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革新司。
林阳桌前。
几人恭敬的站着,依此自我介绍。
“林主事,在下杜畿,字伯侯,原为度支曹掾吏,奉令君之命,前来听调。”
一个面容精干,眼神中时刻闪烁着算计光芒的中年文士,对着林阳一揖到底。
他的手指修长,指节上还残留着长期拨弄算筹的薄茧。
林阳眼皮一跳。
杜畿?
怎么这位此时就已经跑到了曹老板手底下,还任起了度支曹掾吏?
历史不符了啊!
而且,干这些活儿。
屈才,妥妥的屈才。
这位未来的河东太守,魏国顶级的治世能臣,以善于计算和规划闻名。
来帮我搞名词定义?
这已经不是杀鸡用宰牛刀了,这是拿宰牛刀去切豆腐!
这更是屈才!
罢了罢了,林阳看向第二人。
“林主事,在下满宠,字伯宁,原为军法曹掾吏,奉令君之命,前来听调。”
随着林阳的眼神飘过,另一人声如洪钟,身形挺拔,站姿如松,锐利如鹰。
他身上带着一股挥之不去的肃杀之气,仿佛随时准备把犯错的同僚拖出去打军棍。
林阳点头。
满宠?
这位更是重量级,曹魏的酷吏兼名将,执法如山,铁面无私。
让他来搞试点?
荀彧的确有识人之能。
若有人不配合,此人倒也压的住人!
除了这两位,还有工造曹的一位技术型官僚,名叫刘晔,字子扬,是个眼神里充满好奇与创造欲的年轻人。
屯田曹则派来了一位对农事了如指掌的主簿,姓枣名渊,字元谋。此人看起来老持承重,但实则年纪不大。
林阳脑袋有点乱。
这四个人,除了枣渊没有听说过之外,其他三人确有其人,但是生平却有些对不上。
譬如杜畿、满宠此刻应已受重用,而刘晔应该还未投靠曹操才对。
或许是穿越导致的缘故,产生了蝴蝶效应,让时间线哪里不对了?
不过这些人,林阳在历史上也是只闻其名,再具体的信息实在不知,比如年龄、出身。
此刻看四人,杜畿、满宠约莫三四十岁,刘晔、枣渊却是年纪不算太大,二十上下。
四人一来,自己的这个草台班子的确是实打实的搭了起来。
杜满刘三人,随便拎一个出去,应该都是能独当一面的干才。
枣渊虽没听说过,但能被荀彧选中,自然也不会太差。
现在,他们齐刷刷地站在林阳面前,目光炯炯地看着他这个新上任的“主事”,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诸位同僚,无须多礼,且坐。”林阳装出沉稳模样,挥了挥手。
四人行礼谢过后落座。
“主事,”精打细算的杜畿率先开口,他显然已经提前做过功课。
“昨日令君已将主事的‘织网’高论与我等分说。在下以为,此事当从‘正名’开始。”
“名物不一,则账目混乱,钱粮调度,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我度支曹深受其害久矣!还请主事示下,我等该如何着手,编撰那部《公文名物考》?”
“是啊主事!”满宠也跟着附和,“军令之中,器械名称、部队番号若有含糊,战时足以致命!此事刻不容缓,还请主事定下章程!”
刘晔和枣渊也纷纷点头,目光灼灼地看着林阳,等着他这位提出“经天纬地之才”的领导,下达第一道指令。
林阳面对这四双求知若渴、恨不得立刻投身工作的眼睛,陷入沉思。
章程?
我哪有什么章程!
之前人没来,我心里唯一的章程就是“拖”字诀!
但现在。
他要是说“大家先回去休息几天,容我三思”,恐怕今天这草台班子就塌了。
而且,如今有此四人相助,倒也不妨试试将此事真正的落实下去!
虽说只是一时兴起提出的点子,但万一做成呢?
大脑在这一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前世那些被领导支配的恐惧,和应付领导的屠龙之术,化作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有了!
林阳清了清嗓子,脸上故作高深,站起身来缓缓踱了两步,摆出一副胸有成竹的姿态。
“诸位稍安勿躁。”林阳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奇异的镇定,“‘正名’之事,看似简单,实则乃我‘政务革新司’的开山之基,基石不稳,大厦必倾。不可不慎,不可不察。”
四人闻言,神色一肃,皆躬身聆听。
林阳走到书案前,拿起一卷空白竹简,慢条斯理地铺开,却没有动笔。
“编撰《公文名物考》,非一日之功。我等五人,智慧终究有限。若闭门造车,编出来的东西,未必能为各部所接受。届时推行受阻,岂非前功尽弃?”
杜畿眉头微皱:“主事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林阳的目光扫过四人,语气变得异常凝重,“此事,当分三步走。”
三步,三点,三条,三方面。
此乃林阳前世写报告、写总结、写讲话稿的精髓所在。
一点太少,两点不全,三点才叫完美!
这招实在是好用!
见林阳如此成竹在胸,四人不免有些激动,目光灼灼盯着林阳。
“第一步,‘广纳众言’。”林阳伸出一根手指,“我司当向司空府下辖各曹、各部,下发公文,征询其日常公文中所用名物之称谓,以及其对名物统一的意见与建议。无论巨细,皆要记录在案。此举,是为‘集思广益,以纳百川’。”
杜畿听了,眼神一亮,抚掌道:“主事高见!如此一来,既能摸清现状,又能让各部有参与感,日后推行,阻力必将大减!”
但林阳自己其实挺没底。
司空府有多少个部门?
等这些意见和建议雪片一样飞回来,光是整理和阅读,就至少够忙活几个月了!
不过,见杜畿如此认同,林阳反倒不那么愁了。
下属认同好啊,认同就代表着肯干!
只要肯干,事情做实,那么......
败了是躺,成了是赢。
加起来,那就是躺赢!
可以!
林阳伸出第二根手指,表情愈发深沉:“第二步,‘格物致知’。”
“名物之争,非口舌之辩。我等不能只坐在书房里空想。“
“比如,工造曹上报的‘新式弩机’,究竟新在何处?”
“与旧式有何区别?我们必须亲眼去看,亲手去摸,甚至要请教工匠,了解其构造原理。”
“又如屯田曹的‘区田法’,究竟如何划分,如何增产?”
“我们也要亲自去田间地头,向老农请教。唯有如此,方能真正理解每一件‘物’的本质,从而为其取一个最恰当的‘名’。”
“此举,是为‘实践出真知,以正其本’。”
刘晔一听,顿时兴奋:“主事所言,深得我心!器械之名,当由其功用与构造而定,岂能凭空臆造!我愿为先驱,遍访工坊!”
枣渊也连连点头:“正是此理!不到田间,不知农事之艰辛与精妙。主事此言,乃务实之举!”
林阳略微一笑,算是应了两人夸赞。
“第三步,”林阳伸出第三根手指,做最后总结,语气带上了一丝哲学意味,
“‘辩明其理’。待收集完众言,考察完实物,我等便可召开内部的‘辩论会’。对每一个名物的定义,进行反复的、深入的探讨。为何以此为名?其理何在?其义何申?务必让每一个定义,都经得起推敲,都蕴含至理。此举,是为‘穷理尽性,以成其道’。”
满宠听得是热血沸腾,他最重法理,林阳这套“辩明其理”,简直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主事思虑之周全,远见卓识,宠,拜服!唯有如此严谨,方能立万世之法!”
林阳看着眼前这四人,心中长舒一口气。
算不算第一步:蒙混过关?
喜欢三国:兄长别闹,你怎么会是曹操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三国:兄长别闹,你怎么会是曹操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