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一周的晴好天气让水坝建设进度远超预期,坝体已浇筑到 8 米高度,站在坝顶能清晰看到下游河道的走向。这天清晨,林舟像往常一样来到施工现场巡查,刚走上坝体,就听到张磊焦急的呼喊声。他快步走过去,只见张磊蹲在坝体迎水面,手指着一处刚浇筑完成的混凝土表面,眉头拧成了疙瘩。
“林队,你看这里!” 张磊指着混凝土表面细小的裂纹,声音里带着担忧,“昨晚下了场小雨,上游水流速度加快,今天一早我就发现迎水面底部出现了这些裂纹,虽然现在还很细,但要是不及时处理,等水库蓄水后,水流长期冲击,裂纹肯定会扩大,到时候坝体安全就成问题了。”
林舟蹲下身,用手触摸着裂纹,指尖能感受到细微的凹陷。他抬头看向上游,河水正顺着河道缓缓流淌,看似平缓的水流,在坝体底部却形成了微弱的漩涡 —— 正是这些漩涡产生的局部冲击力,让刚凝固不久的混凝土出现了损伤。“看来我们之前低估了水流冲击的影响。” 林舟站起身,心里暗自琢磨,“普通水坝会在迎水面设置消力坎或护坦来分散水流冲击力,咱们的水坝用了万倍混凝土,本以为强度足够,没想到还是出现了问题。”
很快,李虎、老王和老郑也赶到了现场。看着坝体上的裂纹,所有人都沉默了 —— 要是水流冲击问题不解决,就算水坝建成,也无法长期安全运行。“要不咱们在迎水面加砌一层钢筋网,再涂抹一层高强度防渗涂料?” 李虎率先提出建议,他觉得增加防护层能增强坝体的抗冲击能力。
老王却摇了摇头:“普通钢筋网恐怕不行,水流长期冲击会导致钢筋网锈蚀,反而影响坝体结构。而且涂料只能起到防渗作用,无法分散水流的冲击力,治标不治本。”
张磊拿出地质锤,在坝体底部敲了敲,仔细观察着混凝土的质地:“根据我之前学的水力知识,水流冲击产生的能量主要集中在坝体底部和拐角处,咱们得想办法分散这些能量,比如在坝体迎水面设置‘流线型导流面’,让水流顺着导流面流动,减少局部冲击力;同时在坝体底部修建‘消力池’,让水流进入消力池后形成漩涡,消耗掉大部分能量。”
林舟眼前一亮,张磊的建议和他脑海里签到获得的水力知识不谋而合。他立刻拿出平板电脑,调出小型水坝的水力设计图纸,指着上面的消力池和导流面示意图:“张磊说得对,咱们不仅要建消力池,还要在导流面使用万倍特种钢材制作的防护板,这种钢材的抗冲击强度是普通钢材的 5 倍,而且耐腐蚀性强,能长期承受水流冲击。”
老王接过平板电脑,看着图纸上的设计细节:“万倍特种钢材没问题,咱们的具现车间能生产出符合要求的防护板。不过消力池的建设需要挖掘坝体下游的河床,会影响当前的施工进度,而且消力池的尺寸和深度需要根据水流速度精确计算,不能有半点差错。”
“进度可以适当调整,但安全必须保证!” 林舟坚定地说,“张磊,你负责计算消力池的尺寸和导流面的弧度,结合上游的水文数据,确保设计方案能有效分散水流冲击力;老王,你带领技术组具现特种钢材防护板和消力池所需的混凝土构件,防护板的厚度和强度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李虎,你组织施工队伍,先对已出现裂纹的部位进行修补,再开始消力池和导流面的施工;老郑,你负责调配建材和设备,确保施工物资供应充足。”
分工明确后,所有人立刻行动起来。张磊带着勘探组队员,拿着水文监测仪在河道里忙碌 —— 他们需要测量不同时间段的水流速度、水位变化和水流方向,为消力池设计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撑。经过一天的测量,张磊计算出消力池的长度应为 20 米,宽度 15 米,深度 3 米,这样才能确保水流进入消力池后,能量消耗率达到 80% 以上;导流面的弧度则设计为 120 度,能最大限度减少水流对坝体的局部冲击。
老王的技术组也开始了特种钢材防护板的具现工作。他们在具现舱中加入了钛元素和稀土元素,让防护板的抗冲击强度达到 3000mpa,同时在防护板表面做了 “纳米陶瓷涂层”,进一步增强耐腐蚀性。经过反复调试,第一批防护板终于具现完成 —— 每块防护板长 2 米,宽 1 米,厚 5 厘米,重量仅 80 公斤,既轻便又坚固。
