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九这细致入微的关怀,真是从大家延伸到了小家,又从院内覆盖到了岗上。他跟爷爷说完买四合院的大事,紧接着就又操心起眼前的过冬伙食,这“小管家”当得是面面俱到。
他拉着爷爷的手,继续汇报他的“冬季温暖补给计划”:
“爷爷,还有啊,天冷了,我早就找柳哥(供销社的)订了好大一批羊肉!”他语气里带着点“我早有准备”的小得意,“到时候直接让柳哥从供销社给您送家里来。”
他特意叮嘱了分配问题,体现了“内外有别”的亲近:“您自己可得留点好的, 让奶奶给您炖汤、涮锅子,暖暖身子。”
但紧接着,他就展现了他那博大的、从不厚此薄彼的关怀之心:“哨兵队的哥哥们那边,我也单独准备了一份!”他特意强调了“单独准备”,以示重视,“到时候一起送来,也让他们食堂加加餐,冬天站岗太冷了,吃点羊肉驱驱寒,身上暖和!”
他甚至连理由都帮战士们想好了,贴心到了极点。
宋远明老爷子听着孙子这安排,心里那叫一个熨帖。这孩子,心里装着所有人。既惦记着自家爷爷奶奶的身体,也心疼那些在寒风中为他们站岗放哨的年轻战士。这份心意,比羊肉本身更让人暖和。
“好,好孩子!想得真周到!”老爷子连连点头,脸上是藏不住的笑意和骄傲,“爷爷替警哨兵队的同志们谢谢你了!这大冬天的,能吃上口热乎羊肉,他们肯定高兴!”
小九得到爷爷的肯定,眼睛弯成了月牙儿:“这有什么好谢的!都是一家人嘛!”
在他心里,住在同一个大院里的,保卫着他们安全的哨兵队哥哥们,早就是自家人的范畴了。让自家人冬天吃上羊肉,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
这份看似平常的羊肉订单,承载的却是小九对家人(无论是血缘上的还是情感上的)最质朴也最温暖的守护。这个冬天,宋家大院乃至整个总参警卫队,注定会因为这个小家伙,而从里到外都暖烘烘的。
小九这番话,压低了声音,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洞察和心疼,像一把柔软的匕首,轻轻挑开了家族内部一些不曾摆在明面上的情绪。
他先是解释了刚才在钟爷爷面前的顾虑:“刚才钟爷爷在,我没敢说外公那边家属院的事情。”他小眉头微蹙,“我怕我说了,钟爷爷直接去找外公,外公得多没面子,说不定还要挨批。” 这孩子,心思细腻得可怕,连长辈的颜面和可能的后果都考虑到了。
然后,他开始了真正的“进言”,对象是自己的爷爷,内容却直指外公梅剑意那边的“家风”问题。他没有激烈地控诉,而是用一种带着遗憾和不解的语气:
“爷爷,您得空去和外公说说吧。”他叹了口气,“哎,其实外婆和妈妈(司乐和梅玥)在那边,受了很多委屈的。”
他精准地剖析了核心问题,话语直指许多传统家庭中男性可能存在的思维盲区:
“男人么,有时候总想着,自己老婆受点委屈没什么,忍忍就过去了,或者干脆觉得是女人之间鸡毛蒜皮的小事,没必要计较。”
但小九显然不认同这种观点,他的价值观里充满了平等的尊重和维护:
“其实我觉得,这样不太好。”他语气认真,“妈妈都那么大了,您想想,外婆这一辈子,因为不会做饭这件事,背后听了多少闲言碎语,受了多少无形的委屈?”
提到“不会做饭”这个被某些人拿来攻击的点,小九立刻展现了他独特的视角和毫无保留的维护:
“不会做饭我觉得没什么啊!这算什么缺点?”他甚至开始从“技术”层面为女性“平反”,带着点男孩特有的逻辑:
“说真的,在厨艺这方面,我觉得还是男人把握火候比较准!还有那锅的重量,颠勺什么的,本来就是力气活嘛!”
