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阳镇的平静,如同冰封的河面,看似坚固,实则暗流汹涌。北府军的“砺刃秣马”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新式“破阵铳”的诞生更添了几分底气。
然而,朱棣和姚广孝心里都跟明镜儿似的,他们深知在这天下三分、局势微妙的关键时刻,真正的较量早已不再局限于表面上的刀光剑影,而是更多地在不为人知的暗处悄然展开。
就在这一天,负责内部监察的“纠察队”队正,一脸凝重地领着一名被抓捕归案的“商人”走了进来。原来,这名“商人”是在与一支从江南而来的商队接触时,由于他对北府军内部事务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关心”,以至于言辞之间露出了破绽,最终被“纠察队”逮个正着。
“将军,依卑职之见,此人绝对不是普通的商人。”队正一脸严肃地说道,“在他随身携带的货物中,我们发现了夹带的密信。虽然这些密信用的是商行的暗语书写,但其中多次提及到我军的粮草囤积情况以及营垒布防等至关重要的信息!”说罢,队正将搜出的密信和几件可疑物品一并呈现在朱棣和姚广孝面前。
朱棣接过那几封用特殊药水书写、需要火烤才能显影的信件,目光冰冷。姚广孝仔细查验了那些物品,从中找出一枚隐藏得极好的、刻有特殊编号的细小铜管。
“江南朝廷的‘皇城司’…还是…西边的不良人?”姚广孝捻着铜管,眼中闪过一丝寒光。这枚信物做工精良,绝非普通细作所能拥有。
几乎与此同时,北线赵黑虎也派快马送来急报:抓获一名试图混入凤阳集军营的秦军“夜不收”(精锐斥候),其身上搜出了绘制精细的北府军前沿布防草图,标注了各处明哨、暗哨甚至几处水源地的位置!
“好啊!都把我朱棣这里当成筛子了!”朱棣怒极反笑,将那份布防图狠狠拍在案上,“前门有虎,后门有狼,如今连屋梁上都爬满了老鼠!”
姚广孝却显得异常平静,他示意纠察队队正和信使退下,对朱棣道:“将军息怒。此正说明,我北府军已成气候,引得各方不得不重视,乃至行此鬼蜮伎俩。”
“先生,此风不可长!必须揪出所有眼线,以儆效尤!”朱棣杀气腾腾。
“揪,自然要揪。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这些‘眼睛’和‘耳朵’,为我所用。”姚广孝眼中闪烁着谋士特有的狡黠光芒,“将军可曾想过,为何不借此机会,给王翦,给李世民,甚至给江南…送去一些我们想让他们知道的消息?”
朱棣闻言,心中一动:“先生的意思是…反其道而行之?”
“正是!”姚广孝抚掌,“可将计就计,假意未能识破这些细作,甚至…可以‘发展’一两个,让其成为我们传递假情报的渠道!例如,向王翦透露我军‘粮草不济,军心浮动’;向李世民暗示我军‘愿为内应,共图王翦’;至于江南…不妨让他们以为,将军您‘日夜期盼王师北上,愿效犬马之劳’。”
此计甚毒!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足以让各方势力对北府军的真实情况产生误判,互相猜忌,从而为北府军争取更多的活动空间和发展时间。
“妙!”朱棣眼中精光暴涨,“就依先生!此事,交由先生全权负责!”
