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星系的星脉能量如三条奔腾的星河,顺着能量通道涌入“瑶光四号”探测器。金色的银河能量厚重沉稳,蓝色的苍澜能量灵动纯粹,紫色的紫渊能量深邃磅礴,三色能量在《自然纹脉汇》的引导下交织融合,化作一道贯穿天地的三色光柱,从探测器顶端直冲而出,在星脉本源池上空炸开。
能量炸开的瞬间,无数细小的能量丝线向四周扩散,像一张巨大的三色天网,将所有虚空掠食者笼罩其中。星脉共振阵的威力远超想象,能量丝线触碰到虚空掠食者的身体,便立刻钻入其内部,引发剧烈的能量共振。那些体型较小的虚空掠食者瞬间被震碎,化作黑色的能量尘埃;体型较大的虚空掠食者外壳龟裂,黑暗核心暴露在外,在共振能量的冲击下发出刺耳的嗡鸣,很快便失去活力,缓缓消散。
林晓星站在阵法中央,双手紧握着《自然纹脉汇》,体内的星脉能量与三大星系的能量完美同步。她能清晰感受到每一条星脉主脉的跳动,仿佛整个宇宙的星脉都在与她共鸣。但这种高强度的能量调用也让她承受着巨大的负荷,经脉传来阵阵刺痛,眼前开始出现轻微的眩晕,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滴落在本子上,瞬间被能量蒸发。
“晓星,坚持住!还有最后一批虚空掠食者!”晶语长老的晶体身体闪烁着耀眼的七彩光芒,她将自身的精神力全部注入阵法,帮助林晓星稳定能量输出,“本源池的能量正在为你补充力量!”
星脉本源池的金色能量海洋翻涌起来,一道巨大的能量漩涡在阵法下方形成,源源不断地向三色光柱输送能量。原本有些黯淡的光柱瞬间变得更加璀璨,能量丝线的密度大幅提升,将最后一批顽固的虚空掠食者死死缠绕。这些虚空掠食者似乎察觉到了死亡的威胁,疯狂挣扎,释放出所有的黑暗能量,试图冲破能量网的束缚。
但星脉共振阵的能量源自三大星系的星脉主脉,如同宇宙的意志般不可阻挡。黑暗能量在三色能量面前不堪一击,很快便被净化消融。当最后一只虚空掠食者化作尘埃,星脉本源池上空的黑暗气息彻底消散,只剩下纯净的三色能量在空气中流淌,滋养着周围的星门通道。
林晓星缓缓收起能量,星脉共振阵随之解散。她双腿一软,险些摔倒,苍澜族的守护者立刻上前扶住她。此时的她面色苍白,气息急促,体内的星脉能量几乎耗尽,但眼神依旧明亮。“成功了……所有虚空掠食者都被消灭了。”
“星脉共振阵太厉害了!”张队长看着屏幕上显示的探测数据,语气中充满惊叹,“本源池周围的黑暗能量已被彻底净化,星门通道的封印符文阵也在共振能量的滋养下变得更加坚固!”
李教授通过远程通讯传来喜讯:“‘星枢二号’旗舰监测到,三大星系的星脉主脉能量虽有消耗,但都在稳定恢复中。紫渊星系的星脉复苏速度再次加快,预计百年内就能恢复到鼎盛时期;苍澜星系和银河系的星脉能量循环正常,没有出现任何异常波动。”
林悦和苏晚相视一笑,眼中满是欣慰。这场与虚空掠食者的决战,不仅守护了星脉本源池,更验证了三大星系星脉联合的强大力量。“我们不仅修复了紫渊星系的星脉,还彻底清除了本源池附近的黑暗隐患,这是超出预期的胜利。”
晶语长老的晶体身体散发着柔和的光芒,她感知着本源池的能量状态,语气中带着释然:“本源池的能量纯度达到了亿万年来的峰值,那些残留的黑暗能量余孽已被完全净化。从今往后,只要封印符文阵不被破坏,星脉本源就能持续为各个星系提供纯净的能量。”
众人乘坐探测器返回星门通道入口,重新检查封印符文阵的状态。此时的符文阵在三色共振能量的滋养下,符文纹路更加清晰,能量屏障的强度提升了数倍,闪烁着坚不可摧的光芒。林晓星将《自然纹脉汇》贴近符文阵,本子自动记录下最新的封印数据,扉页的河外星脉图谱中,紫渊星系的星门通道旁多了一个金色的守护标记,代表着封印稳固,安全无忧。
“我们该返回紫渊星系了。”苍澜族的星脉长老说道,“需要在紫渊星系的星脉主脉核心布设能量引导阵,确保本源能量能均匀分布到星系的每一个角落,加速星脉复苏。”
