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的午后阳光透过练习室的百叶窗,在散落的乐谱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古筝斜倚在墙角,琴弦泛着浅淡的木纹光泽,与桌上摊开的《青花瓷》歌词稿相映成趣,空气中还残留着清晨冲泡的龙井茶香,混着淡淡的墨香,透着一股国风独有的温润气息。
杨昊轩抱着一叠装订好的编曲谱走进来的时候,李健正坐在钢琴前,指尖轻按琴键,反复琢磨着原曲的和弦走向;周深捧着一杯热柠檬水,蹲在乐谱架旁,逐字标注着歌词的情感起伏;高瀚宇则靠在吉他上,手里转着拨片,眼神落在窗外,似乎在构思舞台动作。听到脚步声,三人同时抬头,目光齐刷刷地落在他手里的编曲谱上。
“昊轩,编曲谱弄好了?”李健率先站起来,语气里带着期待,伸手接过他递来的谱子,“快过来,咱们一起琢磨琢磨,看看哪里需要调整。”
杨昊轩点点头,走到钢琴旁坐下,手指轻轻点在谱子的第一页:“李老师,周深哥,瀚宇哥,这是我昨晚熬夜改出来的初稿,核心思路是‘国风打底,双声点睛’。主歌部分我想用男嗓来唱,保持原曲的叙事感,就像用毛笔在素胚上勾勒青花轮廓,和弦用c大调转G小调的过渡,贴合‘天青色等烟雨’那种朦胧又细腻的情绪;副歌部分切换女嗓,音色往清亮里带点温润,不用太尖锐,像青花釉色在阳光下泛着的浅淡光泽,再配古筝的十六分音符琶音,把国风韵味拉满。”
他一边说,一边伸手示意旁边的古筝演奏者试弹一段间奏。琴弦轻响,清脆又柔和的旋律流淌出来,像江南烟雨里的流水,瞬间把几人的思绪带入了《青花瓷》的意境里。周深忍不住闭上眼睛,跟着旋律轻轻哼唱起来,手指还在腿上打着节拍。
等古筝声落下,李健才缓缓开口,指尖指着谱子上副歌部分的标注:“昊轩,你的思路很准,把双声和国风结合的想法很新颖,尤其是古筝琶音的设计,确实能凸显歌曲的韵味。但有个小问题,你看这里——”他指着“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这句的女嗓切入处,“副歌第一句就切女嗓,节奏有点急了。青花瓷的美是慢出来的,是釉色经过千度高温慢慢晕开的质感,主歌的情绪还没完全沉下来,突然切女嗓会打破这种氛围。我觉得可以把女嗓切入的时机往后挪两拍,等到‘而我在等你’这句的后半段再切换,衔接会更自然,就像墨汁在宣纸上慢慢渗透,不突兀。”
杨昊轩顺着他指的地方看去,瞬间明白了问题所在。前世他做国风改编时,也很注重情绪的递进,刚才一门心思琢磨双声和乐器的搭配,反倒忽略了原曲本身的节奏。他拿起笔,在谱子上快速修改标注,抬头看向李健,眼里满是认可:“李老师,您说得对,我刚才确实太急着展现双声了,忽略了歌曲的意境。往后挪两拍,既能保留女嗓的亮点,又能让情绪衔接更顺畅,这个调整很关键。”
“还有还有!”周深放下柠檬水,凑过来指着谱子的结尾部分,眼睛亮晶晶的,“昊轩,我觉得结尾可以加个和声叠唱!原曲的结尾太干净了,咱们既然做改编,不妨让余韵更足一点。最后一句‘晕开了结局’,你用女嗓唱主旋律,我加一个高三度的和声,再叠一层轻声的‘啦’,就像青花留在瓷上的痕迹,虽然淡,却挥之不去。这样一来,舞台结束后,观众还能沉浸在那种氛围里,印象肯定更深刻。”
高瀚宇也凑了过来,手里还拿着一张画满箭头的舞台草图:“我觉得古筝间奏那段可以再延长八小节!刚才古筝老师弹的时候,我脑子里已经有舞台画面了——这里可以让灯光从青蓝色渐变成米白色,配合古筝的旋律,我站在舞台右侧,做一个抬手拂袖的动作,模拟古人赏瓷的姿态,既能呼应国风主题,又能让舞台不单调。延长八小节,足够完成一套简单的动作,也能让观众更好地感受古筝的韵味。”
杨昊轩认真地听着,手里的笔不停在谱子上做着标注,偶尔停下来和三人交流几句。阳光慢慢移动,落在谱子上的光斑从左移到右,桌上的龙井茶凉了又被高瀚宇换成热的,练习室里的讨论声此起彼伏,却始终充满了专业又融洽的氛围。
“那咱们调整一下,现场试唱一段?”李健看了看修改后的谱子,抬头看向众人,眼里带着笑意,“昊轩,你唱主歌和副歌的双声,周深负责和声,我弹钢琴伴奏,瀚宇你可以跟着旋律比划一下舞台动作,看看效果。”
