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肃清流亡武装的硝烟味尚未在月面完全散去,资源配给的警报依旧时常在指挥中心闪烁,倒计时无情地指向605:58:22。
然而,在广寒宫中央生活区那片被改造成临时花园的穹顶下,一种与备战氛围格格不入的、微弱却执拗的生机正在悄然勃发。这里将要举行的,是人类在月球上的第一场婚礼。
新郎李振宇和新娘苏娜,都是基地第二代居民中的佼佼者。李振宇是能源部门年轻有为的工程师,参与了“天梯一号”的维护与“天梯二号”的隐秘建设工作;苏娜则是萨米尔材料实验室的研究员,在月壤净化项目中表现出色。
他们的爱情,萌芽于实验室通明的灯火下,成长于对共同未来的憧憬中,也经历了静海壁垒叛乱带来的恐惧与分离。
在末日阴影愈发浓重的此刻,他们选择不再等待,决定用一场仪式,向彼此,也向这个承载了他们全部记忆的月球家园,许下承诺。
婚礼的提议最初在社区内部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有人认为这是不合时宜的“小资情调”,在资源如此紧张、未来如此晦暗的时刻,任何非生存必需的消耗都应被禁止。
但更多的人,尤其是在“希望学堂”看到孩子们眼中重新燃起光彩的父母们,以及在神经防护学院找到内心平静的技术人员们,默默地支持着这对年轻人。
艾莉丝和萨米尔更是公开表示赞同,萨米尔甚至从他那秘密的“深根”农场中,小心翼翼地摘取了几株最早开放的、散发着柔和荧光的小花,作为新娘的捧花。
叶薇在得知后,以个人名义批准了使用这片区域,并调拨了少量非战略储备的能源,用于维持仪式期间穹顶环境的稳定。
消息传开,原本沉寂的基地仿佛被注入了一股暖流。人们自发地帮忙布置场地,用废弃的通讯光缆编织成装饰性的花环,用循环水在玻璃容器中培养翠绿的藻类作为点缀。
虽然没有地球上的阳光、草地和新鲜空气,但每个人都竭尽所能,用月球基地特有的方式,为这对新人营造一份独特的浪漫。
婚礼当天,没有牧师,没有繁文缛节。主持仪式的是基地里最德高望重的一位老地质学家,他曾是张老的故交。
证婚人则出人意料地由叶薇和陈锋共同担任。叶薇的出现代表了防卫军的祝福,而陈锋的出席,则传递出一种超越冰冷决策的、耐人寻味的信号。
他依旧穿着总指挥的制服,增强现实眼球平静无波,但站在那里的本身,就是一种默许,甚至是一种对“正常”与“希望”的隐秘肯定。
新郎穿着浆洗得笔挺的旧式工程师制服,新娘则身着一件用储备的高性能密封布料改制的简约白色礼服,头纱是艾莉丝贡献出的一块用于测试光学隐形的纳米薄膜,在穹顶的特殊光照下流转着奇异的光泽。
他们站在由萨米尔提供的、散发着生命气息的植物丛中,身后是全息投影模拟出的、波澜壮阔的星海。
老地质学家用苍老而温和的声音说道:“孩子们,我们站在这里,脚下是距离故乡三十八万公里的荒芜之地,头顶是深不可测的宇宙。我们不知道明天是否会到来,不知道脚下的土地能否永存。但今天,我们见证的,不是对未知恐惧的屈服,而是两个灵魂在绝境中,选择彼此照亮,选择相信爱本身,就是存在的意义,就是文明的火种。”
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朴素的真情。李振宇和苏娜交换了誓言,他们的誓言没有提及永恒——在倒计时面前,那太过奢侈——而是承诺彼此扶持,无论面对的是观察者的审判,还是基地内部的风雨,直至最后一刻。
他们交换的戒指,是由萨米尔利用月壤净化后的稀有金属元素,在实验室里亲手铸造的,造型简单,却闪烁着月球独有的、内敛而坚韧的光芒。
当新郎亲吻新娘时,穹顶内响起了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音乐通过古老的电磁扬声器流淌出来,带着一丝杂音,却格外动人。
许多观礼的人悄然落泪,那不是悲伤,而是一种积压了太久的情感释放,一种在巨大压力下,重新触摸到人性柔软核心的感动。就连一向冷峻的叶薇,眼角也微微湿润,她想起了战火,想起了牺牲,也想起了那些值得守护的美好。
陈锋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相拥的新人,看着周围那些带着泪光却又洋溢着温暖笑容的面孔。他的机械右手无意识地微微动了一下。
这一刻,艾莉丝关于“文明灵魂”的论述,林海关于“评估标准”的猜想,似乎不再是抽象的理论,而是化为了眼前这真实可触的景象。效率、生存、逃亡……这些词汇在这一刻,仿佛失去了部分重量。
婚礼在短暂的庆祝后结束,人们带着复杂的情绪散去,重新投入各自紧张的工作。倒计时依旧冰冷:605:12:09。
这场仓促却郑重的月球婚礼,没有改变迫近的危机,没有增加任何实质性的防御力量。但它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广寒宫无数人的心中漾开了圈圈涟漪。
它提醒着所有人,即使在文明的最后关头,爱、承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看似“无用”的情感,依然是定义人类为何物的核心。
这或许,正是人类向那位沉默的宇宙考官,提交的一份关于“生命意义”的、无声却有力的答案。
…………
《光年低语》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皮皮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皮皮读书!
喜欢光年低语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光年低语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