姚广孝领命后,不敢有丝毫耽搁,迅速开始行动起来。
他首先亲自对抓获的细作进行逐一甄别,仔细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分析他们的心理状态,以挑选出那些意志不坚定、容易被威逼利诱的人。经过一番筛选,他终于确定了几个合适的人选。
接下来,姚广孝对这些人展开了心理攻势。他巧妙地运用威逼和利诱的手段,让这些细作意识到如果不与他合作,将会面临极其严重的后果;而如果选择合作,不仅能够保住性命,还能得到丰厚的回报。在他的软硬兼施下,这些细作最终屈服了,答应成为双面甚至三面间谍,为姚广孝提供情报。
与此同时,姚广孝在北府军内部展开了一场更为隐秘的清洗行动。他深知军中可能还隐藏着一些更深层次的钉子,这些人往往更加难以察觉。于是,他通过各种方式收集线索,顺藤摸瓜,最终成功地揪出了几个隐藏极深的奸细。
在清除这些钉子的过程中,姚广孝还借机完善了北府军的内部保密制度。他制定了更加严格的规定,加强了对情报传递和人员管理的监控,确保类似的情况不再发生。
数日后,经过精心策划,几份看似绝密的情报开始通过不同的渠道,悄然流出弋阳镇。其中一份由“投诚”的江南细作传回的消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份情报称:北府军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光鲜亮丽,但实际上却是外强中干。他们的存粮仅够维持一个月的时间,而且由于粮饷分配不公,军中已经出现了怨言,朱棣为此正焦头烂额。
另一份情报则是由那些“被迫合作”的秦军夜不收送回来的,这份情报的内容让人大吃一惊:北府军竟然与唐军的使者频繁地进行秘密接触,看起来似乎有勾结的迹象。而且,情报中还提到朱棣对王翦“畏之如虎”,急切地想要引入唐军作为自己的奥援。
此外,还有一份来源不明的消息在江南地区小范围地流传着。这份消息声称燕王朱棣对朝廷忠心耿耿,日夜都朝着南方跪拜,心中只恨有王翦在中间阻拦,导致他无法为朝廷效力。
这些经过精心炮制的假情报,就像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一样,迅速在各方势力中激起了不同的涟漪。
在庐州的秦军大营里,王翦仔细地看着那份关于北府军“粮草不济”以及“勾结唐军”的情报,他的眉头微微皱起。王翦一向以谨慎着称,对于这样的情报,他并不会完全相信。然而,当他联想到北府军近期确实表现得比较低调,收缩了防御,他的心中不禁多了几分疑虑。
“朱棣……他到底是真的不行了,还是在故意演戏呢?”王翦暗自思忖着,他决定不能掉以轻心。于是,他立刻下令让斥候们加大侦察的力度,一定要核实这些情报的真实性。
江陵,唐军大营。
李靖端坐在营帐之中,案几上摆放着刚刚送达的密信,信中所传递的消息让他不禁微微一笑。
“北府军欲为内应?”李靖轻声自语道,语气中透露出一丝轻蔑,“朱棣,此人心思缜密,枭雄之姿,岂会甘心为人鹰犬?”
他随手将情报扔到一旁,心中已然明了这不过是一个借刀杀人之计,朱棣是想借唐军之手除去王翦,然后坐收渔利。
然而,李靖并未因此而掉以轻心。虽然他对这一计谋洞若观火,但也明白不能完全忽视北府军的动向。毕竟,战场上的局势瞬息万变,任何一个疏忽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于是,李靖下令加强对北府军的监视,密切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以防不测。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广州,南明小朝廷内却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一些官员得知朱棣“忠心可嘉”、“处境艰难”后,竟然真的动了心思,上奏建议朝廷“速派援军,接应燕王,共复江北”。
这些官员们言辞恳切,仿佛朱棣真的是南明的大忠臣一般,而他们的提议也在朝堂上引起了一番激烈的争论。
有人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可以借助朱棣的力量收复失地;也有人对朱棣的忠诚度表示怀疑,担心这只是他的一个阴谋。
然而,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这些官员们大多只是纸上谈兵,并无实际行动。他们在朝堂上争论不休,却没有一个人真正愿意挺身而出,去接应朱棣。
而在弋阳镇,北府军的帅府内。
朱棣听着姚广孝关于各方反应的汇报,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先生此计,虽未必能重创敌人,却足以让他们疑神疑鬼,不敢轻举妄动。为我军又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姚广孝谦逊道:“此乃小道耳。真正的根本,仍在于将军励精图治,强军富民。如今内部已大致肃清,情报网络亦初步建成。接下来,或可主动出击,谋取实利了。”
“哦?先生又有何目标?”
姚广孝走到舆图前,手指点向东南方向,那里是长江沿岸,一片相对富庶但因处于秦、北府军、南明三方势力交界而控制薄弱的区域。
“此地,鱼米之乡,盐铁之利。王翦主力被唐军牵制,无力南顾;南明朝廷畏秦如虎,不敢北上。将军何不遣一良将,率精兵数千,以‘巡边’、‘就食’为名,南下收取此膏腴之地?既可扩充地盘、获取资源,亦可借此试探王翦与南明的反应。”
朱棣看着那片区域,眼中野心之火再次燃烧起来。一直被动防守、暗中发展,终究非长久之计。是时候,该主动伸出爪牙,去攫取更多的生存空间了!
“好!就依先生!命赵黑虎,点齐三千兵马,即日南下!”
喜欢不灭战魂:五帝全球攻略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不灭战魂:五帝全球攻略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