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白色、带着细微杂质的粗盐,静静躺在陶碗底部,在从岩缝透进的天光下,闪烁着微弱而坚实的光芒。这不仅仅是咸味,这是力量,是希望,是通往那个远方集市、乃至更遥远未来的第一块敲门砖。
营地里的气氛因这小小的成功而悄然改变。先前的紧张与不安,被一种更具建设性的、目标明确的忙碌所取代。希望不再仅仅是口号,它化为了石锅中蒸腾的水汽,化为了晾晒架上日益增多的山薯干,化为了每个人眼中那簇愈发坚定的火光。
沈云疏深知这点粗盐还远远不够。杂质仍多,味道苦涩,产量也低。她需要改进方法,提高效率和纯度。
“周镖师,我们需要更多这种薄而宽的石锅,或者类似的容器。”沈云疏指着那口熬盐的石锅说道,“蒸发面积越大,熬盐速度越快。”
周砚点头,没有多言,转身便提着斧凿走向山坳深处,去寻找合适的石料。他沉默的身影里,蕴含着强大的执行力。
沈云疏则将目光投向那源源不断渗出泉水的岩缝。“云墨,我们去砍些粗壮的竹子。”
“竹子?”云墨不解。
“对,打通竹节,可以做成引水的管道,把泉水引到我们熬盐的地方,省去来回提水的力气。”沈云疏解释道。这是效率的优化,也是将现代思维融入原始生存的尝试。
姐弟二人合作,砍回了数根碗口粗细的枯竹。沈云疏用烧红的细铁条(从废弃驿站找到的)小心地烫穿竹节,再用小刀修整内壁。很快,几条简易的引水竹管便架设起来,清澈的泉水顺着竹管汩汩流淌,直接注入下方准备好的石槽中,用于溶解卤石和后续的清洗。
效率果然提升了不少。周砚也带回了两块新凿的、更为平整的薄石板,可以架在火上充当熬盐的平底锅。
熬盐的工作主要由沈云疏、周砚和云墨负责。沈槐则带着大丫和阿禾,将主要精力投入到食物储备上。他们不仅挖掘山薯,春婶还带着阿禾,在更远的坡地上发现了一小片野生的、已经干枯但籽实尚存的荞麦。虽然收获不多,但磨成粉后,混合着山薯,能做出更具饱腹感的食物。
王氏则和春婶一起,负责将收集来的各种坚韧的草茎和树皮纤维浸泡、捶打,编织成更结实、容量更大的背篓和绳索,这些都将成为未来交换的物资。
铁蛋成了营地里唯一的“闲人”,但他也很懂事,不哭不闹,常常安静地坐在王氏身边,看着大人们忙碌,或者摆弄着姐姐们给他编的小草蚱蜢。
几天下来,营地一角堆积的、用大片树叶和粗布小心包裹的粗盐渐渐多了起来。沈云疏不断改进着提纯工艺,她尝试在卤水沉淀时加入少许碾碎的草木灰,发现能吸附部分杂质;又尝试将初次熬出的盐进行二次溶解和熬煮,得到更白的结晶。虽然依旧无法与现代精盐相比,但苦涩味已大大降低,颜色也浅了许多。
这晚,众人围坐在被岩石巧妙遮蔽、火光并不显眼的篝火旁。中间架着的石锅里,炖着山薯和干野菜,但今晚,春婶破例用一根细木棍,蘸了一点点宝贵的盐,在锅里搅了搅。
当那久违的、纯粹的咸味在口中弥漫开来时,所有人都停顿了一下,随即,一种难以言喻的满足感浮现在脸上。不仅仅是味蕾的刺激,更是一种“回归正常”的慰藉。身体深处,仿佛都因这微不足道的咸味,而重新充满了力量。
“有盐,真好……”王氏轻声感叹,眼角有些湿润。连日来的清汤寡水,早已让嘴里淡出了鸟。
沈槐咂摸着味道,重重地点了点头:“是啊,身上都有劲儿了!”
云墨更是夸张地舔着嘴唇,逗得阿禾和大丫偷偷笑了起来。
周砚没有说话,但他默默喝完了碗里所有的汤,动作比平时快了些许。
沈云疏看着众人,心中欣慰。盐,不仅仅是物资,更是士气的提振剂。
“盐我们已经储备了一些,山薯干和编织品也差不多了。”沈云疏放下碗,开始商议正事,“周镖师,你上次探查的路线,我们再仔细推敲一下。前往集市,我们必须做好万全准备。”
周砚用树枝在地上画出示意图:“从此地往东南,需先穿过这片丘陵的边缘,然后是一段约十里长的荒原地带,最后才能抵达那条干涸大河旁的集市。荒原地带视野开阔,不易隐蔽,是最危险的一段。”
“我们何时出发?”沈槐问道。
“再准备两天。”沈云疏思忖道,“我们需要制作一些便于携带的干粮,将盐和要交换的物资分装妥当。另外,必须确定留守的人选和应急方案。”
她的目光扫过众人。“此行凶险,不可能所有人都去。爹,您和娘、春婶、还有孩子们留守营地。这里相对安全,有水源和存粮,只要隐蔽好,应该无虞。”
王氏立刻紧张起来:“疏儿,那你们……”
“我和周镖师、云墨去。”沈云疏语气坚定,“人少目标小,行动方便。周镖师有武力,云墨机灵,我能应对变故。我们快去快回。”
这个安排合情合理,沈槐虽然担心,也知道这是最好的选择。他拍了拍胸脯:“放心,家里交给我!你们……一定要小心!”
“姐姐,周大哥,你们一定要平安回来!”大丫和阿禾也紧张地嘱咐。
夜色渐深,营地里的人们怀着对未来的憧憬与一丝离别的担忧,相继睡去。明日,还有更多的准备工作要做。
沈云疏却没有立刻休息。她借着微弱的星光,再次检查着那些准备带往集市的盐和物资。她的手轻轻拂过那些粗糙的盐粒,心中盘算着可能的交换价值,设想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
那个远方的集市,是希望,也是巨大的未知。它可能让他们获得急需的粮食、工具,甚至通往更安全地域的信息;也可能是一个陷阱,让他们失去辛苦积累的一切,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但这一步,必须迈出。固守于此,终非长久之计。他们需要外界的物资,需要了解外界的信息,需要为这个小小的团体,找到一条真正能走下去的生路。
喜欢荒年锦绣:我的逃荒致富路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荒年锦绣:我的逃荒致富路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