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庆堂内,死寂无声。
贾母阖眼靠在榻上,一动不动,唯有剧烈起伏的胸膛,泄露着她正死死压制着翻江倒海的情绪。
怒火早已烧过,此刻剩下的,是更深沉的无力与寒意。
王熙凤跪在地上,大气不敢出,一张涂着厚粉的脸惨白如纸。
她精心谋划的一场“哭灵驾孝”,一场逼宫大戏,最终竟将自己变成了那个被架在火上烤的丑角。
偷鸡不成,反惹一身骚。
林黛玉那一跪,那一匣子倾家荡产的“孝心”,那一顶“欺君之罪”的大帽子,招招见血,字字诛心。
直接将她和贾母钉在了“逼迫孤女、图谋御产、祸及家族”的耻辱柱上。
谁还敢再提一个“钱”字?
谁提,谁就是贾府的千古罪人。
就在这令人骨头发麻的沉默里,一个管家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嗓音完全变了调。
“老太太!东宫来人了!”
一句话,如同一块巨石砸入死水。
满屋子的人,包括闭目养神的贾母,都霍然睁开了眼。
东宫?
太子的人?
很快,一个身穿内官服饰的小太监,端着朱漆托盘,被毕恭毕敬地引了进来。
他脸上挂着一丝不变的笑,声音尖细,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
“咱家奉太子妃娘娘懿旨,特为府上的林姑娘,送赏花宴的请柬。”
说着,他将托盘上那张流金溢彩、印着东宫徽记的请柬,呈了上来。
一瞬间,荣庆堂内鸦雀无声。
所有人的目光,都像被无形的线牵引着,齐刷刷地落向了还跪在地上的黛玉。
那眼神,复杂到了极点。
震惊、嫉妒、不解,以及一种更深层次的,名为恐惧的情绪。
林黛玉。
这个名字,如今的分量,已经能直达东宫了?
贾母的脸色,比刚才还要难看。
她强撑着坐直,命鸳鸯接过请柬。
那薄薄一张纸,她却觉得重逾千斤,指尖都在发颤。
这是太子妃的恩典。
是泼天的脸面。
可贾母比谁都清楚,这张请柬,更是一道催命符。
送走小太监,贾母捏着那张请柬,指甲深深嵌进肉里。
她盯着黛玉,眼底的风暴翻涌不休,最后,却只化为一句干涩的命令。
“起来吧。”
她挥了挥手,声音里满是倦意。
“都散了。”
众人如蒙大赦,仓皇退下。王熙凤更是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逃也似的溜了。
偌大的荣庆堂,转瞬只剩下贾母和黛玉祖孙二人。
“林丫头。”
贾母的声音沙哑得厉害。
“你过来。”
黛玉站起身,膝盖传来针扎般的麻木刺痛,她却面色如常,缓步走到贾母榻前。
“外祖母。”
“你知道,这趟东宫之行,意味着什么?”贾母问。
“孙女不知。”黛玉垂下眼帘,声音平静。
“你不知?”
贾母发出一声短促的冷笑,那笑里全是无能为力的悲凉。
“你是京城第一才女,是北静王跟前的红人,你的名字,如今连太子和皇后都记住了!”
“这份请柬,是太子妃赏你的脸,也是咱们贾家不得不接的脸。”
她身子向前微倾,声音压到几乎只有两人能听见,字字句句,都带着彻骨的寒意。
“你记着,从踏进东宫那刻起,你不是林黛玉,你是荣国府的姑娘!”
“说错一句话,做错一件事,死的,不止你一个!”
这既是警告,更是一种屈辱的托付。
贾母恨这个外孙女的翅膀已经硬到她无法掌控,却又不得不指望这双翅膀,能带着摇摇欲坠的贾家,飞过眼前的刀山火海。
黛玉抬起头,静静地迎上贾母那双布满皱纹和算计的眼睛。
“孙女,记下了。”
潇湘馆。
紫鹃急得在屋里来回踱步,嘴里反复念叨。
“姑娘,这不就是鸿门宴吗?明摆着没安好心!”
