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时间钟鹏举除了抽部分时间来医馆坐诊外,还在工场指挥钟华昌等把曲辕犁和代耕架试制出来的样品进行改进,另外督促战舰的建造。
某日族长钟良泉抽空约好自己的四弟钟良拔及其儿子一起来到族里的议事堂,眉宇之间带着的淡淡忧郁的钟鹏举早已在此等候多时。
对于钟鹏举来说,这是第三次见到自己这位八公了,第一次见面是在宗亲聚餐上,那时已经制造出牛车,他后来帮忙把牛车推广到周边州县和杨吴的核心统治区江淮地区。第二次见面是推出灌溉农具的时候,他也热心地帮忙贩卖到江县各地。
即使是第三次见到八叔公,钟鹏举心里也不由得暗暗称赞,自己家族里面有这样的一号人物,的确是一件幸事。
只见他站在那里,身材高大魁梧,肩宽背厚,宛如一棵苍松,身姿挺拔。
他头戴一顶黑色的皮帽,帽檐下露出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每一根发丝都仿佛在诉说着他对细节的执着。他的脸庞线条和族长等几兄弟一样硬朗,高挺的鼻梁和浓重的眉毛,给人一种坚毅果断的感觉。
他身上穿着一件深紫色的绸缎长衫,与他身上的气质相得益彰,彰显着他的财富与地位。
他微微上扬的嘴角透露出一种自信和狡黠,仿佛世间的一切交易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钟良拔的儿子钟华锋大约二十几岁,他的眼睛圆而明亮,眼眸中时常闪烁着灵动的光芒,像是藏着无数的生意经和计谋。
钟鹏举向他们了解现在南北方各国和各个政权的经济、商贸、税赋和政治情况。
他们知道目前鹏举注意力集中在农具这一块,对民用消费品还不那么上心,但他们知道他即将在日常用品方面会有新的计划。所以对鹏举很详细地介绍了他们了解到的情况。
关于北方的经济情况。
最近这二十几年以来,按钟鹏举的理解即公元八百八十几年以来,相当于夏国唐末。
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因长期混战而严重破坏。如中原地区实力最为强大的军阀集团蔡州秦宗权所到之处,肆意烧杀,千里没有人烟。时任宣武节度使朱温与感化节度使时溥连年交战,徐、泗、濠三州人民不能耕作。
朱温战败河北刘仁恭时,自魏州至沧州五百里内死尸遍地,其中定州一战,就杀死了六万多人。
(后)梁与晋之间连年战争,使今晋南豫北不少地方“里无麦禾,邑无烟火”。梁还数度决开黄河以阻挡晋兵,致使今河南、山东广大地区洪水泛滥。繁荣的洛阳迭经战乱,变成了瓦砾堆,荆棘丛生,在籍的民户还不满一百户。
华北平原地区又不断遭受契丹侵扰,卢龙镇所属诸州均遭摧残。契丹骑兵深入中原内地,所过之处焚掠一空,千里内“民物殆尽”。开封至洛阳数百里间人烟稀少相州民被杀死十余万人。
北方在最近长达六七十年内,大小战事不停。华北地区的兵役和各种劳役异常繁重。统治者视人命如草芥,无辜群众常遭惨杀。
战争破坏和苛重赋役促使人民数以万计饿死或流徙他处。如北方十二州,原有二十八万户,经过数十年地战争现仅有三万余户,约为原来户口的八分之一。而南方十国所在地区已有二百三十万户,这显示了南方农业经济已有长足的进步。
钟鹏举听到这里,作为现代人也感到很悲伤。
每到一个皇朝的末期都会大乱,周而复始。人类历史为什么会循环,因为人的生命有限,记忆有限,太阳下没有新鲜事,前人有之,后必再有,前人行之,后必再行。
有人说过夏国没有历史,只有皇朝的轮回,从起点又轮回到起点,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夏国历史五千年,勉强接近300年的皇朝,只有宋唐明清四个。任何王朝的覆灭,都在干同一件事,杀光前朝食利阶层和家奴走狗,统管前朝子民。
况且这是一个南北分裂了五六百年的年代,老百姓在乱世中真是命比泥还要贱。
老百姓最怕的就是饥饿、战争和瘟疫。
在封建王朝,皇族的血统,就是其权力来源,权力由四部分组成:皇族,宦官,外戚,家奴(官吏士绅)和走狗,所谓的改朝换代,就是消灭这四种人。
