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附带的微弱权限,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看到它的读者和……作者本人。不少读者会下意识地觉得“说得有点道理”,而一些有追求的创作者,甚至会真的开始反思并修改后续大纲。
在一本充斥着“非黑即白”脸谱化反派的作品评论区,我写道:
【角色塑造过于扁平。建议深入挖掘反派行为动机,哪怕仅用三言两语勾勒其无奈或扭曲的根源。须知,理解复杂人性,方能打破‘标签化’的认知牢笼。】
同样附带着引导读者思考“复杂性”、打破简单归因的权限力量。
我甚至会在一些充满戾气的“喷子”言论下,用权限悄悄“微调”其言论的“攻击性”定义,使其更偏向于“建设性质疑”,有时竟能引发意想不到的理性讨论。
“项目:网络舆论引导(播种计划-初阶)”
评价:工作方式极具创新性,利用信息节点进行精准‘念力微调’,效率高,隐蔽性强。好评!”
效果是潜移默化的。平台上开始悄然出现一些更注重逻辑、更挖掘深度、更鼓励积极价值观的作品和评论。虽然数量不多,却像投入湖面的石子,荡开了一圈圈涟漪。
阿文负责监控数据反馈,他兴奋地告诉我:“巡查!有效!几个我们重点‘关照’的题材分类,套路化作品的数据增长明显放缓,一些之前被埋没的‘清流’作品点击量开始上升!读者间的讨论氛围也有微妙改善!”
我点点头,但并不满足。网络文学只是第一块试验田。
我的第二个目标,是教育。
我选中了h市一所普通的中学,正是之前李小明所在的那所学校。篮球赛事件后,班级里的“共识”污染虽被削弱,但远未根除,类似的隐性规则在其他班级依然存在。
这一次,我没有直接干预任何具体事件。而是利用权限,成了一个游荡在校园网络和图书馆系统中的“幽灵导师”。
我“微调”了学校电子图书馆的推荐算法,让一些关于批判性思维、心理学、社会学以及讲述勇气、坚持与合作的书籍,更容易被学生接触到。
我在校园匿名论坛里,用不同的马甲,发布一些精心设计的“思考题”和“案例讨论”,引导学生们去思考“规则是如何形成的”、“从众心理的利与弊”、“如何面对不公平的待遇”等话题,并附上极其微弱的、鼓励“独立思考”和“勇敢表达”的权限力量。
我甚至偶尔会“借用”一下某个老师的教学ppt,在不起眼的地方“微调”一两个措辞,使其传递的价值观更倾向于“成长型思维”而非“固定型思维”。
“评估:播种范围扩展至教育领域,致力于从根源上培养对抗‘共识’污染的思维免疫力。工作具有长远战略意义。好评!”
这个过程缓慢而细致,如同春风化雨。我无法立刻看到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能感知到,校园里那股沉闷的、盲从的氛围,正在一点点松动。偶尔能看到有学生开始敢于在课堂上提出不同见解,有小团体开始尝试打破无形的隔阂进行合作。
李小明后来给我发过一条信息,说他感觉学校好像“空气变得清新了一点”,虽然偶尔还是会有不好的事情,但至少,沉默的大多数不再那么沉默了。
这,就是进步。
当然,“播种”并非一帆风顺。
“共识”污染很快察觉到了这股在它地盘上“搞绿化”的力量。网络上开始出现大量水军,刻意引导舆论,攻击那些显现出“清流”趋势的作品和言论,试图将水搅浑。校园里,也偶尔会出现一些来源不明、煽动对立和消极情绪的小道消息。
它在与我争夺每一寸“认知领土”的控制权。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却同样激烈的战争。拼的是对规则的理解,对心念的引导,以及……谁更能坚持。
我坐在事务所的窗前,看着外面熙熙攘攘的世界,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网络,教育……下一个“播种”的领域,该选在哪里?
是时候,将目光投向那些掌握着更多社会资源和话语权的地方了。也许,是时候去“拜访”一下本地的某些商会、行业协会,或者……媒体机构了?
(工作总结:‘播种计划’于网络及教育领域初见成效,与‘共识’污染的认知领土争夺战日趋激烈。我将继续扩大‘播种’范围,点亮更多星火。)
网络与校园的“播种”如同细密的春雨,虽未掀起惊涛骇浪,却实实在在地浸润着土壤,改变着微观的生态。但我知道,若要真正动摇“共识”污染的根基,必须触及那些能影响更大范围“集体意识”的节点——掌握着经济命脉与舆论喉舌的地方。
“评估:战略目标提升,准备介入更高层面的社会规则领域。风险与机遇并存。中评。”
我的第一个目标,是h市企业家联合会即将举办的年度经济论坛。届时,本地商界翘楚、学界名流乃至部分官方人士都会出席,其讨论的议题和释放的信号,往往能影响未来一段时间内整个城市的商业氛围和价值导向。
根据阿文从各种渠道(主要是入侵人家内部系统)搜集来的情报,这次论坛的几个核心议题,都隐隐带着“共识”污染的痕迹——过度强调“风口论”、“快钱逻辑”,渲染“不进则退”的生存焦虑,甚至有意无意地贬低实体经济和长期主义的价值。
“评估:目标场合重要性高,但已被‘共识’污染预设议程。介入难度大。差评!”
硬闯会场,对着麦克风发表“修正”演说?那是找死,而且效果适得其反。
我的计划更“迂回”。
论坛当天,我隐匿身形,如同一个真正的“幽灵”,潜入了会场。西装革履的企业家们在高谈阔论,ppt上闪烁着诱人的数据和蓝图,但在我“法则微调”的视角下,能看到无数代表着“投机”、“焦虑”、“短视”的灰色规则丝线,如同蛛网般在会场交织,试图将所有人的思维拉入同一个僵化的轨道。
喜欢我靠给鬼刷差评拯救世界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我靠给鬼刷差评拯救世界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