探测器顺着星门通道返回紫渊星系,刚驶出通道,便看到“星枢二号”旗舰发来的欢迎信号。此时的紫渊星系已焕然一新,淡紫色的星云重新凝聚成壮丽的漩涡,星脉主脉如一条璀璨的银色巨龙,贯穿整个星系,无数分支星脉像毛细血管般延伸,滋养着每一颗行星。那些曾经失去大气层的行星,已经重新形成了厚厚的大气保护层,表面覆盖着翠绿的植被,河流在陆地上蜿蜒流淌,甚至能看到一些简单的生命形态在水中游动,生机盎然。
“紫渊星系的生态恢复速度太快了!”安德烈看着屏幕上的影像,忍不住感叹,“按照这个速度,不出十年,这里就能成为适合智慧生命居住的星系。”
“这都要归功于星脉本源能量的持续注入。”李教授解释道,“星核本源因子是生命诞生与演化的基础,有了充足的本源供给,紫渊星系的生态系统会快速完成自我修复与升级。”
“星枢二号”旗舰缓缓降落在紫渊星系一颗刚刚复苏的行星上,这里被命名为“焕星”,意为“重焕生机之星”。焕星的表面覆盖着柔软的绿色草地,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草木气息,星脉能量在地表形成淡淡的光痕,像流动的星河。众人走出旗舰,脚踩在松软的草地上,感受着脚下星脉能量的跳动,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接下来的一个月,远征队与苍澜族的星脉守护者们共同合作,在紫渊星系的星脉主脉核心布设了能量引导阵。引导阵由数千个星脉水晶组成,呈圆形分布,每个水晶都与星脉主脉相连,能将本源能量均匀引导至各个分支星脉,确保星系内的所有行星都能获得充足的能量滋养。
在布设引导阵的过程中,林晓星发现紫渊星系的星脉中隐藏着一些古老的能量印记,这些印记与《自然纹脉汇》中记载的古代星际文明痕迹高度吻合。“这些印记应该是亿万年前,守护紫渊星系星门的古代文明留下的。”林晓星通过精神力解读着印记中的信息,“他们在星脉大战后,为了保护紫渊星系的星脉,留下了这些能量印记,试图引导残存的星脉能量维持生态,但最终还是没能抵御星脉衰退的趋势。”
苍澜族的星脉长老仔细研究着能量印记,精神波动中带着敬佩:“这是一个伟大的文明。他们在星门关闭、本源能量断绝的情况下,依然坚守了数万年,直到最后一刻都没有放弃守护星脉。”
林晓星将这些能量印记的信息记录在《自然纹脉汇》中,本子自动整合分析,还原出古代紫渊文明的部分历史:他们是一个以星脉能量为信仰的文明,擅长星脉能量操控与生态建设,曾创造出辉煌的星际文明。星脉大战后,为了阻止虚空掠食者入侵,他们主动协助古代星际文明联盟关闭了星门通道,随后便在星脉衰退的困境中艰难求生,最终因星脉能量耗尽而消亡,但他们留下的能量印记与守护精神,一直留存至今。
“我们应该为他们建立一座纪念碑。”苏晚提议道,“纪念这个为守护宇宙星脉而牺牲的伟大文明,让后世记住他们的贡献。”
众人一致同意,在焕星的星脉主脉核心旁,用星脉水晶建造了一座高耸的纪念碑。纪念碑的正面刻着古代紫渊文明的星脉符号,背面用银河系通用文字与苍澜族的精神印记,记录了紫渊文明的守护事迹。当纪念碑落成的那一刻,紫渊星系的星脉主脉突然爆发出一道强烈的光芒,与纪念碑产生共鸣,仿佛是古代文明的灵魂在表达感谢。
能量引导阵布设完成后,紫渊星系的星脉复苏进入了快车道。星脉主脉的光芒更加璀璨,分支星脉延伸至星系的每一个角落,行星上的生命形态快速演化,从简单的单细胞生物逐渐发展出多细胞生物,部分行星上甚至出现了原始的植物群落与小型动物,整个星系充满了蓬勃的生机。
这天,林悦、苏晚、林晓星与苍澜族的族长、星脉长老齐聚“星枢二号”旗舰的会议室,商议后续的合作事宜。苍澜族的族长首先开口,精神波动中带着真诚:“这次远征,我们见证了银河系星脉守护者的勇气与智慧,也感受到了你们守护星脉、珍视生命的信念。苍澜族愿意与银河系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共同守护河外星脉的稳定。”