李虎则带领施工队伍,开始对坝体裂纹进行修补。他们先用高压水枪清理裂纹表面的灰尘和杂物,再将万倍具现的 “高强度修补剂” 注入裂纹中,这种修补剂能在 30 分钟内凝固,强度与周围混凝土一致;修补完成后,再在迎水面铺设一层钢丝网,为后续安装防护板做准备。
消力池的施工是最艰巨的任务。施工队员们需要在坝体下游的河床中挖掘出 20 米长、15 米宽、3 米深的坑洞,赤漠的河床土壤坚硬,还夹杂着大量碎石,普通挖掘机根本无法快速挖掘。老郑得知后,立刻从基地调配了两台 “万倍具现的重型挖掘机”,这种挖掘机的铲斗采用特种钢材制作,挖掘效率是普通挖掘机的 3 倍,很快就打开了施工局面。
在挖掘消力池的过程中,队员们还遇到了一个难题 —— 河床下 3 米处有一层坚硬的花岗岩,挖掘机的铲斗根本无法穿透。张磊赶到现场后,建议采用 “爆破法” 破碎花岗岩,但爆破需要精确控制药量,避免影响已建成的坝体结构。李虎立刻联系基地的爆破专家,制定了详细的爆破方案:采用小药量分次爆破,每次爆破后都用地质雷达检测坝体的稳定性,确保万无一失。
经过三天的努力,消力池终于挖掘完成。接下来是安装导流面防护板和浇筑消力池混凝土。施工队员们用起重机将特种钢材防护板吊到坝体迎水面,按照设计好的弧度拼接固定,防护板之间的缝隙用万倍混凝土填充,确保水流不会渗入;消力池则采用 “分层浇筑法”,每层浇筑 30 厘米厚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用振捣器反复振捣,增强混凝土的密实度。
林舟每天都在施工现场盯着,生怕出现任何差错。有一次,施工队员在安装防护板时,因角度偏差导致两块防护板之间的缝隙过大,林舟发现后,立刻要求拆除重新安装。“导流面的弧度必须精确,差 1 度都可能影响水流的走向,导致局部冲击力增大。” 林舟严肃地对施工队员说,“咱们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来。”
经过十天的紧张施工,消力池和导流面终于建设完成。看着坝体迎水面光滑的流线型导流面,底部宽敞的消力池,所有人都松了口气。为了测试加固效果,李虎特意组织了一场 “水流冲击试验”—— 用抽水机将河水抽到坝体迎水面,模拟水库蓄水后的水流状态。
试验开始后,水流顺着导流面缓缓流下,平稳地进入消力池,在消力池中形成了有序的漩涡,没有对坝体底部造成明显冲击。张磊拿着水流测速仪,在消力池出口处测量水流速度:“水流速度从每秒 1.5 米降到了每秒 0.5 米,能量消耗率达到了 85%,远超预期!”
林舟站在坝顶,看着平稳流动的水流,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他走到张磊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多亏了咱们团队的协作,还有万倍技术的支持,才能这么快解决水流冲击难题。现在咱们的水坝不仅坚固,而且安全,能长期稳定运行了。”
张磊笑着点了点头:“这还得多亏林队你之前签到获得的水力知识,要是没有那些专业知识,咱们也想不到这么完善的加固方案。”
接下来的日子,水坝建设继续稳步推进。随着坝体不断增高,消力池和导流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再也没有出现过混凝土裂纹的情况。老郑每天都会检测坝体的各项指标,从混凝土强度到防渗效果,每一项都符合设计要求。
夕阳西下时,林舟再次站在坝顶。远处的黑石山被夕阳染成了金色,坝体在余晖中显得格外雄伟,迎水面的特种钢材防护板泛着淡淡的光泽,消力池中的水流缓缓流淌,像一条温顺的丝带。
喜欢让你荒野求生:你震惊了全世界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让你荒野求生:你震惊了全世界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