老百姓永远是饥饿、战争和瘟疫的主要受害者。
八公钟良拔见钟鹏举听他讲到战争的残酷和带来的深重灾难和痛苦时面上露出痛苦的表情,放缓语速继续陈述。
关于南方的经济情况。
最近这六七十年,南方虽也不免遭到战争的破坏,但在十国时期,虽然政权更迭,但重大战事较少,政局也较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自汉魏六朝以来,成都平原和太湖流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蜀地富庶,(前、后)蜀时内部相对稳定,又注意兴修水利,“广事耕垦”。褒中一带还兴办了屯田,农业生产比较发达。
杨吴、吴越所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大批荒地得到了开垦。吴越在浙东沿海虽然饱受海潮侵袭,但通过募民开垦荒田,免徵田税,使钱塘成为东南的富庶地区。
过去,福建地区生产落后。王氏兄弟(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人,他们被称为“开闽三王”)进据以后,注意保境息民,宽刑薄赋,劝民农桑,进一步发展茶叶生产,又奖励海上贸易,使福建经济面貌大为改观。
自(东)晋南朝以来,湘江中下游地区的生产已有一定发展。马殷(南楚的开国君王)进据湖南后,对湘中、湘西的开发又取得新的成就,粮食产量显着增加,茶业也有一定的发展。楚国令百姓植桑养蚕充做赋税,又开始种植棉花。
钟鹏举听闻楚国开始种植棉花,眼前一亮,楚国种棉与自己的猜想合拍,看来南方种植棉花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不用担心原材料的问题。
最近这六七十年,北方大乱,不少人以“岭外最远,可以避地”,迁至(南)汉统治地区。“五十年来,岭表无事”,长期安定的环境有利于发展生产,府库逐渐充实。州县的设置常和所在地区人口的增加、生产的发展密切相关。
听到此处,钟鹏举不禁为岭南的遭遇感到些许安慰,而原主的亲人有可能也是迁往岭南了。
族长讲过原主的亲人去投靠两位姐夫时,突遇其家族遭遇变故,仓促间可能随两位姐夫的族人南迁岭南了。
到目前为止,南北新置五十九县,绝大部分是在南方,如蜀置五县,吴越设五县,闽增设十三县,唐新置二十六县。
诸国混战虽然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但社会生产仍未中断。即使在华北地区,(后)梁等建国初都曾分别采取某些恢复生产的措施。手工业如纺织、造纸、制茶、晒煮盐等生产也有所发展。
关于南北的商业贸易情况。
由于诸国林立,兵祸连年,商贸往来受到了严重影响。如蜀国法令规定:“不许奇货东出”。(后)梁曾规定贩运食盐不得逾越漳河。但是,通商贸易、互通有无是大势所趋。华北需要的茶叶经常通过商人南来贩运,南方茶商的行踪也远至河南、河北,他们贩卖茶叶,买回缯纩、战马。
江南人所需的一部分食盐也依赖华北供应。北方诸国从契丹、回鹘、党项买马,蜀向西边各少数族买马。南方的吴越、楚、(南)汉等国以进贡方式和北方进行贸易。
吴越、闽国与北方的贸易主要是通过海路。对外贸易也很兴旺,东自高丽、日本,西至大食,南及占城、三佛齐,都有商业往来。明州、福州、泉州、广州都是外贸重要港口。
吴越、杨吴从海外输入“猛火油”使用,还从海道再输往契丹。
听到“猛火油”三个字,钟鹏举心里不由得咯噔了一下,真巧,自己下一步计划里就有使用它作为火攻武器的计划。但他并没有太多的表示,只是问了一下从海外输入的数量和价格。
关于南北各国的赋税。
目前这个时期的赋役徵敛还是相当苛重。现时,各国仍沿用两税法,夏秋两徵。各国时常检核农民的现垦耕地,据以确定岁租额。但官吏和地主往往相互勾结,以致赋税负担贫富不均。额外收耗名目繁多。
官府规定收耗数额是每斗税谷加收一升,(后)汉时增至两升雀鼠耗是每斗加收两升。雀鼠耗是指在征收粮食等实物税时,以被雀鼠损耗为借口而额外加征的部分。这同样是一种在正常赋税之外的附加税。
