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吴执事宣布第二项考核开始,剩余的十余名考生立刻行动起来,走向大殿角落那片灵光朦胧的区域。小须弥幻阵,虽只是一阶,但涉及空间感知干扰,其复杂程度远超普通迷阵。要在香燃尽前,在不断变化的幻象中找到并修复至少三处破损节点,难度极大。
杨凡并未争先,他走在人群稍后的位置,目光冷静地观察着那片扭曲的光影。神识小心翼翼地向前探去,甫一接触阵法的边缘,便感到一股粘稠的阻力,同时眼前的景象开始微微晃动,耳畔似乎有若有若无的窃窃私语响起。
“果然不简单。”他心中暗道,立刻收敛神识,只维持在最基本的感知层面。强行突破只会深陷其中,必须找到正确的“入口”或者说,理解这座残阵尚存的运转规律。
他回忆起《基础阵法图解》中关于空间类阵法的零星记载,以及自己研究那神秘黑铁片时产生的一些玄妙感应。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急于闯入阵中,而是绕着阵法边缘缓缓移动,手指偶尔在虚空中轻点,感受着灵力流动的细微变化。
几个心急的考生已经一头扎了进去,身影瞬间被扭曲的光影吞没,只能隐约听到里面传来几声惊疑不定的低呼,显然一进去就遇到了麻烦。
那对杨凡隐隐有些敌视的矮壮汉子,在阵前犹豫片刻,取出一面罗盘状法器,口中念念有词,随后也咬牙冲入。另一名身着华服、似乎出身不错的年轻修士,则是不慌不忙地掏出一把闪烁着五彩毫光的沙子,往身前一撒,沙子落地后竟形成一条扭曲但稳定的路径,他自信一笑,踏沙而入。
杨凡对这一切视若无睹,他的全部心神都沉浸在对阵法外围灵力脉络的感知中。渐渐地,他发现在阵法东南角,一处光影扭曲得似乎格外不自然,那里的灵力流动存在一个极其细微的“断点”。
“就是这里!”他眼中精光一闪,不再犹豫。没有使用任何法器,他只是运转体内灵力,小心翼翼地覆盖全身,尤其是将那一缕微薄的“青玄戊土煞罡”凝聚于指尖——并非为了攻击,而是借助其蕴含的一丝稳固、破妄的特性,护住心神,同时增强对紊乱灵力的感知与抗性。
他一步踏出,精准地踩在那个感知到的“断点”上。
想象中的天旋地转并未出现,周围的扭曲光影如同水波般向两侧分开,露出了一条仅容一人通过的、极不稳定的狭窄通道。通道内景象依旧光怪陆离,但至少有了明确的路径。这正是他找到了阵法一处因破损而产生的“缝隙”。
他毫不犹豫,闪身而入。
一进入阵法内部,各种幻象立刻扑面而来。时而置身烈焰火海,灼热逼人;时而坠入冰窟,寒气刺骨;时而看到无数灵石法宝堆积如山,诱惑他前去拾取;时而又出现父母模糊的身影,呼唤着他的名字……
杨凡紧守心神,《冰心诀》在识海中默默运转,带来一片清凉。他眼神清明,不为所动。他知道,这些皆是虚妄,一旦心神失守,便会彻底迷失在这残阵之中。
他的目标明确——寻找并修复破损的符文节点。
凭借着对阵法基础结构的深刻理解,以及那异于常人的敏锐感知,他避开那些明显是陷阱的灵力漩涡,沿着阵法能量流转的相对薄弱处小心前行。神识如同最精细的触须,仔细扫描着每一寸看似虚无的空间。
很快,他发现了第一个节点。那是在一处不断崩塌又重组的石壁幻象之后,一个原本应该稳定输出“固形”灵力的符文黯淡无光,表面布满了细微的裂纹,导致此处的幻象格外扭曲破碎。
杨凡蹲下身,仔细观察。节点破损并非外力所致,更像是年代久远,能量自然侵蚀的结果。他略一思索,从储物袋中取出一小撮“星辰砂”——这是一种温和的导灵材料。他没有选择强行灌输灵力,而是以自身灵力为引,小心翼翼地将星辰砂均匀地填补进符文裂纹之中,再以一道温和持续的土属性灵力缓缓温养,如同修补一件脆弱的古瓷。
过程缓慢而精细,对灵力和神识的控制要求极高。他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但眼神专注,手指稳定。约莫一炷香的三分之一时间后,那个黯淡的符文微微一亮,虽然光芒依旧微弱,但裂纹已被填补,灵力开始缓慢而稳定地重新流淌。
第一个节点,修复成功!