这番“歪理”听着好笑,却体现了他试图从根本上瓦解那些歧视性言论的努力。
最后,他拉回了自己家做正面教材,用奶奶明菲做了对比,语气瞬间变得生动又带着点“幸灾乐祸”:
“其实爷爷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您看奶奶那人——”他模仿着奶奶可能的样子,小腰一叉,“那有半点受委屈的样子?‘凶来,凶来,凶来’(沪语:凶得很)!估计别人要是在背后敢那样说她,她早就拿鞭子抽她们了!”
这鲜明的对比,既夸了爷爷治家有方、懂得维护妻子,也点出了外婆司乐性格温婉、不擅争执,因而更需要家人,尤其是丈夫站出来保护的现实。
宋远明老爷子听着小孙子这番有理有据、有情有理的“分析”和“请求”,心中真是感慨万千。他没想到,小九连这么深层、这么细腻的家庭关系和不公都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里,并且试图用他自己的方式,去为外婆和妈妈寻求一个更受尊重、更少委屈的环境。
他伸手,郑重地摸了摸小九的头,沉声道:“爷爷知道了。九儿你看得很清楚,说得也很有道理。这件事,爷爷会放在心上,找个合适的机会,去跟你外公好好唠唠。”
有些风气,是该变变了。尤其是,不能让真心为家庭、为国家付出的人,在背后还要承受这些无谓的委屈。小九这孩子,不仅是家里的福星,更是照亮某些角落的一面明镜啊。
小九这番话,不再是关于家庭琐事或物资补给,而是展现了一个庞大、系统且充满社会关怀的“可持续发展与军民融合生态圈”构想。他思维之缜密、格局之开阔,再次让宋远明老爷子感到震撼。
他先是汇报了自己的经济状况和资金流向,体现了责任与透明:
“我最近娃娃卖得还可以,钱部分进了姐姐(南嘉)的基金会。” 这表明他并非盲目赚钱,而是有规划地进行社会反哺。
紧接着,他提出了对现役军人的长远关怀计划,目光超越了服役期:“你这边战士休息想听课,可以去基金会的。我让北市大学的教授每天一个人去轮流上课。” 他点明了核心关切:“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当一辈子兵是吧?”课程内容更是实用而超前:“还教他们一些部队没有的生活常识和职业规划和能力培养。” 这是在为战士们退役后的生活铺路,授人以渔。
然后,他的视角转向了农村和军属,旨在激活社区经济和解决闲散问题:“村里的阿婆阿公,可以交织布,编制什么的。你可以让军区家属去学习学习。” 理由直接而深刻:“总要找点事情做,在家就闲的容易出事。”
他不仅提供机会,还尊重劳动和价值:“阿公阿婆我可是付工资的哦!” 这让传统手艺有了经济价值和尊严。
他更规划了产品的销路,形成了一个商业闭环:“让他们教授知识,还做点布,到时候可以做生意了放我店里卖或让汉斯爷爷去国外推广。”
他举出了成功案例,证明其可行性:
“N军区的军嫂都有在那边学校,还有做泡菜什么的,谢玉小叔牵的线在基金会一起学一起卖到国内和国外。”
最后,他抛出了那个直击核心的反问,充满了实践的智慧:
“是不是大家都有事情了?赚了钱事情就少了?”
他甚至触及了更为敏感和沉重的烈士遗孀安置问题,给出了具体、有尊严的解决方案:
“还有烈士遗孀问题,有些不想嫁人的,没有钱养孩子,刺绣组不是可以绣可以养孩子?不是一个个好好的,没给谢家那边的军区闹事?”对于可能不擅长刺绣的,他也想到了退路,带着一种务实的体贴:“刺绣不会,手工总会的咯?哎,”
这一整套从现役军人到退役安置,从农村老人到军区家属,再到烈士遗孀的庞大规划,环环相扣,既创造了经济价值,又维护了社会稳定,更给予了不同群体尊严和希望。
宋远明老爷子听着,久久无言。他看着眼前这个少年,仿佛看到的不是一个孩子,而是一位心怀天下的战略家和社会改革者。他用他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杠杆,用他超越年龄的洞察力作为支点,正在悄然撬动许多积弊已久的社会问题。
“九儿……”老爷子声音有些沙哑,他重重地拍了拍小九的肩膀,“你做的这些……爷爷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这已经不是‘好事’能形容的了,你这是……大功德啊!”
