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还没散,葆仁堂的木门被推开时,带进来一股混着雨水的寒气。穿雨衣的姑娘跺了跺脚上的泥,摘下湿漉漉的帽子,鼻尖红得像颗樱桃:“陈大夫,我这鼻子堵得快喘不上气了,昨晚用了三盒通鼻贴都没用,头还沉得像灌了铅。”
陈砚之示意她坐下,伸手按了按她的太阳穴:“疼吗?”姑娘点头如捣蒜:“疼!尤其眼眶子,胀得像要炸开。”他又让她张开嘴,借着手电筒的光看了看:“舌苔白腻,是雾里的寒湿堵在鼻窍了。林薇,取辛夷花、苍耳子各三钱,白芷二钱——这三味是通鼻窍的老搭档,辛夷花得用纱布包起来煎,不然绒毛剌嗓子。”
“要不要加细辛?”林薇正往药戥里舀苍耳子,抬头问,“她头这么沉,细辛能散头面寒湿。”
“加一钱,”陈砚之点头,“但得提醒她,这药有毒,不能多放,熬的时候至少煮半小时。”他转头对姑娘说:“回去用葱白煮水熏鼻子,熏完趁热喝一碗,逼出点汗就舒服了。”
姑娘刚走,王浩背着个大书包跑进来,脖子已经能灵活转动了:“陈哥,林姐,这盐袋太管用了!我妈非让我送点刚蒸的糖糕过来。”他把油纸包放在柜台上,香气混着药味漫开来。
“你这脖子得巩固两天,”陈砚之拿起盐袋掂了掂,“今晚再炒热敷一次,别偷懒。”王浩挠挠头:“知道啦!对了,我同桌说她弟弟总流鼻血,止不住,要不要带他来看看?”
“流的是鲜血还是暗血块?”陈砚之追问。“鲜的,一到秋天就犯,”王浩比划着,“止的时候得仰着头塞棉花,特遭罪。”
林薇正在称阿胶,闻言接话:“这是秋燥伤了鼻络,得用凉血止血的。”她从药柜里抽出个小抽屉,“你让她带弟弟来,我准备点白茅根和藕节,这俩煮水喝最管用,再配点三七粉外敷,很快就能止住。”
正说着,门口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中年男人抱着个小男孩闯进来,孩子脸上挂着泪珠,鼻孔里塞着纸团,血还在往下渗。“陈大夫!你快看看!这都流了半小时了!”
陈砚之赶紧让男人把孩子放在长椅上,轻轻抽出纸团,只见鼻血顺着人中往下滴。他让林薇取来凉水浸过的毛巾,敷在孩子额头,又从药箱里拿出三七粉,用棉签蘸了点,小心翼翼塞进孩子鼻孔:“按住鼻翼两侧,别松手。”
“他这是咋了?”男人急得满头汗,“早上起来就流,喝了凉茶也不管用。”
“秋燥伤津,鼻黏膜太干,毛细血管脆裂了,”陈砚之边说边配药,“白茅根五钱,藕节四钱,芦根五钱——这三味煮水,加少许冰糖,当茶喝。”他把药包好,“别让他抠鼻子,多吃点梨和猕猴桃,补充维生素c,黏膜结实了就不容易破了。”
孩子哼唧着说:“爸爸,我想吃糖糕。”王浩在旁边赶紧递过一块:“吃吧,我妈做的,甜而不腻。”孩子接过糖糕,含在嘴里,鼻血果然慢慢止住了。
男人千恩万谢地走后,林薇把蒸笼端出来,里面是刚蒸好的山药糕:“早上见雾大,想着可能有人来,就多蒸了点,你尝尝?”
陈砚之拿起一块,入口软糯,带着淡淡的山药香:“你这手艺快赶上我妈了。”林薇笑着拍他胳膊:“少拍马屁,快看看张大爷来了没,昨天说今天来复查的。”
话音刚落,张大爷拄着拐杖进来了,脸上带着笑:“我在门口就听见你们说我了。”他把手里的布包递给林薇,“老婆子腌的咸菜,说谢你们上次的药,我这咳嗽好多了,痰也能咳出来了,不是那种黑糊糊的了。”
陈砚之上前扶他坐下,伸手探了探他的脉象:“脉比上次有力了,痰转白了就好。”他翻开张大爷的眼皮看了看,“肝火也降了,上次让你别跟儿子置气,听进去了?”
张大爷不好意思地笑:“听进去了听进去了,他昨天还来给我送了只鸡,这不,我炖了汤,等下给你们端一碗。”
“您这是肺里的痰湿化开了,”陈砚之转身配药,“再巩固一下,用茯苓、陈皮、半夏各三钱,燥湿化痰的,加炙甘草一钱调和,这次不用熬太久,二十分钟就行。”他边写用法边说,“还是那句话,别吃肥肉,别熬夜,您这身子骨禁不起折腾。”
张大爷连连点头,林薇已经泡好了茶递过去:“您先坐着歇会儿,我去给您煎药。”
雾气渐渐淡了些,阳光透过窗棂照在药柜上,把“当归”“枸杞”“麦冬”这些标签照得清晰。王浩趴在柜台上写作业,时不时抬头问林薇个题;张大爷坐在椅子上打盹,嘴角还带着笑;陈砚之在核对药材清单,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混着药罐里咕嘟的声响,像一首慢悠悠的曲子。
“陈哥,”林薇从厨房探出头,“山药糕快凉了,再不吃就硬了。”
陈砚之放下笔,拿起一块山药糕,忽然瞥见门口有个熟悉的身影——是昨天来治嗓子的张婶,手里拎着个篮子,里面装着刚摘的青菜。“陈大夫,我那嗓子好多了,能咽下饭了,给你们送点新鲜菜。”
“管用就好,”陈砚之接过菜篮子,“药还得再喝两天,巩固一下,别见好就收。”张婶笑着应:“知道知道,你林姐熬药的手艺好,比医院的中药汤子好喝多了。”
林薇在厨房听见,笑着朝外面喊:“那是我加了点冰糖,张婶您要是觉得苦,下次我也给您多放两块。”
雾气彻底散了时,陈砚之站在门口伸了个懒腰,林薇端着刚煎好的药走过来:“张大爷的药好了,你给送过去?”
“一起去,”陈砚之接过药碗,“顺便看看他炖的鸡汤香不香。”
两人并肩走在阳光下,影子被拉得很长,药香混着饭菜香在巷子里飘,王浩的读书声从葆仁堂里传出来,清清脆脆的,像刚剥开的橘子瓣。
《跟着爷爷学中医》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皮皮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皮皮读书!
喜欢跟着爷爷学中医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跟着爷爷学中医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