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宅元年冬,太极殿。
狄仁杰站在殿外,看着那扇紧闭的大门,深吸了一口气。
他知道,自己今天说的话,很可能会惹怒武则天,甚至可能丢掉性命。
但他必须说。
因为他是大唐的臣子,他有责任为大唐的江山社稷着想。
狄大人,您真的要进去吗?身边的幕僚担心地问道,您这样直谏,陛下会震怒的。
我知道。狄仁杰平静地说,但有些话,不说不行。
可是狄大人,您想想您的家人...幕僚还想劝。
正因为想到家人,我才更要说。狄仁杰打断他,如果我今天不说,将来大唐改姓为武,我的子孙后代,还能有好日子过吗?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决绝:而且,我已经六十岁了,活够了。就算今天死在这里,也值得。
说完,他推开大门,大步走了进去。
殿内,武则天正在批阅奏折。
听到脚步声,她抬起头,看到是狄仁杰,眼中闪过一丝意外。
狄爱卿,这么晚了,你来见朕有何事?她问道,语气还算平和。
臣有一事,不得不说。狄仁杰跪了下来,但腰杆挺得笔直,臣恳请陛下,立李氏为储君!
此话一出,殿内的太监宫女都吓得跪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喘。
武则天的脸色瞬间变了,眼中闪过一丝危险的光芒:狄仁杰,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臣知道。狄仁杰昂首说道,但臣身为大唐臣子,不得不说。
大唐?武则天冷笑,现在是大周,不是大唐。你说这话,是在讽刺朕?
臣不敢。狄仁杰说,但臣要说的是,天下者,高祖太宗之天下也,非陛下之天下也!
放肆!武则天拍案而起,你这是在教训朕?
臣不敢教训陛下。狄仁杰依然平静,臣只是想提醒陛下,您现在坐的这个位子,是高祖太宗打下来的。您虽然是皇帝,但终究是李家的媳妇。
武则天气得浑身发抖。
李家的媳妇?
这句话,刺痛了她最敏感的神经。
是啊,她虽然现在是皇帝,但在名义上,她依然是李治的皇后,是李家的媳妇。
这是她永远无法抹去的身份。
狄仁杰,你今天是来找死的吗?武则天的声音冰冷得可怕。
如果劝谏就是找死,那臣愿意去死。狄仁杰说,但臣死之前,还有几句话要说。
武则天咬牙切齿。
陛下,臣问您,您千秋万岁后,是愿意入太庙,还是入武庙?狄仁杰的声音洪亮,在大殿中回荡。
武则天愣住了。
这个问题,她不是没想过。
如果立武氏为储君,她将来死后就要入武庙,成为武家的祖先。虽然也能受香火供奉,但终究只是武家的祖先,不是大唐的皇帝。
但如果立李氏为储君,她将来死后就能入太庙,成为李唐的列祖列宗之一,受万世香火供奉,与高祖太宗并列。
哪个更划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你...武则天张了张嘴,但最终没有说出话来。
陛下,臣还有一句话。狄仁杰继续说,您想想,如果您立武氏为储君,将来您的牌位,能和高祖太宗放在一起吗?您能享受万世香火吗?
但如果您立李氏为储君,那就不一样了。您虽然姓武,但您是李家的皇后,您的功绩,会被记录在李唐的史册上,您的名字,会和高祖太宗一起,流芳百世!
这番话,说到了武则天的心坎上。
她沉默了很久,最终深深叹了口气:退下吧,朕...需要时间考虑。
多谢陛下!狄仁杰叩首,缓缓退了出去。
等他走后,武则天颓然坐在龙椅上,整个人仿佛一下子苍老了十岁。
太庙还是武庙...她喃喃自语,朕到底该怎么选?
就在这时,小翠走了进来,小心翼翼地说:娘娘,您还好吗?
朕没事。武则天摆摆手,只是...有些累了。
娘娘,要不要传太医?小翠担心道。
不用。武则天说,朕只是想一个人静静。
小翠识趣地退了出去,只留下武则天一个人在大殿中。
烛光摇曳,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高祖,太宗...武则天看着太庙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你们说,朕该怎么做?