“我们非常乐意与苍澜族结盟。”林悦回应道,“宇宙中的星脉是相互连接的,任何一个星系的星脉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到其他星系。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危机。”
苏晚拿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合作协议,通过精神感应传递给苍澜族的各位长老:“这份《星脉本源盟约》中,明确了双方的合作内容:共享星脉探测数据与技术,联合建立跨星系星脉监测站;共同培养星脉守护者,交流星脉能量操控技巧;当任何一方遭遇星脉危机或黑暗生物入侵时,另一方需提供全力支援。”
苍澜族的长老们仔细阅读着盟约内容,精神波动中充满了认可。“这份盟约非常全面,符合双方的利益。”苍澜族的星脉长老说道,“我们提议,将紫渊星系作为双方的联合守护星系,共同负责星门通道的维护与星脉的监测,确保这里不再受到黑暗生物的威胁。”
“我们同意这个提议。”林晓星补充道,“《自然纹脉汇》中记载了许多古代星际文明的合作案例,建立联合守护机制是保障星脉长期稳定的关键。我们可以在焕星建立一座联合基地,派驻人员长期驻守,监测星门与星脉的状态。”
经过详细商议,双方正式签订《星脉本源盟约》。当林悦与苍澜族族长的精神印记同时印在盟约上时,星脉本源池的能量突然产生共鸣,一道金色的能量光束从星门通道射出,贯穿紫渊、苍澜、银河三大星系,仿佛在见证这个跨星系盟约的诞生。
盟约签订后,双方开始着手建设联合基地。联合基地选址在焕星的星脉主脉核心附近,采用银河系与苍澜族的联合技术建造,集星脉监测、科研、居住功能于一体。基地的主体建筑由星脉水晶与高强度合金构成,能抵御宇宙辐射与能量冲击,内部配备了先进的星脉探测设备、跨星系通讯系统与生态模拟舱,足以支撑数百人长期驻守。
在建设联合基地的同时,远征队的科研团队与苍澜族的星脉技术人员展开了深入合作。他们共同研究星脉能量的应用技术,将银河系的星脉净化技术与苍澜族的精神力防御技术相结合,开发出更先进的星脉守护装备;联合破解古代星际文明的星脉密码,从《自然纹脉汇》与苍澜族的星脉典籍中,挖掘出更多关于星脉本源池与星门通道的秘密。
林晓星与苍澜族的星脉长老一起,对《自然纹脉汇》与苍澜族的星脉信物进行了深度融合。苍澜族的星脉信物中蕴含着古老的精神力印记,与本子的星脉能量结合后,本子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不仅能记录星脉图谱与技术数据,还能通过精神感应,与不同文明的星脉守护者进行直接沟通,成为跨星系合作的重要桥梁。
这天,林晓星在联合基地的星脉实验室中研究时,《自然纹脉汇》突然自动翻页,扉页的河外星脉图谱上,一个新的星系标记开始闪烁。这个星系位于紫渊星系的另一侧,距离约1500万光年,图谱上标注着微弱的星脉能量波动,似乎是一个尚未被发现的河外星系。
“这是‘赤焰星系’。”星脉长老的残留能量印记再次亮起,“它是星脉本源池连接的最遥远的星系之一,星脉主脉以红色能量为主,蕴含着强大的热能星脉因子。亿万年前的星脉大战中,赤焰星系的星门通道没有被关闭,但由于距离本源池过远,星脉能量供给不足,一直处于半衰退状态。”
林晓星立刻将这个发现告知林悦与苍澜族的族长。“赤焰星系的星脉半衰退状态,可能会影响整个星脉能量循环系统。”林悦说道,“我们应该派遣探测器前往赤焰星系进行探测,了解其星脉状态,如果有需要,也可以提供必要的帮助。”
苍澜族的族长表示赞同:“《星脉本源盟约》的核心是守护所有星脉的稳定。探测赤焰星系,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宇宙星脉的分布,还能为未来可能的合作打下基础。”
很快,“星枢二号”旗舰搭载的探测分队出发了。探测器采用最新的超空间星脉引擎,能在四个月内抵达赤焰星系。在等待探测结果的同时,联合基地的建设也顺利完工。基地的落成仪式办得简单而隆重,林悦与苍澜族族长共同为基地揭幕,命名为“星源基地”,寓意“星脉本源之地”。
