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漠的晨光刚漫过种植区的防风棚,林舟就习惯性地掏出探索终端 —— 自从解锁 “资源倍增” 等功能后,终端时常会有意外惊喜。今天刚打开终端,屏幕上就弹出一个新界面:“日常签到功能已激活,首次签到可获得‘基础农业知识包’,包含沙生植物病虫害防治、精准水肥管理、幼苗移栽三大核心模块,是否立即签到领取?”
“基础农业知识包?” 林舟眼睛一亮,立刻点击 “确认签到”。终端屏幕闪过一道柔和的光,知识包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缓缓展开,清晰的示意图、详细的操作步骤、常见问题解答一目了然,甚至还附带了适配赤漠环境的改良方案。“这简直是及时雨!之前小赵虽然懂农业,但针对沙生植物的养护经验还不够,有了这份知识,咱们的种植就能更科学了。”
林舟第一时间将知识包分享给队员们,尤其是负责种植的小赵。正在查看沙棘苗生长情况的小赵,接到消息后立刻跑回营地,捧着终端仔细研读,时不时停下来在笔记本上记录重点。“太实用了!你看这个‘沙生植物常见病虫害图谱’,咱们之前发现沙葱叶片上有黄斑,一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现在对照图谱才知道,是赤漠特有的‘沙蚜’叮咬导致的,还有对应的防治方法!”
小赵的声音吸引了周围队员的注意,大家围过来一起学习。知识包中 “精准水肥管理” 模块提到,沙生植物不同生长阶段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差异极大 —— 幼苗期需水量少但要频繁补水,避免根系干旱;生长期需水量增加,且需补充磷钾肥促进枝叶生长;结果期则要控制水分,防止果实开裂。这与之前 “统一浇水施肥” 的做法完全不同,让队员们恍然大悟。
“难怪之前有些沙棘苗长得慢,原来是水肥没跟上生长期需求!” 小王拍了拍额头,“咱们赶紧按照知识包的方法调整,别耽误了植物生长。”
当天上午,林舟团队就按照 “基础农业知识包” 的指导,开始调整种植区的养护方案。针对沙蚜问题,小赵带领队员制作 “生物防治剂”—— 将沙蒿嫩叶捣碎,加入清水浸泡两小时,过滤后装入喷壶,均匀喷洒在沙葱叶片上。“知识包说沙蒿中的挥发性成分能驱赶沙蚜,而且对植物和环境没有危害,比化学农药更适合赤漠种植。” 小赵一边示范喷洒,一边向队员讲解原理。
喷完防治剂后,队员们又按照 “精准水肥管理” 的要求,对种植区进行分区标记:将沙棘苗按生长高度分为 “幼苗组”(低于 15 厘米)、“生长组”(15-30 厘米)、“成苗组”(高于 30 厘米),每组设置不同的浇水频率和施肥种类;沙葱则根据叶片数量调整水肥,确保每株都能获得适宜的养分。负责浇水的小张还特意制作了 “水肥记录表”,详细记录每组植物的浇水时间、水量、施肥种类和用量,方便后续跟踪调整。
直播镜头全程记录着队员们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全球观众看得津津有味。龙国观众留言:“这签到功能也太给力了!直接送农业知识包,解决了种植的大问题!”“之前还担心沙生植物养不好,现在有了科学方法,肯定能长得更好,龙国队的食物来源越来越稳了!”