没有人回答她。
只有风声,在殿外呼啸。
第二天一早,武则天召见了太平公主。
母后找女儿,有何吩咐?太平公主恭敬地问道。
平儿,朕问你一个问题。武则天说,如果是你,你会选择立李氏,还是立武氏?
太平公主愣了一下,没想到母后会问这个问题。
女儿不知道。她老实地说。
说实话。武则天盯着女儿的眼睛。
太平公主沉思了片刻,最终说道:如果是女儿,女儿会选择立李氏。
为什么?武则天问道。
因为李氏是正统。太平公主说,而且,母后您虽然改国号为周,但在百姓心中,这依然是大唐。如果您强行立武氏,必然会引起天下动荡。
动荡?武则天冷笑,朕有酷吏,有军队,谁敢动荡?
母后,武力可以镇压一时,但镇压不了一世。太平公主说,而且,女儿觉得,母后您其实心里已经有答案了,只是不愿意承认罢了。
武则天沉默了。
女儿说得对,她确实已经有答案了。
从狄仁杰昨天问出那个问题的时候,她就已经有答案了。
只是,她不愿意承认。
平儿,你说得对。武则天最终叹了口气,朕...考虑一下。
母后,女儿还有一句话。太平公主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出来,其实,母后不必纠结。您已经是皇帝了,已经创造了历史。至于将来,就让历史去评判吧。
武则天听了,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这个女儿,真是越来越像她了。
好,朕知道了。她说,你退下吧。
太平公主行礼退下。
走出大殿后,她长长地松了口气。
刚才那番话,她是冒着很大风险说的。如果母后误会她是在暗示什么,说不定会杀了她。
但她还是说了。
因为她知道,母后需要有人给她一个台阶下。
而她,就是那个给台阶的人。
几天后,朝堂上。
武则天突然宣布:朕决定了,召回庐陵王李显,立为储君!
此话一出,朝堂上一片哗然。
武三思、武承嗣等武氏子弟脸色大变,没想到武则天居然真的要立李氏。
而狄仁杰等李唐旧臣,则激动得热泪盈眶。
陛下圣明!狄仁杰率先跪下,臣代天下百姓,谢陛下!
陛下三思!武三思跳出来反对,李显乃废帝,如何能立为储君?
朕意已决,不必多言!武则天冷冷地说,来人,传旨,召回庐陵王李显,立为皇太子!
太监高声传旨。
武三思还想说什么,但看到武则天冰冷的眼神,最终还是闭上了嘴。
他知道,这次,姑母是真的下定决心了。
散朝后,狄仁杰被武则天单独召见。
狄爱卿,你赢了。武则天淡淡地说。
臣不敢说赢,只是为大唐尽了一份力。狄仁杰恭敬地说。
朕知道,你一直都是忠于大唐的。武则天说,从始至终,你都没有背叛过李氏。
臣惭愧。狄仁杰说。
不必惭愧。武则天摆摆手,朕欣赏你的忠诚。虽然你忠的不是朕,但至少,你是个有原则的人。
她顿了顿,突然问道:狄爱卿,你说,朕这一辈子,做得对吗?
狄仁杰愣了一下,没想到武则天会问这个问题。
他沉思了片刻,最终说道:臣以为,陛下有功有过。功在改革弊政,任人唯贤。过在杀戮太重,手段残忍。
有功有过...武则天重复着这四个字,突然笑了,说得好。朕这一辈子,确实是有功有过。
她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洛阳城:狄爱卿,朕问你,你觉得,历史会怎么评价朕?
