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如墨,寒风掠过宫墙,吹得檐角铜铃叮当作响。苏桐缓步穿过回廊,指尖轻轻抚过袖中那卷图纸,眉心微蹙。白日里尉迟凌峰的承诺仍萦绕耳畔,她知此事一旦展开,便再无退路。
夜深人静,御书房内烛火摇曳,映出案几上摊开的兵书与舆图。苏桐独自坐于窗前,执笔批注边疆布防之策。忽听得外头脚步声轻响,她抬眸,只见贴身侍女捧着一盏新灯入内,低声禀道:“娘娘,外头风大,奴婢添盏灯暖些。”
“嗯。”她颔首,目光却落在侍女身后的门扉上。那扇雕花木门方才似是被风吹动,微微晃了一下。她不动声色地将笔搁下,指节在桌沿轻叩两下。
夜色渐浓,风愈急。远处传来更鼓声,子时已至。
· · ·
皇后寝殿,红绡帐后,一道黑影悄然跪伏。
“查清楚了?”纳兰婉兮倚坐在榻上,凤眸微眯,声音低沉而冷冽。
“回娘娘,苏氏确与尉迟将军密谈,内容虽未听全,但提及‘练军’‘兵器’等词。”黑衣人压低嗓音,“且……据观察,她近日频频出入御书房,似有要事筹划。”
“果真不甘寂寞。”皇后冷笑一声,指尖摩挲着掌中一枚玉佩,那是苏桐曾遗落于朝会之上的一枚旧物。
她缓缓起身,披上织金斗篷,眸光幽深:“传我命令,明日夜间,潜入御书房,取她所议之策的原稿,再仿一封密信,务必让皇帝亲眼看到——她苏桐,竟敢私通将领!”
“是。”黑衣人应声而去,只余下一缕夜风穿堂而过,吹熄了案上的残烛。
· · ·
翌日清晨,霜覆青砖,御膳房热气腾腾。一名小太监端着食盒匆匆穿过长廊,脚步稳健,神色如常。他手中托着的是送往御书房的早膳,由苏桐亲自点名要的燕窝粥。
可谁也未曾察觉,粥底混入了一味极淡的迷药,名为“安神散”,入口无味,却能使人昏沉乏力,半刻钟内难以清醒。
待到辰初,书房门外,守夜的两名太监靠在墙角,眼皮沉重,几乎合拢。
此时,一道纤细身影从侧门闪入,身形灵活,步伐无声。她身着宫女服饰,却掩不住那一双精明锐利的眼。她手中握着一把特制铜匙,正是依照苏桐那枚玉佩拓印而成。
门锁咔哒轻响,旋即开启。
她迅速闪入,直奔案几,目光扫过堆积的奏章与地图,最终落在一本摊开的册子上。她取出怀中的纸张,开始临摹字迹,动作娴熟,片刻不停。
然而,就在她准备离开之际,脚下一滑,似踩到了什么异物。低头一看,竟是枚绣着凤凰图案的袖扣,精致华贵,非宫中寻常之物。
她皱眉,弯腰拾起,藏入袖中,而后迅速退出书房,反手将门锁好,消失在晨雾之中。
· · ·
午后,苏桐步入御书房,神情一如往常,唯独眼底藏着一丝审视。她走到案前,目光落在那本翻开的册子上,眉头微挑。
“今晨是谁送来的膳食?”
侍女上前答话:“是李公公亲自送去的。”
苏桐点头,随即又问:“昨夜值守之人呢?”
“回娘娘,是赵德顺与王庆福两位公公。”
她若有所思地拿起那本册子,指尖拂过纸页,忽然停顿。她的玉佩边缘有一处细微划痕,似乎是被人动过。
她不动声色地合上册子,转身对侍女道:“去唤林嬷嬷来,我要换间书房议事。”
“是。”
待侍女离去,她缓步走到窗前,望向庭院深处。雪地上,隐约可见几道足迹,自御膳房方向蜿蜒而来,止于书房后窗。
她垂眸,唇角勾起一抹冷笑。
· · ·
三日后,辰时刚过,御案之上堆满了待批奏折。玄烨宸翻阅文书,神情专注,偶尔提笔朱批几句。
忽然,他的手指停在一折旧奏稿之间,抽出一张纸来。
纸上字迹遒劲有力,署名赫然写着“尉迟凌峰”四字,内容却令人心惊:
“娘娘既有雄心,臣亦愿效犬马之劳。新军若成,必为娘娘手中利器。届时,朝廷诸臣,何人敢逆其意?”
皇帝眉心骤紧,眼神微沉。
就在此时,外头传来通报:“娘娘到——”
玄烨宸抬眸,正见苏桐踏入殿中,素衣淡妆,步履从容。
“陛下召见,不知有何吩咐?”她语气平静,仿佛未觉任何异常。
皇帝将那封信递出:“你看看这个。”
苏桐接过,略一扫视,便露出几分诧异,随即淡淡一笑:“此字迹虽形似尉迟将军,然笔锋转折之处略有差异,不难看出是他人临摹。至于这纸张……”她指尖轻捻,“并非宫中常用,质地粗糙,应是外头匠人所用。”
皇帝凝视她良久,终是收起信笺,语气莫测:“你可知,有人欲借此毁你清誉?”
“臣妾早有察觉。”她坦然回应,“只是未曾想到,竟有人胆敢伪造将军笔迹,栽赃嫁祸至此。”
玄烨宸沉默片刻,忽而问道:“你打算如何应对?”
苏桐抬眸,目光坚定如冰:“既有人想让我陷入泥潭,那不如顺势而行,引蛇出洞。”
皇帝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神色,最终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 · ·
夜幕降临,皇后的寝殿内,烛火摇曳。
她静静坐在镜前,任由侍女为她卸下珠钗,面上却毫无笑意。她知道,自己的计划已被识破,但她并不慌乱。
“苏桐,你以为这样就能安然无恙?”她低声喃喃,指尖缓缓抚过一面小巧铜镜,镜面映出她冷艳的容颜,“这一局,才刚刚开始。”
窗外风起,吹动帘幔,一道暗影悄然隐没于夜色之中。
喜欢凤途冰魄:逆袭女帝传奇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凤途冰魄:逆袭女帝传奇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