星源基地的启用,标志着三大星系的星脉合作进入了实质性阶段。银河系与苍澜族的星脉守护者轮流驻守基地,监测星门通道与紫渊星系的星脉状态;科研团队则持续开展星脉研究,不断优化星脉能量应用技术。跨星系通讯系统的建立,让地球、火星定居点与苍澜星系、星源基地实现了实时通讯,各种星脉数据与科研成果得以快速共享。
四个月后,探测分队传回了关于赤焰星系的详细数据。赤焰星系是一个椭圆形星系,中心是一颗巨大的红色恒星,星脉主脉呈暗红色,像一条燃烧的火龙,贯穿整个星系。由于距离星脉本源池过远,赤焰星系的星核本源因子含量不足,星脉主脉的能量波动不稳定,导致星系内的行星表面温度过高,生态环境恶劣,只有少数耐高温的简单生命存在。
更令人担忧的是,探测数据显示,赤焰星系的星脉主脉中出现了少量滞能粒子的痕迹。虽然含量不高,但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星脉进一步衰退,甚至影响到周边星系的星脉能量循环。
“滞能粒子的出现,可能是因为星脉能量供给不足,导致星脉能量循环不畅。”李教授分析道,“我们可以借鉴修复银河星脉的经验,为赤焰星系的星脉注入星核本源因子,同时净化滞能粒子,帮助其恢复稳定。”
苍澜族的星脉长老补充道:“赤焰星系的星脉能量以热能为主,与我们之前接触过的星脉都不同。注入本源能量时,需要调整能量频率,确保与赤焰星脉的能量兼容,否则可能会引发能量冲突。”
林晓星翻阅着《自然纹脉汇》,找到了关于热能星脉的记载:“本子中提到,热能星脉的本源因子需要与‘炎晶能量’结合,才能更好地被星脉吸收。炎晶是一种只存在于高温恒星周围的晶体矿物,蕴含着纯粹的热能能量,能中和滞能粒子的负面影响。”
“探测器在赤焰星系的小行星带中,确实发现了大量炎晶矿物的痕迹。”探测分队的队长汇报说,“这些炎晶的纯度很高,完全符合使用要求。”
经过商议,众人决定启动“赤焰星脉修复计划”。计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派遣采集分队前往赤焰星系,收集炎晶矿物;第二阶段,将炎晶能量与星核本源因子融合,制备出适合赤焰星脉的能量药剂;第三阶段,前往赤焰星系,布设能量引导阵,注入能量药剂,净化滞能粒子,帮助其星脉恢复稳定。
“赤焰星系的生态环境恶劣,采集炎晶矿物需要特殊的防护装备。”张队长说道,“我们可以对‘金乌四号’‘苍澜一号’等探测器进行改造,加装耐高温、防辐射的防护层,确保采集任务的安全。”
苍澜族的星脉守护者们主动提出参与采集任务:“我们的精神力能抵御高温环境的影响,而且擅长能量探测,能快速找到高纯度的炎晶矿物。”
接下来的三个月,联合基地的科研团队与工程人员全力投入到探测器改造与能量药剂的研发中。他们对探测器进行了全面升级,加装了五层耐高温防护涂层与能量冷却系统,能在数千摄氏度的高温环境中正常工作;同时,利用星源基地的星脉能量设备,将星核本源因子与炎晶能量进行融合,制备出暗红色的能量药剂,这种药剂既能补充星脉本源能量,又能有效净化滞能粒子。
采集分队组建完成,由安德烈担任队长,带领十名银河系的工程技术人员与十五名苍澜族的星脉守护者,乘坐改造后的“金乌四号”与“苍澜一号”探测器,前往赤焰星系执行采集任务。
出发前,林晓星将一枚特制的星脉水晶交给安德烈:“这枚水晶能增强星脉能量感应,帮助你们快速定位高纯度炎晶,同时也能在遇到危险时释放防护能量场。如果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随时通过跨星系通讯联系我们。”
喜欢骤雨旧梦,爱逢时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骤雨旧梦,爱逢时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