臣不敢妄言。狄仁杰说,但臣相信,历史自有公论。
历史自有公论...武则天喃喃道,也罢,就让历史去评说吧。
她转过身,看着狄仁杰,眼中闪过一丝真诚:狄爱卿,朕要谢谢你。
陛下言重了。狄仁杰连忙跪下。
不,朕是真心感谢你。武则天说,如果没有你,朕可能会一错再错,最终遗臭万年。是你,让朕及时回头。
陛下...狄仁杰哽咽道。
好了,你退下吧。武则天挥挥手,朕累了,想一个人待会儿。
狄仁杰叩首,缓缓退了出去。
等他走后,武则天独自站在窗边,看着外面的夜空。
月色如水,洒在她的脸上,将她的轮廓映照得格外沧桑。
狄仁杰,你说朕有功有过。她喃喃自语,但朕想说,朕不后悔。就算再来一次,朕还是会这么做。
她顿了顿,声音变得坚定:因为,朕是武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就在武则天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时。
狄仁杰缓缓抬起头,那双浑浊却坚定的眼睛直视武则天。
殿内的烛火摇曳,将他花白的胡须映得忽明忽暗。这位年过六旬的老臣,此刻腰杆挺得笔直,仿佛要用这最后的倔强,为李唐江山争取一线生机。
陛下,臣今日来,是要呈上《谏立嗣疏》。狄仁杰从怀中取出一卷奏折,双手高举过头顶。
武则天的眉头皱得更紧了。她当然知道狄仁杰要说什么,但她没想到,这个老头子会在这个时候来。
她冷冷地吐出一个字。
狄仁杰深吸一口气,声音洪亮地念道:
臣闻,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高祖太宗筚路蓝缕,开创大唐基业,传至陛下已三世。陛下虽为女主,然终为李氏之媳,李唐之后。
如今陛下春秋鼎盛,改国号为周,立武氏为储,此乃逆天之举!臣恳请陛下三思,立李氏为储,以慰天下苍生之心,以安祖宗社稷之灵!
话音落地,殿内死一般的寂静。
太监宫女们吓得跪在地上,连头都不敢抬。他们知道,这位狄大人,今天恐怕是来送死的。
武则天的脸色变了又变,最后定格在一种诡异的平静。
她站起身,一步步走到狄仁杰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
狄仁杰,她的声音冰冷得可怕,你刚才说,天下者,高祖太宗之天下?
正是。狄仁杰昂首答道。
那朕问你,武则天突然提高音量,这天下是谁打下来的?是高祖太宗。那高祖太宗死后,这天下是谁守下来的?是朕!朕辅佐先帝二十余年,朕临朝称制十余年,朕改革弊政,任人唯贤,让这天下百姓安居乐业!你说,这天下凭什么不是朕的?
因为这是规矩!狄仁杰不退让,陛下,自古以来,皇位父传子,这是天道!陛下虽有功于社稷,但改朝换代,立武废李,此乃乱天下之举!
规矩?武则天冷笑,朕最讨厌的就是规矩!什么叫规矩?规矩就是男人定的,用来压制女人的!凭什么男人能当皇帝,女人就不能?凭什么武家就不能做天子?
陛下!狄仁杰突然跪下,声音哽咽,臣不是说女人不能当皇帝,陛下您已经做到了,您已经是皇帝了!但臣要说的是,陛下您千秋万岁后,是愿意入太庙,还是入武庙?
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砸在武则天心头。
她的身体微微一颤,脸上的怒色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表情。
狄仁杰继续说道:
陛下,您想想,如果您立武氏为储,将来您的牌位,能和高祖太宗放在一起吗?您能享受万世香火吗?您能被后世称颂为大唐明君吗?
不能!因为您改了国号,您成了周朝的开国之君,您只能入武庙,成为武家的祖先!您的功绩,会被湮没在改朝换代的骂名中!后世史书会怎么写您?篡唐自立,乱臣贼子!
但如果您立李氏为储,那就不一样了!您虽然姓武,但您是李家的皇后,您的功绩会被记录在李唐的史册上!您会和高祖太宗一样,被供奉在太庙里,接受万世香火!您会被称为大唐的中兴之主,千古一帝!
陛下,臣问您,您愿意做武家的祖先,还是愿意做大唐的明君?
这番话,字字珠玑,句句诛心。
武则天的身体摇晃了一下,险些站不稳。
小翠连忙上前搀扶,却被她一把推开。
朕不需要你扶!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但狄仁杰的话,已经在她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是啊,她千秋万岁后,是要入太庙,还是入武庙?