他清晰地认识到,小九构建的不仅仅是一个商业模式或慈善项目,而是一个能够自我造血、良性循环、赋予人尊严和能力的生态系统。这远比单纯发放抚恤金或临时救济要深刻和有效得多。
“你放心,”宋远明语气坚定,“爷爷这边,一定全力支持你!需要协调什么,你尽管说!让你谢玉小叔,还有N军区那边,都把这条路走通了,走顺了!然后,推广开来!”
小九得到了爷爷的肯定和支持,脸上露出了灿烂而满足的笑容。在他看来,让每个人都有事做,有钱赚,有希望,有尊严,这世界自然就清净美好了。他正在用他神奇的口袋和无限的智慧,一点点地把这个理想变成现实。
小九这番话,瞬间将他自己从那个运筹帷幄的“策划者”,拉回到了一个纯粹“出资人”和“支持者”的位置,语气里充满了对家人和他人的推崇与谦逊,那份通透和赤子之心,尤为动人。
他连忙摆手,脸上带着一种“这可不能算在我头上”的诚恳:“爷爷,这个我可不敢邀功哦!”他清晰地划定了自己的贡献,“我就出了点钱而已。”
然后,他将所有的光芒都指向了真正执行和付出的亲人们:“都是您孙女(南嘉)在前后奔波操持,基金会是她在一手打理。”
“妈妈(梅玥)和张伯伯(已退休的眼科权威)带着医生团队,给他们(基金会帮扶的退伍军人、五保户等)看病、做手术。”
他还特意提到了张伯伯的无私奉献:“张伯伯一直带队,去不同的地方义诊,风雨无阻的。”
说到动机,他的语气变得格外平和与纯粹,带着一种超乎年龄的豁达:
“怎么说呢……其实就是一份心意吧。”
他用了最朴素,也最有力的总结:
“不愧对自己的心就好了。”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功利计算,仅仅是为了让内心安宁,为了对得起那份与生俱来的善良和责任感。
然而,他的眼光并未停留在纯粹的慈善上。他再次展现了那种将“善意”与“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的非凡智慧:
“如果可以做生意,我就可以全面发展。” 他看到了商业力量在维持慈善事业长久运转中的关键作用。
最后,他描绘了一个对所有军人来说都充满吸引力的未来图景,将其与自己的商业蓝图完美嫁接:
“以后你的士兵退役,还有个好去处。”
这句话轻飘飘的,却重若千钧!它意味着,他正在构建的商业帝国(无论是玩偶、手工制品、食品还是未来的其他产业),将会优先向退役军人敞开大门,为他们提供技能培训和有尊严的工作岗位。这不仅仅是解决就业,更是给予这些为国家付出过青春的人一个可靠的未来保障和归属感。
宋远明老爷子听着,看着小九那清澈见底、毫无杂念的眼神,心中涌起的已是难以用语言形容的震撼与感动。
这孩子,他拥有巨额的财富,却视之为实现心意的工具;
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却毫不居功,将功劳归于他人;
他从事着商业活动,最终目的却是为了反哺社会,安置为国奉献的将士。
他的格局、他的胸怀、他的纯粹,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孩子”,甚至超出了一个“商人”的范畴。
“好……好一个‘不愧对自己的心’!”老爷子声音微颤,他紧紧握住小九的手,“九儿,爷爷为你骄傲!不是为了你的钱,也不是为了你的生意,是为了你这颗心!”
“你放心去做!爷爷,还有你谢爷爷、梅外公,我们这些老家伙,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是你最坚实的后盾!你想怎么‘全面发展’,就怎么发展!我们这把老骨头,帮你撑起这片天!”
《七零穿越记》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皮皮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皮皮读书!
喜欢七零穿越记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七零穿越记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