说到耗,钟鹏举不禁想起,明清时的“火耗”。比如百姓缴纳赋税时交的是碎银,官府要将其铸成大锭上缴,宣称每两银子有几分的损耗,就会多收这几分作为火耗。清初,火耗不断加重,有的地方每两正税加征火耗达二三钱,甚至四五钱。
有的官府大斗收进,小斗输出,结果百姓每输一石租须纳一石八斗粮。有时国家甚至向农民“预借”夏秋税,有的官府在饥荒和蝗灾之年,仍分派使臣到处搜刮民谷,逼使数十万民众饿死,流亡不可胜数。
两税以外,还有按人徵收的丁口钱、盐钱按亩摊派的麴钱(酒曲税)、农器钱、牛皮税等又有盐铁税、茶税、屋税、鞋钱等杂税。州郡官吏常常增益赋调,县吏向里胥(古代基层的小吏)厚敛,里胥便重徵于民,名目繁杂,税率屡增。随着商贸的发展,各国多重徵商税,并有过税(针对行商的流通税)和住税(针对坐商的交易税或营业税)之分。钟鹏举听到这里心情十分沉重,他知道这种办法后来为北宋所沿袭。
(备注:关于牛皮税。牛皮在古代用途广泛,是制造甲胄、兵器、皮绳等军事装备和生产工具的重要原材料。随着军事活动和生产的需要,政府为了保证牛皮的供应,便开始征收牛皮税。初期,百姓需要将一定比例的牛皮缴纳给官府。后来,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实行了 “牛皮钱” 的征收方式,即不再直接征收牛皮,而是让百姓缴纳一定的货币来代替牛皮。例如,根据牲畜的数量或价值,规定每户应缴纳的牛皮钱数额。)
关于南北各国政权的状况。
钟鹏举根据八叔公钟良拔两父子的讲述,结合自己的纪年方法,大概推出现在是918年,917年,当时主要的国家和割据政权有:
梁:907年,朱温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917年时后梁在位皇帝是末帝朱友贞,后梁统治区域包括中原大部分地区。
岐:李茂贞所建,虽未正式称帝建国,但实际处于割据状态,以凤翔为中心,统治今陕西、甘肃等部分地区。
汉:917年,刘?在番禺(广州)称帝,国号大越,次年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
吴越:907年,钱镠被后梁太祖朱温封为吴越王,吴越国建立。在钱镠的统治下,吴越国以杭州为中心,统治着今浙江、上海及江苏、福建部分地区。
蜀:907年,王建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前蜀。前蜀统治区域涵盖今四川、陕西、甘肃、湖北等部分地区,917年时在位皇帝是王建。
楚:907年,马殷被后梁太祖朱温封为楚王,以潭州(湖南长沙)为中心,建立楚国,统治着今湖南全境及广西、贵州部分地区。
闽:909年,王审知被后梁太祖朱温封为闽王,以福州为中心,建立闽国,统治着今福建地区。
荆南:907年,高季兴被后梁太祖朱温任命为荆南节度使,以江陵为中心,统治着今湖北荆州一带。
(杨)吴:902年,杨行密被封为吴王,尚未称帝,以扬州为中心,统治着今江苏、安徽、江西等部分地区。917年时吴国名义掌权者为杨行密次子杨隆演,实际权力掌握在徐温、徐知诰两父子手上。
此外,还有北方的契丹(辽),在916年耶律阿保机已经称帝。
族长笑着说:“八弟好早时候就是先主钟传做商贩时的学徒,跟着他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只不过当前已经失去了庇护,江河日下。侄孙你想经商的话,大可与你八叔公合作,有他帮你打理,省却很多你自己去摸索的时间和精力。”
钟鹏举沉吟了一下,“谦虚”地说:“两位叔公,不是我大言不惭,其实我的图谋是很大的。我的确想组建属于自己的商队,经销我自己发明创造出来的林林种种商品。不瞒你们说,只要我忙得过来,我开发的各种商品可以不下上千种,涵盖农业和工业,当然目前我只能开发数十种利润高的。再说得夸张一点,我不单是要把生意做到五湖四海,还要做到数千乃至一两万里以外的大陆。”
八叔公两父子望着口出狂言的钟鹏举,竟气得有点喘不过气来。他温温吞吞的外表与他内心的狂妄完全对不上!
