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连降五位,气势如虹。
曹参、许褚、典韦、章邯、蒙恬之名依次显现,震动四方。
曹参之名,世人知之者寡。
但“萧规曹随”四字,却流传千年。
当年刘邦立汉,论功行赏,曹参位居次席,仅在萧何之下。
他曾是沛县小吏,后随刘邦起兵,身经百战,攻城略地逾二百。
不止善战,治政亦有奇才。
继任丞相之后,天下清明,百姓安居。
如今他不再属于汉室阵营。
当天道皇榜念出其名时,一道金光自天而降,直落咸阳城外嬴白的府邸。
一间静室内,一名黑衣青年沐浴光辉,周身气息翻涌。
正是曹参降临。
许褚位列第八,典韦高居第七。
加上吕玲绮,以及此刻现身的曹参,嬴白心中只觉风云汇聚。
他低声呢喃:“发达了。”
将近四百枚【练体丸】,外加数十枚【武神丹】,足以铸就一支所向披靡的铁军。
重回帝国最强兵团之列,已非遥不可及。
手中筹码倍增,嬴白目光灼热,战意沸腾。
更令人心潮澎湃的是,此次上榜者中,前两位皆属大秦旧部。
嬴政立于殿中,凝视榜单,神情微动,眼中闪过一丝宽慰。
第六位章邯,昔日统帅刑徒大军,力挽狂澜于危局。
第五位蒙恬,威名赫赫,无人不晓。
黄金火骑兵由其亲手缔造,横扫北境,镇守边疆。
一人之力,曾定山河。
这些年驻守边关,令匈奴望而生畏,不敢轻易越界南侵。
蒙恬之名,早已深入人心。无论是统兵之能,还是个人战力,位列前五,毫无争议。
第六位的名字浮现时,嬴白心头微微一震——章邯。
这个名字,竟让他感到一丝陌生与疑惑。
十年光阴,他走遍咸阳内外,听闻无数将臣之名,偏偏从未见过此人踪影。
若说全然不知,旁人或许不信;可事实正是如此,章邯似从人间蒸发。
史书记载,章邯曾任少府,掌管工程营造。
修桥、筑路、建宫室,皆是其职分之内。
可这样一个人,怎会被后世称为“秦之最后名将”?
修一座桥,真能修出震慑天下的威势?
凭二十万刑徒组成的杂军,竟能打得六国残余节节败退?
项梁,楚国遗脉,一代枭雄,竟折于其手于巨鹿?
诸侯联军被迫闭门不出,唯恐一战即溃?
若非项羽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恐怕章邯已率军横扫东方列国。
这般人物,怎可能是寻常工匠头目?
嬴白断然不信。
倘若真是负责土木的官员,十年之间,岂会毫无交集?
他曾暗中查访,多方打探,却始终不见其人影踪。
越是无迹可寻,越让嬴白觉得背后另有隐情。
要么,章邯根本不存在;要么,他的身份远比表面复杂得多。
直到天道皇榜显现其名,才证实此人确有其人。
且极有可能藏身于极为隐秘之处。
嬴白目光微动,悄然望向前方那个高大的身影——他的父王。
三个字,无声地浮现在心间:黑冰台。
黑冰筑台,赤地千里。
那是只听命于帝王的暗影组织,游走于光明之外,执掌生死于无形。
若章邯十年不见天日,却又始终在大秦疆域内活动……
唯一合理的解释,便是隶属此地。
嬴政嘴角微扬,神色淡然,却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那抹笑意,像是默认,又似嘉许。
第五名既定,前四之谜仍未揭晓。
其中有两人,嬴白早已心有所系,期盼已久。
“大秦最强武将排行榜第四:韩信。奖励【武道丹】一颗,【不传兵法】一部,【武神丹】十颗,【练体丸】九十六颗!”
当“韩信”二字显现,嬴白心中顿然一震:终于来了。
那位横空出世于楚汉之争的传奇将领,被尊为“兵仙”的韩信!
嬴政立于前方,眉头轻蹙:“韩信?何许人也?”
声音低沉,带着几分审视。
此前吕玲绮上榜时,嬴白虽有所隐瞒,但那是君臣默契,彼此心照。
而这一次,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名字,嬴政的目光中多了几分探究。
当曹参的名字浮现时,嬴政的心神已然微震。
后续出现的许褚、典韦二人,因早前李信传递的情报中提及过他们是血浮屠的主将,故而并未引起太大波澜。
但一个籍籍无名之辈,竟赫然位列大秦武将战力榜第四位!
这令人难以置信。
眼下,战力榜前二十之中,已有近半数人物为大秦所掌控。
对一个帝国而言,对一位帝王而言,这无疑埋藏着深重隐忧。
若这些人不愿效忠朝廷,他们的存在便等同于刀悬头顶。
尤其是韩信这个名字登上榜单之后,那种压迫感骤然加剧。
此人是谁?
在场众人面面相觑,皆摇头不知。
“彻查!”
嬴政眉宇紧锁,声音冷峻。
话音刚落,一道道指令自咸阳宫议政殿飞出,直通四方。
嬴白深知,在这座皇宫深处,藏有一座庞大的信息中枢。
那里汇聚着大秦每一郡每县的人口、田亩、物资与详情。
自秦并六国起,这项工程便由李斯主持启动,历经二十余年累积沉淀。
如今,这处数据库堪称帝国命脉所在。
史载,后来秦国倾覆,咸阳失守,刘邦率军首入此地。
彼时受项羽威慑,他未取金银兵甲,却依萧何之策,将整个信息库尽数运走。
正因掌握这些数据,刘邦得以洞悉天下富庶之地、人口重心。
也在项羽分封诸侯之际,主动请封汉中——那片日后崛起的根基所在。
由此一统山河,席卷八荒。
可见,无论何时,掌控信息者,方能掌控全局。
更令嬴白震惊的是大秦官吏的迅捷反应。
嬴政下令不过片刻,一叠木牍已呈至御前。
执送者正是方才遭斥责的赵高。
此刻他低头躬身,神情收敛,面容隐于阴影之中。
“回禀陛下,共调得十八份名册,其上皆记‘韩信’之名,请陛下审阅。”
嬴政垂目,望向托盘。
整齐排列的木牍之上,一个个“韩信”跃然眼前。
须知此时的大秦,并非人人有姓。
寻常百姓多无姓氏。
命名往往随意而定。
一如云梦秦简中的黑夫与其弟惊。
又如那位记录秦律详尽的狱掾喜。
无姓之人,占了绝大多数。
还有一些人,虽有姓却无氏。
这类人往往因旁人讥讽没有家族传承,便随意捏造一个姓氏来遮掩。
这样的姓氏并无根基可言。
喜欢大秦:隐忍十年,榜现我杀疯了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大秦:隐忍十年,榜现我杀疯了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