如果立武氏为储,她就是周朝的开国之君,她的牌位只能供奉在武庙,成为武家的祖先。虽然也能享受香火,但那是武家的香火,不是大唐的香火。
而且,后世会怎么评价她?篡唐自立?乱臣贼子?千古罪人?
但如果立李氏为储,她就能继续做大唐的皇帝,她的牌位能和高祖太宗一起供奉在太庙,她能被称为大唐的中兴之主。
这两者的差别,何其之大!
狄仁杰,武则天突然开口,声音有些沙哑,你可知道,朕为了这个位子,付出了什么?
臣知道。狄仁杰叩首,陛下为了这个位子,杀女、杀子、杀姐、杀侄,六亲不认。陛下付出的,是人性,是良心,是一切!
那你还要朕放弃?!武则天怒吼。
不,臣不是要陛下放弃!狄仁杰抬起头,眼中含泪,臣是要陛下清醒!陛下,您已经是皇帝了,您已经创造了历史,您已经证明了女人可以和男人一样治理天下!您还要什么?您还要用改朝换代,来毁掉自己的一世英名吗?
陛下,您立李显为储,不是放弃,而是成全!成全您自己的千古美名,成全大唐的万世江山!
武则天盯着狄仁杰,良久不语。
殿内的气氛凝重得让人窒息。
太监宫女们跪在地上,连呼吸都不敢大声。他们知道,接下来武则天的决定,将改变大唐的命运,也将决定狄仁杰的生死。
就在这时,武则天突然笑了。
那笑容凄凉,苦涩,却又带着一丝如释重负。
狄仁杰,你赢了。她缓缓说道,声音中透着疲惫,朕累了,真的累了。
她转身走回龙椅,颓然坐下,整个人仿佛一下子苍老了十岁。
朕这一辈子,都在和这个世界斗。和男人斗,和规矩斗,和命运斗。朕以为,只要朕够强,就能打破一切,就能改变一切。
但朕错了。有些东西,是改变不了的。比如,朕终究是李治的皇后,是李家的媳妇。这个身份,朕一辈子都摆脱不了。
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悲哀:
狄仁杰,朕问你,如果朕真的立了武氏为储,改朝换代,朕死后,会有人祭拜朕吗?
会有。狄仁杰说,武家人会祭拜您。
只有武家人?武则天苦笑,那天下的百姓呢?那些读书人呢?那些世家大族呢?他们会祭拜一个篡位的乱臣贼子吗?
狄仁杰沉默了。
不会。武则天自己回答,他们不会祭拜朕,他们只会唾骂朕,诅咒朕,把朕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但如果朕立了李氏为储,那就不一样了。朕虽然改了国号,但最终还是让李氏继承了皇位,朕就不是篡位,而是摄政。朕的功绩,会被记录下来,朕的名字,会被供奉在太庙!
她站起身,走到狄仁杰面前,伸手将他扶起。
卿真忠臣也。武则天郑重地说,朕今日方知,朕最需要的,不是那些阿谀奉承之徒,而是像卿这样的直臣。
陛下圣明!狄仁杰老泪纵横,跪地叩首,陛下此举,乃千秋功业,万世美名!
起来吧。武则天扶起狄仁杰,声音中带着一丝温柔,传朕旨意,召回庐陵王李显,立为皇太子!
陛下万岁!狄仁杰激动得浑身颤抖。
就在这时,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陛下!不好了!一个太监慌慌张张地跑进来,来俊臣来大人,带着人来了!说是抓到了一个谋反的大臣!
武则天皱眉。
是宰相裴炎!来大人说,裴炎写了二字,意图不轨!
武则天和狄仁杰对视一眼,两人眼中都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酷吏,又来了。
而这一次,他们盯上的,是朝中重臣,宰相裴炎。
传来俊臣进殿!武则天冷冷地说,朕倒要看看,他这次又玩什么花样!殿外,来俊臣的狞笑声已经传来,而在他身后,是被五花大绑的裴炎,这位正直的宰相,脸上满是愤怒和不甘。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喜欢红颜权谋,唐朝一代女皇武则天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红颜权谋,唐朝一代女皇武则天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