他稍稍松了口气,不敢耽搁,立刻寻找下一个。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如同一个耐心的工匠,游走于光怪陆离的幻象之间。第二个节点位于一片不断翻涌的沼泽幻象之下,需要以水属性灵力疏导淤塞;第三个节点则隐藏在一片刀剑交击的战场幻听之中,需要精准地平衡金铁之气的冲突……
他修复的手法并非标准教材上的范式,往往因地制宜,结合自身对五行生克和能量本质的理解,采用最省力、最契合当前状况的方式。这得益于黑铁片传承带来的高视角,以及他多次在生死边缘挣扎所磨练出的实用主义。
当他成功修复完第三处节点,并感受到整个残阵的运转似乎变得稍微顺畅了一丝时,香炉中的那柱香,也恰好燃烧到了尽头。
“时间到!所有考生,立刻退出阵法!”吴执事冰冷的声音穿透幻象,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阵法灵光一阵波动,尚未完成修复的考生被一股柔和却不容抗拒的力量推出了阵法范围,个个脸色苍白,神情沮丧。而成功修复节点的人,则各自从不同的方位显现出身形。
杨凡从那条不稳定的“缝隙”中缓步走出,脸色同样有些发白,连续的高强度神识消耗和精细灵力操控,让他也感到了一丝疲惫。他目光扫过,成功出来的,包括他在内,只有六人。那名使用五彩沙子的华服修士赫然在列,此刻正略带得意地整理着衣袍。那矮壮汉子也出来了,只是模样有些狼狈,道袍下摆被烧焦了一块,脸色阴沉。
吴执事目光扫过六人,尤其是在杨凡身上停留了一瞬,方才他清晰地感知到,此子修复节点的手法颇为奇特,效率极高,而且对阵法能量的理解远超同济。
“考核结束。结果两日后公布于别院门外。”吴执事没有任何废话,宣布完后,便直接转身,身影消失在殿后。
众人面面相觑,也只能各自怀揣着心思,默默离开。
回到驿馆房间,杨凡立刻盘膝打坐,吞服了一粒益气丸,手握灵石,开始恢复消耗的灵力和神识。考核虽然结束,但等待结果的过程同样煎熬。
他仔细回顾着考核中的每一个细节。笔试应当无虞,破障符的绘制也算成功,幻阵修复……他自觉完成了要求,而且过程还算顺利。
“但最终能否入选,仍是未知之数。”他心中并无十足把握。参与考核者中不乏好手,那华服修士显然身家丰厚,法器精良;矮壮汉子似乎也有些独门手段。青霖宗选拔,除了能力,是否会考虑出身、背景等其他因素?他无从得知。
一种久违的、类似于等待命运宣判的焦灼感,悄然在他心底滋生。若未能入选,下一步该当如何?是灰溜溜地返回青竹坊,面对可能尚未完全平息的金虹帮余波,还是另寻他处,从头开始?无论是哪种选择,都意味着之前借助青霖宗之力快速获取资源、探寻黑铁片秘密的计划落空,筑基之路将更加漫长和艰难。
两日的等待,显得格外漫长。他强迫自己静心修炼,但思绪总是不由自主地飘向青霖别院的方向。期间,他甚至去城中的茶楼坐了小半天,听着散修们高谈阔论,试图分散注意力,却收效甚微。
第二日傍晚,他终于按捺不住,提前来到了青霖别院附近。院门外已经聚集了一些人,多是参与考核的修士及其同伴,气氛显得有些紧张和期待。
翌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亮黑岩城黑色的屋檐时,青霖别院那沉重的朱红色大门缓缓打开。一名执事弟子手持一份卷轴,面无表情地走了出来。