“那太子妃,早不请晚不请,偏偏在咱们和老太太闹成这样的时候请您!她们若是在宴上故意为难,可怎么办?”
黛玉却异常平静。
她坐在书案前,慢条斯理地在一张白纸上,写下几个字。
捧杀。
孤立。
激将。
构陷。
她吹干墨迹,唇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套路,来来回回就这么几招。”
她看着纸上的字,像是在对紫鹃解释,更像是在对自己说。
“她们会先把我高高捧起,让我成为众矢之的。再用各种手段孤立我,让我求助无门。然后,会有人跳出来,用言语将我逼到悬崖边上,让我不得不应战。”
“只要我接了招,无论输赢,真正的杀局,才会开始。”
这套流程,她前世在贾府里,看得早已生厌。
如今,不过是换了个更华丽的舞台,演员的身份更高贵罢了。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她将那张纸折起,扔进香炉,看着它在火苗中蜷曲,化为一缕青烟。
“剧本我都看过了,还怕她们现场发挥?”
东宫赏花宴,设在牡丹台。
暮春时节,园中数百种牡丹开得泼天也似,花团锦簇,国色天香。
京中的勋贵闺秀们,几乎倾巢而出,一个个花枝招展,环佩叮当。
当黛玉的身影出现在园门口时,园内的喧嚣,出现了一个微不可察的停顿。
她今日,只穿了一身极素净的湖水绿长裙,裙摆处用银线绣了几竿瘦竹。
满头青丝简简单单地挽了个髻,未戴任何金玉,只插了一支通透的白玉簪。
薄施粉黛的脸,更衬得眉目如画,肤白胜雪。
那份清冷出尘的气质,在一众姹紫嫣红的贵女中,醒目得有些刺眼。
她不是来争奇斗艳的。
她是来应战的。
“林妹妹,快来!”
太子妃远远便瞧见了她,笑得春风和煦,竟亲自起身相迎,一把拉住黛玉的手,那份热络,仿佛真是失散多年的亲姐妹。
“早就听闻林姑娘是人中龙凤,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她不由分说,拉着黛玉穿过人群,在无数道或惊或妒的目光中,亲手将黛玉按在了自己身边的首位。
那个位置,正对满园贵女。
那个位置,热得烫人。
黛玉心中一片清明。
第一招,捧杀,已然落下。
酒过三巡,歌舞升平。
太子妃对黛玉关怀备至,嘘寒问暖,体贴入微。
就在气氛最热烈时,太子妃的“刀”,终于出鞘了。
忠毅侯府的嫡女侯晓月,一个向来以才貌自负的女子,袅袅婷婷地站了起来。
她先是对太子妃盈盈一拜,随即,目光便带着毫不掩饰的审视,直直落向黛玉。
“启禀太子妃娘娘。”
她的声音清脆如莺,话里却带着钩子。
“久仰林姑娘‘京城第一才女’的大名,诗才冠绝京华。”
“今日此情此景,牡丹盛放,我等姐妹们才疏学浅,正想请林姑娘以这满园国色为题,即兴赋诗一首,也好让我们这些凡尘俗子,开开眼界,学学何为真正的文采风流,不知林姑娘可愿赐教?”
这是阳谋。
当着太子妃的面,你不能拒绝。
拒绝,就是恃才傲物,不给太子妃脸面。
你更不能输。
输了,“京城第一才女”便沦为笑柄,丢的是贾府的脸,更是背后北静王的脸。
牡丹台瞬间安静。
太子妃抚掌而笑,仿佛才想到这个绝妙的主意,一锤定音。
“侯妹妹这个提议好!”
“就以《咏牡丹》为题!”
刹那间,整个花园的喧嚣都消失了。
数百道目光,或好奇,或嫉妒,或幸灾乐祸,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齐刷刷地,将林黛玉笼罩其中。
那目光,比正午的烈日还要灼人。
第二招,激将,也来了。
就等着她,跳进这个精心布置的陷阱。
喜欢林妹妹她不装了,一开口全府吓跪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林妹妹她不装了,一开口全府吓跪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