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竺的离去,标志着卧牛山正式归附刘备阵营,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有了“讨逆中郎将”的官方身份和刘备方面的物资支持,周仓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扩张势力,整军经武。
山寨上下,士气高昂。赵铁柱虽然伤势未愈,但精神振奋,每日督促士卒操练,修复工事。孙瘸子则忙得脚不沾地,清点糜竺送来的粮草军械,登记造册,安抚新近投靠的流民,将山寨的内政打理得井井有条。李锐的斥候营更是如同撒出去的鹰犬,不断将周边曹军溃退、各地势力真空的情报传回。
周仓并未被眼前的顺利冲昏头脑。他深知,这暂时的安宁,是建立在赤壁大捷和曹操北遁的基础之上,脆弱而短暂。曹操根基未损,孙权虎视眈眈,荆州内部更是派系林立。卧牛山这块刚刚到手的“北疆屏障”,看似风光,实则是处在风口浪尖的前沿阵地。
他必须尽快提升实力,尤其是高端战力。个人武勇在乱世中固然重要,但一支精锐的军队和可靠的人才,才是立足的根本。
这一日,周仓正在校场观看锐士营操练。经过连番血战和严格筛选,锐士营如今只剩下不足两百人,但个个都是百战余生的悍卒,气血旺盛,煞气凛然。周仓将《莽牛劲》的基础篇和一些粗浅的合击战阵传授下去,辅以少量稀释的地脉煞气(取自峡谷外围)淬体,使得这些士卒的实力稳步提升,远超普通官兵。
然而,周仓仍感到不足。缺乏独当一面的将才,尤其是能够统帅大军、运筹帷幄的帅才。赵铁柱勇猛有余,谋略不足;孙瘸子长于内政,疏于军旅;李锐精于斥候,却非统兵之料。
“若能得一二良将辅佐,何愁大事不成……”周仓心中暗叹。乱世之中,人才难得。尤其是那些历史上留下赫赫威名的将领,此刻大多已有明主或行踪飘忽。
正当他思索之际,李锐匆匆来报,脸上带着一丝激动和难以置信的神色:“司马!寨外……寨外来了一行人,为首者自称……自称常山赵云,求见司马!”
“赵云?子龙将军?”周仓闻言,霍然起身,眼中爆射出惊喜的光芒!赵云怎么会突然来此?赤壁之战刚结束,他不是应该随刘备在乘胜追击、收取荆南吗?
“快请!不,我亲自去迎!”周仓压下心中疑惑,立刻整理衣冠,大步向寨门走去。
寨门外,只见赵云白衣白甲,依旧是那般英姿飒爽,只是眉宇间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风尘仆仆。他身后跟着十余骑亲随,个个眼神锐利,显然都是百战精锐。令人惊讶的是,赵云马侧,还跟着一辆简陋的马车,车帘低垂,不知载着何人。
“子龙将军!大驾光临,周某有失远迎!”周仓抱拳施礼,态度热情而恭敬。对于赵云这位忠勇无双的虎将,他是由衷敬佩。
赵云翻身下马,抱拳还礼,神色却有些复杂,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周将军(已改口),云……冒昧来访,叨扰了。”
周仓敏锐地察觉到赵云情绪有些低落,不似得胜归来的意气风发,心中疑窦更生,但面上不动声色:“将军说的哪里话!快请寨内叙话!”
