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城卫视的演播大厅后台,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声的硝烟。首演《花火》带来的摇滚风暴仍在网络上肆虐,赞誉与质疑如同冰火两重天,将林烨推至风口浪尖。第二期竞演即将开始,休息室里的气氛比第一期更加凝重。
林烨独自坐在角落的沙发上,闭目养神。脑海中却并非一片空白,而是反复回响着李健那首《传奇》的空灵旋律。与《花火》的炽热嘶吼截然不同,这是一次需要极致的控制与内心静谧的旅程。
经纪人李悦拿着平板走过来,脸上带着一丝忧色:“舆论还在发酵,王晶花那边的水军咬得很紧,‘风格单一’、‘只会嘶吼’的论调还在扩散。我们第二场继续摇滚,是不是更稳妥,更能巩固印象?”
林烨缓缓睁开眼,目光清澈而坚定:“李姐,正因为他们在质疑我‘只会’摇滚,我才更要告诉他们,我‘不止’会摇滚。破壁,不能只破一道墙。”
音乐总监张哲在一旁点头,补充道:“《传奇》这首歌,看似简单,实则对气息、音准和情感注入的要求极高。在《花火》之后唱它,是险棋,也是妙招。能最大程度展现你声音的控制力和多样性。”
这正是林烨想要的。他要的不是在一条路上走到黑,而是要向所有人展示他声音的广袤疆域。
竞演时刻。
舞台灯光暗下,只留下一束清冷的追光,如同月光般笼罩着舞台中央。林烨换上了一身剪裁利落的深蓝色西装,没有多余的配饰,整个人显得沉静而疏离。他站在立麦前,微微垂眸,仿佛与外界所有的喧嚣隔绝。
前奏响起,是极简的钢琴音符,如同水滴落入静谧的湖面,漾开圈圈涟漪。
“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他开口的瞬间,全场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
那是一种与《花火》中撕裂呐喊截然不同的嗓音。清澈,干净,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沙哑质感,如同被时光打磨过的玉石,温润而富有故事感。每一个字都咬得极轻,却又精准地送入每一位听众的耳中,带着一种小心翼翼的珍视。
没有炫技的高音,没有复杂的转音,只有如涓涓细流般的情感铺陈。他的演唱是一种内敛的、向内的探索,将所有的力量都蕴藏在看似平和的叙述之下。
“宁愿相信我们前世有约……”
当唱到这一句时,他轻轻抬起眼眸,目光似乎没有焦点,又似乎穿越了时空,在与某个虚无中的灵魂对话。那眼神中蕴含的深情与宿命感,让台下许多观众不自觉地屏住了呼吸。
(系统提示:情感共鸣模块深度激活,宿主正与歌曲“求而不得”的永恒意境高度同步。)
在系统的辅助下,林烨对这首歌的理解超越了单纯的技巧。他仿佛化身成了歌曲本身,那旋律不再只是音符,而是他心中流淌出的诉说。他的气息控制达到了毫米级别,在长句的尾音处留下若有若无的叹息,在关键的字眼上施加微不可查的颤音,所有这些细节,都如同最精细的工笔,勾勒出一幅充满遗憾与美好的情感画卷。
镜头适时地推向观众席。一位中年女性观众,怔怔地望着舞台,眼眶微微发红,一滴泪悄无声息地滑过她的脸颊,在舞台追光的反射下,像一颗倏忽而逝的流星。这无声的泪水,比任何欢呼都更具说服力——他做到了,用最安静的方式,制造了最震撼人心的效果。
后台的监控屏幕前,几位资深歌手也露出了惊讶的神情。
韩虹抱着手臂,轻轻“啧”了一声,对旁边的刘欢低语:“这小子……声音的可塑性太强了。从摇滚的爆裂到情歌的细腻,转换自如,这不是简单的模仿,是吃透了歌曲的灵魂。”
刘欢赞同地点点头,眼中赞赏之意更浓:“收比放更难。他能沉下心来这么唱,心性了得。”
而那位曾对林烨流露出些许轻视的年轻歌手徐坤,此刻也收敛了随意的坐姿,眉头微蹙,目光紧紧盯着屏幕中那个沉浸在歌声里的身影。他不得不承认,这种直击心灵的情感穿透力,是任何花哨技巧都无法替代的。
“今生的爱情故事不会再改变……”
歌曲进入尾声,林烨的声音微微扬起,带着一种笃定的执着,随后又缓缓回落,归于一片无垠的宁静。最后一个音符消散在空气中,他再次垂眸,对着麦克风轻轻颔首。
寂静。
长达数秒的寂静之后,雷鸣般的掌声才如同迟来的潮水,轰然爆发,几乎要掀翻演播大厅的顶棚。那掌声里,充满了被音乐净化的感动与发自内心的敬佩。
当主持人公布排名,念出“第一名,林烨!”时,结果已然毫无悬念。
这一次,不再是颠覆认知的“破壁”带来的震撼,而是用无可挑剔的柔情与真挚,完成的一次漂亮的“逆袭”。
回到后台,林烨接过代表第一名的金色信封,心情却异常平静。他看向李悦和张哲,三人相视一笑。这不仅仅是一个名次,更是对他们战略选择的肯定。
“只是开始。”林烨轻声说,目光已经投向了下一场未知的挑战。
他用一首《传奇》,完成了风格的第一次裂变,也向所有人宣告:他的音乐世界,边界远超想象。
---
喜欢乐坛神话:从国风复兴开始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乐坛神话:从国风复兴开始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