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市教育局的晨光比临江县来得更早。齐昊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城市在朝阳中苏醒,手中的茉莉花茶散发着淡淡清香。昨晚李雯给他的钥匙就放在衬衫口袋里,贴着心口的位置,时不时传来金属的凉意。
咚咚咚,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思绪。刘芳端着文件夹走进来:齐局长,这是今天的会议材料,九点您要见青州一中的张校长。
齐昊接过文件,翻开第一页就愣住了——参会人员名单上赫然印着郑小雨(基教处副处长)。
基教处也参加这次调研?
刘芳的笑容有些勉强:郑处长主动要求的,说是王局长临走前特别交代要跟进新课改工作。
齐昊不动声色地点点头,等刘芳退出办公室后,立刻拨通了林默的电话。自从调来青州,他们一直保持着谨慎的联系。
郑小雨在基教处?林默的声音透着疲惫,这丫头不简单,在英国读的就是教育管理,回来直接进了临江县局,现在又调到青州...明显是有人刻意栽培。
她父亲郑卫国现在怎样?
双规期间突发心脏病,保外就医了。林默冷笑一声,太巧了是不是?我怀疑他手里还握着什么重要把柄,有人不敢让他开口。
挂断电话,齐昊看了看表——8点20分,距离与张校长的会面还有40分钟。他迅速打开电脑,调出育才工程的相关文件。这个历时三年的校舍改造工程涉及青州市28所中小学,总预算3.7亿元,王志强是领导小组组长。
文件显示,工程已经完成90%,剩余部分将在明年六月前竣工,正好赶上全国教育改革现场会。齐昊眯起眼睛——时间点太过吻合,就像精心设计的剧本。
8点50分,齐昊提前来到会议室。让他意外的是,张校长已经等在那里,正和一个年轻女子低声交谈。听到开门声,女子转过头来——郑小雨今天穿了一身剪裁得体的藏青色套装,头发一丝不苟地盘起,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成熟许多。
齐局长!张校长热情地迎上来,久仰久仰。听说您是从基层教师做起的,对我们一线工作最了解了。
齐昊与张校长握手寒暄,余光却注意到郑小雨正用审视的目光打量着自己。当他们的视线相遇时,郑小雨红唇微扬:齐局长,又见面了。
郑处长认识我们齐局长?张校长好奇地问。
在临江县有过几面之缘。郑小雨的声音甜得发腻,齐局长可是陈秘书长面前的红人呢。
这句话表面奉承,实则暗藏机锋。齐昊淡然一笑:郑处长过奖了,都是为教育工作服务。
会议开始后,张校长汇报了青州一中的新课改情况。齐昊专注地做着笔记,时不时提问。当讨论到教师培训时,他状似随意地问道:听说一中新调来一位语文老师?叫李雯?
会议室里的空气似乎凝固了一秒。郑小雨的笔尖在纸上顿住,留下一个明显的墨点。
对对,李雯老师。张校长点头,从临江县调来的,教学水平很不错。
我认识她。齐昊平静地说,在临江时听过她的公开课,确实优秀。
他故意提起李雯,既是为了测试郑小雨的反应,也是向可能存在的眼线释放信号——他和李雯的关系就是普通的上下级相识,无需遮遮掩掩。
会议接近尾声时,郑小雨突然提议:张校长,不如我们去实地看看新课改的实施情况?正好齐局长可以见见老熟人。
这个提议看似合理,却让齐昊警铃大作。郑小雨想干什么?是单纯试探,还是另有所图?
好啊。齐昊爽快答应,我也想看看青州一中的教学现场。
教学楼走廊宽敞明亮,墙上贴满学生作品。齐昊走在张校长身侧,听着他介绍学校情况,注意力却全在身后郑小雨高跟鞋的声上,那声音像某种危险的倒计时。
这节就是李雯老师的课。张校长在一间教室后门停下,高二(3)班,现代散文鉴赏。
透过门窗,齐昊看到李雯站在讲台上,正引导学生分析《荷塘月色》中的意象。她穿着简单的白衬衫和藏青色半身裙,黑发扎成马尾,整个人干净利落得像一支素雅的兰花。当学生讨论时,她微微倾身聆听,眼中闪烁着专注的光芒。
这一刻,齐昊突然理解了父亲为什么放弃仕途回到讲台——有些纯粹的美好,是权力和地位无法比拟的。
我们进去听听?郑小雨突然提议,不等回答就推开了后门。
教室里的学生齐刷刷回头。李雯抬眼看到来人,表情瞬间凝固,尤其是当她注意到齐昊也在其中时,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但她很快调整好状态:同学们,今天我们很荣幸,教育局的领导来听课了。
接下来的二十分钟,齐昊目睹了一场精彩的教学展示。李雯临危不乱,将原本的讲授改为学生小组展示,巧妙地把领导视察变成了课堂资源。当学生用稚嫩但真诚的语言解读散文中的家国情怀时,连郑小雨都不禁点头赞许。
下课铃响,学生们鱼贯而出。李雯整理教案时,郑小雨第一个走上前:李老师课讲得真不错,难怪齐局长对你赞不绝口。
这句话像一把双刃剑,既捧了李雯,又暗示齐昊对她特别关注。李雯微微一笑:谢谢郑处长。齐局长在临江时听过我的课,那是给全县教师做的示范课。
不卑不亢的回答,既承认了相识,又说明了是工作关系。齐昊暗自松了口气。
李老师,张校长插话,下周的家长开放日,你准备得怎么样了?
