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闷热得厉害,知了在树上声嘶力竭地叫着,总归是活不过今天的,随便它们叫唤。
何雨柱推着自行车出门时,母亲追出来塞给他一顶草帽:戴着,当心中暑。
他到图书馆时,额上已经沁出细密的汗珠。
推开厚重的木门,一阵凉意扑面而来。
不是图书馆有装什么空调,单纯就是空间大,图书保管也需要通风的。
刘艺菲已经坐在靠窗的老位置上了,今天穿了件月白色的短袖衬衫,正低头写着什么。
来得这么早?何雨柱把草帽挂在门后。
她抬起头,用手背擦了擦额角的汗:
家里热,这儿凉快些。
何雨柱还是没去办公室,走到柜台后,开始帮忙整理昨日读者还回来的书。
刘艺菲跟过来,轻声问:何雨柱同志,能帮我找本参考书吗?下学期要学《师说》,想提前看看。
韩愈的文集在那边。
何雨柱引着她往古典文学区走,我记得有本《韩昌黎文集》,注释很详细。
他在书架前找了一会儿,抽出一本蓝布封面的线装书:
这个版本不错,后面还附了历代评注。
她接过书,翻开看了几页,眼睛就亮了:
真好,还有朱熹的批注。
这是明代的版本,很珍贵。
何雨柱说着,又从架上取下一本,这本《唐宋八大家文选》也拿去看看,里面有不少名篇。
谢谢何雨柱同志。她抱着两本书,像是得了什么宝贝。
上午的图书馆很安静,只有偶尔翻书的沙沙声。
何雨柱在柜台后整理借阅记录,偶尔抬头,能看见刘艺菲在认真抄写。
阳光透过梧桐树叶的缝隙照进来,在她周围洒下斑驳的光影。
中午吃饭时,何雨柱端着饭盒走到她桌前:还在抄?
她放下笔,揉了揉发酸的手腕,这篇文章说理透彻,想多抄几遍。
何雨柱在她对面坐下,打开饭盒: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一句确实是千古名句。
她眼睛一亮:您也喜欢这一句?
第一次读到,就觉得把为师之道说透了。
何雨柱夹了一筷子咸菜:韩愈写这篇文章时,正是文风改革的时期。
她若有所思地点头,忽然轻声念道: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何雨柱停下筷子。
这句古文从她口中念出来,带着与她年龄不相符的沉稳。
刘艺菲说完,也拿出自己带的饭盒,在那吃着。
下午,天色愈发阴沉。
何雨柱正在修补一本破损的《唐诗三百首》,刘艺菲拿着书走过来:何处长,能请教您一个问题吗?
她指着《师说》里的一段话: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这是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
何雨柱放下手里的糨糊刷,要虚心向别人学习。
她若有所思:所以韩愈是说,学习不能拘泥于身份地位?
可以这么理解。何雨柱点点头。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她沉默了一会儿,轻声说:我明白了。
窗外开始下雨,雨点噼里啪啦地打在玻璃窗上。
一阵凉风从窗外吹进来,带着泥土的清新气息。
这雨一时半会儿停不了。
何雨柱看了看天色,需不需要先回去?
她摇摇头:我再等会儿,这把伞应该够用。
等到闭馆时分,雨还没有停的意思。
何雨柱看见刘艺菲撑开那把油纸伞,在雨中等他。
我送您到胡同口吧。她说。
何雨柱当然不会拒绝,他脸皮可厚的很。
两人并肩走在雨中,伞不大,他刻意保持着距离,手臂还是不小心碰到了一起。
何雨柱同志,她突然开口。
您说,为什么韩愈要特意写这篇文章?
何雨柱看着前方朦胧的雨幕,缓缓道:
当时的人不肯从师学习,他是有感而发。
快到刘艺菲住的胡同时,雨渐渐小了。
刘艺菲从布包里取出一个笔记本:这个给您。
何雨柱接过笔记本,翻开一看,里面工工整整地抄满了古文名篇,字迹清秀工整。
这是我平时抄的一些喜欢的文章。
她轻声说,送给您。
何雨柱翻到最后一页,上面抄着《师说》的结尾。
最后一句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下面,画了一道浅浅的线。
他合上笔记本,郑重地说:谢谢,我会好好看。
回到家时,雨已经完全停了。
晚饭后,何雨柱在屋里翻看那个笔记本。
每一篇文章都抄得工工整整,偶尔在页边还会画些简单的墨竹、兰花。
翻到《师说》那一页,他停留了很久。
窗外月色很好,雨后初晴的夜空格外清澈。
何雨柱提起笔,在笔记本的扉页上写下:
古之学者必有师
写完又觉得太过严肃,轻轻把这一页撕了。
最后还是只写了两个字:
第二天一早,何雨柱特意绕到副食店,买了两个刚出炉的芝麻烧饼。
在图书馆门口,他遇见正要进门的刘艺菲。
他把还温热的烧饼递过去一个,路上买的。
她接过烧饼,脸颊微微泛红:谢谢何处长。
不用总是这么客气。
何雨柱打开图书馆的门,叫我名字就好。
她愣了一下,低头咬了一口烧饼,轻声说:
这一整天,何雨柱都觉得图书馆里的空气格外清新。
傍晚闭馆时,刘艺菲来还书,站在柜台前犹豫了一会儿。
何...何大哥,她终于鼓起勇气。
明天我就要跟父母回武汉探亲了,可能要一个月后才能回来。
何雨柱正在整理书籍的手顿了顿:路上小心。
她点点头,从包里取出一个信封。
这个...等我走了再看。
等她离开后,何雨柱打开信封,里面是一张自制的书签,用宣纸裱的,上面用工整的小楷写着: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何雨柱看着书签,忽然想起昨天她问的那个问题。
现在他好像明白了,韩愈写《师说》,不只是为了论师道,更是为了寻知己。
喜欢四合院之穿成傻柱各国浪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四合院之穿成傻柱各国浪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