喧闹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份卷轴之上。
执事弟子将卷轴展开,贴在门旁的告示栏上,然后退到一旁,一言不发。
人群立刻涌了上去。
杨凡没有挤上前,他站在外围,深吸一口气,神识悄然蔓延过去,清晰地“看”到了榜单上的内容。
那是一份只有六个名字的名单。
他的目光从上到下快速扫过。
第一个名字,是一个叫“韩立”的陌生名字。第二个,是那华服修士“柳如风”。第三个……第四个……
当他的目光落到第五个名字时,心脏猛地一跳。
**杨凡**!
他的名字,赫然在列!而且排名……相当靠前!
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瞬间冲上心头,让他几乎要失态。但他立刻强行压下,只是垂在袖中的拳头微微握紧,指尖因用力而有些发白。
成了!
他迅速记下另外五个名字,除了韩立、柳如风,还有那名矮壮汉子“石坚”,以及两名看起来较为低调的修士“墨渊”和“苏婉”。
就在这时,那名执事弟子朗声道:“榜单之上六位道友,请随我入内,吴执事有请。”
杨凡排众而出,与其他五名入选者一起,跟在执事弟子身后,再次步入了青霖别院。这一次,他的心情与三日前已截然不同。
他们被引到一处更为宽敞明亮的厅堂。吴执事端坐于上首,目光扫过六人,依旧古板,但少了几分之前的审视,多了几分公事公办的意味。
“恭喜六位通过考核。”吴执事的声音依旧没什么起伏,“尔等将被编入一支特殊探索小队,主要负责遗迹外围的符阵解析、陷阱拆除与临时阵法布置。危险性相对核心区域可控,但绝非坦途,需时刻保持警惕。”
他顿了顿,继续道:“任务报酬,基础三百贡献点,视贡献追加。贡献点可在宗门内部兑换功法、丹药、法器。此外,执行任务期间,一切收获,除指定上交宗门之物,余者可按比例分配。”
众人闻言,眼神都亮了起来。青霖宗的贡献点价值不菲,而遗迹中的收获更是令人期待。
“但是,”吴执事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起来,“需签订灵魂契约,严禁泄露任务任何信息,探索期间需完全服从小队指挥。违者……魂飞魄散!”
一股冰冷的肃杀之气弥漫开来,让六人都是心中一凛。
“现在,愿意参与者,上前一步,以神识烙印于此卷轴之上。”吴执事取出一张散发着古老沧桑气息、布满暗金色玄奥纹路的皮质卷轴,将其展开在桌案上。
没有犹豫,杨凡与其他五人一样,果断上前一步。他分出一缕神识,小心翼翼地探向那皮质卷轴。
神识接触卷轴的瞬间,一股冰冷、威严、不容抗拒的意念涌入他的脑海,那是契约的内容,条理分明,约束极强。他仔细“阅读”着每一条,确认并无隐藏的恶意陷阱后,便不再犹豫,以自己的神魂之力,在那契约的末尾,留下了独属于他的神识烙印。
烙印形成的刹那,他感到神魂微微一颤,仿佛有一道无形的枷锁落下,但又似乎与某种更庞大的存在建立起了一丝微弱的联系。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暂时与青霖宗的这趟遗迹探索,绑在了一起。
风险与收益并存。既已决定,便无反顾。
喜欢凡人修仙:我在坊市摸爬滚打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凡人修仙:我在坊市摸爬滚打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