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分院的竹楼刚飘起新一季的墨香,荆襄送来的急信就递到了苏砚微手中。信纸被水浸得发皱,字迹却透着绝望 —— 写信的是荆襄流民女子青禾,说当地连月暴雨,汉江决堤淹了万亩桑田,可乡绅周德发不仅私吞官府拨的治水款,还不准女子学画谋生,说 “女子该守着灶台,画纸不如锅铲有用”,若有人敢提画院,就被他的家丁赶去江边筑堤,不少女子都累倒在堤岸上。
“荆襄是桑蚕重地,女子多靠缫丝养蚕过活,水患一来,她们连活路都没了。” 苏砚微捏着信纸,指腹蹭过 “累倒在堤岸” 几个字,心里发紧。林墨刚把南疆的《蝶纹绣稿》整理好,闻言立刻道:“我跟您去!荆襄的桑田我见过,画成《水患桑田图》定能让官府重视,再说我还能教她们画桑蚕纹样,就算桑田淹了,靠绣品也能换粮!”
张丫也紧跟着打包织锦工具:“我去教她们把画稿转成织纹,之前蜀地的织娘靠新纹样赚了不少,荆襄的楚绣本就有名,加了新画稿肯定更抢手!”
出发前,苏砚微收到萧璟渊派人快马送来的荆襄舆图,图上用红笔圈出了汉江决堤的关键河段,还附了一张小纸条:“周德发与户部侍郎沾亲,需防他借势压人,我已让荆襄守军暗中接应,遇事可持此符调兵。” 符牌用玄铁打造,刻着 “靖王府” 三字,沉甸甸的,像他掌心的温度。
行至荆襄地界,沿途的景象比信里写的更惨 —— 汉江浑浊的水漫过田埂,泡烂的桑叶浮在水面,几个女子挽着裤腿在水里捞蚕茧,脸色惨白如纸。青禾就站在堤岸旁,穿着打补丁的蓝布裙,手里攥着一张画满蚕茧的草稿,见了苏砚微,眼泪立刻掉下来:“王妃娘娘,您看这桑田,再不治水,今年的蚕都活不成了!周乡绅还说,要把不愿筑堤的女子卖到外地去……”
苏砚微跟着青禾走到周德发的宅院外,就听见里面传来丝竹声。透过门缝,能看到周德发搂着姬妾喝酒,桌上摆着精致的桑蚕糕,而院外的流民却在啃树皮。她当即让林墨拿出画具,用 “焦墨快笔” 画下眼前的反差场景 —— 左侧是朱门酒肉,右侧是流民饿殍,中间用一道浑浊的江水隔开,江水边还画着几个累倒的女子,手里攥着没织完的楚绣。
“这画得送进宫!” 苏砚微让侍卫快马送画去京城,转头对青禾说,“你带我们去堤岸,先看看治水的关键处。”
堤岸边,周德发的家丁正拿着鞭子催女子筑堤。见苏砚微一行人过来,家丁头头叉着腰骂:“哪来的野女人,敢管周乡绅的事?再不走,把你们也绑去筑堤!”
苏砚微掏出玄铁符牌,冷声道:“靖王府办事,你也敢拦?” 家丁见符牌上的纹路,吓得腿一软,连滚带爬地跑回宅院报信。
周德发赶来时,苏砚微正和青禾查看堤岸的裂缝:“这堤用的都是碎土,连糯米汁都没掺,怎么挡得住洪水?官府拨的治水款呢?”
周德发揣着手,嬉皮笑脸:“王妃娘娘有所不知,荆襄穷,款子都用在赈灾上了。再说女子筑堤最省力,让她们多干点,也是为了她们的家。”
“为了她们的家?” 张丫拿出从流民那收来的桑蚕茧,“这些茧都泡烂了,女子们连自己的蚕都救不了,怎么顾家?你宅里的桑蚕糕,用的可是今年的新茧吧?”
周德发脸色一变,刚要狡辩,就见远处来了一队官兵 —— 是萧璟渊派来的荆襄守军。为首的校尉抱拳道:“奉靖王殿下令,协助王妃娘娘查治水款去向,若有人阻挠,先拿后奏!”
官兵在周德发的宅院和粮仓里搜出了大量银两和未开封的糯米,还有一本私账,上面记着 “治水款五千两,私吞四千两,买姬妾三百两”。周德发瘫在地上,嘴里还喊着 “我姐夫是户部侍郎,你们不能抓我”。
“就算你姐夫是尚书,也救不了你!” 苏砚微让人把私账和赃款收好,“这些银子,正好用来修堤和建画院。”
接下来几日,苏砚微一边组织官兵和百姓修堤,一边让林墨教女子画《桑蚕生长图》—— 图里详细画了蚕卵孵化、吐丝结茧的过程,还标注了防病虫害的方法,百姓们照着图养蚕,成活率比之前高了三成。张丫则教女子把画里的桑蚕、桑叶图案改成楚绣纹样,绣在绢帕和衣裙上,没想到刚拿到市集,就被商人抢着买。
青禾的绣品卖了半两银子,她拿着银子,红着眼眶给苏砚微磕了个头:“王妃娘娘,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以后我要跟着您学画,让寨里的姐妹都能靠自己吃饭!”
苏砚微扶起她,笑着说:“以后咱们就在荆襄开分院,让更多女子有学画的地方。”
分院选址在堤岸旁的旧驿站,萧璟渊特意让人送来一批防水的画案和 “防潮墨”,还附信说:“京城画院的西域女子画了《葡萄图》,用的是她们的矿物颜料,我已让人送些去荆襄,你试试用在楚绣上,或许有新效果。”
果然,西域颜料画的桑蚕,绣在绢帕上色彩鲜亮,连江南的商人都专程来荆襄采购。周德发的姐夫户部侍郎想求情,却被皇帝以 “纵容亲属贪腐” 为由贬了官,荆襄的百姓都拍手称快。
修堤完工那天,百姓们自发地在分院门口挂了块匾额,上面写着 “画济民生”。苏砚微站在匾额下,看着女子们在画院里认真画画的模样,心里满是感慨。林墨拿着刚画好的《新堤春耕图》,笑着说:“王妃娘娘,您看这画里的稻田和蚕桑,以后荆襄再也不怕水患了。”
苏砚微点头,望向远处的汉江 —— 江水已恢复清澈,岸边的桑田里,新栽的桑苗冒出了嫩芽。她知道,荆襄分院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还有岭南的瘴气、辽东的风雪,还有更多女子等着她去帮。
入夜,苏砚微坐在画案前,给萧璟渊回信。她在信里画了一幅小小的《荆襄分院图》,旁边写着:“堤已修好,画院已开,女子们都能靠画换粮了。待明年春天,咱们一起去岭南看看,听说那里的木棉花开得正好,适合画进新的纹样里。”
信寄出时,青禾送来一碗新煮的桑蚕粥:“王妃娘娘,您尝尝,用新收的蚕茧煮的,甜着呢。” 苏砚微接过粥,看着窗外的月光洒在画纸上,心里暖暖的。她知道,两千回的路还很长,但只要每一步都走得扎实,每一次都为女子多争取一分尊严,终有一天,天下女子都能握着画笔,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再也不用受困于灶台和偏见。
喜欢逆袭:庶女的开挂人生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逆袭:庶女的开挂人生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