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官逼民反,不得不去劫生辰纲,不得不上梁山造反,造反意味着什么?不仅意味着天下大乱、生灵涂炭,同样意味着一将功成万骨枯。
尽管吴用深知自己无法成为一位冲锋陷阵的武将,但作为大明帝国的一名官员,他坚信造反并非仅凭个人勇武便能成功。他认为,谋略是至关重要的,胆识次之,而魄力则是首要的。正是基于这样的信念,吴用对造反抱有坚定的信心。魄力能够决定是否下定决心造反,胆识能够决定造反的时机,而谋略则关乎造反的成败。在他看来,武将不过是谋略中的一环,若无魄力、无胆识、无领导力,那么这样的武将不过是一介莽夫,不足为惧。尽管江湖人士并非武将,但吴用处理起来亦是游刃有余。
面对神龙教主的询问,吴用并未迟疑。他沉思片刻,目光扫过神龙教主,缓缓地陈述道:“若教主有意,本官有两项策略可供选择。”神龙教主平静地回应:“哪两项策略?”与先前的紧迫态度相比,此刻他显得从容不迫,不露声色。
即便是在一位江湖人物面前,尤其是那位奉大明乐安长公主朱徽媞之命前来刺杀自己的神龙教主面前,吴用深知自己处于被动的境地。他并不真正畏惧神龙教主,但也明白此时隐藏已无意义,于是直言不讳:“简单来说,其一,是假借天子之名,以令诸侯;其二,利用本官的奏折,激发那些有野心的大明官员发起叛乱,随后伺机取而代之,掌握天下。”“掌握天下?”尽管不知神龙教主作何感想,但秋香在听到此言时,感到自己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速。神龙教主却不像秋香那般情绪波动,他沉思后提出:“既然你已知神龙教以女性为主,你认为女性也能掌握天下吗?”吴用回答:“虽然女性执掌天下可能比男性更为复杂,但并非不可能。若教主能掌控朝廷大势,便可采取垂帘听政之策。否则,仅是继承人选择上的难题,这并非不可克服的难题。”吴用虽然对大明历史上是否有女性一统天下的先例不甚了解,但根据他所知的五千年历史,从历代的垂帘听政到武则天这位真正的女皇帝,他相信若非武氏缺乏合适的继承人,大唐的未来或许会改写。吴用的这番话也引起了神龙教主的深思,他继续追问:“何为垂帘听政?”
垂帘听政这个成语的出处来自《旧唐书·高宗纪下》:时帝风疹不能听朝,政事皆决于天后。自诛上官仪后,上嵘视朝,天后垂帘于御座后,政事大小皆预闻之,内外称为二圣。
说白了“垂帘听政就是皇帝在前面做傀儡,女性皇族在幕后指使皇帝,掌握江山之意。”
不知神龙教主深浅,吴用也不敢现在就去教唆对方刺杀皇帝。
幸好吴用知道的历史中有太多垂帘听政先例,即便一一道来,吴用也不怕神龙教主无法理解。
等到吴用说完垂帘听政来历,神龙教主的双眼已经灼灼闪亮道:“这个垂帘听政的策略着实不错,但却还需要下面大臣辅佐对吗?”
