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漠的朝阳刚越过沙丘,龙国基地的矿场方向就传来了机器的轰鸣声。林舟站在新建的了望塔上,望着远处队员们忙碌的身影 —— 有的操控着改良版的采矿机,在岩壁上精准钻孔;有的推着特制矿车,将开采出的矿石运往分拣区;还有的戴着护目镜,在熔炼炉旁监测温度。这是基地安全体系完善后,启动的首个 “资源深度开发计划”,标志着团队从 “被动防御生存” 正式转向 “主动利用资源” 的新阶段。
“林哥,昨天勘探队在西北方向十公里处,发现了一片高纯度的铁矿脉,储量至少能满足咱们基地半年的加工需求!” 老周拿着勘探报告跑上了望塔,脸上满是兴奋,“而且脉体附近还伴生着少量铜矿,要是能提炼出来,就能制作更耐用的工具和武器,比现在的铁制长矛性能还要好!”
林舟接过报告,手指在铁矿脉的标注处划过 —— 之前受限于防御任务,团队的采矿活动只集中在基地周边,开采量仅够维持基础建设。如今预警体系、应急机制、战斗能力全面达标,终于有条件探索更远的资源点。“立刻调整开采计划,分两组行动:一组留在现有矿场,保障日常建材供应;另一组带着勘探设备和采矿机,前往新矿脉建立临时开采点,注意做好防御部署,虽然安全基础夯实了,但远距离作业仍不能掉以轻心。”
新矿脉的开发比预期更顺利。队员们利用 “万倍资源” buff 残留的技术适配性,对采矿机进行了改造 —— 将胡杨木与金属部件结合,减轻机身重量的同时,提高了钻孔效率;熔炼炉则增加了余热回收装置,用开采出的煤炭加热,既节约燃料,又能为临时营地提供供暖。不到三天,临时开采点就产出了首批高纯度铁矿,矿石中的铜元素也通过简易提炼装置分离出来,变成了泛着紫红色光泽的铜锭。
“这些铜锭能用来制作什么?” 小王拿着一块铜锭,在手里掂量着,“比铁块轻,还更耐腐蚀,要是做成工具,应该能用更久。”
林舟笑着接过铜锭,在石桌上划出一道痕迹:“不仅能做工具,还能改进防御设备。你看,咱们的预警钢丝网用的是普通铁丝,遇到风沙容易生锈,用铜丝替换后,使用寿命能延长三倍;还有围墙的连接处,用铜制铆钉固定,比铁铆钉更牢固,还能防止连接处被雨水腐蚀。”
随着矿产开发的推进,基地的 “资源加工区” 也热闹起来。原本单一的木材加工棚,扩建出了金属锻造、矿石分拣、燃料储备三个分区。锻造区里,队员们将铁锭和铜锭加热至通红,用特制的铁锤锻造成各种工具 —— 铜制的预警钢丝、铁铜混合的长矛头、耐腐蚀的水管接口,每一件成品都经过反复打磨,在阳光下泛着均匀的光泽。直播镜头记录下这一幕,全球观众留言惊叹:“龙国队这是要在赤漠建‘工业基地’啊!从采矿到加工一条龙,太专业了!”“之前还担心他们资源不够用,现在看来,他们根本是在主动创造资源,这思路太超前了!”
除了矿产开发,水资源的深度利用是另一项重点任务。基地附近的水井虽然能满足日常饮用,但灌溉和工业用水仍有缺口。林舟带领队员们在水井周边修建了 “三级水处理系统”:一级沉淀池过滤泥沙,二级净化池用赤漠特有的碱性植物吸附杂质,三级蓄水池储存净化后的水,同时在蓄水池上方搭建了太阳能蒸馏装置,将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淡水,每天能额外产出两百升饮用水。
“你们看,这是昨天蒸馏装置产出的水,纯度比井水还高,用来灌溉咱们种的沙棘苗正好。” 林舟拿着一个装满清水的陶罐,走到基地东侧的 “生态种植区”。那里种着几十株沙棘苗,是队员们从沙漠深处移栽来的 —— 沙棘耐旱耐寒,果实能制作果酱,枝叶能作为饲料,根系还能固定沙土,防止水土流失。经过净化水的灌溉,原本发黄的沙棘苗已经长出了嫩绿的新叶,在风中轻轻摇曳。
喜欢让你荒野求生:你震惊了全世界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让你荒野求生:你震惊了全世界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