难道这就是带来天地异象的狂人,这么狂妄。
钟华锋毕竟也是年轻人,他忍不住大声地质疑道:“阿仔,到目前为止,我不知道你狂妄的本钱在哪里,你是有很多不错的想法,并且能使之变成现实,这点谁都不会否认。你能写诗,能做工具,能炼铁炼钢,能看病,甚至还能领兵打仗,你与以前相比简直判若两人。但你说你能做出不下千种商品,还能把生意做到一两万里以外,这未免太不自量力了吧。”
看到自己的这位阿叔把自己的乳名也说了出来,钟鹏举不禁微笑了起来。
钟华锋虽然比钟鹏举大一点,但按辈分他是钟鹏举的叔叔。他以前在愚笨懦弱的钟鹏举面前那是趾高气扬惯了的。因为他家比较富有,再加上十几岁便跟父亲钟良拔走南闯北,做人做事那是相当的机灵。
钟鹏举不想在自己人面前兜圈子。
他直接伸出五根指头,晃了晃,平静地说道:“我不想多费口舌,阿叔你质疑的这些留待时间来验证吧,我有些计划不宜太早暴露出来。这个世界对我来说与一张白纸无异,我可以在上面做很多文章。这样吧,我先拿出我的诚意和底气,可以出这个数,先建立自己的商队和贩卖我们自己制造的部分生铁、牛车和农具。八公你要先贩卖一些你认为利润比较丰厚的商品,以商养商,快速产生现金流。另外我会对账房进行培训,采用我的做账方法。”
钟华锋气得笑了起来,不屑地说:“五十两还是五百两?”
钟鹏举摇了摇头。
这会轮到八叔公不解了,轻声地问:“五千两?”
钟鹏举不置可否。
八公父子两人见状,只有选择闭嘴,虽然他们百思不得其解他那六千两不是花掉了一千千六百两了吗?怎么他还可以拿出五千两?但谁有五千两白银,谁都会赢得别人的敬畏。
钟鹏举喝了一口茶水,又苦又涩,差点要吐出来,他淡然地说:“象我刚才喝的这杯茶,不是我想冒犯叔公,说句得罪的话,这样的茶叶就是一文钱一斤我也不要,但我有加工技术可以使这些普通的茶叶由20-50文一斤卖高到数倍,乃至十几倍。我们可以不直接种茶,把原产地的茶叶收购过来,经我过我的深加工和包装,按五六倍的利润卖出去也不是很难的事。”
说话时,他的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抹自信的浅笑,那笑容里没有丝毫的傲慢,却满是对自己观点的笃定。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一字一句清晰地从他口中吐出,每一个音节都仿佛带着穿透人心的力量,回荡在空气中,不容人有半点质疑。
八叔公两父子听到钟鹏举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大家一时之间好像也找不到理由来反驳他。
钟鹏举微微昂起头,下颌扬起一个恰到好处的角度,他眼神如炬,目光坚定地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仿佛在向他们宣告他的信心是不可不容动摇的。
大家沉默了一会。
钟鹏举愧疚地说:“八叔公,刚才我失言了,不必介怀。我的优势是我有技术和有资本,你的优势是懂市场和有经验有网络有人脉,对于市场我是有很多东西要向你学习的。”
八叔公钟良拔回过神来,连连点头。
“我准备先注资5000两组建商队和开始贩卖一些高利润的商品,我的商队将有车队、武装护卫和船队等组成。近期你负责配置相应的人员,我负责开设工场,建造码头、仓库,组建武装护卫队、车队和船队。”钟鹏举慢条斯理地说道。
五千两,果然好大的手笔,这下把八叔公两父子镇住了。
莫说五千两现银,就是两千两,八叔公他自己也拿不出来。
五千两足够组织一支庞大的长途贩卖商队了,从事海内外贸易。
钟鹏举神情凝重地接着说:“八公,我下面主要讲三个问题。现在最紧迫的是你想办法一个月内购买大量的猛火油,或者打探那里有自然冒出的可以点燃的黑油。我记得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提到‘高奴,有洧水,可燃’,或者陕西酒泉延寿县那里也可能有。猛火油宜用不同的商号,多批次,每次少量购买,不要引起我们周边国家的注意。”
“除了猛火油,最紧迫是我还需要大量的硝石和硫磺。在四川、陕西、山西等地区都有硝石矿的存在,而硫磺在山东、河南以及一些沿海地区或盐碱地等都有产出,不过硫磺最多的地方在东瀛;硫磺在医药方面也有应用。我在济世医馆已经用过硫磺,但没看到有硝石,医学家们认为硝石和硫磺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用于治疗一些疾病,如硫磺可用于治疗皮肤病、疥疮等,硝石在一些方剂中也有使用,用于清热泻火等。这两样东西务必要于十几二十日内买到手。”