此论甚为妥当,女性若欲行垂帘听政之权,必须在皇族中占据足够之地位,并且获得多数大臣之支持,尤其是那些掌握京畿重地之主要大臣之支持。吴用不慌不忙地向神龙教主解释道,为何对垂帘听政如此感兴趣。神龙教主听闻此言,兴奋地询问:“只需京畿重地之主要大臣支持即可?”从神龙教主之反应,吴用便知大明乃至此时代历史中尚未出现过垂帘听政之事,遂大胆陈述:“鉴于我朝至今未有垂帘听政之先例,无论京畿外之地是否支持,此事一旦发生,地方必会动荡不安,掌握与否关系不大。”“只要垂帘听政之皇命在握,届时只需镇抚应镇抚之事,平乱应平乱之乱,天下自然安定。”天下自然安定?吴用虽不认为此乃创举,神龙教主之双肩却突然颤抖。
随后,神龙教主带着隐含激动之情说道:“言之有理,但你不怕本座因你之言而杀你灭口?”“杀本官灭口,教主戏言矣。”“你何以认为本座在戏言?”神龙教主眼中闪过一丝锐利之光。吴用淡然一笑,答道:“教主既知垂帘听政乃本官之创举,又岂会不知本官所持?无论何言何事,最重要者非出主意,而是具体实行。然而,若无出主意之能,教主又何以信他人能助教主成大事?”虽不知大明之真实状况,但吴用在大明官场中目睹许多好主意被浪费之愚蠢行为。常有下属甲提出好主意,上级为平衡下属甲之权势增长,不将具体事务交由提出主意之下属甲执行,反而交由另一下属乙。下属乙因非提出主意之人,为证明自身能力,往往急于求成,偏离原意,又因缺乏对主意之理解,不愿向下属甲求助,无法将错误方向纠正,最终导致好主意被糟蹋。不仅下属乙失信于上级,上级亦不再信任提出主意之下属甲。若事务直接交由提出主意之下属甲处理,由于无需另寻途径证明自身,下属甲自然能周全考虑,未雨绸缪。以提出好主意之心思,下属甲自然能得心应手地处理事务。可惜,无论江湖、商场还是战场,上级多习惯任用所谓心腹办事。却不知这些心腹因自身无能,只能依靠巴结上级来体现价值,故能成为上级之心腹。恶性循环之下,上级看似被下属拖累,实则上级之虚荣心及嫉妒心毁了自己。
作为一门之主,神龙教主沉吟许久后说道:“你是在暗示天下无人能及你?”“本官尚不敢如此自大。”神龙教主虽言辞严厉,吴用却无法透露自己在大明官场之办事经验,不慌不忙地回应:“教主即使不用本官,亦不必急于杀本官。至少在关键时刻,本官尚可出面助教主收拾残局,教主以为如何?”“或者教主认为,本官会轻易将此话对外人泄露?”在吴用提醒下,神龙教主果然凝视双眼。吴用却面带微笑道:“教主何不考虑本官之年龄?”“即便本官不可能亲自垂帘听政,但若有人能实现本官执掌天下之愿望,那亦是本官之荣耀。若本官真去造反,恐怕年龄亦不允许。而且垂帘听政若行,必须堂堂正正、光明磊落,何惧人言?若真如此,教主还有何必要考虑垂帘听政?”
吴用之言不仅使神龙教主平静下来,秋香亦深表赞同。因为,神龙教主或许无需他人助其成功,但秋香却需要吴用助其成功。若神龙教主真欲实施垂帘听政之策,秋香虽不知能否成功,但知吴用之存在不可或缺。
然而,吴用有一点未言明,即辅政亦等同于执政。除武媚娘外,谁能说垂帘听政真正是女性执掌天下?这也是吴用对垂帘听政兴致勃勃之原因。因相较于武力造反,若神龙教主真有办法实现垂帘听政,那将是一条比造反更为快捷的成功之路。吴用不仅可成为如宋江般之股肱名臣,甚至可避免造反带来之兵荒马乱。当然,吴用考虑垂帘听政亦因年事已高,唯有垂帘听政,吴用方可确保“近在眼前”之成功。
明代女官制度由朱元璋制定,设立了管理机构“六尚局”,规定了女官的品秩和职责。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六局分别负责宫中事务,其中尚宫权力最大。尽管女官名义上与官相同,实质上只是宫廷劳动人员,特殊之处在于有一套法令规定和保障。女官本人而言,明代对其有一定要求,要求“识字妇人,能写为宜,晓谙算法”。德才兼备者或许能得到统治者的青睐,但同时面临着与皇帝朝夕相伴的风险。在后宫的斗争中,女官无法与后宫管辖者相抗衡,很多成为了统治者的牺牲品。女官的生活充满限制,要求自律、贞静,而在宫中取得的地位并不能改变她们的悲剧命运。因神龙教主若欲实行垂帘听政,必依赖大臣之辅佐。而对垂帘听政之了解,又有谁比吴用更适合辅佐神龙教主垂帘听政?
喜欢智谋卓绝的天机星吴用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智谋卓绝的天机星吴用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