已经准备好了。我打算用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让家长参与课堂互动...
看着李雯侃侃而谈的样子,齐昊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不再是那个雨夜里瑟瑟发抖的女孩,而是重新站在讲台上的战士,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迎击风雨。
离开学校时,郑小雨突然对齐昊说:齐局长,基教处下周有个关于育才工程的汇报会,您有空参加吗?
齐昊心头一紧:当然,把时间地点发我邮箱。
回局的路上,齐昊反复琢磨郑小雨的举动。她今天的每个动作都像精心设计的棋步——先是推动他去听李雯的课,又突然提到育才工程。这两者之间会有什么联系?
下午的局务会议上,齐昊心不在焉地听着各部门汇报。当基建处处长提到育才工程进度时,他立刻打起精神:工程质量监管是怎么落实的?
基建处处长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同志,闻言愣了一下:按照常规流程,监理公司全程监督,我们处也定期抽查。
抽查记录我能看看吗?
会议室里突然安静下来。基建处处长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这个...记录都在档案室,我回头整理给您。
齐昊点点头,没再追问,但心里已经有了答案——这个工程肯定有问题。
下班后,齐昊没有直接回宿舍。他在城里兜了几个圈子,确认没人跟踪后,打车来到老城区梧桐巷17号。这是一栋老式洋房,隐藏在茂密的梧桐树后,门牌已经斑驳不清。
钥匙在锁孔里转动的声音格外清脆。推开门,一股淡淡的茉莉香气扑面而来。客厅不大,但布置得温馨雅致,书架上整齐排列着教育类书籍和几个相框。齐昊走近看,全是李雯和学生的合影,每张照片上她都笑得灿烂如花。
喜欢吗?身后突然传来李雯的声音,吓得齐昊差点跳起来。
你...你怎么在这儿?齐昊转身,看到李雯提着菜篮子站在门口,脸上带着狡黠的笑容。
这是我的秘密基地啊。李雯关上门,放下篮子,大学时租的,后来买下来了。每当工作压力大,我就来这里静一静。
她自然地脱下外套挂好,露出里面的家居服,整个人看起来柔软又放松。齐昊突然意识到,这是他们第一次在完全私密的空间独处。
今天郑小雨为什么来听我的课?李雯一边泡茶一边问。
齐昊把会议情况和自己的推测告诉了她。当提到育才工程时,李雯的手明显抖了一下,茶水洒在桌面上。
我查了父亲的日记,她擦着桌子,声音低沉,育才工程的前身就是当年出事那个项目,后来改了个名字继续做。父亲死前发现,他们用海砂代替河砂,严重腐蚀钢筋...
齐昊心头一震。如果用不合格材料,不出五年,校舍就会出现结构问题!而青州市有二十八所学校参与这个工程,数万学生的生命安全...
必须阻止他们。齐昊握紧拳头,但我们需要确凿证据。
我有线索。李雯从书桌抽屉里取出一个旧信封,父亲去世后,他的同事偷偷给我的。里面是一个材料供应商的地址和电话,这人当年拒绝同流合污,被迫离开了青州。
齐昊仔细查看信封上的信息——临海建材,赵建国,138xxxxxx。这个姓氏让他警觉:和赵大勇什么关系?
堂兄弟。李雯苦笑,但赵建国是出了名的硬骨头,当年就是因为不肯在质检报告上签字,被他们打断了三根肋骨。
夜色渐深,两人在灯下仔细研究着李雯父亲留下的资料。不知不觉中,他们的距离越来越近,肩膀偶尔相碰,又迅速分开。齐昊能闻到李雯发间淡淡的洗发水香气,混合着茉莉花茶的清香,让这个危险的夜晚莫名多了几分温馨。
齐昊,李雯突然轻声唤他,如果...如果我们失败了怎么办?
她的眼睛在台灯下闪烁着不安的光芒,嘴角微微下垂。齐昊多想伸手抚平她眉间的忧虑,但最终只是坚定地说:不会失败。为了那些孩子,我们不能失败。
窗外,一轮明月悄然升起,清冷的月光透过梧桐叶的缝隙,在房间里投下斑驳的影子。两个年轻人的身影在灯光下靠得很近,却又因为各自的心事而保持着微妙的距离。这场关乎数万学生安全的战斗才刚刚开始,而他们能依靠的,只有彼此的信任和那份不敢宣之于口的情愫。
喜欢权利巅峰青云之路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权利巅峰青云之路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