“另外不知道硝石和硫磺是否已经开始应用于军事领域?主要是用来制造火药武器。例如,在一些攻城战或水战中,已经出现了使用火药制造的火器,如“飞火”等。”
“飞火”就是将硝石、硫磺与其他物质混合制成火药,然后用于燃烧或爆炸。但钟鹏举不能说出来,即使是面对自己这一房的人。
八叔公钟良拔神情肯定地说:“济世医馆的药材也是通过我的渠道购买的。这两样物品都已经有了,我可以通过药材购买的渠道购买。至于你说的‘飞火’我还没有听说过。”
钟鹏举高兴地点了点头,继续说道:“第二就是在每造粮食丰收时可以以低价从各地收购一些小麦和稻谷储存起来;近期吴、吴越、闽、楚、汉、荆南和蜀等政权都城的商铺、瓷窑、矿产和茶园等可以适当关注,何时买入等我通知。特别是要重点关注金银铜铁铅等矿产资源,我自己知道有些国家矿产资源的大概位置,大部分都是还未开采的,等我研发出这些矿山机械后才可以开始考虑买进这些荒山野岭。”
“另外,我就刚才所说的补充一点。我们日后不单只做行商,也做坐商,销售我们自己生产的利润很高的商品,这些产品可能不会假手于人,而是我们自己也要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和网络。所以我会在适当时机提醒你准备在合适的地点购买商铺。”
“第三是通过对外贸易渠道收集一些高热量的粮食作物的种子或根茎,如红薯、马铃薯、木薯、花生等,这些作物在目前我们还没有种植,但海外的一些国家可能已经有种植,等下我把它们的形状画出来并把他们的原产地写出来给你。另外想办法从占城买数十石稻谷,我另有用途,这种水稻叫占城稻,可能在闽国的福、泉、兴化、漳等州也有种植了。”
钟鹏举在那个世界知道占城稻原产于印支半岛,在越南中南部的占城一带广泛种植。占城稻以其耐旱、早熟、适应性强等特点,在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耕作条件下得以培育和发展。唐末五代时期,占城稻因闽商往返交趾(今越南境内)、占城(今中南半岛境内)、真腊(今柬埔寨境内)等地贸易,被携带进入中国福、泉、兴化、漳等州种植。由此可以推断,在五代十国时期,占城稻在越南已经存在并被广泛种植。
“另外我比较紧迫的要的十匹马、黄连、黄芩和白头翁等药材你已经买回来了,我想种植的黄花篙、奎宁树和曼陀罗等药材你也买回来了,麻烦你继续购买。马匹的话继续买,优质的战马买七十二匹,普通战马再买一百五十二匹,加上原来买的十匹,先凑够二百四十匹,我要组织一个连一百二十人的骑兵,你可以用粮食、工场生产的生铁和茶叶与其交换。你甚至可以考虑我们买个马场或建一个马场。”
钟鹏举说完这三点,见八叔公两父子听起来有些不明所以,但也不作过多的解释。
在蒸汽驱动的车辆还未出现之前,陆地主要的快速的交通工具不得不依赖马匹。
他重点补充道:“本道范围内的抚州临川、饶州乐平、信州上饶和虔州于都、瑞金等地据记载有金矿;饶州乐平银山、抚州临川、信州铅山、弋阳等地有银矿;洪州在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上记载有铜坑,袁州同样据上述典籍记载有铜坑,饶州有铜坑3处,信州有铜坑1处。你们去了解这些矿藏是否在开采,是否可以入股?还没有开采的,我们想办法把矿藏所在地连同附近的土地都买下来。”
“这个时期战乱频繁,政权更迭不断,各国在矿产管理上难以像统一王朝那样建立起严密的管控体系。一些地区的统治者为了增加财政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对民间矿产开采采取了相对宽松的政策,允许民间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矿产开采。”
“现时的社会动荡使得一些流民、无地农民等为了生计,会冒险私自开采一些小型矿脉或在官府管控薄弱的地区进行矿产开采活动。同时,一些民间商人或地方豪强也可能凭借自身的财力和势力,参与到矿产开采中,与官府形成一定的利益博弈。”
“入股?”
