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集团在荆州站稳脚跟,并展现出不同于以往的内政活力与军事实力,尤其是临沮之战中那支来去如风、冲击力惊人的骑兵,以及那能瞬间倾泻死亡之雨的连弩,其威名已不再局限于荆襄之地,而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江北与江东,引起了曹操与孙策、周瑜的极大震动与深思。
许都,丞相府。
曹操手握由细作拼死送回、关于江陵新式骑兵与连弩的零散情报,眉头紧锁,在铺着巨大舆图的厅堂内缓缓踱步。他麾下谋士如云,郭嘉、荀攸、程昱等人皆在。
“双边马镫……高桥马鞍……”曹操停下脚步,手指重重点在舆图的荆州位置上,“区区两件小物,竟能让骑兵战力发生如此蜕变?刘备麾下何时有了这等巧思之人?”
郭嘉面色略显苍白,但眼神依旧锐利:“丞相,据闻此物乃刘备新任参军校尉,颍川陈氏子陈竹所献。此子……颇为神秘,似有经世奇才。更令人忧心者,乃是那名为‘元戎’之连弩。临沮水战,其速射之威,几近妖异,我军斥候亲眼所见,箭如飞蝗,连绵不绝,绝非寻常弩机可比。”
荀攸补充道:“此二物,一改我军铁骑纵横北地之优势,一则可极大增强敌军守城及水战之远程压制力。若刘备以此装备大军,则其陆战可与我精锐骑卒周旋,水战则……恐更难对付。”
曹操眼中寒光一闪,既有忌惮,也有一丝难以掩饰的贪婪:“刘备,织席贩履之辈,竟能得此助力?此等技术,必须弄到手!加派细作,不惜一切代价,探明其制法!另,传令军械监,着即研究应对之策,仿制……或寻克制之法!”
他意识到,南下的计划,或许需要因应这些新的变数,做出更审慎的调整。
江东,陆口水寨。
相较于曹操的震怒与功利,孙策与周瑜得到确切消息后的反应,则更为复杂,尤其是他们清楚地知道,带来这两项变革的核心人物,正是昔日曾与他们关系匪浅、如今却效力于刘备的陈鹤月。
巨大的楼船甲板上,孙策凭栏而立,望着滚滚长江,案几上,那封由细作拼凑而来的、关于刘备军新式装备的密报,如同投入静湖的巨石,在两人心中激荡起层层波澜。
孙策猛地一拳砸在案几上,震得茶盏叮当作响,他胸膛起伏,霸烈的眉宇间交织着震惊与一种被挑战的怒意:“踏镫骑兵!连珠弩箭!好一个刘备!好一个陈竹!竟藏得如此之深!”
他脑海中浮现出当年那个在江东幕府中沉静少言的女子身影,一股错失珍宝的懊恼与被人超越的不甘灼烧着他的内心,“公瑾,当年她在我帐下,为何未曾显露此等经天纬地之才?若得此助,我江东横扫中原,岂非指日可待?!”
周瑜的神色看似比孙策平静,但他紧握羽扇而微微发白的手指,暴露了他内心的惊涛骇浪。
他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舱壁,看到了那支在战报描述中如同银色雷霆般撕裂敌阵的骑兵,听到了那连绵不绝、令人心悸的弩机厉啸。
“伯符,”周瑜的声音依旧保持着冷静,“鹤月之才,你我早知。她能献出此等利器,虽……虽令人扼腕,却也在情理之中。如今她既已择主,便是各为其主。”
他顿了顿,目光深邃地望向荆州方向,“此二物,确实改变了力量对比。那骑兵,借助马镫马鞍,冲锋之稳、之疾,远超寻常,赵云借此于临沮岸上纵横披靡,可见一斑。将来若在更开阔之地与我军相遇,必是心腹大患。”
他继续分析,语气凝重:“而那连弩……于我水军威胁更大。我军水战,向来倚仗弓弩为先,压制敌船,再行接舷。然此连弩射速奇快,覆盖极广,若敌军战舰大量装备,则我水军惯用之战法,恐将受制。未近敌船,便可能遭其箭雨重创。”
孙策猛地转身,眼中燃烧着炽烈的战意与一丝不甘:“公瑾!难道我等便坐视刘备凭借她所献之物,坐大于荆州,他日反成我江东之患?!”
周瑜沉默片刻,缓缓道:“伯符,眼下大敌,仍是曹操。刘备得此助力,于抗曹大局而言,并非坏事。然,我江东亦不可不防。当务之急,一是邀其会与路口共商抗曹大计,亲眼确认此二物之虚实,试探刘备、诸葛亮,尤其是……她的态度;二是命我江东工匠,全力钻研,即便不能立刻仿制,也需尽快想出应对克制的办法。”
他心中还有一层未言明的思绪。陈鹤月此举,无异于向天下,尤其是向他与伯符,证明了她的价值与选择。
这种证明,带着决绝的意味,让他心中那份复杂难言的情愫,更多了几分苦涩与较量之心。
江风猎猎,吹不散弥漫在两位江东巨头心头的凝重。
他们知道,那个曾经熟悉的女子,如今已携带着足以影响天下格局的力量,站在了他们的对面。
未来的交锋,无论是战场还是谋略,都因她的存在,而增添了无数变数。
北曹、南孙,皆因荆州出现的新式骑兵与连弩而调整着自己的策略。
天下惊澜,由此而始。
喜欢神女衔玉而生,三国大佬争疯了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神女衔玉而生,三国大佬争疯了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