、品貌皆属上乘的贵女们。自家孩子总要议亲的!
然而,这刚燃起的一点火苗,还没来得及形成燎原之势,就被一盆冷水兜头浇下。
因为京中官媒皆因柳家婚事,竟不约而同地都“告病”了!
这一下,可把那些有意议亲的人家给气了个倒仰。
“又是柳家!”私下里,不知多少家主母摔碎了手中的茶盏,“他家女儿惹出的祸事,连累了多少好姑娘!如今好不容易风头过去些,他们倒好,直接让媒人躲了清净!这不是存心堵大家的路吗?”
骂归骂,亲事总不能一直拖着。无奈之下,各家只好舍弃了正式的官媒途径,转而寻相熟的朋友、亲戚,私下里往有意向的人家去探探口气。
这一探,便探出了更多的尴尬与懊悔。
其中最难受的,莫过于那些原本正议着亲,却因圆真寺流言而起意搁置的人家。
如今他们发现那流言纯属无稽之谈,便想着重续前缘,将断了的红线再捡起来。可对方府上却不再是之前那般好说话的态度了。
“哦?贵府如今又觉得我家女儿无碍了?”对方主母语气温和,话里的钉子却软中带硬,“当初流言初起,贵府急着撇清,连句准话都没有便冷了场。这议亲结两姓之好,讲究的是同甘共苦,贵府这般……只能同甘,不能共患难的做派,实在令人心寒。这亲家,不做也罢。”
碰了这样的软钉子,想议亲的一方自然是脸上无光,心中憋闷。
可又能如何?是自己理亏在先。
若是就此放弃,转头去寻别的人家议亲,却也并非易事。
京城圈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谁家与谁家议过亲,即便瞒得再紧,时日稍长,总能透出些蛛丝马迹。
精明的夫人们稍一打听,心里便如同明镜一般:“哦,他家原先不是正与某家议亲么?怎地又不成了?”再深究下去,那“因圆真寺流言而中途搁置”的旧事,便很难完全遮掩。
如此一来,这些人家不免陷入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窘境,心中对始作俑者柳家的怨气,便又如添了干柴的灶膛,烧得更旺了几分。
而这所有的怨怼,最终都隐隐指向了那个一切祸事的源头——安定侯府,以及那位至今仍不知自身错在何处的柳三小姐。
喜欢看,我豢养的前世仇家多可爱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看,我豢养的前世仇家多可爱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