“就是合作经营,具体地说,就是我可以带资金、带机械和带技术入股,我要占一半或以上的份额,我要掌控话事权。单个矿可以投资数千两到一万两白银之间,如果优质大矿,我投两三万两都可以。”
单个矿都可以投资数千两到一万两白银,甚至是几万两,那意思就是钟鹏举的资金是还可以投资几个矿都没有问题的。这又把八叔公两父子吓住了。
这么多的资金从何而来?五千两白银已经是富甲一方了,更加不用说拥有几万两了。但听钟鹏举的语气,他拥有的不仅仅是几万两哦。
单凭外表,任何人都无法把他与有钱联系在一起。
眼前这个侄孙高深莫测,一段时间不见都要重新认识重新评估才行。
钟良拔虽然是传统商人,但毕竟见多识广,他对自己侄孙的想法是猜测得到多少的,既然钟鹏举不愿意展开来讲,他也不便多问。
钟鹏举是他见过的人里面最独特的一个。
钟鹏举一直细心观察八叔公两父子的表情,知道他们心中充满疑惑,最后只好适当解释一下,如果不解释的话又怕他们执行不到位。
他神情严肃地说:“两位叔公和阿叔,大家都不是外人,我敞开一点说吧。一买猛火油是为制造火器,用以自保;二储备粮食和药材是为了对付未来可能要发生的天灾和瘟疫,未雨绸缪;三采油和采矿是为了以后的大发展,未来的发展离不开这两样,我要把握先机;四买马是为壮大自己的自保力量。请大家为我保密。”
钟鹏举讲完,思索了一会,补充道:“为支持本地区的春耕,八公可以考虑建一个较大规模的耕牛交易市场,辐射周边的国家和地区不知道是否可行?可行的话你就可以去筹办。我们做事的原则就是要利人利己。”
八公钟良拔沉吟了一下,回答道:“可行,据我所知,利润不错。南方各国重视农业,如吴越、吴所在的江淮地区,本身富庶,农业基础好,对耕牛需求大,以提高生产效率、开垦更多土地。两湖地区的楚和荆南,是新兴经济区,发展速度快,也需要耕牛来推动农业发展。川蜀地区有都江堰,农业条件优越,蜀国统治时,粮价低廉,农业生产活跃,耕牛是重要生产资料。闽广地区的汉和闽,推行宽松的农业政策,随着水稻复种等技术的推广,增加了对耕牛的需求。”
钟华锋听了钟鹏举的话,心里越来越明朗了,自己这个侄子所图甚大,已非吴下阿蒙,当刮目相看。
族长钟良泉一直都不插话,凭他的经验,他也是大概知道自己侄孙的意图的,他见钟鹏举原来也没有作过多的解释,所以他也没有多说。总的来说,他认为钟鹏举是个很有抱负、很有远见的人。
他在听的过程中,心里时不时叹道,钟鹏举的确有超出同龄人的果敢和成熟。
目前这个侄孙是越来越向那个导致天地异象的传言靠拢了。
喜欢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