众人纷纷点头,古筝演奏者也调整好姿势,做好了准备。李健坐在钢琴前,指尖轻按琴键,舒缓的前奏缓缓流淌出来,像江南的流水,带着淡淡的诗意。杨昊轩深吸一口气,开口唱道:“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男嗓低沉温润,没有刻意炫技,却像讲故事一般,把《青花瓷》里的细腻情感娓娓道来。周深靠在乐谱架旁,跟着旋律轻轻点头,眼里满是欣赏。等到“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这句的后半段,杨昊轩自然地切换女嗓,清亮又温润的音色瞬间响起,像青花釉色在阳光下绽放出的光泽,与钢琴旋律、古筝伴奏完美融合。
周深立刻加入和声,高三度的声音轻轻叠加在女嗓之上,不抢戏却恰到好处,像一层薄纱,让旋律更显细腻。高瀚宇站在舞台中央,跟着旋律做着抬手拂袖的动作,步伐轻盈,与歌曲的意境相得益彰。当古筝间奏响起时,清脆的旋律搭配着高瀚宇的动作,仿佛一幅江南赏瓷图在众人眼前展开。
结尾部分,杨昊轩用女嗓唱着“晕开了结局”,周深的和声与他的声音交织,高瀚宇轻轻加了一声“嗯”作为呼应,余韵悠长。等到最后一个音符落下,练习室里安静了几秒,随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太好听了!”周深兴奋地拍手,“这个调整太成功了,女嗓切入的时机刚刚好,结尾的和声叠唱也太有感觉了,我刚才都差点跟着哭了!”
高瀚宇也点点头,语气里满是赞叹:“古筝间奏延长后,舞台动作有足够的空间施展,配合灯光,效果肯定炸裂!昊轩,你这改编能力也太牛了,这么快就把大家的建议融合进去了。”
李健放下琴谱,看向杨昊轩的眼神里满是认可:“昊轩,你对音乐的敏感度很准,调整得又快又到位,没有固执己见,这一点很难得。刚才的试唱,完全把《青花瓷》的意境展现出来了,双声和国风的融合很自然,既保留了原曲的经典,又有咱们的特色。”
杨昊轩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伸手擦了擦额角的汗:“都是大家的建议好,李老师您提醒我注意情绪递进,周深哥和瀚宇哥从和声和舞台的角度提了调整意见,不然这版改编也达不到这个效果。接下来咱们可以再细化一下细节,比如古筝的音色可以再柔和一点,和声的力度也可以根据现场氛围调整。”
“没问题!”李健点点头,拿起谱子,“咱们分工一下,昊轩你和古筝老师沟通音色调整,我和周深打磨和声细节,瀚宇你去和舞蹈老师对接舞台动作,争取今天把改编方案定下来,明天开始密集排练。”
众人齐声应下,各自忙碌起来。杨昊轩走到古筝演奏者身边,拿出谱子,耐心地和她沟通每一段旋律的音色要求;李健和周深坐在钢琴旁,反复试唱和声,调整力度和节奏;高瀚宇则拿着舞台草图,匆匆赶往舞蹈室。
阳光透过百叶窗,洒在每个人忙碌的身影上,练习室里再次响起了悠扬的旋律。杨昊轩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充实感。前世他做音乐时,大多是单打独斗,很少有这样和前辈、队友一起打磨作品的机会。这种为了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的感觉,比独自拿到奖项更让他觉得温暖。
他低头看向手里的编曲谱,上面密密麻麻的修改痕迹,都是团队协作的印记。指尖轻轻拂过谱子上的音符,他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一定要把这个舞台做好,不仅要展现自己的才华,更要不负李老师的认可,不负队友们的努力,让更多人感受到国风音乐和双声嗓结合的魅力。
古筝声再次响起,清脆又柔和的旋律与钢琴声、哼唱声交织在一起,在练习室里回荡,像一首未完待续的国风赞歌,预示着即将到来的二公舞台,必将惊艳全场。
喜欢双声学霸:我在披哥3封神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双声学霸:我在披哥3封神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