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选入围的喜悦,被样品可能被动手脚的阴云彻底笼罩。“黔山源”加工厂内,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
王大山双眼赤红,一拳砸在办公桌上:“狗日的马胖子!肯定是他们搞的鬼!在地区他们手眼通天,一定是买通了评审或者工作人员,调换了我们的样品!”
杨涛站在窗前,望着厂区内忙碌的景象,背影挺拔如松,但紧握的拳头暴露了他内心的波澜。他没有像王大山那样愤怒咆哮,而是将所有的情绪压成了眼底深沉的寒冰。
“现在发火,正中他们下怀。”杨涛转过身,声音冷静得可怕,“局长说得对,现在纠结样品问题毫无意义,我们没有证据。唯一的生路,就是在补充材料上,拿出让他们无法忽视、无法抹杀的东西!”
“可……可工艺创新哪有那么容易?”王大山有些沮丧,“咱们的腊肉配方是祖传的,药酒也是老方子改良,短时间内,怎么弄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新东西?”
“祖传的,未必就不能创新。”杨涛眼神锐利,“大山,你想想,我们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是……是原料?咱们的土猪肉和山里的药材?”
“没错!但不止是原料本身。”杨涛走到墙上的黔东南地图前,手指划过那一片片苍翠的群山,“是我们的根,是这片大山赋予的、独一无二的风味底蕴!评委质疑我们‘底蕴’不够,那我们就告诉他们,什么才是真正的、有生命力的底蕴!”
一个大胆的、甚至有些冒险的计划,在他脑海中迅速清晰起来。
他立刻召集了厂里的老师傅和几个年轻的骨干,包括那位退休的老药剂师。
“我们要在五天之内,拿出一个全新的产品系列,或者至少是现有产品的一个革命性改良方向,作为补充材料的核心!”杨涛开门见山,目光扫过众人,“不要局限于老方子,想想我们山里还有什么宝贝没用上?想想有没有办法,让我们的腊味香气更独特、更持久?让我们的药酒口感更醇和、功效更凸显?”
工人们面面相觑,觉得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老药剂师沉吟道:“改良……倒不是完全没方向。我最近琢磨咱们的药酒,觉得口感上还有提升空间,如果能找到一种野生蜂蜜调和,既能润口,还能增益药效。只是……合适的野生蜜源不好找,而且用量和配伍需要试验。”
一个年轻工人怯生生地开口:“杨哥,我……我有个想法,不知道行不行。我老家那边有种野生的‘木姜子’,味道特别冲,但烘干磨粉后,加到腊肉腌料里,会不会有种独特的香味?”
木姜子?杨涛心中一动,那是黔东南山区特有的一种香料,气味辛香浓烈,本地人偶有使用,但从未大规模用于商品生产。这想法很大胆,甚至有些冒险,因为那股特殊的味道并非人人都能接受。
“可以试试!”杨涛立刻拍板,“老药剂师,蜂蜜的事您多费心,需要什么支持尽管提!你,”他看向那个年轻工人,“去找水生,让他带你立刻进山,采集一批品相好的木姜子回来,我们连夜试验!”
“另外,”杨涛看向王大山,“把我们之前记录的所有生产数据,不同季节、不同批次原料对成品风味的影响,全部整理出来!我们要用数据告诉评委,我们的工艺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建立在大量实践和总结之上的科学优化!”
整个“黔山源”如同上紧了发条的机器,高速运转起来。实验室的灯火通宵达旦,老药剂师带着人反复调试蜂蜜与药酒的比例;熏房里,加入了木姜子粉末的试验批次腊肉正在接受考验,那股奇异的辛香混合着松柏烟气,弥漫在空气中;文书人员则在疯狂地整理、分析着几年的生产记录。
杨涛更是亲力亲为,守在实验室和熏房,亲自品鉴每一次微调后的成果。他不仅要结果,更要理解每一步变化背后的原理,他要让这份补充材料,不仅有创新的产品,更有支撑创新的理论和数据!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距离截止日期只剩最后两天。
试验并不顺利。木姜子的比例稍多,味道就过于霸道,掩盖了肉香;比例少了,又效果不显。蜂蜜的加入也让药酒的口感变得微妙,甜度与药味的平衡极难掌握。
连续的高强度工作和屡次失败的挫折,让一些工人开始气馁。
“杨哥,时间太紧了,要不……咱们就在老工艺上写详细点?”有人试探着问。
“不行!”杨涛斩钉截铁,“对手就等着我们按部就班!我们必须亮出他们没见过的东西!”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杨涛看着熏房里袅袅的青烟,忽然想起了石爷那句“根不能忘”,以及父亲说的“用巧劲”。他灵光一闪!
“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把木姜子直接加入腌料?”杨涛猛地站起身,“能不能换个思路?把它做成熏制时使用的香料包?让它的香气通过烟雾,缓慢、均匀地渗透到肉里,而不是直接附着在表面?”
众人眼前一亮!
立刻改变方案试验!将干燥的木姜子与其他香料一起包裹在纱布包里,悬挂在熏房特定的位置,利用烟雾的热力将它的辛香分子逼出,缓缓熏入肉中。
几个小时后,当新的试验批次出炉,那股浓郁而独特的复合香气,让所有疲惫的人都精神一振!腊肉的本香得以保留,木姜子的辛香则化为了深邃的底蕴香气,层次感瞬间丰富起来!
几乎同时,老药剂师那边也传来好消息,通过调整基酒度和浸泡时间,终于找到了野生蜂蜜与药材的最佳平衡点,新调制的药酒入口甘醇,药味柔和,回味悠长!
成功了!
最后一天,“黔山源”的补充材料,连同新改良的“木姜子香薰腊肉”和“野生蜜酿药酒”样品,被紧急送往地区。
这份材料,不仅详细阐述了新产品的创新思路、工艺原理和品控要点,更附上了大量数据分析,证明了“黔山源”工艺的动态优化能力和对本地特色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能力。
材料送出的那一刻,杨涛站在厂门口,虽然身心俱疲,但眼神亮得惊人。
他知道,这已不仅仅是为了争夺一个“省优”名额。这是“黔山源”对自身潜力的一次深度挖掘,是对恶意竞争最有力的回击!
他要用这份凝聚了全厂心血和智慧的补充材料,告诉所有评委,也告诉那些躲在暗处的对手:
“黔山源”的底蕴,不在资历,而在创新求变的勇气,在对脚下这片土地深沉的理解与运用!
五天期限,绝地反击。猎户的韧性,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而现在,他只需等待,等待最终的结果,如同猎人等待着猎物落入陷阱的那一声响动。
《穿越80我在黔东南当猎户》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皮皮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皮皮读书!
喜欢穿越80我在黔东南当猎户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穿越80我在黔东南当猎户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