将赵云一行人迎入军议堂,分宾主落座。周仓命人奉上茶水,屏退左右,只留孙瘸子在旁伺候。
“子龙将军,赤壁大捷,皇叔乘胜追击,想必战事顺利?将军何以有空驾临我这荒山野岭?”周仓试探着问道。
赵云闻言,沉默片刻,脸上露出一丝苦涩,长叹一声:“周将军,实不相瞒,云此次前来,是……是来投奔将军的。”
“什么?!”周仓和孙瘸子同时失声惊呼,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赵云,刘备麾下头号大将,忠心耿耿,万人敌的虎将,竟然要来投奔他周仓?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将军何出此言?”周仓强压心中惊涛骇浪,沉声问道,“可是皇叔处……”
赵云摇摇头,眼中闪过一丝痛楚和愤懑:“非是主公之故。主公待云,恩重如山。是云……自觉无颜再留于主公麾下。”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地讲述起来。原来,赤壁之战后,刘备集团与孙权集团在瓜分荆州利益上,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周瑜认为东吴出力最大,应得荆州大部,至少南郡、江陵等重镇应归东吴。而刘备方面则凭借刘琦(刘表长子)的名义和诸葛亮的外交手腕,抢先占据了荆南四郡(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双方关系骤然紧张。
在此敏感时刻,赵云因性情刚直,在几次军议中,对周瑜的一些霸道行径和江东部分将领的挑衅直言不讳,据理力争,甚至险些与东吴将领发生冲突。这虽然维护了己方利益,却也使得孙刘联盟的表面和谐被打破,给刘备的外交带来了压力。
“……周瑜小儿,欺人太甚!竟在主公面前,暗示云‘恃勇骄狂,破坏孙刘和议’!主公虽未责怪,但……唉!”赵云握紧拳头,骨节发白,“云深知,当此之时,孙刘联盟重于一切。云之存在,已成江东之忌,若继续留在主公身边,恐为小人构陷,徒令主公开难。故……云自请离去,暂避锋芒。”
周仓听完,心中恍然,继而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原来是功高震主(虽非本意),加上性格刚直,遭人猜忌,被迫出走。历史上,赵云似乎也经历过类似的波折。没想到,因为自己的出现和赤壁之战细节的微妙变化,这一幕提前上演了。
这对自己而言,是危机,更是天大的机遇!若能得赵云相助,卧牛山实力将暴涨!但如何安置赵云,如何应对刘备那边的反应,却是极大的难题。
“将军忠义,周某敬佩。”周仓肃容道,“然,将军乃皇叔股肱之臣,天下皆知。若贸然投我,恐惹天下非议,于皇叔声誉有损,亦令江东更生猜忌。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赵云抬头看向周仓,目光清澈而坚定:“周将军放心。云离营之前,已与主公、军师深谈。主公初时不允,悲痛万分。是军师言道,‘子龙性情,皎如明月,暂避锋芒,亦是为大局。卧牛山周仓,乃忠义之士,可托付。且其地处北疆,正需大将镇守,子龙此去,名为隐居,实为皇叔再立一屏障也。’主公这才含泪应允,赐我金帛,令我来投将军,并言……他日若有事,卧牛山便是云之家。”
周仓心中一震!诸葛亮!果然是卧龙!此计甚妙!既全了赵云的名声,避免了与江东的直接冲突,又为刘备在北方埋下了一颗强有力的棋子!将赵云这支奇兵放在相对独立又忠于刘备的卧牛山,进可随时支援,退可保全实力,一举数得!高明!
想到这里,周仓不再犹豫,起身对赵云深深一揖:“皇叔与军师信重,周某感激涕零!子龙将军天下豪杰,能得将军相助,乃周某与卧牛山之幸也!若将军不弃,周某愿以兄长之礼相待,这山寨兵马,尽归将军调遣!我等同心协力,共保北疆,以待天时!”
赵云见周仓如此诚恳,心中感动,连忙起身还礼:“赵云一介武夫,蒙将军不弃,愿效犬马之劳!但有所命,万死不辞!”
两人把臂相视,一股英雄相惜之情油然而生。
孙瘸子在一旁看得老泪纵横,连忙安排宴席,为赵云接风洗尘。
宴席间,周仓问起那辆马车。赵云神色一黯,低声道:“车内是……是糜夫人与小主人阿斗。”
周仓手中酒杯一顿,惊讶地看向赵云。糜夫人和阿斗?他们怎么也跟着赵云来了?
赵云解释道:“赤壁战后,荆州局势诡谲,主公忙于军政,恐有疏漏。军师担忧夫人与公子安危,恰逢云要北上,便命云一同护送,暂居卧牛山,以为万全之策。”
周仓心中了然。这恐怕也是诸葛亮的一步棋。将刘备的家眷送到相对安全又忠诚的卧牛山,既是对周仓的信任,也是一种无形的牵制和控制。当然,客观上也为卧牛山增加了重要的政治筹码。
他立刻下令,将山寨最幽静安全的院落收拾出来,安排糜夫人和阿斗居住,并派心腹侍女严密保护。
经此一事,卧牛山不仅得到了一员绝世虎将,更与刘备集团绑定了更深层次的关系,地位陡然提升。然而,福兮祸所伏,接纳赵云和刘备家眷,也意味着卧牛山彻底卷入了刘备集团的核心圈子,未来要面对的风浪,将更加汹涌澎湃。
周仓知道,从赵云踏入山寨的那一刻起,卧牛山的命运,已与整个三国的宏大叙事,紧密地交织在了一起。
喜欢三国:从卧牛山开始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三国:从卧牛山开始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