下午,林舟和小赵重点研究知识包中的 “幼苗移栽” 模块。之前种植区的沙生植物都是直接播种,随着种植面积扩大,需要培育更多幼苗,移栽技术就成了关键。知识包中详细介绍了沙生植物移栽的 “黄金时间”—— 幼苗长出 3-4 片真叶时最适合移栽,此时根系尚未完全扎深,移栽后成活率高;还提到了 “带土移栽法”,移栽时保留幼苗根部周围的沙土,减少根系损伤,提高存活率。
“咱们现在就去育苗棚试试!” 林舟带着小赵来到育苗棚,里面培育的沙棘幼苗已经长出 3 片真叶,正好符合移栽条件。两人按照知识包的方法,小心地将幼苗从育苗盆中取出,保留根部周围的 “土球”,然后移栽到提前准备好的试验田中,移栽后立即浇上 “定根水”,并用沙土轻轻压实根部周围的土壤。
“以前移栽植物总担心活不了,现在按照知识包的方法来,心里踏实多了。” 小赵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看着移栽好的幼苗,脸上满是期待,“知识包还说,移栽后三天内要每天观察幼苗状态,要是叶片发黄,就说明根系出了问题,需要及时补救,咱们可得盯紧了。”
接下来的几天,队员们每天都会按照 “基础农业知识包” 的指导,对种植区进行精细化养护:早上检查病虫害情况,中午根据植物生长阶段浇水施肥,下午观察幼苗生长状态,晚上整理当天的养护记录,总结经验教训。在知识的指导下,种植区的沙生植物长势越来越好 —— 沙棘苗叶片更加浓绿,生长速度明显加快;沙葱叶片上的黄斑逐渐消失,变得鲜嫩挺拔;沙蒿也长出了更多分枝,固沙效果越来越明显。
第五天清晨,当林舟和小赵来到种植区时,惊喜地发现移栽的沙棘幼苗全部存活,而且长出了新的嫩芽;之前感染沙蚜的沙葱也恢复了生机,叶片舒展,颜色鲜亮。“成功了!知识包的方法太管用了!” 小赵兴奋地抱住林舟,声音里满是激动,“按照这个趋势,再过一个月,沙棘就能开花结果,沙葱也能批量采摘了!”
林舟看着生机勃勃的种植区,心里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签到获得的基础农业知识,不仅解决了当前种植中的实际问题,更让团队掌握了科学的植物养护方法,为后续规模化种植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咱们不能只满足于现有的知识,以后每天都要坚持签到,说不定还能获得更多实用技能。同时,也要把学到的知识整理成‘沙生植物养护手册’,分享给其他有需要的队伍,让大家一起受益。”
当天下午,林舟团队就开始整理 “沙生植物养护手册”,手册中不仅包含了签到获得的基础农业知识,还融入了队员们在实践中总结的经验技巧,如针对赤漠风沙大的 “防风棚加固方法”、利用太阳能的 “自动滴灌装置制作教程” 等。手册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方便其他队伍学习使用。
组委会的考察团再次来到基地,当看到种植区的变化和队员们整理的养护手册时,主席忍不住赞叹:“龙国队不仅善于学习新知识,还能将知识转化为实践,更愿意分享经验,这才是国际生存挑战赛倡导的精神!你们的养护手册,将为其他队伍种植沙生植物提供重要参考,推动整个赛事的生存水平提升!”
考察团离开后,林舟组织队员们召开了 “农业知识学习总结会”,确定了后续目标:坚持每日签到,获取更多农业知识,不断优化养护方案;扩大育苗棚规模,培育更多优质幼苗,为下一阶段的规模化种植做准备;将养护手册发送给其他参赛队伍,帮助他们解决种植难题,共同提升赤漠食物自给率。
夕阳西下时,队员们坐在种植区旁的草地上,手里拿着 “沙生植物养护手册”,讨论着下一步的种植计划。晚风拂过,沙生植物的叶片轻轻摇曳,仿佛在为他们鼓掌。林舟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充满了希望 —— 有了科学的农业知识,有了队员们的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片赤漠上会出现更多的绿色,团队的食物来源会更加丰富,民生保障会更加稳固。
此时,直播平台上,组委会公布了最新的 “种植成果评估”:龙国队种植的沙生植物存活率达到 90%,生长速度远超预期,在所有尝试种植的队伍中排名第一。留言区里,全球观众的祝福和赞赏源源不断:“龙国队太会利用资源了!签到获知识,实践出成果,这效率绝了!”“期待看到龙国队的沙生植物大丰收,为赤漠生存带来更多惊喜!”
林舟对着镜头,举起手中的 “沙生植物养护手册”,微笑着说:“基础农业知识只是开始,未来我们会继续学习、实践、创新,不断提升植物养护水平,努力在赤漠中打造更广阔的‘绿色家园’,为人类在极端环境中的农业发展,提供更多‘龙国经验’。”
他知道,这条 “绿色农业之路” 还很长,但只要团队保持着学习的热情、实践的勇气和分享的胸怀,就一定能在赤漠中创造更多农业奇迹,让绿色的希望在沙漠中不断蔓延,为民生保障和生态改善贡献更大的力量。
喜欢让你荒野求生:你震惊了全世界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让你荒野求生:你震惊了全世界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