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从现代穿越而来的博士们从最初的恐慌、抱怨,到冷静分析失败原因,最后在张翰博士(历史学家)的引导下,制定出一个融合了历史洞察、心理揣摩和自身优势(未来诗词)的精密求生计划。他们的行动从理想主义的“拯救国运”,转向了务实的“自我拯救”。
他们计划再次上疏,内容极具针对性,是一次精妙的战术调整:
从“危言耸听”到“具体献策”:
第一次上疏可能过于宏观,触及了太多既得利益集团。新奏疏将焦点从“全面改革”收缩到具体的军事预警和防御部署上。这显得更“务实”,减少了“攫取权位”的嫌疑,更像是在尽臣子的本分。
巧妙迎合朱友贞的猜忌心理:
提出“撤回攻打荆州的军队”,表面是加强襄州(湖北襄阳)和开封防务,深层逻辑是建议召回王晏球和夏鲁奇这两个手握五万精锐部队的将领,但这不能明说,否则会触怒朱友贞。他们将其包装成防范钟鹏举和晋军,这恰恰利用了朱友贞对武将和外藩的猜忌,更容易被接受。
后梁襄州的忠武节度使王檀、将领王琛一直在密谋推翻朱友贞。王晏球和夏鲁奇这两人率领的五万精锐部队到时既可以撤到襄州牵制忠武节度使王檀、将领王琛,也可以撤回到汴州,在朱友贞眼皮底下防范晋军的偷袭。
双重保险:诗词作为“投名状”。
针对朱友贞“好雅乐”的特点,每人附上一首未来的诗词,是极高明的策略:
身份洗白:将自己从“奇技淫巧的方士”重塑为“怀才不遇的文人雅士”,大大降低政治威胁性。
情感共鸣:用超越时代的艺术魅力直接打动朱友贞,满足其精神需求,建立超越功利的情感连接。
展示价值:这表明他们除了“火药”,还有作为“文学近臣”的潜在价值,提供了另一条生存路径。
经过一晚的努力,四人终于完成了任务。
《再陈梁晋对峙危局及应对疏》
臣等昧死再拜,谨献刍荛之言。今观天下之势,譬犹弈棋:晋贼据河朔之劲卒,挟沙陀之骁骑,其锋不可当久矣。李存勖枭雄之姿,每出奇兵,去岁杨刘之役已见其诈。当此危局,当效光武击陇望蜀之略,并力西向,先除腹心之患。
一曰固本清源。
襄樊重镇,固当留精卒万人,深沟高垒以为藩篱。然荆州之师劳师远征,已逾三纪,不若敕令班师,退保襄州或回撤京师编入禁军。如此可省转输之费,得生力之军,充作战略之援。昔曹操弃汉中而保襄樊,此谓知轻重也。
二曰重将权以专阃外。
王彦章勇冠三军,宜假以便宜之权,使其统铁骑五千为游军,伺机摧敌锋镝。刘鄩老成,当授以旌节,总领河防诸军事,沿河筑甬道、设烽燧,遇警则举火为号。如此则猛虎在山,藜藿不采。
三曰立策应之师。
可于滑州置行营,聚新撤之师并汴京屯军,得精甲三万,委亲信大将统之。平时训演,战时策应,若晋人出奇兵,则可半渡而击;若正面胶着,可衔枚疾进,捣其背腹。此孙膑“批亢捣虚”之遗意也。
四曰绝谗间以安军心。
比闻贺瓌与谢彦章不协,此危道也。昔燕惠疑乐毅而田单兴,赵括代廉颇而长平溃。伏愿陛下明发诏敕,申饬将帅协和,有敢造谣乱军者,虽贵必诛。
今晋人虽强,然有三危:悬军远斗,利在速战,其一也;河东饥馑,馈运不继,其二也;契丹窥伺,肘腋之患,其三也。我若持重养锐,俟彼师老,命彦章出德胜,遣奇兵袭晋阳,则大事可图。
社稷安危,在此一举。臣等刍荛之见,伏惟圣裁。
(注:此文言奏疏由专研五代文学的王杨博士采用唐代陆贽奏议体风格,力求简洁峻直,兼具骈散之美。文中“间道”暗指奇袭路线,“萧墙”喻内部祸患,符合五代公文用语习惯。)
此份奏疏主要的观点是:
一、战略收缩,集中兵力。
1.荆州撤军:将长期围攻荆州的军队主力撤回。
2.固守要地:放弃荆州,只在襄州等战略重镇再留精兵万人加强防守。
3.充实中央:将撤回的精锐编入禁军,作为战略预备队。
改变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节约后勤,集中力量对付主要威胁——晋。
二、人尽其才,授权名将。
1.用好王彦章:授予其自主指挥权,率精锐骑兵作为机动部队,主动出击,寻找战机。
2.用好刘鄩:授予其指挥全权,负责黄河防线,修建防御工事(甬道),完善预警系统(烽燧)。
发挥王彦章的进攻才能和刘鄩的防守特长,构建一道有纵深的、灵活的防御体系。
三、组建预备队,掌握主动权。
1.设立行营:在滑州建立前进基地。
2.组建策应军:整合撤回的部队和汴京守军,组成一支3万人的精锐预备队。
3.灵活运用:这支军队既可阻击晋军奇袭,也可在正面战场僵持时投入战斗,攻击晋军薄弱环节。
改变被动挨打的态势,拥有一支可以决定战局走向的战略反击力量。
四、杜绝内耗,稳定军心。
1.预警内部矛盾:明确指出贺瓌与谢彦章将帅不和的巨大风险。
2.请求皇帝干预:希望皇帝下诏,严厉申饬将领团结,严惩散布谣言、挑拨离间者。
防止自毁长城,避免因内部猜忌导致防线崩溃。这是极具前瞻性的警告。
奏疏的总体战略评估与展望。
对敌方(晋)的弱点分析:
利于速战:晋军劳师远征,利于速战,梁可以“持久战”应对。
后勤压力:晋军根据地河东地区有饥荒,后勤补给困难。
外患威胁:契丹在侧后方对晋构成威胁。
最终战略构想:
通过成功的防御消耗晋军锐气后,转入反攻。命令王彦章从德胜渡等地出击,同时派遣奇兵偷袭晋国都城晋阳(古晋阳城就是今天山西省太原市的晋源区,而非现太原市的中心城区),从而一举扭转战略局势。
这份奏疏是一份符合当时军事逻辑的、非常高水平的战略规划。它精准地指出了梁军事失败的核心问题(兵力分散、将帅不和、汴京兵力空虚、缺乏战略预备队),并提出了极具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尤其是预警将帅不和和提防敌方奇袭,直接预判了后来导致后梁灭亡的关键事件,展现了“穿越者”的未卜先知。
五代政权更迭的典型模式:内部分裂+外部奇袭=迅速崩溃。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朱友贞的梁国、王衍的蜀国都是如此迅速崩溃的。
喜欢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